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uó

笔顺

𠃍 𠃍 丿

同音字

读音为zhuó的字 读音为zhuo的字

基础解释

1.拔:~发难数。 2.提拔:~用。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手,翟( dí)声。本义:抽引,拉拔)

  2. 同本义

    擢,引也。——《说文》

    擢,拔也。——《方言二》

    拔根曰擢。——《小尔雅》

    擢贾之发,以赎 贾之罪,尚未足。——《史记·范雎列传》

    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枚乘《上书谏吴王》

    卓齿之用 齐也,擢 湣王之筋,悬之庙梁。——《韩非子·奸劫弑臣》

    蔚鹅城之南麓,擢仙李之芳根。——宋· 苏轼《惠州李氏潜珍阁铭》

    车上御驰马,蓬中擢舟船。——汉· 王符《潜夫论》

    风起,风起,擢入白擢花里。——明· 刘基《如梦令·题画》

    又如:擢筋剥肤(擢筋割骨。犹言抽筋剥皮。比喻剥削深重残酷);擢发(拔下头发)

  3. 选拔

    擢,今俗凡迁官曰擢。擢,犹升也,进也。——《正字通》

    又如:擢佐(选拔辅佐人才);擢奇(选拔奇才);擢举(选拔荐举)

  4. 拔官,提升官职

    程乌、 李育以有才干,皆擢用之。——《后汉书·公孙述传》

    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梁启超《谭嗣同传》

    时瑞已擢 嘉兴通判。——《明史》

  5. 擢瑞户薄主事。

    又如:擢引(提拔);擢任(提拔任用);擢拔(提拔);擢拜(提拔授官);擢进(提拔进用);擢叙,擢序(提拔叙用);擢授(提升);擢登(犹擢升)

  6. 耸出

    擢干方数尺,幽姿已苍然。——韦应物《郡斋移杉》诗

    又如:擢本(高耸的样子);擢拔(犹耸出,耸拔);擢削(耸立突出的样子);擢干(谓树干挺生、耸拔)

  7. 登,及 。

    如:擢科(登第);擢冠(登第夺魁);擢桂(犹折桂。指科举及第)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擢擢-汉语大词典

擢擢挺拔貌。
●唐吕太一《咏院中丛竹》:“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唐韩愈《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擢-中華語文大辭典

擢擢ㄓㄨㄛˊzhuó1.〈書〉抽拔。[例]~髮難數│狂風~木。2.〈書〉選拔。[例]~升∣~用│優~。

擢-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

482.【擢】
一拔。枚乘說吳王書:”夫十圍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絕,手可擢而拔。“(這裏”擢“指拔的動作,”拔“指拔的結果,即被拔了起來。)
二提拔,提升。漢書霍光傳:”擢郎爲九江太守。“李密陳情表:”過蒙拔擢。“
[辨]拔,擢。”拔“和”擢“是同義詞,其間只有細微的區別。”擢“可以專指拔的動作而不涉及拔的結果,所以”擢而拔之“不能說成”拔而擢之“,”擢“也不能表示”攻取“或”佔領“。在提拔的意義上,”拔“往往指提拔本來沒有官職的人,”擢“往往指提升官職。

擢 -古漢語常用詞典

zhuó
①拔;抽。《史記•範雎傳》:“~賈之發以續賈之罪,尚未足。”②提拔;選拔。《譚嗣同》:“皇上超~四品卿銜軍機章京。”
【擢第】科舉考試得中。
【擢世】超群出眾。
【擢秀】草木茂盛地生長,比喻人才出眾。

擢-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 擢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直角切,音濁。【說文】引也。【揚子·方言】拔也。自關而西,或曰拔,或曰擢。【廣韻】抽也,出也。【戰國策】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羣臣之上。【前漢·公孫弘傳】天子擢對爲第一。
◎又【增韻】聳也。【班固·西都賦】抗仙掌以承露,擢雙立之金莖。
◎又【玉篇】去也,徹也。【禮·少儀】侍投則擁矢,不角不擢馬。【疏】投壺,立籌爲馬,至三馬而成勝。若𤰞者雖得二馬,亦不敢徹尊者馬,足成已勝也。【莊子·騈拇篇】擢德塞性以收名聲。【註】拔去自然之德。

擢-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擢手1417ㄓㄨㄛˊzhuó動①拔取、抽取。宋.蘇軾〈惠州李氏潛珍閣銘〉:「蔚鵞城之南麓,擢仙李之芳根。」②提拔、選用。《戰國策.燕策二》:「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文選.李密.陳情表》:「過蒙拔擢,寵命優渥。」③聳起。《文選.張衡.西京賦》:「徑百常而莖擢。」唐.韓愈、孟郊〈納涼聯句〉:「熙熙炎光流,竦竦高雲擢。」④賺取。《醉醒石.第八回》:「他在禮部前,見人與人寫扇兒擢錢,他也去寫,不弱於人。」

擢-中華大字典

1、擢讀音:直角切,音濁,覺韻。釋文:
❶引也。見《說文》。《段注》:毛傳曰。楫、所以~舟也。~舟、謂引舟也。
❷拔也。《莊子騈拇》:~德塞性以收名聲。《司馬注》:拔也。〔今具言拔~〕。
❸抽也。《韓非姦劫弑臣》:淖齒~湣王之筋。縣之廟梁。
❹取也。《淮南俶眞》:~德搑性。
❺出也。《文選張衡賦》:徑百常而莖~。
❻聳也。《文選左思賦》:~本千尋。
❼去也。謂徹也。《禮記少儀》:不~馬。
❽拔根曰~。見《小爾雅廣物》。
❾~首。長咽也。《山海經海內經》:韓流~首。
❿~對。貯水器也。《淮南說林》:涔則具~對。

擢-漢語大字典


《説文》:“擢,引也。从手,翟聲。”徐灝注箋:“此當以拔擢為本義。假借為‘擢舟’。”
zhuó 《廣韻》直角切,入覺澄。藥部。
(1)拔取;抽出。《方言》卷三:“擢,拔也,自關而西,或曰拔,或曰擢。”《説文·手部》:“擢,引也。”《莊子·駢拇》:“枝于仁者,擢德塞(搴)性以收名聲。”陸德明釋文:“司馬云:擢,拔也。”宋蘇軾《惠州李氏潛珍閣銘》:“蔚鵝城之南麓,擢仙李之芳根。”清魏源《吴農備荒議》:“使若楚稻之六月擢穎,七月結實,何尚畏乎風。”
(2)选拔;进升。《正字通·手部》:“擢,今俗凡遷官曰擢。擢,猶升也,進也。”《戰國策·燕策二》:“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羣臣之上。”《新唐書·百官志一》:“二曰銓衡人物,擢盡才良,為選司之最。”元宫天挺《范張鷄黍》第二折:“各州縣若有能文會武棟梁之材,選取入朝,量材擢用。”《清史稿·武納格傳》:“崇德三年正月,擢户部承政。”
(3)耸出。《廣雅·釋詁一》:“擢,出也。”《集韻·覺韻》:“擢,梢櫂,木直上貌。”《文選·張衡〈西京賦〉》:“徑百常而莖擢。”李善注引薛綜曰:“擢,獨出貌也。”唐韓愈等《納凉聯句》:“熙熙炎光流,竦竦高雲擢。”明劉基《感懷三十一首》之十一:“東園多桃李,擢幹何交加。”又升起。宋蘇軾《雪後至臨平見陳尉烈》:“銅爐擢烟穟,石鼎浮霜漚。”
(4)撤除。《玉篇·手部》:“擢,去也,徹也。”《禮記·少儀》:“不角,不擢馬。”鄭玄注:“擢,去也,謂徹(撤)也。”
(5)赚。明徐霖《繡襦記·套促纏頭》:“不織不耕為活計,擢月擢風作生涯。”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在禮部前見人與人寫扇兒擢錢。他也去寫,不弱於人。”
(6)引,划(船)。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手部》:“擢,引也。毛傳曰:楫所以擢舟也,擢舟謂引舟也。”明劉基《漁樵問答》:“漁答樵:山中何所有,未若擢扁舟。”
(7)用同“戳(chuō)”。捅。《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則見黑地里把一條筆頭槍看得清,喝聲道:‘着。’向尹宗前心便擢將來。”《水滸全傳》第三十八回:“那人便望肋下擢得幾拳,李逵那裏着在意裏。”

擢-文言同义辨析

同:拔(bá)擢(zhuó)

擢-中草药辞典

【读音】zhuó
【繁体】擢
擢<动>
(形声。从手,翟声。本义:抽引,拉拔)
同本义[extract;drag;pullout]
擢,引也。――《说文》
擢,拔也。――《方言二》
拔根曰擢。――《小尔雅》
擢贾之发,以赎贾之罪,尚未足。――《史记·范雎列传》
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枚乘《上书谏吴王》
卓齿之用齐也,擢湣王之筋,悬之庙梁。――《韩非子·奸劫弑臣》
蔚鹅城之南麓,擢仙李之芳根。――宋·苏轼《惠州李氏潜珍阁铭》
车上御驰马,蓬中擢舟船。――汉·王符《潜夫论》
风起,风起,擢入白擢花里。――明·刘基《如梦令·题画》
又如:擢筋剥肤(
擢zhuó
⒈拔,抽:~发难数(拔下头发来数,都难数清。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数不清)。
⒉提拔,选拔:~升。~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uó

1、[擢升]zhuó shēng

指官职提升。

2、[拔擢]bá zhuó

提拔;挑选提升。擢(zhuó)。

3、[擢用]zhuó yòng

提升任用:~贤能。

4、[擢第]zhuó dì

科举考试及第。

5、[襃擢]bāo zhuó

亦作“褒擢”。犹褒升。

6、[擢桂]zhuó guì

犹折桂。指科举及第。唐 杜诵《哭长孙侍御》诗:“礼闈曾擢桂,宪府旧乘驄。”宋 杨万里《送罗宣卿主簿之官巴陵》诗:“印山 三子十一孙,六人擢桂两特恩。”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高蟾》:“明年 李昭 知贡,遂擢桂,官至御史中丞。”

7、[擢解]zhuó jiě

考取解元。

8、[柬擢]jiǎn zhuó

选拔。

9、[擢本]zhuó běn

高耸貌。

10、[擢歌]zhuó gē

嬥歌。古代 巴 人相互牵手边跳边唱的一种民歌。

11、[擢数]zhuó shù

谓多得难以计数。

12、[升擢]shēng zhuó

提升;擢升。

13、[召擢]zhào zhuó

召回擢用。

14、[甄擢]zhēn zhuó

遴选擢用。

15、[殊擢]shū zhuó

破格提拔。

16、[荐擢]jiàn zhuó

推荐提拔。

17、[搯擢]tāo zhuó

掏出。

18、[奖擢]jiǎng zhuó

犹奖拔。

19、[擢进]zhuó jìn

提拔进用。

20、[擢对]zhuó duì

贮水器。

21、[优擢]yōu zhuó

提升官职。

22、[擢奇]zhuó qí

选拔奇才。

23、[宠擢]chǒng zhuó

宠爱提拔。唐 白居易《与杨虞卿书》:“当其在近职时,自惟贱陋,非次宠擢,夙夜腆愧,思有以称之。”《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安禄山 ﹞见上於 华清宫,泣曰:‘臣本胡人,陛下宠擢至此,为 国忠 所疾,臣无死日矣!’”

24、[除擢]chú zhuó

提拔任用。

25、[赏擢]shǎng zhuó

赏赐、擢升。

26、[咸擢]xián zhuó

十二律中太簇律的第十九律。参阅《隋书·律历志上》。

27、[敍擢]xù zhuó

亦作“叙擢”。任用提拔。《陈书·虞寄传》:“且圣朝弃瑕忘过,宽厚得人,改过自新,咸加叙擢。”

28、[擢登]zhuó dēng

犹擢升。

29、[洊擢]jiàn zhuó

荐举提拔。

30、[奬擢]jiǎng zhuó

犹奖拔。

31、[擢授]zhuó shòu

提升。《后汉书·袁绍传》:“臣以负薪之资,拔於陪隶之中,奉职宪臺,擢授戎校。”《晋书·文苑传·左思》:“父 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五年》:“﹝ 裴藴 ﹞由是渐见亲委,未几,擢授御史大夫,与 裴矩、虞世基 参掌机密。”

32、[擢擢]zhuó zhuó

挺拔貌。

33、[旌擢]jīng zhuó

表彰提拔。

34、[耸擢]sǒng zhuó

1.高耸突出。 2.跳跃。

35、[擢佐]zhuó zuǒ

选拔辅佐人才。

36、[横擢]héng zhuó

谓不循正道晋升官职。

37、[擢叙]zhuó xù

亦作“擢序”。提拔叙用。

38、[简擢]jiǎn zhuó

选拔任用。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王将出游,欲委留事,简擢中宫,无堪承命。”《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岂制度未立,不能变通於时邪?简擢靡臻,不能劝厉於下邪?”《明史·孙玮传》:“倘蒙简擢,必能昭德塞违,为陛下收拾人心。”

39、[擢举]zhuó jǔ

选拔荐举。

40、[挺擢]tǐng zhuó

拔擢,擢用。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