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pāi

笔顺

丿 𠃍
“扌”横画宜短,竖钩端正。“白”上撇宜短,框形上下等宽,横画均匀。

同音字

读音为pāi的字 读音为pai的字

基础解释

1.用手掌打:~击。~掌。~抚。~案叫绝。 2.浪涛冲击:~岸。 3.拍打东西的用具:~子(亦是计算乐音长短的单位)。 4.乐曲的节奏:~节。 5.摄影:~摄。~照。~片子。 6.发出:~发。~电报。 7.阿谀,巴结:~马屁。吹吹~~。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手,白声。本义:拍击)

  2. 同本义

    举手拍鞍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拍浮(游泳);拍肩(轻拍别人的肩膀。表示友好或爱护);拍惜(轻拍爱怜);拍张(伸展肢体拍打);拍球;拍台拍凳(拍桌子打板凳;歇斯底里地大发脾气)

  3. 抚慰

    妇手拍儿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又如:拍惜(温柔地抚弄);拍户(兼卖酒肴的零售酒馆)

  4. 送发 。

    如:拍电报

  5. 吹捧、谄媚 。

    如:吹吹拍拍;溜须拍马(比喻谄媚奉承)

  6. 充满;充斥 。

    如:拍塞(充满,充斥);拍满(充满);拍拍(充满);拍足(实足)

  7. 聊天。

    如:拍嘴(方言。扯谈);拍话(方言。聊天)

  8. 照像 。

    如:拍快照;拍电影

  9. 拐卖;拐骗 。

    如:拍花

〈名〉

  1. 拍子 。

    如:乒乓球拍;羽毛球拍

  2. 乐曲的节拍,给演奏者指示(如以指挥的手或指挥棒的动作或以节拍机的滴答声)的时间单位或音乐节奏速度单位 。

    如:这歌是4/4拍的;一小节四拍;胡笳十八拍

  3. 古兵器名。用以投掷石块或火种 。

    如:拍刀(刀名。两面有刃,长及丈,利于挥杀);拍车(可以投石或抛掷火种的战车)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拍拍-诗词曲语辞辞典

拍拍形容词,满溢,更有强调意味。
▶梅尧臣《依韵和舂L4偶书》诗:“河堤古木欣欣暗,野水新秧拍拍渰。”
▶范成大《玉楼春》词:“云横水绕芳尘陌.一万重花存拍拍。”唯其花有万重,所以春意盎然,充溢大地。
▶吕胜己《瑞鹤仙》词《鄂州》:“自玉阶、契合君1,拍拍满怀风月。”此例“拍拍”与“满”叠用。
▶赵长卿《虞美人》词《江乡对景》:“雨声破晓催行桨,拍拍溪流长。”
▶张矩《摸鱼儿》同:“清愁拍拍,算只暮山知。”
▶韩滤《蝶恋花》词《次尹一韵》:“拍拍韶华春意满,揆予初度文何健。”
▶留元崇《菩萨蛮》词:“江头日落孤帆起,归心拍拍东流水。”
▶李曾伯《沁园春》同:“对晴烟抹翠,怒涛翻雪,离离塞草,拍拍风舟。”
▶李昴英《念奴娇》词《寿王守母》:“人爱黄堂,祝萱堂寿,拍拍欢声溢。”
▶元好问《清平乐》词:“香团娇小,拍拍春多少。”用法并同。

拍拍-汉语大词典

拍拍1.象声词。鼓翅起飞声。
●唐韩愈《病鸱》诗:“青泥掩两翅,拍拍不得离。”
●宋梅尧臣《和永叔雨中》:“锦鞍切莫九衢去,拍拍一如鹅鸭池。”
●宋苏轼《游桓山得泽字》诗:“春风在流水,凫雁先拍拍。”
●明高启《送徐七山人往蜀山书舍》诗:“溪晴雁拍拍,村曙鸡胶胶。”
2.象声词。枪响声。
●《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俏大姐》:“伸手举起小手枪,叫声特务看我的。只听拍拍两声响,特务啃泥爬不起。”
3.充满。
●宋范成大《玉楼春》词:“云横水绕芳尘陌,一万重花春拍拍。”
●宋赵长卿《虞美人·江乡对景》词:“雨声破晓催行桨,拍拍溪流长。”
●金元好问《清平乐》词:“香团娇小,拍拍春多少。”

拍拍-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拍拍㈠ㄆㄞ ㄆㄞpāi pāi狀聲詞。形容鳥類翅膀振動時所發出的聲音。唐.韓愈〈病鴟〉詩:「青泥揜兩翅,拍拍不得離。」拍拍㈡ㄆㄞ ˙ㄆㄞpāi pai①連續的拍擊。如:「拍拍馬屁」、「他拍拍桌子,說:『就這麼決定。』」②談談。如:「你先把你的事辦妥,咱們倆兒再來細細的拍拍。」

拍-中華語文大辭典

拍ㄆㄞpāi1.用手掌或片狀物輕打。[例]~手|~打。2.拍打物品的工具。[例]電蚊~|羽球~。3.音樂的節奏。[例]節~|~子。4.拍攝。[例]~照|~電影。5.發送。[例]~發|~電報。6.指拍馬屁。[例]吹~。7.指拍賣。[例]這幅畫~出了天價。8.量詞。用於計算音樂的節奏。[例]每小節有三~。9.★姓。

拍-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

[同]碰


拍-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拍 pāi
❶用手掌輕擊。
《韓非子·功名》:
一手獨~,雖疾無聲。
又擊打。
韓愈《題臨瀧寺》詩:
潮陽未到吾能説,海氣昏昏水~天。
❷樂曲的段落。
蔡琰《胡笳十八拍》:
笳一會兮琴一~,心憤怨兮無人知。
又樂曲的節奏。
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散序六奏未動衣,陽臺宿雲慵不飛。中序擘騞初入~,秋竹竿裂春冰坼。
自注:
散序六編無~,故不舞也。中序始有~,亦名拍序。
❸古代戰具,用以投擲石塊等。
《陳書·侯瑱傳》:
發~,中於賊。

拍-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拍㈠手58(語音)ㄆㄞ(語音)pāi動①用手掌輕打。如:「拍手」、「拍掉灰塵」。《韓非子.功名》:「一手獨拍,雖疾無聲。」《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②照相。如:「他們商量如何拍一張好的相片,來參加攝影比賽。」③發、發送。如:「拍電報」。④巴結、奉承。如:「拍馬屁」。名①擊打東西的器具。如:「球拍」、「蒼蠅拍」。②樂曲的節奏。如:「節拍」。③量詞。計算音樂節奏的單位。如:「半拍」、「這首兒歌每小節有四拍。」《舊唐書.卷一九〇.文苑傳下.王維傳》:「人有得奏樂圖,不知其名,維視之曰:『霓裳第三疊第一拍也。』」拍㈡手58(讀音)ㄆㄛˋ(讀音)pò㈠之讀音。拍㈢手58ㄆㄚpā狀形容拍擊的聲音。《紅樓夢.第二一回》:「正猶豫間,湘雲果在身後看見,一手摝著辮子,便伸手來『拍』的一下,從手中將胭脂打落。」也作「㕷」、「啪」。拍㈣手58ㄅㄛˊbó名肩胛。通「膊」。《周禮.天官.醢人》:「豚拍魚醢。」

拍-中華大字典

1、拍讀音:匹陌切,音魄,陌韻。釋文:
❶本作鼎。《說文》:鼎拊也。从手。百聲。《王注》:郭注釋訓曰。撫掩、猶撫~。謂慰恤也。與許君意合。~卽俗鼎字。至於釋名曰。~。搏也。手搏其上也。則與尙書搏拊琴瑟同義。非許君揗掾~拊四字類聚之意也。
❷擊也。見《廣雅釋詁》。《疏證》:韓子功名篇云。一手獨~。雖疾無聲。
❸搏壁也。《楚辭湘君》:薜荔~兮蕙綢。
❹歌板也。〔張羽詩〕:淺按紅牙~。
❺兵器也。《陳書侯瑱傳》:中江而進。發~。中于賊艦。
❻樂節也。《唐書王維傳》:此霓裳第三曡最初~也。
❼撫~。親狎也。《後漢趙壹傳》:撫~豪强。
 〔注〕:撫~、相親狎也。
❽椎~。鍊冶也。《莊子天下》:椎~輐斷。
 〔注〕:椎~、謂鍊冶之也。
❾~張。手搏捽。胡之戲也。《南史王敬則傳》:善~張。帝使跳刀。接無不中。仍撫髀~張。
❿~髀。露~。皆短刀名。《釋名釋兵》:短刀曰~髀。帶時~髀旁也。又曰露~。言露見也。
⓫地~。田鼠名。《遼史國語解》:地~。田鼠名。正旦日。上於窗間擲米團。得隻數爲不利。
⓬今俗以鏡寫像。謂之~照。
⓭今公司洋行中。訂集多人。估計物價。從其出價多者賣之。謂之~賣。
2、拍讀音:莫白切,音陌,陌韻。釋文:擊也。見《集韻》。
3、拍讀音:伯各切,音博,藥韻。釋文:同膊。《周禮醢人》:豚~魚醢。《司農注》:鄭大、夫杜子春、皆以~爲膊。
4、鼎釋文:拍本字。見《說文》。
5、髆讀音:伯各切,音博,藥韻。釋文:
❶肩甲也。見《說文》。《段注》:單呼曰肩。絫呼曰肩甲。甲之言葢也。肩葢乎眾體也。
 〔按釋名。肩、堅也。甲、闔也。與胷脅背相會合也。今俗呼肩甲爲肩~。肩胛骨亦呼琵琶骨。生理學以其骨裏面如飯匙。因名飯匙骨〕。
❷比~。猶比肩也。《顏氏家訓慕賢》:五百年一賢猶比~也。
❸人名。《漢書武帝紀》:皇子~爲昌邑王。
❹通拍。《周禮醢人》:豚拍。
 〔注〕:鄭大夫杜子春皆以拍爲~。謂脅也。或曰豚拍肩也。
❺俗謂不着上衣曰赤~。

拍-中草药辞典

【读音】pāi
【繁体】拍
拍〈动〉
(形声。从手,白声。本义:拍击)
同本义[clap;pat]
举手拍鞍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拍浮(游泳);拍肩(轻拍别人的肩膀。表示友好或爱护);拍惜(轻拍爱怜);拍张(伸展肢体拍打);拍球;拍台拍凳(拍桌子打板凳;歇斯底里地大发脾气)
抚慰[comfort;console]
妇手拍儿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又如:拍惜(温柔地抚弄);拍户(兼卖酒肴的零售酒馆)
送发[send]。如:拍电报
吹捧、谄媚[flatter]。如:吹吹拍拍;溜须拍马(比喻谄媚奉承)
充满;充斥[fillwith]。如:拍塞(充满,充斥);拍满(
拍pāi
⒈用手掌打:~案。~手称快。
⒉乐曲的节奏:节~。
⒊拍打东西的用具:苍蝇~。网球~子。
⒋摄影:~照。~电视。
⒌发:~电报。~电传。
⒍奉承:吹~。
⒎[拍板]
①一种打击乐器。
②拍卖物品,用拍打木板表示卖定。也称双方议定为"拍板"。
⒏[拍卖]
①商人做买卖的一种方式。将商品陈示出来,让大家出价争购,到没有人再出高价时就拍板作响,〈表〉卖定。
②减价抛售商品:大~卖。
────────────────—
拍bó1.肩胛。

拍-诗词曲语辞辞典

拍或为动词,或为形容词。满;满溢,充斥,不是通常的拍击义。
▶陈著《念奴娇》词《寿姚橘州》:“楚楚孙枝.温温婿玉,帘幕欢声拍。”意言欢笑声充塞屋内。
▶程秘《念奴娇》同《忆先庐春山之胜》:“西湖雨后,绿波两岸平拍。”亦谓雨后湖中水涨,满溢几与岸平。
▶魏了翁《满江红》词《李提刑生日》:“水拍池塘鸿雁聚,露浓庭畹芝兰馥。”
▶冯取洽《贺新郎》词:“渐黄鸡啄黍,肥堪一箸;浮蛆拍瓮,美可三杯。”
▶刘辰翁《金缕曲》词《和潭东劝饮寿觞》:“拍瓮春醅动,洞庭霜,JE绿堆黄,林苞堪贡。”
▶元好问《满江红》词《三泉醉饮》:“金缕唱,金蕉拍,休直待,芳华歇。”
▶王恽《点绛唇》词:“忘怀惟有,拍泛船中酒。”以上均就水、酒之类的满溢而言。
▶何澹《桃源忆故人》词:“拍堤芳草随人去,洞口山无重数。”
▶魏初《点绛唇》词:“月底秋吟,爱君星斗银河句。拍江风雨,认得回舟处。”义亦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pāi

1、[拍球]pāi qiú

用手指触球而非手心。

2、[拍打]pāi dǎ

(动)轻轻地打:双手~着门河水~着江岸。

3、[球拍]qiú pāi

用来打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的拍子。也叫球拍子。

4、[拍案而起]pāi àn ér qǐ

拍着桌子站起来。形容非常激愤。

5、[拍手]pāi shǒu

两手相拍,表示欢迎、赞成、感谢等;鼓掌:~叫好。~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

6、[拍子]pāi zi

音乐中小节时值的划分。以拍为单位,每小节有几拍,即称几拍子。如 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二拍。

7、[拍摄]pāi shè

用摄影机或摄像机把人、物的形象记录在底片、磁带或其他存储介质上:~电影。

8、[拍照]pāi zhào

照相:~留念。

9、[拍卖]pāi mài

1.以委托寄售为业的商行当众出卖寄售的货物,由许多顾客出价争购,到没有人再出更高的价时,就拍板或击槌,表示成交。 2.称减价抛售;甩卖:大~。

10、[实拍]shí pāi

摄制影视片时指正式拍摄或实地拍摄:~现场。影片开始~。

11、[拍戏]pāi xì

指拍摄电影或电视剧:这位著名演员一年内拍了三部戏。

12、[竞拍]jìng pāi

1.指拍卖:~活动。 2.在拍卖中竞相报价(以争取成交):~价格直线上升。

13、[抓拍]zhuā pāi

拍摄时不是特意摆设场景、安排人物姿态等,而是抓住时机把现场实际发生的事情摄入镜头,叫做抓拍。

14、[拍拍]pāi pāi

1.象声词。鼓翅起飞声。 2.象声词。枪响声。 3.充满。

15、[开拍]kāi pāi

开始拍摄(电影、电视剧等):这部影片由去年初~,直至今年底才停机。

16、[偷拍]tōu pāi

利用针孔摄影机等监视用器材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录下一些私密的镜头。

17、[合拍]hé pāi

1.符合节奏,比喻协调一致:两个人思路~。 2.合作拍摄(电影、电视等)。 3.在一起拍照(相片)。

18、[翻拍]fān pāi

以图片、文稿等为对象拍摄复制:~照片。~文件。

19、[节拍]jié pāi

音乐中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是衡量节奏的单位。如2/4、3/4、4/4、3/8、6/8等。

20、[拍拖]pāi tuō

指谈恋爱。

21、[拍板]pāi bǎn

1.打拍板:你唱,我来~。 2.商行拍卖货物,为表示成交而拍打木板。 3.比喻主事人做出决定:~定案。这件事得由厂长~。 4.打击乐器,用来打拍子。一般用三块硬质木板做成,互相打击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22、[拍档]pāi dàng

1.协作;合作:两位名演员在这部影片中~饰演男女主角。 2.协作或合作的人:最佳~。

23、[挥拍]huī pāi

1.犹挥抹。 2.舞动球拍。

24、[重拍]chóng pāi

景或物的再次拍摄。

25、[筹拍]chóu pāi

筹划拍摄(电影、电视片等):~反映祖国建设成就的大型纪录片。

26、[抢拍]qiǎng pāi

不失时机,抓紧拍摄。

27、[拍击]pāi jī

冲击。 2.仿佛用连枷一下一下地往下打。

28、[拍掌]pāi zhǎng

拍手。

29、[挂拍]guà pāi

1.指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运动员结束运动生涯,不再参加正规训练和比赛。 2.指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比赛结束:全国少年乒乓球赛~。

30、[拍发]pāi fā

发出(电报)。

31、[强拍]qiáng pāi

音乐术语,就是小节里应着重的一个或几个音。

32、[拍抚]pāi fǔ

轻轻拍打抚摸。表示安慰和亲昵。

33、[义拍]yì pāi

为了给正义或公益事业筹款而拍卖物品,拍卖的物品往往是捐献的。

34、[歇拍]xiē pāi

1.唐宋大曲曲调名。 2.填词每阕之末,谓之“歇拍”,犹曲之煞尾。

35、[豚拍]tún pāi

猪肋肉。一说,指猪腿。拍,同“髆”。

36、[按拍]àn pāi

击节,打拍子。

37、[点拍]diǎn pāi

音乐的节拍。

38、[顿拍]dùn pāi

拍击。

39、[气拍]qì pāi

说书艺人用的醒木。亦指旧时官员问案时用的惊堂木。

40、[拍刀]pāi dāo

刀名。古代兵器。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