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笔顺

丿 𠃍

同音字

读音为mì的字 读音为mi的字

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蜜-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

[同]蜜糖
蜂蜜

蜜-中華語文大辭典

蜜蜜ㄇ丨ˋmì1.蜂蜜,工蜂採集花粉所釀成的黏稠液體,味甜,含大量葡萄糖和果糖,可供食用和藥用。[例]釀~∣花~∣~餞。2.像蜜一樣甜美的。[例]~橘∣~桃∣~月∣甜言~語。3.外觀或味道像蜜的東西。[例]糖~。

蜜 -中国文化史辞典

即蜂蜜。我國食蜜的曆史很悠久,大約在春秋時代,蜜已經成為我國人民的一種珍貴食品。《楚辭·招魂》有“粔籹蜜餌”之語,可見戰國時已有用蜜制作餅餌之俗。起初,人們只會采割野生蜂蜜,叫做石蜜、岩蜜、木蜜、土蜜等,後來才學會了人工養蜂取蜜。據晉皇甫謐《高士傳》記載,東漢時已經有人以養蜂為業,而晉張華《博物志》則對人工養蜂有比較詳細的記述:“人家養蜂,以術為器,開小孔,以蜜塗器,捕三兩蜂納器中,宿昔蜂飛出將伴來。作蜜多少,隨歲豐儉。”但我國古代養蜂事業不夠發達,據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說,當時野生蜂蜜占總產量的十分之八,人工養蜂獲得的蜜只占十分之二。野生蜂蜜采割量有限,故蜜在古代是一種比較貴重的食品。

蜜-中華大字典

1、蜜讀音:覓畢切,音謐,質韻。釋文:
❶趠或字。見《說文䖵部》。
 〔按說文、趠。蠭甘飴也。一曰螟子。蠭今亦通作蜂。~。蜂采花中液所釀成。味甘如飴。人自蜂房括取之。以充食品。或入藥。字、今通用此體〕。
❷崖~。櫻桃別名。《文選陸機賦》:朱藍崖~。
❸波蘿~。果名。見《本草綱目》。
❹毒~。草名。自生於山野。初夏開小紅花。花序爲聚繖。莖之上部及花梗、皆能分泌黏液如~。蟲類觸之。則被黏而死。
❺~筩。瓜屬也。見《廣雅釋草》。
2、懵釋文:同蜜。見《直音》。
3、溆釋文:同蜜。見《字彙補》。
4、呇釋文:蠠或字。見《集韻》。
5、趠釋文:蜜本字。見《說文䖵部》。
6、綰釋文:古密字。見《篇海》。

蜜-中草药辞典

【读音】mì
【繁体】蜜
蜜<名>
(形声。从虫,宓声。本义:蜂蜜,蜜蜂采取花液酿成的甜汁)
同本义[honey]
蜜为蜂液,食蜜少多,则令人毒。――汉·王充《论衡》
又如:蜜勺(蜜酒);蜜供(涂有蜜汁的糕点);蜜酒(以蜂蜜酿造而成的酒);蜜浆(以蜂蜜制作的饮料);蜜饵(在米面中加蜜调制而成的糕饼)
像蜂蜜的甜东西[sweet]。如:糖蜜;蜜蜡(即蜡烛);蜜炬(蜡烛)
蜜<形>
比喻甘美[sweet;honeyed]。如:蜜甜(犹甜蜜);甜言蜜语(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好听的话);蜜煎煎(形容极甜);蜜蜜甜(形容极甜)
同“密”[secret]。如:蜜勿(机密,机要)
蜜mì
⒈蜂蜜,蜜蜂采取花的甜汁酿成的东西:~糖。
⒉甜美:甜言~语。口~腹剑。 
⒊[蜜月]欧美称婚后的一个月,此期旅游叫"度蜜月"。

蜜-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蜜mì
①名蜂蜜:酿~|割~。
②像蜂蜜的东西:糖~。
③像蜂蜜一样甜的;甜美:~橘丨甜~|甜言~语。

蜜-漢語大字典


《説文》:“৖ů܌蠭甘飴也。一曰螟子。从䖵,鼏聲。蜜,৖ŦȖ从宓。”
mì 《廣韻》彌畢切,入質明。質部。
(1)蜂蜜。《説文·䖵部》:“৖ů܌蠭甘飴也。蜜,৖ŦȖ从宓。”《廣韻·質韻》:“蜜,蜂所作食。”《楚辭·宋玉〈招魂〉》:“瑶漿蜜勺,實羽觴些。”王逸注:“言食已復有玉漿以蜜沾之,滿於羽觴,以漱口也。”南朝梁庾肩吾《和竹齋》:“蜂歸憐蜜熟,燕入重巢乾。”鲁迅《书信·致颜黎民(一九三六年四月十五日)》:“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2)像蜂蜜的东西。如:糖蜜。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廣動植》:“北天竺國出蜜草,蔓生,大葉,秋冬不死,因重霜露,遂成蜜,如塞上蓬鹽。”
(3)甜美。如:甜言蜜语。南朝梁簡文帝《南郊頌》:“朝葉與蜜露共鮮,晚花與薰風俱落。”明沈采《還帶記·裴度初相》:“蜜口腹劍,林甫之佞無似。”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五章:“蜜者,甜也。正在甜蜜蜜的日子里。”
(4)赤蜂名。《山海經·中山經》:“(平逢之山)實惟蜂蜜之廬。”郭璞注:“蜜,赤蜂名。”
(5)螟子。又名蜜虫。《説文·䖵部》:“৖ů܈蜜),螟子。”王筠釋例:“段氏謂食穀心之螟之子,非也。夏多陰霧,則秫葉之陰生此蟲。小如蟣蝨,其色白黑青緑不一,吸禾之精,名曰蜜蟲,見日則化,秫葉如油,色漸赤,而實亦不能堅好,未秀者即不秀矣。久陰則不化,蜕而為蠛蠓也。”山东谚语:“棉花五月不遭蜜,秋后唱大戏。”
(6)用同“密”。精到细致。清毛奇齡《故明户部尚書原任廣東布政使司左部政使姜公墓碑銘》:“見事敏而慮事蜜,艱巨不沮。”

蜜-汉语大词典

蜜mi
ㄇ〡ˋ
〔《广韵》弥毕切,入质,明。〕
1.蜂蜜。
●汉王充《论衡·言毒》:“蜜为蜂液,食蜜少多,则令人毒。”
●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杨行密据扬州,淮人以蜜为蜂糖。”
●鲁迅《书信集·致颜黎民》:“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2.指颜色同蜂蜜相似。参见“蜜色”、“蜜合色”。亦指蜂蜡。参见“蜜烛”、“蜜印”。
3.甘美。
●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五章:“照新名词讲来,叫度蜜月。嘿,嘿,蜜者,甜也。正在甜蜜蜜的日子里。”如:甜言蜜语。
4.用同“密”。
●宋周辉《清波别志》卷中:“今薄法制,宽蜜不同如是。”

蜜-辞源3

【蜜】14画 3013·6 mì  ㄇㄧˋ  彌畢切,入,質韻,明。質部。説文作“৖Ţ\u001D。蜂蜜。爲蜜蜂採取花粉(舊以爲花液)所釀成的稠液。供食用,也入藥。漢 王充 論衡 言毒:“蜂液爲蜜,蜜難益食。”

蜜-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字部】 蜜
〔古文〕𦸞
★【唐韻】彌畢切【集韻】【韻會】覓畢切【正韻】覓筆切,𠀤音謐。【說文】蠭甘飴也。【楚辭·招魂】瑤漿蜜勺。【魏文詔】蜀人作食,喜著飴蜜。
◎又【爾雅翼】土蜜。北方地燥,多在土中,故曰土蜜。
◎又木蜜。南方地濕,多在木中,故曰木蜜。
◎又石蜜。【西京雜記】南越王獻高帝石蜜五斛。
◎又波羅蜜,果名。【本草】波羅蜜,梵語也,因此果味甘,故借用之。
◎又崖蜜,櫻桃別名。【陸士衡賦】朱藍崖蜜。
◎又與密通。古碑帖縝密多作縝蜜。 字从宓。俗作蜜,非。蜜字與俗密字作宻類似。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