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iē

笔顺

丿 𡿨 丿
左窄右宽。“扌”横画宜短,竖钩端正。“妾”上部稍小;点画位置恰当;撇点与撇交叉处正对上点。

同音字

读音为jiē的字 读音为jie的字

基础解释

1.靠近;接触:邻~。~近。交头~耳。 2.连接;使连接:~电线。~纱头。这一句跟上一句~不上。 3.托住;承受:~球。书掉下来了,赶快用手~住。 4.接受:~见。~待。~电话。~到来信。 5.迎接:到车站~人。 6.接替:~任。谁~你的班? 7.姓。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2. 交合;会合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3. 迎接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三(人死后三日举行的迎接魂魄归来的仪式);接煞(为接死人灵魂回家而举行的仪式)

  4. 接见;接待

    接遇宾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尽礼相接。——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接伴(接待外国使臣);接待使(陪同官员;担任迎接、陪伴来宾使命的人);接遇(接待);接对(接待应对)

  5. 靠近;接触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宾立接西塾。——《仪礼·聘礼》

    又如:接物(与外物接触;与人交往);接膝(膝盖相接。指彼此对坐靠得很近);接仗(交战,打仗);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接翅(翅膀碰着翅膀。形容禽鸟多)

  6. 连续;继续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楚辞·九章·哀郢》

    圣人食足以接气。——《淮南子·精神》

    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战国策·秦策五》

    又如:接响(接连不断的声响);接轸(车辆相连而行。比喻靠近);接脚(一个跟着一个,紧接在后;接替;接脚夫,接脚婿。妇女丈夫死后再招的后夫);接偈(接诵偈语)

  7. 连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首尾相接。

    又如:接武(前后足迹相连接。形容步子很小);接境(地界相连,交界);接衫(上下用两种颜色的料子拼接起来的长衫)

  8. 承接,收受

    汉兴,接 秦之敝。——《史记·平准书》

    又如:接茶(女方允婚,接受男方聘礼);接丝鞭(女方招亲时,送给男方丝鞭,男方接丝就表示同意);接凑(能够接续)

  9. 嫁接 。

    如:接头(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10. 托,手掌向上承受 。

    如:接球;我往下扔,他在下面接着

  11. 武士反接之。——《史记》

〈名〉

  1. 交往,交情

    君子之接如水。——《礼记·表记》

  2. 另见 jié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接-中華語文大辭典

接接ㄐ丨ㄝjiē1.交合;接觸。[例]~近│交頭~耳│短兵相~│四目相~。2.連接。[例]~枝∣焊~∣~電線。3.連續;繼續。[例]~續│~連│上氣不~下氣。4.承受;托住。[例]~球│~招│~水│把拋過來的繡球~住。5.接受;收受。[例]~納│~見│~電話│~收訊號。6.引領;迎。[例]迎~︱~待。7.承繼;延續。[例]~替│~任│~力│交~。8.姓。

接-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接 jiē
❶接觸。
《孟子·梁惠王上》:
兵刃既~,棄甲曳兵而走。
《漢書·錯傳》:「劍戟相~。成語有「短兵相接」。
❷連接,連續。
屈原《九章·哀郢》:
憂與愁其相~。
❸承接。
《史記·平準書》:
漢興,~秦之弊。(弊:指衰敗。)
❹接待。
《史記·屈原傳》:
出則~遇賓客。(遇:會見。)

接-辞源3

【接】11画 5004·41.jiē  ㄐㄧㄝ  卽葉切,入,葉韻,精。葉部。㊀交接,接觸。説文:“接,交也。”孟子 梁惠王上:“兵刃旣接,棄甲曳兵而走。”呂氏春秋 知接:“瞑士未嘗照,故未嘗見,瞑者目無由接也。”㊁連接。戰國策 秦四:“先帝 文王 莊王,王之身,三世而不接地於 齊,以絶從親之要。”㊂接近。儀禮 聘禮:“公揖入,立于中庭,賓立接西塾。”注:“接,猶近也。”㊃接待。孟子 萬章下:“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禮。”史記八四 屈原傳:“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㊄會合。國語 吳:“兩君偃兵接好,日中爲期。”注:“接,合也。”㊅迎接。漢書七三 韋賢傳附 韋玄成:“故動作接神,必因古聖之經。”㊆迎射。文選 三國 魏 曹子建(植)白馬篇:“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注:“凡物飛迎前射之曰接。”㊇承受。如接受,接收。禮 曲禮上:“由客之左,接下承弣。”疏:“接客左手之下而取弓。”㊈連續,繼承。儀禮 聘禮:“接聞命。”注:“接猶續也。”史記 平準書:“漢興,接 秦之獘。”㊉縛。見“反接”。姓。漢有 接昕,晉有 接禮。參閲 通志二九 氏族五 接氏。2.jié  ㄐㄧㄝˊ  集韻疾葉切,入,葉韻,從。葉部。迅速。通“捷”。荀子 大略:“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優成。”注:“接讀爲捷,速也。”3.xié  ㄒㄧㄝˊ  集韻檄頰切,入,帖韻,匣。葉部。挾持。通“挾”。漢 王符 潛夫論 述赦:“然則是皆接私計以論公政也。”4.chā  ㄔㄚ  集韻測洽切,入,洽韻,穿 二。葉部。收。同“扱”。周禮 地官 廩人:“凡邦有會同師役之事,則治其糧與食,大祭祀則共其接盛。”注:“接,讀爲一扱再祭之扱。”疏:“此卽廩人兼掌御廩所藏藉田之收,以供祭祀之用者也。”

接-中華大字典

1、接讀音:卽涉切,音楫,葉韻。釋文:
❶交也。見《說文》。《段注》:交者。交脛也。引申爲凡相~之偁。
❷合也。《國語吳語》:兩君偃兵~好。
❸持也。受也。《禮記曲禮》:~下承弣。
❹連也。《禮記曲禮》:堂上~武。
❺猶近也。《儀禮聘禮》:賓立~西塾。
❻迎射也。〔曹植詩〕:仰手~飛猱。
❼捷速也。《禮記曾子問注》:~祭而已。
❽見也。《淮南氾論》:目無以~物也。
❾猶會也。《儀禮喪服傳》:以時~見乎天子。
❿承也。《史記平準書》:漢興。~秦之弊。
⓫續也。《淮南精神》:聖人食足以~氣。
⓬徧也。見《廣雅釋詁》。
⓭達也。見《小爾雅廣詁》。
⓮反~。反縛兩手也。《漢書陳平傳》:樊噲受詔卽反~。
⓯姓也。《史記孟荀傳》:~子齊人。學黃老道德之術。
2、接讀音:疾葉切,音捷,葉韻。釋文:
❶勝也。《禮記內則》:國君世子生。~以太牢。
 〔注〕:~讀爲捷。勝也。謂食其母。使補虛强氣也。
❷速也。《荀子大略》:先事慮事謂之~。
❸疾也。《淮南本經》:~經歷遠。
❹捷也。見《爾雅釋詁》。
 〔按易晝日三~。鄭讀捷〕。
❺~給。謂應所問而給也。《大戴記保傅》:~給而善對。
3、接讀音:色甲切,音霎,洽韻。釋文:同翣。棺飾也。《周禮縫人》:衣翣柳之材。
 〔注〕:故書、翣作~。鄭司農云。~、讀爲歰。
4、接讀音:測洽切,音鍤,洽韻。釋文:同扱。《周禮廩人》:大祭祀則共其~盛。
 〔注〕:~、讀爲扱。扱以授舂人之。
5、接讀音:檄頰切,音協,葉韻。釋文:同挾。持也。見《集韻》。
6、扱讀音:測洽切,音鍤,洽韻。測入切,音㞚,迄及切,音吸,訖立切,音急,緝韻。七接切,音妾,磣歃切,音臿,葉韻。釋文:
❶收也。見《說文》。《段注》:收者捕也。曲禮。以箕自鄕而~之。此~之本義也。
 〔按禮鄭注云。~、讀曰吸。謂收糞時也〕。
❷取也。見《廣雅釋詁》。《疏證》:士昏禮記云。祭醴始。~一祭。又~再祭。~之爲言挹取之也
❸獲也。《周禮廩人注》:~以授舂人舂之。
❹擭也。見《方言》。《箋疏》:周官雍氏鄭注。擭。柞鄂也。李善西京賦注。擭。謂掘取之也。
❺引也。見《廣雅釋詁》。《疏證》:取水於井謂之汲。聲與~亦相近也。故亦曰汲引。
❻舉也。見《廣韻》。
 〔按通俗編云。俗以手舁物他徙爲~〕。
❼插也。見《廣雅釋詁》。《疏證》:喪大記云。徒跣~袵。管子小匡篇云。管仲詘纓插袵。插、~、古通用。
❽通接。《周禮廩人》:則共其接盛。
 〔疏〕:讀接爲~。頒~也。
❾通捷。《禮內則注》:猶~也。《釋文》:~、本作捷。
❿通趿。《爾雅釋器》:~袵謂之襭。《說文足部》:引作趿。
7、扱讀音:乞及切,音泣,逆及切,音岌,緝韻。釋文:拜手至地也。《儀禮士昏禮》:婦拜~地。
 〔注〕:猶男子旄首。
8、擑釋文:同接。見《集韻》。
9、翣讀音:色甲切,音啑,洽韻。色輒切,音箑,葉韻。釋文:
❶棺羽飾也。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下搄。見《說文》。
 〔按~、棺飾也。鄭注喪大記云。漢禮、~以木爲匡。廣三尺。高二尺四寸。方。兩角高。衣以白布。畫雲氣。柄長五尺〕。
❷扇也。《小爾雅廣服》:大扇謂之~。
❸纛也。見《玉篇》。
❹鐘鼓簨上之飾。《禮記明堂位》:周之璧~。
 〔注〕:畫繪爲~。載以璧。垂五采於其下。挂於簨之角上。
❺武飾也。《莊子德充符》:不以~資。

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接jiē
①靠近;接触:邻~|~近|交头~耳。
②动连接;使连接:~电线|~纱头|这一句跟上一句~不上。
③动托住;承受:~球|书掉下来了,赶快用手~住。
④动接受:~见|~待|~电话|~到来信。
⑤动迎接:到车站~人。
⑥动接替:~任|谁~你的班?
⑦(Jiē)名姓。

接-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 接
★【唐韻】子葉切【集韻】【韻會】【正韻】卽涉切,𠀤音楫。【說文】交也。【廣韻】合也,會也。【易·蒙卦】子克家,剛柔接也。【疏】陽居卦內,接待羣隂
◎又【晉卦】晝日三接。【禮·表記】君子之接如水。【疏】如兩水相交,尋合而已。
◎又持也,受也,承也。【禮·曲禮】接下承弣。【註】接客手下也。【史記·平準書】漢興,接秦之弊。
◎又【增韻】接續也,連也。【禮·曲禮】堂上接武。【註】武,迹也。迹相接,謂每移足半躡之。【前漢·西域傳】烏秅國民接手飮。【註】自高山下谿㵎中飮水,故接連其手。
◎又近也。【儀禮·聘禮】賓立接西塾。
◎又捷也。【禮·曾子問】接祭而已矣。【疏】接,捷速也。速而祭之。
◎又反接,謂反縛兩手也。【前漢·𨻰平傳】樊噲受詔卽反接。
◎又姓。【史記·孟子荀卿傳】接子,齊人,學黃老道德之術。【集韻】或作擑。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疾葉切,音捷。【禮·內則】國君世子生,接以太牢。【註】接讀爲捷,勝也。謂食其母,使補虛强氣也
◎又【荀子·大略篇】先事慮事謂之接。【註】接讀爲捷,速也。
★又測洽切,音鍤。與扱同。【周禮·地官·廩人】大祭祀,則共其接盛。【註】接讀爲扱。扱以授春人舂之。【疏】頒扱與春人。
★又【集韻】色甲切,音霎。與翣同。【周禮·天官·縫人衣翣柳之材註】故書翣作接。
★又檄頰切,音協。與挾同。亦持也。

接-诗词曲语辞辞典

接形容词,近、傍。
▶杜甫《高楠》诗:“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两句中“接”和“近”对举,说靠近高楠开药圃和制茅亭。
▶又《寄岑嘉州》诗:“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自疏。”赵次公注把“接”注为“连接”,未妥。“外江”指岷江,与三峡并不连接。“相接”为“相近”之义。诗句是说嘉州(在岷江边)和夔州(杜甫在夔州,外巫峡边)相近。“且”为“即使”之义。
▶又《暇日小园种秋菜》诗:“荆巫非苦寒,采撷接青春。”意即秋菜在将近春天之时就可采撷。仇兆鳌注,“秋蔬多种,直接来春,则园畦可以自给矣。”把“接”理解为“连接”,未妥。
▶又《陪裴使君》诗:“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李6€魏郡别苏》诗:“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
▶又《之广陵》诗:“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介词,偕.与……一起。
▶张说《邺都行》诗:“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李白《庐山谣》诗:“先期汗漫九垵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此处以卢敖比元丹丘。
▶又《至鸭栏驿赠裴侍御》诗:“临驿卷缇幕,升堂接绣衣。”“绣衣”指侍御。两句是说和侍御一起升堂。
▶又《闲园即事》诗:“幸接上宾登郑驿,羞为长女似黄家。”

接-漢語大字典


《説文》:“接,交也。从手,妾聲。”
(一)jiē 《廣韻》即葉切,入葉精。盍部。
(1)交接;会合。《説文·手部》:“接,交也。”徐灝注箋:“接者,相引以手之義,引申為凡交接之偁。”《廣雅·釋詁二》:“接,合也。”《國語·吴語》:“兩君偃兵接好,日中為期。”韋昭注:“接,合也。”《禮記·表記》:“君子之接如水。”鄭玄注:“接,或為交。”孔穎達疏:“言君子相接不用虚言,如兩水相交,尋合而已。”唐白居易《與元九書》:“乃至書畫棋博可以接羣居之歡者,一無通曉。”
(2)连接。《管子·八觀》:“食谷水,巷鑿井;場圃接,樹木茂。”唐李白《魏郡别蘇明府因北游》:“魏都接燕趙,美女誇芙蓉。”清王韜《春日滬上感事》:“重洋門户關全局,萬頃風濤接上游。”又特指嫁接。《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卷十五引《郭槖駝種樹書·果》:“桃樹接李枝則紅而甘。”《雲笈七籤》卷八十八:“老木衰果,以枝接之。”《農政全書·種植·種法》:“《務本新書》曰:凡桑果以接博為妙……接博,其法有六:一曰身接;二曰根接;三曰皮接;四曰枝接;五曰靨接;六曰搭接。”
(3)连续;相继。《廣雅·釋詁二》:“接,續也。”《正字通·手部》:“接,續也。”《儀禮·聘禮》:“君揖使者,進之。上介立于其左,接聞命。”鄭玄注:“接,猶續也。”《史記·平準書》:“漢興,接秦之獘。”《水滸全傳》第六十七回:“却説關勝與同宣贊、郝思文,引領五千軍馬接來,相近凌州。”
(4)靠近;接触。《儀禮·聘禮》:“賓立接西塾。”鄭玄注:“接,猶近也。”《漢書·董仲舒傳》:“故聲發於和而本於情,接於肌膚,臧於骨髓。”唐劉洎《論太子初立請尊賢講學表》:“而令太子久入趨侍,不接正人。”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往年塵卮罌,涸唇吻,盛酒瓦盆,半生未接。”
(5)接待;对付。《孟子·萬章下》:“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禮。”《漢書·韋賢傳附韋玄成》:“其接人,貧賤者益加敬,繇是名譽日廣。”宋孔平仲《續世説·言語》:“見前世帝王好以權譎小數接其臣下,常竊恥之。”
(6)托住;承受。如:接球。《字彙·手部》:“接,承也。”《禮記·曲禮上》:“由客之左,接下承弣。”鄭玄注:“接下,接客手下也。”孔穎達疏:“接客左手之下而取弓。”《三國演義》第十七回:“(曹操)遂自下馬接土填坑。”鲁迅《而已集·再谈香港》:“他回头向门外一望,然后伸手接过去。”又接受;收受。如:接到来信;接纳会员。《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天幸又得接老先生同諸位先生的教。”
(7)持;掌握。《廣雅·釋詁三》:“接,持也。”《墨子·尚賢中》:“舉以為天子,與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莊子·外物》:“接其鬢,壓其顪。”成玄英疏:“接,撮也。”《後漢書·陳俊傳》:“手接短兵,所向必破。”
(8)迎接。《漢書·韋賢傳附韋玄成》:“故動作接神,必因古聖之經。”唐李白《與羣賢宴姑熟亭序》:“晝鳴閑琴,夕酌清月,蓋為接輶軒、祖遠客之佳境也。”《水滸全傳》第六十七回:“得勝回到城中,張太守接着,置酒作賀。”又方言。延请。如:接医生。
(9)娶;迎娶。如:接媳妇。
(10)对付。《韓非子·問辯》:“若其無法令而可以接詐、應變、生利、揣事者,上必采其言而責其實。”
⑪对;冲。唐沈佺期《三日獨坐驩州思憶舊遊》:“金丸向鳥落,芳餌接魚投。”又迎射。《文選·曹植〈白馬篇〉》:“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李善注:“凡物飛迎前射之曰接。”唐李白《白馬篇》:“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⑫遍;达。《廣雅·釋詁二》:“接,徧也。”《小爾雅·廣詁》:“接,達也。”
⑬缚。《史記·陳丞相世家》:“武士反接之。”裴駰集解引《漢書音義》曰:“反縛兩手。”唐柳宗元《童區寄傳》:“二豪賊劫持,反接,布囊其口。”
⑭通“捷(jié)”。敏捷;疾速。《集韻·葉韻》:“接,捷也。”清高翔麟《説文字通》:“接,通捷。”《荀子·大略》:“先事慮事謂之接。”楊倞注:“接讀為捷,速也。”《淮南子·本經》:“接徑歷遠,直道夷險。”高誘注:“接,疾也。”杨树达証聞:“接讀爲疌。《説文》云:‘疌,疾也。’”
⑮姓。《通志·氏族略五》:“接氏,《三輔決録》有接子名昕,著書十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接子、田駢。”張守節正義:“接、田二人,道家。”
(二)xié 《集韻》檄頰切,入帖匣。
通“挾”。挟持。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謙部》:“接,叚借為挾。”《潛夫論·述敏》:“然則是皆接私計以論公政也。”汪繼培箋:“按:接讀為挾。《儀禮·鄉射禮》‘兼挾乘矢’鄭注:‘古文挾皆作接。’《大射儀》注同。”
(三)chā 《集韻》測洽切,入洽初。盍部。
(1)同“扱”。收。《集韻·洽韻》:“扱,《説文》:‘收也。’或作接。”《周禮·地官·廩人》:“大祭祀,則共其接盛。”鄭玄注:“接,讀為一扱再祭之扱。”賈公彦疏:“此即廩人兼掌御廩所藏藉田之收,以供祭祀之用者也。”
(2)插。三國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十九首》:“左攬繁弱,右接忘歸。”戴明揚校注引劉履曰:“接與插同。”
(四)shà 《集韻》色甲切,入狎生。
同“翣”。古代棺饰。《集韻·狎韻》:“翣,《説文》:‘棺羽飾也,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下垂。’或作接。”

接-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接手811ㄐㄧㄝjiē動①交合、相觸。如:「交頭接耳」、「短兵相接」、「四目相接」。《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②交際、招待。如:「迎接」、「接待」。《孟子.萬章下》:「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禮。」《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③收、受。如:「接納」、「接電話」、「接到來信」。④承受、托住。如:「接招」、「接住他投來的球。」《三國演義.第一七回》:「遂自下馬接土填坑。」⑤連續、連接。如:「接續」、「接骨」、「接枝」、「接電線」、「上氣不接下氣」。⑥替換使延續。如:「接替」、「接班」、「接棒」、「接力賽」。名姓。如漢代有接昕。

接-中草药辞典

【读音】jiē
【繁体】接
接<动>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交合;会合[join;assemble;converge;bringtogether;meet]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迎接[meetfacetoface;movetowards]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
接jiē
⒈连,连着:~骨。~电话线。
⒉挨近,碰着,交往:~触。~恰事情。短兵相~。交~朋友。
⒊连续,继续:~二连三。吃饭后~着干。
⒋托住,承受:~发球。~住它。
⒌迎,招待:~客。~待。
⒍收,取,受纳:~收。~受。~纳。
⒎代替,交替,承担:~替。交~。~班。~任务。
⒏[接穗]见"嫁
⒊"。
────────────────—
接jié1.迅速;敏捷。
────────────────—
接chā1.收取;挹取。2.插。
────────────────—
接shà1.棺饰。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iē

1、[接着]jiē zhe

连着(上面的话);紧跟着(前面的动作):我~这个话题讲几句。这本书,你看完了我~看。

2、[接受]jiē shòu

1.收取(给予的东西):~礼品。~捐款。 2.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任务。~考验。~教训。虚心~批评。

3、[接下来]jiē xià lái

《接下来》是孙燕姿新专辑《未完成》中的歌曲,词部分由廖莹如完成,曲部分由李偲菘完成。

4、[交头接耳]jiāo tóu jiē ěr

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5、[直接]zhí jiē

不经过中间事物的(跟“间接”相对):~关系。~领导。~阅读外文书籍。

6、[迎接]yíng jiē

到某个地点去陪同客人等一起来:前往机场~贵宾。~劳动节。~新的战斗任务。

7、[连接]lián jiē

1.(事物)互相衔接:山岭~。 2.使连接:~线路。

8、[接连]jiē lián

一次跟着一次地;一个跟着一个地:~不断。他~说了三次。我们~打了几个大胜仗。

9、[接触]jiē chù

1.挨上;碰着:皮肤和物体~后产生的感觉就是触觉。他过去从没有~过农活儿。 2.(人跟人)接近并发生交往或冲突:领导应该多跟群众~。先头部队已经跟敌人的前哨~。

10、[接近]jiē jìn

靠近;相距不远:~群众。时间已~半夜。这项技术已~世界先进水平。大家的意见已经很~,没有多大分歧了。

11、[对接]duì jiē

1.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航行中的航天器(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靠拢后接合成为一体。 2.泛指互相接触、沟通:企业与市场~。

12、[链接]liàn jiē

指在计算机程序的各模块之间传递参数和控制命令,并把它们组成一个可执行的整体的过程。

13、[接口]jiē kǒu

两个不同的系统或一个系统中两个特性不同的部分相互连接的部分。通常分为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两种。

14、[接待]jiē dài

招待:~室。~来宾。

15、[接收]jiē shōu

1.收受:~来稿。~无线电信号。 2.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逆产。 3.接纳:~新会员。

16、[间接]jiàn jiē

属性词。通过第三者发生关系的(跟“直接”相对):~传染。~选举。~经验。

17、[衔接]xián jiē

后一事物与前一事物相连属:前后~。

18、[接地]jiē dì

也说保护接地。把电器的金属外壳用导线与大地连接起来。是人身安全的一种保护措施,一般用在1,000伏以下三相电路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

19、[接种]jiē zhòng

将微生物移种到适于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或活的生物体内的方法。一般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也指将疫苗等注射到人或动物体内,以预防某些疾病的过程。

20、[承接]chéng jiē

1.用容器接受流下来的液体。 2.承担;接受:本刊~广告。~来料加工。 3.接续:~上文。

21、[拼接]pīn jiē

拼合连接:把几块木板~在一起。

22、[接纳]jiē nà

1.接受(个人或团体参加组织、参加活动等):他被~为工会会员。展览会每天~上万人参观。 2.采纳:他~了大家的意见。

23、[焊接]hàn jiē

1.用加热、加压等方法把金属工件连接起来。如气焊、电焊、冷焊等。 2.用熔化的焊料把金属连接起来。

24、[接力]jiē lì

一个接替一个地进行:~赛跑。~运输。

25、[接手]jiē shǒu

接替:他走后,俱乐部工作由你~。

26、[接听]jiē tīng

接(打来的电话):~咨询电话。

27、[交接]jiāo jiē

1.连接:夏秋~的季节。 2.移交和接替:新上任的保管和老保管办理~手续。 3.结交:他~的朋友也是爱好京剧的。

28、[接班]jiē bān

1.接替上一班的工作:我们下午三点~,晚十一点交班。 2.指接替前辈人的工作、事业:老工人张师傅退休了,由他女儿接了班。

29、[接轨]jiē guǐ

1.连接铁路路轨。 2.比喻把一种体制或做法跟另一种体制或做法衔接起来:与国际经济~。

30、[接警]jiē jǐng

(公安部门)接到报警:~记录。公安人员~后迅速赶赴现场。

31、[接通]jiē tōng

1.叫通电话。 2.使电路形成闭合。

32、[接头]jiē tóur

1.使两个物体接在一起。2.接洽;联系。3.熟悉某事的情况。

33、[接管]jiē guǎn

接收并管理:~政权。~财务。

34、[接线]jiē xiàn

用导线连接线路。

35、[嫁接]jià jiē

把要繁殖的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体上,使它们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立生长的植株。嫁接能保持植物原有的某些特性,是常用的改良品种的方法。

36、[接吻]jiē wěn

亲嘴。

37、[接替]jiē tì

从别人那里把工作接过来并继续下去;代替:上级已派人去~他的工作。

38、[联接]lián jiē

见〖连接〗。

39、[接任]jiē rèn

接替职务:校长一职已由原教务主任~。

40、[接见]jiē jiàn

跟来的人见面(多用于主人接待客人或上级会见下属):~外宾。~与会代表。

近义词

反义词

jiē

1、[]jiāo

1.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活。~税。~公粮。把任务~给我们这个组吧。 2.到(某一时辰或季节):~子时。明天就~冬至了。~九的天气。 3.连接;交叉:~界。两直线~于一点。 4.相连接的时间或地方:春夏之~。太行山在河北、山西两省之~。 5.结交;交往:~朋友。建~。 6.友谊;交情:绝~。一面之~。 7.(人)性交;(动植物)交配:~媾。杂~。 8.互相:~换。~流。~易。~谈。 9.一齐;同时(发生):~加。~迫。~集。 10.姓。 11.同“跤”(jiāo)。

2、[]sòng

1.把东西运去或拿去给人:~报。~信。~饭。 2.赠送:奉~。老师~我两本书。 3.陪着离去的人一起走:把客人~到大门外。~小孩儿上学。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