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笔顺

𠃍 𠃋 𠃋 𠃋 𠃋 丿 丿

同音字

读音为jī的字 读音为ji的字

基础解释

1.马嚼子,:“是犹以~而御駻突。” 2.马笼头。 3.牵制;束缚。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鞿-辞源3

【鞿】21画 4255·3 jī  ㄐㄧ  居依切,平,微韻,見。微部。繮在馬口中的部分。喻人受牽制。楚辭 屈原 離騷:“余雖好修姱以鞿覊兮,謇朝誶而夕替。”注:“韁在口曰鞿,革絡頭曰羈,言爲人所係累之也。”漢書 刑法志:“俗已薄於三代,而行 堯 舜之刑,是猶以鞿而御駻突,違救時之宜矣。”

鞿-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鞿 jī
馬嚼子。
《漢書·刑法志》:
是猶以~而御駻突。(駻突:凶悍的馬。)
引束縛。
韓愈《山石》詩: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爲人~。

鞿-汉语大词典

鞿jī
ㄐ〡
〔《广韵》居依切,平微,见。〕
1.马嚼子。
●《汉书·刑法志》:“是犹以鞿而御駻突,违救时之宜矣。”
●宋苏轼《别黄州》诗:“病疮老马不任鞿,犹向君王得敝帏。”
参见“鞿羁”。
2.牵制;束缚。
●唐韩愈《山石》诗:“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钱仲联补注:“鞿,此处作动词用,牵制也。”
●王闿运《中仪大夫彭君墓志铭》:“神情俊朗,不鞿家事。”

鞿-中華大字典

1、鞿讀音:居希切,音機,微韻。釋文:
❶韁在口。見《玉篇》。
❷繫馬。見《廣韻》。
❸馬絡頭。見《集韻》。
❹檢也。見《龍龕手鑑》。
❺古羈字。《漢書刑法志》:是猶以~而御駻突。
 〔注〕:晉灼曰。~、古羈字也。〔韻會舉要云。音義與支韻羈字同〕。

鞿-漢語大字典


鞿jī 《廣韻》居依切,平微見。微部。
(1)马嚼子。《玉篇·革部》:“鞿,韁在口。”《楚辭·離騷》:“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王逸注:“鞿覊,以馬自喻。繮在口曰鞿,革絡頭曰覊,言為人所繫累也。”《漢書·刑法志》:“是猶以鞿而御駻突,違救時之宜矣。”宋蘇軾《别黄州》:“病瘡老馬不任鞿,猶向君王得敝幃。”
(2)马笼头。《集韻·微韻》:“鞿,馬絡頭。”
(3)系马。《廣韻·微韻》:“鞿,繫馬。”
(4)牵制;束缚。唐韓愈《山石》:“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鞿。”清徐鼒《小腆紀年》卷八:“鞿我使臣,蹂我近境。”
(5)捡。《龍龕手鑑·革部》:“鞿,撿也。”

鞿-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同:੉܍

鞿-中草药辞典

【读音】jī
【繁体】鞿
鞿jī1.马嚼子。2.牵制;束缚。

鞿-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鞿革1221ㄐㄧjī名馬口中的韁繩。《玉篇.革部》:「鞿,韁在口。」唐.韓愈〈山石〉詩:「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鞿。」

鞿-康熙字典


【戌集中】【革字部】 鞿
★【廣韻】居依切【集韻】居希切,𠀤音機。【玉篇】韁在口。【廣韻】繫馬。【集韻】馬絡頭。【屈原·離騷】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朁。【註】馬韁在口曰鞿,革絡頭曰羈。【前漢·𠛬法志】是猶以鞿而御駻突。考證:〔【屈原·離騷】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譖。〕 謹照原文夕譖改夕朁。

鞿鞚-汉语大词典

鞿鞚马缰绳和笼头。
●明刘基《拟连珠》之十二:“故冠缨不可以服鹿,鞿鞚不可以驭龙。”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鞿绊]jī bàn

羁绊,束缚。

2、[鞿镳]jī biāo

犹鞿鞚。比喻受羁绊。

3、[鞿羁]jī jī

马缰绳和络头。比喻束缚。

4、[羁鞿]jī jī

驭马之具。喻牵制、束缚。

5、[馽鞿]zhí jī

马绊和马缰绳。喻牵制束缚。宋 陆游《春夏之交风日清美欣然有赋》:“天遣残年脱馽鞿,功名不恨与心违。”

6、[鞿鞅]jī yāng

马缰绳。比喻受羁绊。

7、[鞿靮]jī dí

犹鞿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克威招抚当阳详记》:“又如马脱鞿靮,自适於丰草长林,得纵其驰骋之能事,而罔所牵制也。”

8、[绊鞿]bàn jī

羁绊。

9、[尘鞿]chén jī

尘事的牵累。

10、[心鞿]xīn jī

心所受的羁绊。语出《楚辞·九章·悲回风》:“心鞿羈而不形兮,气繚转而自缔。”宋 陈与义《同家弟用前韵谢判府惠酒》:“日饮知非贫士宜,要逃语穽税心鞿。”

11、[鞿鞚]jī kòng

马缰绳和笼头。

12、[鞍鞿]ān jī

马鞍和缰绳。

13、[名鞿利鞚]míng jī lì kòng

犹名缰利锁。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