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笔顺

丿 𠃍
左窄右宽。“扌”横画宜短,竖钩端正。“苔”的“艹”宜小,撇捺舒展开张;横画宜短;“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读音为dā的字 读音为da的字

基础解释

1.支;架:~桥。~棚。喜鹊在树上~了个窝。 2.把柔软的东西放在可以支架的东西上:把衣服~在竹竿上。肩膀上~着一条毛巾。 3.连接在一起:两根电线~上了。前言不~后语。~伙。~街坊。 4.凑上;加上:把这些钱~上就够了。这个工作不轻,还得~上个人帮他才成。差点儿连命也给~上。 5.搭配;配合:粗粮和细粮~着吃。大的小的~着卖。 6.共同抬起:把桌子~起来在下面垫上几块砖。书柜已经~走了。 7.乘;坐(车、船、飞机等):~轮船到上海。~下一班汽车。~国际航班。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手,荅声。本义:打,击)

  2. 同本义

    常于并州市搭杀人者。——《北齐书·神武纪》

    又如:搭面(抽打面部);扑搭;搭墩(跌坐)

  3. 披;挂;戴

    行者的眼乖,见他屋檐下,有一条搭衣的绳子。——《西游记》

    又如:把衣服搭在篙子上;肩搭道衣;软帽搭在头上

  4. 答腔;答话;交谈 。

    如:搭茬;搭岔儿(对答)

  5. 架设

    又在西花厅上,搭了一座菊花假山。——《老残游记》

    又如:搭舞台;搭浮桥;搭厂(搭棚;搭台)

  6. 搁;接触

    他两个搭上手,却才赌斗。——《西游记》

    又如:两根电线搭上了;勾肩搭背

  7. 凑上;加上 。

    如:把这些钱搭上就够了;搭嘴(吃零食);搭头(附带的;凑数的)

  8. 乘 [飞机、轮船…] 去 。

    如:搭飞机;搭轮船;搭他们的车走

  9. 勾搭,勾引

    阎婆惜自从和那 小张三两个搭上,并无半点情分在这 宋江身上。——《水浒全传》

  10. 参加,加入 。

    如:搭对(做对手);搭犋(方言。合作使用畜力)

  11. 叫轿夫歇下轿子,拨去葱管,搭起轿帘。——《水浒传》

〈名〉

  1. 书法笔锋。凡上笔带起下笔,上字带起下字都叫“搭”

  2. 短衣

    中有病夫披白搭。——宋· 林逋《深居杂兴》

〈量〉

  1. 块,处

    珍哥的脸就如三月的花园,一搭青,一搭紫,一搭绿,一搭红。——《醒世姻缘传》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搭-中華語文大辭典

搭搭ㄉㄚdā1.架起。[例]~橋|~帳篷。2.連結;連接。[例]~話|~上線。3.配合。[例]~配|~檔。4.乘坐。[例]~船|~飛機|~便車。5.參加;加入。[例]~伙。6.把手或衣物等放在支撐物上。[例]把手~在別人的肩上|把毛巾~在竹竿上。7.另外加上。[例]把這兩個人~上應該夠了。8.姓。

搭-中草药辞典

【读音】dāɡ
【繁体】搭
搭<动>
(形声。从手,荅声。本义:打,击)
同本义[strike]
常于并州市搭杀人者。――《北齐书·神武纪》
又如:搭面(抽打面部);扑搭;搭墩(跌坐)
披;挂;戴[hangover]
行者的眼乖,见他屋檐下,有一条搭衣的绳子。――《西游记》
又如:把衣服搭在篙子上;肩搭道衣;软帽搭在头上
答腔;答话;交谈[answer]。如:搭茬;搭岔儿(对答)
架设[putup;erect;build]
又在西花厅上,搭了一座菊花假山。――《老残游记》
又如:搭舞台;搭浮桥;搭厂(搭棚;搭台)
搁;接触[touch;comeintocontact]
他两个搭上手,却才赌斗。――《西游记》
又如:两根电
搭dā~支架起来:~桥。
②抬:把桌子~进屋去。
③附挂:把衣服~在绳上。
④乘坐:~车。凑;加;配合:两种材料~着用。
⑥连接:两根绳子~在一起了。
【搭档】
①协作;合伙:我和你~。
②协作人;伙伴:老~。
【搭讪】为与人接近或打开尴尬局面而找话说。又作搭赸。
────────────────—
搭tà1.同"搨"。描摹,仿制。2.往下按压。3.倒塌。

搭-中華大字典

1、搭讀音:德合切,音答,合韻。釋文:
❶擊也。見《集韻》。
❷附也。挂也。〔韓偓詩〕:夜深斜~秋千索。〔今俗謂~船、~股。是附義。~棚。是挂義〕。
2、搭讀音:託合切,音塔,合韻。釋文:冒也。一曰摹也。與㧺、搨、同。〔梅堯臣詩〕:韓幹馬本摸~時。
3、㧺讀音:達合切,音沓,合韻。釋文:縫指㧺也。一曰韋韜。見《說文》。《段注》:縫指㧺者。謂以鍼紩衣之人。恐鍼之栔其指。用韋爲箍。韜於指。以藉之也。㧺之言重沓也。射韝亦謂之臂㧺。
 〔按通訓定聲。以革爲之。其以金者爲鬻。今蘇俗謂鍼裹〕。
4、㧺讀音:託合切,音錔,合韻。釋文:
❶冒也。見《集韻》。
❷摹也。見《集韻》。
5、搨讀音:託合切,音塔,合韻。釋文:
❶冒也。《唐書食貨志》:茶商所過諸道。置邸以收稅。謂之~地錢。
❷摹也。《唐書百官志》:有~書手筆匠三人。
6、搨讀音:德盍切,音荅,合韻。釋文:打也。見《集韻》。
7、撘讀音:都合切,音答,合韻。釋文:打也。見《廣韻》引《音譜》。

搭-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搭手1013ㄉㄚdā動①掛、披掛。《字彙.手部》:「搭,掛也。」宋.林逋〈湖山小隱〉詩:「步穿僧徑出,肩搭道衣歸。」②覆蓋。如:「他身上搭著一條毛毯。」③架設、架起。如:「搭橋」、「搭帳棚」。唐.韓偓〈夜深〉詩:「夜深斜搭鞦韆索,樓閣朦朧煙雨中。」④連接、接著。如:「兩條電線已搭上了。」《紅樓夢.第三〇回》:「纔要搭言,也趁勢兒取個笑。」⑤鉤、牽引。如:「勾搭」。《水滸傳.第四六回》:「枯草裡舒出兩把撓鉤,正把時遷一撓鉤搭住。」⑥配合。如:「搭配」、「兩種藥搭著服用。」⑦參預、加入。如:「搭伙」。元.張國賓《合汗衫.第四折》:「我也到那裡去搭一份齋,追薦我亡夫張孝友去來。」⑧乘坐。如:「搭車」、「搭船」。⑨按。《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張狼因父母做主,只得含淚寫了休書,兩邊搭了手印。」名①披在身上的短衣。宋.林逋〈深居雜興〉詩六首之一:「中有病夫披白搭,瘦行清坐詠遺篇。」②姓。如元代有搭海。

搭-漢語大字典


(一)dā 《集韻》德合切,入合端。
(1)击;打。《集韻·合韻》:“搭,擊也。”《北史·李彪傳》:“南臺中取我木手去,搭奴肋折。”唐劉餗《隋唐嘉話》卷下:“蘇良嗣僕射遇諸朝,懷義偃蹇不為禮,良嗣大怒,使左右牽拽,搭面數十。”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三折:“我若出公門小民把我胡撲搭。”
(2)挂;披。《字彙·手部》:“搭,挂也。”唐白居易《石楠樹》:“傘蓋低垂金翡翠,薰籠亂搭繡衣裳。”唐韓偓《夜深》:“惻惻輕寒翦翦風,小梅飄雪杏花紅,夜深斜搭鞦韆索,樓閣朦朧煙雨中。”《景德傳燈録》卷六:“設長連牀,施椸架,挂搭道具。”
(3)连接。《西遊記》第五十一回:“他兩個搭上手,却纔賭鬭。”《紅樓夢》第四十九回:“可巧鳳姐之兄王仁也正進京,兩親家一處搭幫來了。”又勾搭。《水滸全傳》第二十回:“閻婆惜自從和那小張三兩箇搭上,并無半點情分在這宋江身上。”
(4)乘;坐(车船等)。如:搭车。唐廖融《夢仙謡》:“星稀猶倚虹橋立,擬就張騫搭漢槎。”宋蘇軾《論高麗進奉狀》:“仍與限日却差船送至明州,令搭附因便海舶歸國,更不差人舡津送。”
(5)钩。元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一折:“現如今心似油煠,肉似鈎搭。”《水滸全傳》第一百一十八回:“方傑一戟戳死了秦明,却不敢追過對陣,宋兵小將急把撓鈎搭得屍首過來。”
(6)搭盖;架设。宋李光《論移蹕措置事宜劄子》:“其婺州所屯將兵家屬,乞且於衢、婺寄留,止發壯勇,仍令本府量度人數,先次搭蓋蓆屋,方得移屯。”《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左右領命,唤齊衆人,正欲搭跳上崖。”鲁迅《且介亭杂文·脸谱臆测》:“况且我们古时候戏台的搭法,又和罗马不同。”
(7)搀扶。《水滸全傳》第四十二回:“到三更時候,又有二百餘人把莊門開了,將我搭扶上轎,擡了。”《紅樓夢》第三十五回:“定睛看時,卻是賈母搭着鳳姐的手,後頭邢夫人、王夫人,跟着周姨娘并丫頭媳婦等人,都進院來了。”
(8)搭配。《宋史·食貨志下三》:“初,襄、郢等處大軍支請,以錢銀品搭。”清黄六鴻《福惠全書·錢穀部·地丁搭錢》:“七分徵銀,三分搭錢。”《清會典事例·户部·搭放京餉》:“所糶錢文,陸續解部,以備搭放兵餉之用。”
(9)书法笔锋。凡上笔带起下笔,上字带起下字都叫搭。元盛熙明《法書考·筆法·揮運》:“下筆之初有搭鋒,有折鋒,一字之體定於初下筆。”
(10)量词。1.相当于“处”、“块”。唐盧仝《月蝕詩》:“摧環破璧眼看盡,當天一搭如煤炲。”元白樸《梧桐雨》第三折:“隱隱天涯,剩水殘山五六搭;蕭蕭林下,壞垣破屋兩三家。”《水滸全傳》第十六回:“七個人脱得赤條條的在那裏乘凉,一個鬢邊老大一搭硃砂記。”2.相当于“回”、“次”。元佚名《殺狗勸夫》第三折:“嫂嫂你這搭兒莫不錯行。”明康海《中山狼》第四折:“這搭兒難迴避,丈人呵,俺不道救星兒恰撞你。”
⑪附上。《字彙·手部》:“搭,附也。”元張國賓《合汗衫》第四折:“我也到那裏去搭一份齋,追薦我亡夫張孝友去來。”《儒林外史》第二回:“但你們説了一場,我也少不得搭個分子。任憑你們那一位做頭。”
⑫方言。代词。相当于“那儿”。《海上花列傳》第一回:“莊荔甫道:‘黎篆鴻搭,我教陳小雲拿仔去哉,勿曾有過回信。’”《官場現形記》第八回:“這位陶大人是從山東來的,今天纔下輪船,叫你先生多唱兩隻曲子,過天陶大人還要到你搭去請客哩。”
⑬方言。介词。表示对象,相当于“与”。陆澹安《小説詞語匯釋》:“搭,與。(吴語)。”《負曝閑談》第十六回:“耐阿是搭錢大人一淘格?倪一幫裏是勿做兩個人格。”《海上花列傳》第一回:“樸齋道:‘小寓寳善街悦來客棧,無姆勿曾來,説搭娘舅請安。’”
⑭用同“褡”。披在上身的罩衣。宋林逋《深居襍興六首》之一:“中有病夫披白搭,瘦行清坐詠遺篇。”
⑮姓。《續通志·氏族略八》:“搭,明搭思,任教諭。”
(二)tà 《廣韻》吐盍切,入盍透。
(1)摸;抚。《字彙·手部》:“搭,摸也,拊也。”
(2)同“㧺(搨)”。冒;摹。《玉篇·手部》:“搭,摸搭。”《集韻·合韻》:“㧺,冒也。一曰摹也。或作搨、搭。”唐皮日休《奉和魯望寄南陽廣文次韻詩》:“八會舊文多搭寫,七真遺語剩思量。”宋梅堯臣《觀楊之美畫詩》:“韓幹馬本摸搭時,神駿都失存毫釐。”
(3)手指用力往下压,印上。《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張狼因父母做主,只得含淚寫了個休書,兩邊搭了手印。”

搭-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 搭
★【唐韻】都合切【集韻】【韻會】德合切,𠀤音答。擊也。
◎又附也,挂也。【白易居詩】熏籠亂搭舊衣裳。【韓偓詩】夜深斜搭秋千索
★又【唐韻】吐盍切【韻會】託盍切,𠀤音榻。摸搭也。【梅堯臣詩】韓幹馬本摸搭時,神駿都失存毫釐。
★又【集韻】託合切,音塔。冒也。一曰摹也。與㧺搨同。亦作撘。

搭-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搭dā

①支;架:~桥|~棚|喜鹊在树上~了个窝。
②把柔软的东西放在可以支架的东西上:把衣服~在竹竿上|肩膀上~着一条毛巾。
③连接在一起:两根电线~上了|前言不~后语丨比喻用法~伙|~街坊。
④凑上;加上:把这些钱~上就够了|这个工作不轻,还得~上个人帮他才成丨比喻用法差点儿连命也给~上。
⑤搭配;配合:粗粮和细粮~着吃|大的小的~着卖。
⑥共同抬起:把桌子~起来在下面垫上几块砖|书柜已经~走了。
⑦乘;坐(车、船、飞机等):~轮船到上海|~下一班汽车|~国际航班。

搭 -古漢語常用詞典


①擊;打。《北齊書•神武帝紀》:“常於並州市~殺人者。”②加上。王安石《擬寒山拾得詩》:“作馬便~鞍,作牛便推磨。” 【引】加物於支架之上,掛著。白居易《石楠樹》:“熏籠亂~繡衣裳。”③架設。李光《論移蹕措置事宜劄子》:“仍令本府量度人數,先次~蓋席屋。”④附乘。蘇軾《論高麗進奉狀》:“仍與限日,卻差船送至明州,令~附因便海舶歸國。”⑤配搭。《宋史•食貨志下》:“收易舊會,品~入輸。”⑥短衣。林逋《深居雜興》:“中有病夫披白~,瘦行清坐詠遺篇。”⑦塊。盧仝《月蝕詩》:“摧環破璧眼看盡,當天一~如煤炲。”

①通“拓”,摹寫。【引】通“踏”。《西遊記》“大~步行將進去。”

搭-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搭 dā
① 动击;打。《北齐书·神武帝纪》:“常于并州市~杀人者。” ② 动加上。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作马便~鞍,作牛便推磨。” 引  :加物于支架之上,挂着。白居易《石楠树》:“熏笼乱~绣衣裳。” ③ 动架设。李光《论移跸措置事宜劄子》:“仍令本府量度人数,先次~盖席屋。” ④ 动附乘。苏轼《论高丽进奉状》:“仍与限日,却差船送至明州,令~附因便海舶归国。” ⑤ 动配搭。《宋史·食货志下》:“收易旧会,品~入输。” ⑥ 名短衣。林逋《深居杂兴》:“中有病夫披白~,瘦行清坐咏遗篇。” ⑦ 量块。卢仝《月蚀诗》:“摧环破璧眼看尽,当天一~如煤炲。” tà
① 动 通“拓”,摹写。 引  :通“踏”。《西游记》“大~步行将进去。”

搭-辞源3

【搭】13画 5406·11.dā  ㄉㄚ  集韻德合切,入,合韻,端。㊀擊,打。北齊書 神武紀上:“有款軍門者,……訪之,則以力聞,常於 并州市搭殺人者。”㊁挂,披。唐 白居易 長慶集十六 石楠樹詩:“傘蓋低垂金翡翠,薰籠亂搭繡衣裳。”宋 林逋 林和靖集一 湖山小隱詩:“步穿僧徑出,肩搭道衣歸。”㊂架設。宋 李光 莊ॳѩۆ十一 論移蹕措置事宜劄子:“其 婺州所屯將兵家屬,乞且於 衢 婺寄留,止發壯勇,仍令本府量度人數,先次搭蓋蓆屋,方得移屯。”㊃乘。宋 蘇軾 東坡集奏議集六 論高麗進奉狀:“仍與限日,却差船送至 明州,令搭附因便海舶歸國。”㊄配合,夾雜。宋史 食貨志下:“收易舊會,品搭入輸。”明 賀仲軾 兩宮鼎建記中:“將見在木植計算數目,先盡 乾清宮 坤寧宮,次配殿宮門,均匀搭配,務俾足用。”㊅攙。詳“搭扶”。㊆按。清平山堂話本二 快嘴李翠蓮記:“張狼因父母做主,只得含淚寫了休書,兩邊搭了手印。”㊇相接,接觸。西遊記五一:“他兩個搭上手,却纔賭鬭。”㊈塊,處。唐 盧仝 玉川子集一 月蝕詩:“摧環破壁眼看盡,當天一搭如煤炲。”水滸十四:“晁蓋把燈照那人臉時,紫黑闊臉,鬢邊一搭硃砂記,上面生一片黑黃毛。”㊉短衣。宋 林逋 林和靖集二 深居雜興詩之一:“中有病夫披白搭,瘦行清坐詠遺篇。”2.tà  ㄊㄚˋ  吐盍切,集韻託合切,入,合韻,透。描摹,搨印。同“搨”。宋 梅堯臣 宛陵集十五 觀楊之美畫詩:“韓幹馬本摸搭時,神駿都失存毫釐。”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牵线搭桥]qiān xiàn dā qiáo

比喻从中撮合,使建立某种关系。

2、[搭车]dā chē

1.趁便乘坐顺路的车辆。 2.比喻借做某事的便利做另外的事,从而得到好处:~涨价。

3、[搭台]dā tái

表示互不相识的客人同坐一桌。

4、[搭救]dā jiù

帮助人脱离危险或 灾难。

5、[搭架子]dā jià zi

1.搭起间架,比喻事业开创或文章布局略具规模:先搭好架子,然后再充实内容。 2.摆架子。

6、[搭理]dā li

同“答理”。

7、[搭档]dā dàng

1.协作;合伙。 2.协作的人;伙伴:老~。

8、[搭配]dā pèi

1.跟主要的人或事物在一起做陪衬。2.搭配。

9、[搭载]dā zài

搭乘,运载:飞船上~了三名宇航员。

10、[搭建]dā jiàn

建造(多用于临时性建筑):~防震棚。~临时舞台。

11、[搭乘]dā chéng

乘;坐(车、船、飞机等):~旅游专车赴京。

12、[混搭]hùn dā

一个时尚界专用名词,指将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身价的东西按照个人口味拼凑在一起,从而混合搭配出完全个人化的风格。混搭就是不要规规矩矩穿衣。

13、[搭讪]dā shàn

〈动〉照顾;帮忙。

14、[搭桥]dā qiáo

1.架桥:逢山开路,遇水~。 2.比喻撮合;介绍:牵线~。 3.用病人自身的一段血管接在阻塞部位的两端,使血流畅通:心脏~手术。

15、[配搭]pèi dā

1.跟主要的人或事物合在一起做陪衬:这出戏,配角儿~得不错。 2.搭配。

16、[白搭]bái dā

没有用处;不起作用;白费力气:这场球输定了,你上场也是~。

17、[搭售]dā shòu

硬性搭配着出售:商店不得强行~滞销物品。

18、[搭话]dā huà

1.搭腔:问他几遍,他就是不~。 2.捎带口信。

19、[搭接]dā jiē

接连;衔接。

20、[搭伙]dā huǒ

1.合为一伙:成群~。他们搭了伙,一起做买卖。 2.加入伙食团体:在单位食堂~。

21、[搭界]dā jiè

1.交界:这里是两省~的地方。 2.发生联系(多用于否定式):这件事跟他不~。少跟这种人~。

22、[搭棚]dā péng

修建棚子。

23、[搭伴]dā bàn

趁便做伴:半路上遇见几个老朋友,正好~一起去。他也到新疆去,你们搭个伴儿吧。

24、[搭班]dā bān

1.旧时指艺人临时参加某个戏班:~唱戏。 2.临时参加作业班或临时合伙:出车时,老张总是找老工人~,装卸车时助他们一臂之力。

25、[搭腔]dā qiāng

1.接着别人的话来说:我问了半天,没人~。 2.交谈:从前他俩合不来,彼此不~。‖也作答腔。

26、[搭手]dā shǒu

替别人出力;帮忙:搭把手。搭不上手。见我忙,他赶紧跑过来~。

27、[搭客]dā kè

(车船)顺便载客。

28、[搭挡]dā dàng

1.亦作“搭当”。亦作“搭档”。协作,合伙。《花城》1980年第7期:“老姜 与他搭挡。” 2.伙伴,协作的人。王统照《小红灯笼的梦》:“本来想起那一对老搭当的怪样儿,就忍了一肚子笑。”张天翼《清明时节》一:“照规矩那位老搭档该已经吃过一块葱油烧饼,冲过两次开水了。”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一章:“你一定是他的好搭档。”

29、[搭帮]dā bāng

〈方〉结伴.

30、[铁搭]tiě dā

刨土用的一种农具,有三至六个略向里弯的铁齿。也作铁。

31、[搭拉]dā la

同“耷拉”。

32、[搭头]dā tou

配搭的、非主要的东西:买了个大瓜,这个小瓜是~儿。

33、[搭钩]dā gōu

接触并相互联系。

34、[拿搭]ná dā

执掌;料理。

35、[钩搭]gōu dā

亦作“钩搭”。亦作“钩撘”。引诱或互相串通做不正当的事。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多喒又和 丁都管 鉤搭去了。那廝待瞒谁也呵。”明 孟称舜《死里逃生》第一出:“是这下塲头有些钩撘,劝娘行不须怒发。”《金瓶梅词话》第一回:“这妇人见钩搭 武松 不动,反被他抢白了一场。”郁达夫《迟桂花》:“﹝母亲﹞也不晓得市价的高低,大抵是任凭族人在从中钩搭。”

36、[凑搭]còu dā

拼凑。

37、[这搭]zhè dā

〈方〉这边;此地。

38、[品搭]pǐn dā

谓按品类等级搭配。

39、[搭缝]dā fèng

包缝针迹,锁缝针迹。

40、[搭袱]dā fú

一种中间有小口袋,可以裹系钱物的宽腰巾。

近义词

反义词

1、[]chāi

1、[]cā

1.把合在一起的打开或分开。2.拆毁。

〈方〉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