拼音

gān

笔顺


横画平行均匀,上横宜长;竖画左短右长;两竖间距适中。

同音字

读音为gān的字 读音为gan的字

基础解释

1.甜。与“苦”相对:~泉。同~共苦。 2.自愿;乐意:俯首~为孺子牛。不~落后。 3.甘肃的简称。

详细解释

〈形〉

  1. (会意兼指事。小篆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汉字部首之一,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本义:味美)

  2. 同本义

    甘,美也。——《说文》

    稼穑作甘。——《书·洪范》

    以甘养肉。——《周礼·疡医》

    甘胜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秦王饮食不甘。——《韩非子·存韩》

    何向者视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清· 周容《芋老人传》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甘肥(味美香浓的食品);甘味(甘肥。美味);甘膳(珍馐美味);甘馨(美味佳肴)

  3. 辛甘行些。——《楚辞·招魂》

    开明北又有甘水。——《山海经·海内西经》

    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 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明· 刘基《苦斋记》

    又如:甘醴(甘甜美味的酒);甘豆羹(一种甜豆羹);甘瓠(甘甜可食的瓠瓜);甘木(所结果实甜美的果树);甘辛(甜而微辣)

  4. [言词] 甜蜜动听的

    今币重而言甘,诱我也。——《左传·昭公十一年》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5. 好,及时

    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诗·小雅·甫田》

    又如:甘泽(甘霖,甘雨);甘澍(甘雨);甘膏(甘雨,膏雨);甘霈(甘雨)

  6. 甘愿;乐意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清· 刘开《问说》

    又如:不甘落后;甘分(甘心于本分);甘伏(甘心降伏);甘罪(自愿承担罪过)

〈名〉

  1. 美味的食品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甘食(鲜美的食物);甘软(鲜美柔软的食物);甘鲜(鲜美的食品)

  2. 甘味,甜味

    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墨子·非攻上》

  3. 通“柑”。果名,橘属

    卢橘夏熟,黄甘橙楱。——司马相如《上林赋》

〈动〉

  1. 通“酣”。嗜好;爱好

    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庄子·徐无鬼》

    残仁贼义,甘财悦色。——曹植《藉田说》

    又如:甘酒(嗜酒);甘嗜(嗜好);甘乐(喜好);甘利(好利;贪利);甘得(贪得)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甘甘-汉语大词典

甘甘谓甘心为其乐为之事。
●《淮南子·缪称训》:“子之死父也,臣之死君也,世有行之者矣,非出死以要名也,恩心之藏于中而不能违其难也。故人之甘甘,非正为跖也,而跖焉往。”
高诱注:“人之甘甘,犹乐乐而为之。”
●马宗霍旧注参正:“‘甘甘’者,犹言甘其所甘,注以‘乐乐’释之,犹言乐其所乐也。”

甘-中華語文大辭典

甘ㄍㄢɡān1.甜;美好(與「苦」相對)。[例]~甜|~露│~之如飴|同~共苦。2.情願;樂意。[例]心~情願|~於清貧。3.甘肅的簡稱。4.姓。5.二一四部首之一。

甘-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甘 gān
① 形味美;甜。《捕蛇者说》:“退而~食其土之有。” ② 名香甜美味的食物。《齐桓晋文之事》:“为肥~不足于口与?” ③ 形动听。《报刘一丈书》:“则~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④ 副情愿;乐意。《病梅馆记》:“予本非文人画士,~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甘 -古漢語常用詞典

gān
①味美;甜。《捕蛇者說》:“退而~食其土之有。”②香甜美味的食物。《齊桓晉文之事》:“為肥~不足於口與?”③動聽。《報劉一丈書》:“則~言媚詞,作婦人狀,袖金以私之。”④情願;樂意。《病梅館記》:“予本非文人畫士,~受詬厲,辟病梅之館以貯之。”
【甘霖】指久旱以後下的透雨。
【甘言】謅媚奉承的話。

甘-辞源3

【甘】5画 4477·01.gān  ㄍㄢ  古三切,平,談韻,見。談部。㊀味美,甜。書 洪範:“稼穡作甘。”注:“甘味生於百穀。”詩 邶風 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又用作動詞,以爲甜美。孟子 盡心上:“飢者甘食,渴者甘飲。”㊁美好。左傳 僖十年:“幣重而言甘,誘我也。”㊂情願,樂意。詩 齊風 雞鳴:“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晉 陶潛 陶淵明集三 戊申歲六月中遇火詩:“草廬寄窮巷,甘以辭華軒。”㊃嗜好,喜愛。書 五子之歌:“甘酒嗜音。”三國 魏 曹植 曹子建集十 藉田説:“殘仁賊義,甘財悦色。”㊄地名。1. 書 甘誓 序:“啓與 有扈戰于 甘之野。”注:“甘,有扈郊地名,馬云:‘南郊地也。’甘,水名,今在 鄠縣西。”鄠縣卽今 陝西 户縣。2. 左傳 僖二四年:“甘昭公有寵於 惠后。”注:“甘昭公,王子帶也,食邑於 甘。”甘,在今 河南 洛陽市西南。㊅通“柑”。初學記二八 周處 風土記:“甘,橘之屬,滋味甜美特異者也。”㊆姓。夏時侯國,以邑爲氏。秦有 甘茂,楚有 甘公,漢有 甘延壽,三國 吳有 甘寧。參閲 通志二七 氏族三。2.hān  ㄏㄢ  集韻胡甘切,平,談韻,匣。談部。同“酣”。見“甘 2寢”。也指寬鬆。莊子 天道:“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釋文:“甘,如字,又音酣。司馬(彪)云:‘甘者,緩也;苦者,疾也。’”

甘-中華大字典

1、甘讀音:沽三切,音睈胡甘切,音酣,覃韻。釋文:
❶本作噴。《說文》:噴。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
 〔注〕:物之~美者也。〔段注云。羊部曰。美、~也。~爲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曰~。食物不一。而道則一。小徐所謂味道之腴也。按釋名。~、含也。人所含也。與許義相應〕。
❷~者不苦之名也。見〔易節~節疏〕。
 〔按詩谷風。誰謂荼苦。其~如薺。~與苦文義相對。楚辭招魂。辛~行些。注。~、謂飴蜜也〕。
❸厭也。《詩伯兮》:~心首疾。
❹土味也。《周禮瘍醫》:以~養肉。
 〔按食醫。調以滑~。疏。中央土。味~。屬季夏。素問五運行大論。土生~。注。物之味~者。皆自土之生化也。又陰陽應象大論。~勝鹹。朱駿聲云。土克水也〕。
❺中央也。《淮南原道》:味者~立而五味亭矣。
 〔按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者、中央之味也〕。
❻口徹爲~。見《莊子外物》。
❼言之悅耳亦曰~。《左昭十一年傳》:幣重而言~。誘我也。
❽快意也。見《玉篇》。
 〔按左莊九年傳。請受而~心焉〕。
❾緩也。見《廣雅釋詁》。
 〔按淮南道應。大徐則~而不固。注。~、緩意也〕。
❿樂也。見《玉篇》。
 〔按淮南繆稱。人之~~。注。猶樂樂而爲之〕。
⓫嗜無厭足也。《書五子之歌》:~酒嗜音。
⓬~者佞邪說媚不正之名。《易臨》:~臨。
⓭木名。《山海經大荒南經》:~木是食。
 〔注〕:~木。卽不死樹。食之不老。
⓮果名。《風土記》:~。橘之屬。滋味~美。
 〔按古今注。~實形如石榴者。謂之壷~〕。
⓯山名。《山海經中山經》:薄山之水。曰~棗之山。
⓰地名。《書甘誓》:啓與有扈戰於~之野。作~誓。
 〔注〕:有扈。國名。京兆鄠縣。卽有扈國。~、有扈郊地名。馬云。~、水名。今在鄠縣西。
 〔疏〕:地理志。扶風鄠縣。古扈國夏啟所伐者也。鄠扈音同。
 〔按鄠縣舊屬陝西西安府。今屬關中道。水經渭水注。東合~水。水出南山~谷。北逕~亭。西在水東鄠縣。昔夏啟伐有扈。作誓於是亭。地以水得名。此水性~也〕。
⓱~至。言熟也。《文選左思賦》:~至自零。
⓲~露者。美露也。降則物無不盛者也。見《白虎通封禪》。
⓳~水。卽醴泉也。《山海經海內西經》:開明山北。又有~水。
 〔按水經河水注。天竺國西有新陶河。~水也。名曰新陶水。水~。故曰~水。天竺一名身毒。卽今印度。新陶水卽今印度河。新陶、印度、一聲之轉〕。
⓴~泉。祭天所也。在邠地之郊。見《後漢杜篤傳注》。
 〔按漢書郊祀志。武帝作~泉宮。三輔黃圖。~泉苑。武帝置。周回五百四十里。有宮殿臺閣百餘所〕。
㉑雨霽而陰雨者謂之~雨。見《論衡是應》。
 〔按小雅。以祈~雨。正義云。長物則爲~。害物則爲苦〕。
㉒~棠。杜也。見《詩甘棠傳》。
 〔疏〕:郭璞曰。今之杜棃。
 〔按釋文引草木疏云。~棠。今棠棃。蓋卽郭所謂杜棃也〕。
㉓~柤。~華。竝木名。《山海經海外北經》。平邱爰有~柤~華。
 〔注〕:~柤。其樹枝幹皆赤。黃花白葉黑實。~華亦赤枝幹黃華。
㉔~遂。草名。《廣雅釋草》:陵澤。~草也。
 〔按本草陶注云。赤皮者勝。白皮者名草~遂。殊惡〕。
㉕~草。亦草名。《廣雅釋草》:美丹。~草也。
 〔按爾雅釋草。蘦、大苦。注。今~草也。蔓延生。葉似荷。靑黃。莖赤。有節。節有枝。相當。本草云。~草味~。主長肌肉。一名蜜~。一名美草。美草與美丹同意〕。
㉖~肅。省名。元置~肅行省。明屬陝西布政司。淸康熙五年。改~肅布政司。其領地東接邠岐。南控巴蜀。西抵羌戎。北屆流沙。今領縣七十六。首縣皋蘭。省治所在。
㉗通柑。《洪武正韻》:~。俗作柑。
㉘通酣。《集韻》:酣。說文。酒樂也。或省。
㉙姓也。~盤之後。見《廣韻》。
2、甘讀音:古暗切,音紺,勘韻。釋文:土之味。見《集韻》。
3、寱釋文:古甘字。見《集韻》。
4、麚釋文:古甘字。見《集韻》。
5、柑讀音:古三切,音甘,覃韻。釋文:
❶果木名。《廣羣芳譜》:樹似橘。少刺。實亦似橘而圓大。霜後始熟。味甘甜。惟乳~、山~。皮可入藥。乳~。出溫州。泥山爲最。其味似乳酪。故名。海紅~。樹小而實極大。今獅頭~亦其類。洞庭~。皮細味美。其色如丹。甜~。類洞庭而大。又有饅頭~、生枝~、平帶~、朱~、木~、白~、沙~之類。
❷亦作甘。《宋書彭城王義康傳》:上嘗冬月噉甘。歎其形味幷劣。義康在坐。曰。今年甘殊有佳者。遣人還東府取甘。大供御者三寸。
6、柑讀音:其淹切,音箝,鹽韻。釋文:以木銜馬口也。《公羊宣十五年傳》:~馬而秣之。
7、噴釋文:甘本字。見《說文》。
8、酣讀音:胡甘切,音邯,覃韻。釋文:
❶酒樂也。見《說文》。
 〔按御覽書正義竝引作樂酒也。玉篇亦曰樂酒也。段玉裁謂酒樂者、因酒而樂。樂酒者、所樂在酒。其義別也。引伸爲凡飽足之偁〕。
❷樂也。見《廣雅釋詁》。
❸洽也。《漢書高帝紀》:酒~。
❹酒洽也。《文選左思賦》:~湑半。
❺不醉也。見《玉篇》。
❻不醒不醉曰~。《史記高帝紀》:酒~。
 〔按張晏曰。中酒曰~〕。
❼飮酒合樂爲~。《呂覽分職》:令召客者飮~。
❽對戰合樂時也。《淮南覽冥》:戰~日暮。
❾通甘。《書五子之歌》:甘酒嗜音。〔玉篇引作~〕。
❿同佄。見《一切經音義》。
9、酣讀音:呼紺切,音顑,勘韻。釋文:飮酒未旣。見《集韻》。

甘-汉语大词典

甘gān
ㄍㄢ
〔《广韵》古三切,平谈,见。〕
1.美味;美味的食物。
●《书·洪范》:“稼穑作甘。”
●孔传:“甘味生于百谷。”
●《庄子·盗跖》:“必持其名,苦体绝甘,约养以持生,则亦久病长阨而不死者也。”
●唐韩愈《送穷文》:“饫于肥甘,慕彼糠麋。”
2.甜。
●《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中有嘉味,甘如蜜。”
●唐刘知几《史通·自叙》:“词人属文,其体非一。譬甘辛殊味,丹素异彩。”
●《两地书·许广平〈致鲁迅一〉》:“苦闷之果是最难尝的,固然嚼过苦果之后有一点回甘,然而苦的成分太重了,也容易抹煞甘的部分。”
3.指甜味食物。
●《楚辞·招魂》:“大苦咸酸,辛甘行些。”
朱熹集注:“甘,谓饴蜜也。”
●宋梅尧臣《答原甫寄糟姜》诗:“赠辛非赠甘,此意当自求。”
4.鲜美,可口。
●《说文·甘部》:“甘,美也。”
段玉裁注:“五味之可口皆曰甘。”
5.以为甘美。
●《淮南子·泰族训》:“仪狄为酒,禹饮而甘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寒月芙蕖》:“客饮而甘之,固索倾酿。”
●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我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6.美好。
●《诗·小雅·巧言》:“盗言孔甘,乱是用餤。”
●《左传·僖公十年》:“币重而言甘,诱我也。”
●元张可久《满庭芳·春日闺思》曲:“诗中意,今春未归。甘不过燕双飞。”
7.嗜好;爱好。
●《书·五子之歌》:“甘酒嗜音。”
●孔传:“甘、嗜,无厌足。”
●《文子·微明》:“人之将疾也,必先甘鱼肉之味;国之将亡也,必先恶忠臣之语。”
●唐杨夔《溺赋》:“酒不可甘,甘之则沉。”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恒娘》:“丈夫之爱妾,非必其美也,甘其所乍获,而幸其所难遘也。”
8.贪图。
●汉牟融《理惑论》:“许由不贪四海,伯夷不甘其国,虞卿捐万户之封,救穷人之急,各其志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有一士族……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
9.情愿,乐意。
●《诗·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宋梅尧臣《食荠》诗:“世羞食荠贫,食荠我所甘。”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10.松缓。
●《庄子·天道》:“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
●成玄英疏:“甘,缓也。”
11.果名。即柑。
●《太平御览》卷九七三引晋张华《博物志》:“橘柚类甚多,甘、橙、枳皆是。”
●唐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诗:“手种黄甘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宋陆游《宿监中偶作》诗:“同舍破甘醒宿酒,故人折简索新诗。”
12.唐时黠戛斯族对巫师的称呼。
●《新唐书·回鹘传下》:“﹝黠戛斯族﹞祠神惟主水草,祭无时,呼巫为‘甘’。”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二节:“回纥人信奉萨满教。萨满教是一种类似巫术的原始宗教,巫师称为‘甘’。”
13.古地名。
(1) 夏有扈国南郊地。在今陕西省户县。
●《书·甘誓序》:“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
●陆德明释文:“京兆鄠县即有扈之国也。甘,有扈郊地名。”
(2) 春秋食邑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初,甘昭公有宠于惠后,惠后将立之,未及而卒。”
杜预注:“甘昭公,王子带也,食邑于甘。河南县西南有甘水。”
(3) 古州名。
●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西凉州为甘州。治所在永平县(今甘肃省张掖市西北)。辖境相当于今之甘肃省高台县以东弱水上游。
参阅《隋书·地理志上》、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十二·甘肃镇》。
14.水名。在陕西省户县境,注入涝水。见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二·西安府》。
15.水名。源出河南省宜阳县境,经洛阳市西南注入洛水。见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三·河南府》。
16.水名。源出广西龙胜,经灵川南入漓江。见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广西二·桂林府》。
17.甘肃省的简称。
●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我陕甘宁边区军民,服从政府领导,努力救亡事业。”
●陈毅《过太行山书怀》诗:“长城大漠作后殿,提携捧负依陕甘。”
18.姓。
●殷有甘盘。见《书·说命下》。

甘-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甘甘05ㄍㄢgān形①甜美的。如:「味香甘甜」。《莊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清.洪昇《長生殿.第一五齣》:「海南荔子味尤甘,楊娘娘偏喜啖。」②美好。《詩經.小雅.甫田》:「以祁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左傳.昭公十一年》:「幣重而言甘,誘我也。」名①美味的食物。《孟子.梁惠王上》:「為肥甘不足於口與?」晉.陶淵明〈有會而作詩〉:「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②姓。如秦代有甘茂。③二一四部首之一。動順遂。《左傳.莊公九年》:「管召讎也,請受而甘心焉。」副樂意、情願、自願。如:「甘願」、「甘拜下風」、「自甘墮落」。《詩經.齊風.雞鳴》:「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

甘-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甘ɡān
①甜;甜美(跟“苦”相对):~泉|~露|苦尽~来。
②动自愿;乐意:~愿|~做老黄牛|不~失败。
③(Gān)名姓。

甘-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

677.【甘】
一好吃,味美。孟子梁惠王上:“爲肥甘不足於口與?”用作動詞,表示以爲味美。論語陽貨:“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旨:好吃的東西。)
引申爲甜。史記燕召公世家:“燕王吊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韓愈送李願歸盤穀序:“泉甘而土肥。”
注意:上古沒有“甜”字,凡“甜”的意義都說成“甘”。
引申爲[言語]好聽,動聽。左傳昭公十一年:“幣重而言甘,誘我也。”
二心裏痛快。左傳莊公九年:“請受而甘心焉。”
引申爲甘心,情願。杜甫病後遇王倚飲贈歌:“素知賤子甘貧賤。”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ān

1、[甘甜]gān tián

甜:~可口。

2、[甘心]gān xīn

从内心深处愿意:~做无 名英雄。敌人决不~他们的失败。

3、[甘拜下风]gān bài xià fēng

原指甘心服从、听命(古 代出令的人站在上风的地位,听令的人站在下风的地位)。后泛指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4、[甘露]gān lù

1.甜美的露水。 2.草石蚕。有的地区叫甘露。

5、[甘泉]gān quán

甜美的泉水。

6、[心甘情愿]xīn gān qíng yuàn

完全愿意,毫不勉强:为了保卫祖国,洒尽鲜血也~。

7、[甘蔗]gān zhe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茎 圆柱形,分节,表皮光滑,黄绿色或紫色。含丰富甜汁,可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是制糖的重要原料。榨汁后剩下的渣,可制隔音板、纸浆等。

8、[不甘]bù gān

不甘心;不情愿:~落后。~示弱。

9、[甘草]gān cǎo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有 毛。荚果弯曲,呈褐色。主根甚长,粗壮,红褐色,有甜味。可供药用,有润肺、止咳和解毒作用。

10、[甘愿]gān yuàn

心甘情愿:~受罚。

11、[甘油]gān yóu

有机化合物,成分是丙三醇,无色透明的液体,黏稠似糖浆,有甜味,能吸收水分。用来制造化妆品、硝化甘油和糖果等。医药上用来配制外用药。

12、[甘于]gān yú

甘心于;情愿:~吃苦。

13、[甘蓝]gān lán

1.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宽而厚,一般蓝绿色,表面有蜡质,花黄白色。 2.特指结球甘蓝。变种很多,如紫甘蓝、花椰菜、苤蓝等,是常见蔬菜。

14、[甘薯]gān shǔ

1.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蔓细长,匍匐地面。块根皮色发红或发白,肉黄色或白色,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酒精。 2.这种植物的块根。‖通称红薯或白薯,在不同地区有番薯、山芋、地瓜、红苕(sháo)等名称。

15、[甘苦]gān kǔ

1.比喻美好的处境和艰苦的处境:同~,共患难。 2.在工作或经历中体会到的滋味,多偏指苦的一面:没有搞过这种工作,就不知道其中的~。

16、[甘当]gān dāng

1.甘心接受。 2.情愿充当。

17、[甘霖]gān lín

形容久旱以后所下的对庄稼十 分有利的雨。霖:连下几天的雨。

18、[陕甘]shǎn gān

陕西、甘肃 的并称。

19、[甘美]gān měi

甜美(多形容味道)。

20、[甘棠]gān táng

1.木名。即棠梨。《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 所茇。”陆玑 疏:“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宋 张孝祥《青玉案·饯别刘恭父》词:“甘棠庭院,芰荷香渚,尽是相思处。” 2.《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 之灭 紂,封 召公 於北 燕 ……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遂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非有圣智之君,恶有甘棠之臣?”《隶释·汉赵相雍劝阙碑》:“至 赵国 府君,在官五载,莅政清平,有甘棠之化。”元 武汉臣《玉壶春》楔子:“三年为吏在 钱塘,近奉徵书入 建章。自省循良无实政,终慙父老説甘棠。”明 王玉峰《焚香记·赴任》:“乘遭遇,甘棠定拟政声驰。”

21、[甘味]gān wèi

1.美味。 2.感觉味美:食不~。

22、[甘冽]gān liè

亦作“甘洌”。甘美清澄。

23、[甘旨]gān zhǐ

美味的食品。

24、[甜甘]tián gān

1.甘甜,甜美。 2.形容言语和婉动听。

25、[甘澍]gān shù

甘雨。

26、[和甘]hé gān

1.指甜美之味。 2.指风调雨顺。

27、[甘橘]gān jú

即柑橘。指柑、橘、柚、橙等。

28、[甘罢]gān bà

犹甘休。

29、[甘结]gān jié

旧时交给官府以承担某种义务 或责任的保证书。如不能履行诺言,甘愿接受处罚。

30、[甘芳]gān fāng

芳香甜美。

31、[甘肴]gān yáo

佳肴。

32、[甘养]gān yǎng

1.为美味滋养。 2.奉养尊亲的美味。

33、[甘莛]gān tíng

呈,长12~15cm,直径3~4cm。

34、[甘居]gān jū

情愿处在(较低的地位):~人下。~中游。

35、[甘荼]gān tú

苦菜的一种。《后汉书·马融传》:“其土毛则搉牧荐草,芳茹甘荼。”南朝 宋 鲍照《从过旧宫》诗:“泉流信清泌,原野实甘荼。”清 顾炎武《兄子洪善北来言及近年吴中有开淞江之役》诗:“岂知太平之世飴甘荼,川流不盈泽得潴。”

36、[甘珍]gān zhēn

鲜美而珍奇的食物。

37、[甘教]gān jiào

萨满教的别名。

38、[一甘]yī gān

《晋书·王羲之传》:“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后因以“一甘”指一味美食。

39、[甘渊]gān yuān

古代传说中的地名。

40、[作甘]zuò gān

谓作救旱甘霖。

近义词

gān

1、[]měi

1.美丽;好看(跟“丑”相对):这小姑娘长得真~。这里的风景多~呀! 2.使美丽:~容。~发。 3.令人满意的;好:~酒。价廉物~。日子过得挺~。 4.美好的事物;好事:~不胜收。成人之~。 5.得意:老师夸了他几句,他就~得了不得。 6.姓。 7.指美洲:南~。北~。 8.指美国:~圆。~籍华人。

2、[]tián

1.像糖和蜜的味道(跟“苦”相对):这西瓜真~。话说得很~。 2.形容舒适、愉快:他睡得真~。

3、[]mì

1.蜂蜜,蜜蜂采集花粉酿成的东西。营养价值很高,可供药用。 2.甜美的:甜言~语。

反义词

gān

1、[]kǔ

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胆。这药~极了。 2.难受;痛苦:~笑。艰~。愁眉~脸。~日子过去了。~尽甘来。 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了他了。 4.苦于:~旱。~夏。 5.有耐心地;尽力地:~劝。~干。~思。勤学~练。 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了。这双鞋穿得太~了,不能修理了。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