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
拼音
liàng笔顺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 𠃍 一 一 丨 一 一上下收紧。横向笔画平行,间距均匀。“日”上宽下窄;中横要长;“里”中竖正直。上下各部中心对齐。
同音字
读音为liàng的字 读音为liang的字基础解释
1.测量东西体积多少的器物。如升、斗等。2.限度。3.数量。4.估计;衡量。5.哲学范畴。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轻重、快慢等。详细解释
〈名〉
量器,计算物体容积的器具,如斗斛一类的容器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
又如:量度(测量容量和长度的标准);量鼓(古量器名。量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
数量;数目 。
如:产量(产品的总量);少量(比较少的数量和分量);量度(事物在数量上、程度上的变化);量数(即数量)
度量;器量
上(皇上)少有大量。——李延寿《南史》
又如:量窄(气量狭小);量浅(器量狭小);量气(气量);量识(识量,器量见识)
容量,容受事物的限度
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又如:酒量;饭量;容量;量中(指满足一定数额)
由某一化学试验结果所得到的并用来表示被试验物质特征的数值 。
如:脂肪油的含碘量
标准;规格
黄金者,用之量也。——《管子·乘马》
又如:量度(计量多少和长短的标准)
抱负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才华
刘备以 亮有殊量。——《三国志》
〈动〉
估量;揣度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诗》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又如:量入为出;忖量;量抹(量视。轻视,蔑视);量人(衡量长短,以至苛责于人);量才称职(审量人的才能,授予适当的职务)
料想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如:量度(量忖。思量,考虑);量他不敢来
另见 liáng;liang
〈动〉
(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同本义
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
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骚》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又如:比量(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比试);量柴头数米角比喻做事小气吝啬,斤斤计较;量地(丈量土地);量酒(量酒人,量酒博士。都指酒店中接待顾客的伙计);量珠(以斗量明珠以买侍妾。后指纳妾为量珠之聘);量视(衡量;看待)料量(计量);量校(以量器测定校核)
衡量,酌量
事君者量而后入。——《礼记·少仪》。注:“量其事意合成否。”
量功名日,分财用,平板干。——《左传》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进步未可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度德量力。——《三国志·诸葛亮传》
量敌之众寡。——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又如:量移(被贬谪在边远地方的官员遇大赦时酌量移到京郊)
通“緉”。双
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世说新语·雅量》
另见 liàng;liang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量-中華語文大辭典量1ㄌ丨ㄤˋliànɡ1.古代指斗、升一類測量容積的器具。[例]度~衡。2.指能容納或承受的限度。[例]氣~|雅~∣力~。3.指數量。[例]流~∣降水~∣肺活~。4.估計;權衡。[例]~力而行∣依法~刑∣不自~力。量2ㄌ丨ㄤˊliánɡ1.用器具測定事物的某種性質,如輕重、長短、大小等。[例]測~|~體重|~體溫|車載斗~。2.商酌;考慮。[例]商~|衡~|考~|思~。3.姓。
量-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263.【量】
一讀liáng。動詞,計算物體容積。莊子胠篋:“爲之鬥斛以量之。”
引申爲量長短。枚乘上書諫吳王:“石稱丈量,徑而寡失。”
二讀liàng。名詞。鬥斛之類的量器。論語堯曰:“謹權量。”左傳昭公三年:“齊舊四量:豆、區、釜、鐘。”
引申爲容積,分量。論語鄉黨:“唯酒無量,不及亂。”
又子張:“多見其不知量也。”又爲度量衡的規定。史記秦始皇本紀:“器械一量。”(甲胄戈矛之類的大小長短輕重都有統一規定。)
三讀liàng。才具,才華抱負。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又吳志周瑜傳注:“瑜雅量高致。”
又特指寬容人的限度,度量。晉書武帝紀:“帝宇量弘厚,容納讜正。”(讜dǎng:直言。)南史宋高帝紀:“上少有大量。”
四讀liàng。審察,揣度。孟子公孫丑上:“量敵而後進。”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而某不量敵寡眾。”今成語有“量力而行”。
量
⁵量
《説文》:“量,稱輕重也。从重省,曏省聲。ਤƯ܌古文量。”王筠釋例:“曏本形聲字。非從其義,即不得云省。衹一日字,又何由知為曏省……聞疑載疑,闕之為是。”
(一)liáng 《廣韻》吕張切,平陽來。陽部。
(1)用尺、容器或其他作为标准的工具来测定事物的长短、轻重、多少或其他性质。如:量体重;用尺量布;用斗量米;量体温;量血压。1.称轻重。《説文·重部》:“量,稱輕重也。”段玉裁注:“此訓量為稱輕重者,有多少斯有輕重,視其多少可辜榷其重輕也。”王筠句讀:“《能改齋漫録》引《符子》曰:或獻百二十年豕于燕昭王,王養之十五年,令衡官橋而量之,折十橋,豕不量。命水官浮舟而量之,其重千鈞。案:此固以量言權者也。”漢馮衍《顯志賦》:“棄衡石而意量兮,隨風波而飛揚。”2.度长短、大小、深浅等。《廣雅·釋詁一》:“量,度也。”《周禮·夏官·序官》:“量人。”鄭玄注:“量,猶度也,謂以丈尺度地。”《楚辭·離騷》:“不量鑿而正枘兮,固前脩以菹醢。”王逸注:“量,度也。”唐李群玉《詩人玉屑·命意·説愁意》:“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清戴震《考工記圖·栗氏》:“準之,然後量之。”補注:“量範之大小所受,以為用金多少之量數也。”3.计多少、容积。《莊子·胠篋》:“為之斗斛以量之,則並與斗斛而竊之。”《楚辭·賈誼〈惜誓〉》:“苦稱量之不審兮,同權㮣而就衡。”王逸注:“量,所以别多少。”《三國志·吴志·吴主傳》“遣都尉趙咨使魏”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書》:“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
(2)计算,估量。《左傳·宣公十一年》:“量功命日,分財用,平板榦。”《樂府詩集·雜曲歌辭·為焦仲卿妻》:“自君别我後,人事不可量。”唐韓愈《調張籍》:“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3)商酌。《魏書·范紹傳》:“揚州刺史任城王澄請徵鍾離,敕紹詣壽春共量進止。”《北史·齊平秦王歸彦傳》:“楊、燕等欲去二王,問計於歸彦,歸彦詐喜,請共元海量之。”宋朱熹《有懷南軒老兄呈伯崇擇之二友》:“惟應微密處,猶欲細商量。”
(4)思考,考虑。《後漢書·許劭傳》:“其多所裁量如此。”《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子細思量,又乃不可。”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5)姓。《萬姓統譜·漾韻》:“量,見《姓苑》。”
(二)liàng 《廣韻》力讓切,去漾來。陽部。
(1)测量物体多少的器物。古代多用陶或木材制作。《廣韻·漾韻》:“量,合、斗、斛。”《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陸德明釋文:“量,斗斛也。”《周禮·地官·司市》:“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鄭玄注:“量,豆、區、斗、斛之屬。”《漢書·律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亦泛指计量的器具。《孔子家語·五帝德》:“(黄帝)設五量。”王肅注:“五量:權衡、升斛、尺丈、里步、十百。”
(2)酌量;酌情。《北齊書·孝昭帝紀》:“自太祖創業已來,諸有佐命功臣子孫絶滅,國統不傳者,有司搜訪近親,以名聞,當量為立後。”宋葉適《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塢狀》:“今三堡既僦,流民漸歸,所宜招倈安集,量加賑貸。”《明史·外國傳一·朝鮮》:“兹命邢玠振旅歸京,量留萬世德等分布戍守。”
(3)法度;准则。《管子·牧民》:“上無量,則民乃妄。”《韓非子·詭使》:“守度奉量之士,欲以忠嬰上而不得見。”《禮記·月令》:“命工師,令百工,審五庫之量。”鄭玄注:“量,謂物善惡之舊法也。”
(4)容纳的限度。《篇海類編·地理類·里部》:“量,能容謂之量。”《論語·鄉黨》:“惟酒無量,不及亂。”晋陸機《豪士賦序》:“聖人忌功名之過己,惡寵禄之踰量。”宋劉子翬《夜飲》:“沉沉玉巵酒,量淺難負荷。”
(5)器度。漢蔡邕《郭有道碑文》:“其器量弘深,姿度廣大,浩浩焉,汪汪焉。”《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約己不以廉物,弘量不以容非。”《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
(6)数量;数目。《周禮·春官·序官》“乃立春官宗伯,使帥其屬而掌邦禮”唐賈公彦疏引《國語·楚語下》:“彝器之量。”又引服虔曰:“量,數也。祭祀之器,皆當其數。”《太平廣記》卷八十二引陸法和《渚宫舊事》:“法和登艦大笑曰:無量兵馬。”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大量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7)量词的省称。
(8)布满。《吕氏春秋·期賢》:“野人之用兵也……流矢如雨,扶傷輿死,履腸涉血,無罪之民,其死者量於澤矣。”高誘注:“量,猶滿也。”
(9)分限。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二:“量,分齊也。”《禮記·禮運》:“以日星為紀,月以為量。”孔穎達疏:“量,猶分限也。”
(10)哲学名词。数量,与“质”相对。徐迟《生命之树常绿》:“一切发明,决不是量的增添,必是质的飞跃,就是创造。”
⑪量词。1.计量墨的单位。唐段公路《北户録·米䴵》:“墨為螺、為量、為丸、為枚。”崔☀圖注:“梁科律:御墨一量,十二丸。皇后妃一量,一百丸。”2.用同“緉(liǎng)”。《字彙補·里部》:“量,與緉同,雙履也。”漢曹操《與太尉楊彪書》:“並遺足下貴室錯綵羅縠裘一領,織成靴一量。”《世説新語·雅量》:“未知一生當箸幾量屐。”《南齊書·張融傳》:“今送一通故衣,意謂雖故,乃勝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減稱卿之體。並履一量。”3.用同“兩”。《敦煌變文集·祇園因由記》:“此則門當户對,要馬百疋,黄金千量。”
(三)liang
“打量”、“掂量”读此音。
量liánɡ
①动用尺、容器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来确定事物的长短、大小、多少或其他性质:~地|~体温|用尺~布|用斗~米。
②估量:端~|酌~|思~。另见818页liànɡ。
量 liáng
見本頁。
1、量讀音:呂張切,音良,陽韻。釋文:
❶稱輕重也。從重省。曏省聲。見《說文重部》。《段注》:稱者銓也。漢志曰。~者、所以~多少也。衡權者、所以均物平輕重也。此訓~爲稱輕重者。有多少斯有輕重。視其多少。可辜往其輕重也。其字之所以從重也。引伸之、凡料理曰~。凡所容受曰~。
❷所以別多少。《楚辭惜誓》:苦稱~之不審兮。
❸分齊也。見《華嚴經音義》引《國語賈注》。
❹長短也。《周禮量人》:制其從獻脯燔之數~。
❺度也。見《周禮夏官序官量人注》。
❻思~。思想也。〔元稹詩〕:閒坐思~小來事。
❼商~。商酌也。《大唐嘉話》:與三郞商~未。
❽吉~。獸名。《山海經海內北經》:大封國有文馬。縞身朱鬣。目若黃金。名曰吉~。
〔注〕:一作良。
❾~制。中國有石、斛、斗、升、勺、抄、撮、圭之別。法國有竏、竡、竍、竔、竕、竰、竓之別。英美液~有呏、夸、品。乾~有贞、呌、呏、夸、品之別。
2、量讀音:力讓切,音亮,漾韻。釋文:
❶斗斛也。《書舜典》:同律度~衡。
❷容受事物之局度。擔當事物之才能也。《程子遺書》:或問~可學乎。
❸度也。《國語周語》:釐改制~。
❹限~也。《論語鄕黨》:惟酒無~不及亂。
〔按酒戶大小亦曰~〕。
❺審也。《禮記少儀》:~而后入。
〔注〕:~其事意合成否。
❻分也。《禮記禮運》:月以爲~。
❼滿也。《呂覽期賢》:其死者~於澤矣。
❽數也。見《周禮春官序官疏》引《國語服注》。
❾謂物善惡之舊法也。《禮記月令》:命工師令百工審五庫之~。
❿受水之處也。《荀子宥坐》:其主~必平似法。
⓫通緉。雙也。《世說新語》:未知能著幾~屐。
⓬俗謂身體長短之~曰身~。
⓭俗謂能擔負艱鉅者曰有力~。
3、饹釋文:古量字。見《集韻》。
4、缉釋文:古量字。見《玉篇》。
量liànɡ
①古代指测量东西多少的器物,如斗、升等。
②能容纳或禁受的限度:饭~|气~|胆~|力~。
③名数量;数目:流~|降雨~|饱和~|质~并重(质量和数量并重)。
④估计;衡量:~力|~入为出|~才录用。另见815页liánɡ。
【读音】liànɡ
【繁体】量
量〈动〉
(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同本义[measure]
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
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骚》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又如:比量(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比试);量柴头数米角比喻做事小气吝啬,斤斤计较;量地(丈量土地);量酒(量酒人,量酒博士。都
量liàng
⒈量具,计算东西体积多少的器具,如升、斗、量杯等。
⒉限度:限~。饭~。气~。力~。胆~。
⒊数的多少:数~。质好~多。批~生产。
⒋估计,审度:~材录用。~入为出。
⒌[量词]〈表〉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如"个"、"回"、"只"、"次"等。"量词"常与数词连用,称"数量词",如"四个"、"五只"等。
⒍[分量]重量:够分~。
────────────────—
量liáng
⒈用器物测定东西的大小、长短、多少等:~布。~米。~温度。~血压。
⒉斟酌,研讨:思~。商~。估~。
量
【酉集下】【里字部】 量
〔古文〕𨤦𨤥
★【廣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𠀤音亮。【集韻】斗斛曰量。【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釋文】量,力尚切,斗斛也。【左傳·昭三年】齊舊四量,豆區釜鍾。【禮·明堂位】頒度量,而天下大服。【註】量,謂豆、區、斗、斛、筐、筥所容受。【前漢·律歷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
◎又【正韻】度量,能容之謂量。【蜀志·黃權傳】魏文帝察其有局量。【程子遺書】或問:量可學乎。曰:可。學進則識進,識進則量進,人量隨識長,亦有識高而量不長者,識未至也。
◎又限也。【禮·禮運】月以爲量。【疏】量,猶分限也。
◎又【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幣曰量幣。【釋文】量,音亮
◎又音良。
◎又審也。【禮·少儀】事君者量而后入,不入而后量。【釋文】量,音亮。
◎又酒量。【論語】惟酒無量不及亂。【東都事略】太祖謂王審琦曰:天必賜卿酒量。
★又【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𠀤音良。【說文】稱輕重也。【馮衍·遂志賦】弃衡石而意量兮。
◎又【廣韻】度多少也。【增韻】槪量多寡也。【唐書·武后紀】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
◎又度長短也。【周禮·夏官】量人。【註】量,猶度也。謂以丈尺度地。【前漢·枚乗傳】銖銖而稱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過。石稱丈量,徑而寡失。
◎又【韻會】商量。
◎又【博雅】量,度也。【左傳·隱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釋文】量,音良。【韓愈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按古文亮、良二音通,今讀度量,器量爲亮,讀丈量,商量爲良,二音遂分。
◎又【山海經】犬封國有文馬,縞身朱𩯡,目若黃金,名曰吉量。【註】郭璞曰:一作良。
◎又【字彙補】與緉同。雙履也。【世說】阮孚曰:未知能著幾量屐。考證:〔【禮·檀弓】凡祭宗廟之禮幣曰量幣。〕 謹照原書檀弓改曲禮。
liàng
①升鬥之類的量器。《漢書•律曆志》:“鬥者,聚升之~也。”②。《論語•鄉黨》:“唯酒無~,不及亂。”③氣量;度量。《三國志•諸葛亮傳》:“劉備以亮有殊~,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④估量;估計。《少年中國說》:“其進步未可~也。”
liáng
①用量器計算東西的多少、長短。《高祖還鄉》:“還酒債,偷~了豆幾斛。”②思量;考慮。《孔雀東南飛》:“作計何不~。”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iàng
1、[重量]zhòng liàng
1.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重量随高度或纬度变化而有微小差别。在高处比在低处小一些,在两极比在赤道大一些。 2.习惯上用来指质量。
2、[量入为出]liàng rù wéi chū
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支出。《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3、[质量]zhì liàng
1.表示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物体所受外力和它获得的加速度的比值。有时也指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质量是常量,不因高度或纬度变化而改变。 2.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工程~。教学~。这布~好,又好看,又耐穿。
4、[大量]dà liàng
1.属性词。数量多:~节日用品源源不断运来。~生产化肥,支援农业生产。 2.气量大,能容忍:宽宏~。
5、[数量]shù liàng
事物的多少:要保证~,也要保证质量。
6、[能量]néng liàng
1.表示物体做功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可分为动能、势能、热能、电能、光能、化学能、核能等。一种能量形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能量形式。单位是焦耳。简称能。 2.比喻人显示出来的活动能力:别看人不多,~可不小。
7、[力量]lì liàng
1.力气。2.能力;能量。3.效力;作用。4.可以发挥作用的人或集体。
8、[气量]qì liàng
1.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这个人很有~,从不计较别人说他些什么。 2.指容忍谦让的限度:~大的人对这点儿小事是不会介意的。
9、[饭量]fàn liàng
一个人一顿饭能吃的食物的量:~小。~增加。
10、[销量]xiāo liàng
销售数量。
11、[尽量]jǐn liàng
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
12、[产量]chǎn liàng
产品的总量:粮食~大幅度提高。
13、[适量]shì liàng
数量适宜:饮酒要~。
14、[流量]liú liàng
1.流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渠或管道某处横断面的量。通常以立方米/秒为单位。 2.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道路的人员、车辆等的数量:旅客~。交通~。
15、[含量]hán liàng
一种物质中所包含的某种成分的数量:这种食品的脂肪~很高。
16、[总量]zǒng liàng
总的数量。
17、[少量]shǎo liàng
属性词。数量和分量比较少的。
18、[容量]róng liàng
1.容积的大小叫做容量。 2.容纳的数量:通信~。
19、[热量]rè liàng
温度高的物体把能量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上,所传递的能量叫做热量。通常指热能的多少,单位是焦耳,通常也用卡。
20、[放量]fàng liàng
尽量(吃、喝):放开量喝酒。你~吃吧,有的是。
21、[增量]zēng liàng
一系列变量中的多于一个的变量,在数值上的正负变化量。
22、[限量]xiàn liàng
1.限定止境、数量:前途不可~。~供应。 2.限度。
23、[存量]cún liàng
(资金、财产等)存有的数量:库里~不多了。盘活~。
24、[量子]liàng zǐ
某些物理量不能连续而只能以某一最小单位的整数倍发生变化,这个最小单位叫做各该量的量子。有时又将与某种场联系在一起的粒子叫做这个场的量子,如电磁场的量子就是光子。
25、[海量]hǎi liàng
1.敬辞,宽宏的度量:对不住的地方,望您~包涵。 2.指很大的酒量:您是~,不妨多喝几杯。 3.泛指极大的数量:~存储。~信息。
26、[过量]guò liàng
超过限量:饮酒~。~施肥对作物生长不利。
27、[批量]pī liàng
1.成批地:这种仪器已开始~生产。 2.指成批的数量:大~。~小。
28、[计量]jì liàng
1.用一个规定的标准已知量,如长度、重量、温度、压力、电流等,和同一类型的未知量相比较而加以测定。 2.计算:影响之大,是不可~的。
29、[电量]diàn liàng
表示物体带电 多少的物理量。单位是库仑。
30、[体量]tǐ liàng
建筑学上指建筑物占有空间的量,也包括它上空的那部分。
31、[量能]liàng néng
衡量才能。
32、[剂量]jì liàng
医学上指药物的使用分量,也指化学试剂和用于治疗的放射线等的用量。
33、[较量]jiào liàng
1.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枪法。 2.计较。
34、[分量]fèn liàng
〈名〉重量。
35、[变量]biàn liàng
在某一运动过程中数值变化的量。如物体运动所经过的路程是一个变量。表示变量的数叫变数。变量和变数有时通用。
36、[轻量]qīng liàng
1.轻视,小看。 2.轻易估量。
37、[定量]dìng liàng
1.测定物质所含各种成分的数量:~分析。 2.规定数量:~供应。定质~。 3.规定的数量:超出~。
38、[雨量]yǔ liàng
下雨形成的降水量。
39、[音量]yīn liàng
声音的大小。
40、[水量]shuǐ liàng
1.水的多少,流量。 2.〈方〉游泳的熟练程度及技巧。
liáng
1、[测量]cè liáng
用各种仪器来测定地形、物体位置以及测定各种物理量(如温度、重量、地震波、电压等)。
2、[丈量]zhàng liáng
用步弓、皮尺等量土地面积或距离:~地亩。
3、[估量]gū liáng
〈动〉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
4、[衡量]héng liáng
1.比较;评定。2.考虑;估量。
5、[考量]kǎo liáng
kǎo liáng的又音。义同“考量kǎo liáng”。
6、[称量]chēng liáng
测量物体的轻重。
7、[量程]liáng chéng
测量仪表或仪器所能测试各种参数的范围。
8、[量度]liáng dù
测定长度、重量、容量以及功、能等各种量。
9、[量杯]liáng bēi
量液体体积的器具,形状像杯,口比底大,多用玻璃制成,杯上有刻度。
10、[量计]liáng jì
用来测量或指示量的仪器,通常配有刻度尺或刻度盘。
11、[量筒]liáng tǒng
量液体体积的器具,呈直筒形,多用玻璃制成,上面有刻度。
12、[量器]liáng qì
检验用的仪器或工具。
13、[量规]liáng guī
量具的一种,有两个测量端,没有刻度,只能确认某些尺寸是否合格。测量轴或凸形工件的叫卡(kǎ)规;测量孔眼或凹形工件的叫塞(sāi)规。
14、[量功]liáng gōng
1.估量工程量的多少。《左传·宣公十一年》:“量功命日,分财用,平板榦,称畚筑,程土物,议远邇,略基趾,具餱粮,度有司。” 2.考核功绩。《管子·明法》:“是故先王之治国也,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墨子·尚贤上》:“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15、[量瓶]liáng píng
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所用的器具,形状像瓶,颈细长,用玻璃制成,上面有刻度。也叫容量瓶。
16、[秤量]chèng liáng
谓用秤衡计物体重量。引申为衡量,品评。
17、[量沙]liáng shā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 时与 魏 军三十餘战多捷,军至 歷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 魏 者具説粮食已罄,於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
18、[咕量]gū liáng
估量,猜度。
19、[量体温]liáng tǐ wēn
测量人体温度
20、[量角器]liáng jiǎo qì
量角度的器具。常见的为半圆形透明薄片,刻有度数,可以直接量出180°以内的角度。
21、[量侯簋]liáng hóu guǐ
颈饰圆涡纹。
22、[量尺寸]liáng chǐ cùn
测定长短。
23、[无计量]wú jì liáng
无法计算。极言其多。
24、[车载斗量]chē zài dǒu liáng
用车装,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辈,一类),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25、[陂湖禀量]bēi hú bǐng liáng
比喻度量宽广恢弘。
26、[十斛量珠]shí hú liáng zhū
以重金购买美女为妾。
27、[铢穪寸量]zhū chèng cùn liáng
形容极精细地衡量、推究。明 唐顺之《与王龙溪郎中书》:“以尹之所樂者,堯 舜 之道也,而秪銖穪寸量於一介取予之間,若硜硜小人然者,何也?”
28、[称薪量水]chēng xīn liáng shuǐ
比喻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29、[玉尺量才]yù chǐ liáng cái
玉尺:玉制的尺,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用恰当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和诗文。
30、[以泽量尸]yǐ zé liáng shī
指尸体遍野,可以沼泽为单位计量。极言死人之多。
31、[三支比量]sān zhī bǐ liáng
古 印度 因明学的推理方法。因明法之宗、因、喻称三支。以因、喻论证宗,称比量。整个论证过程称三支比量。
32、[校短量长]jiào duǎn liáng cháng
指衡量人物的长处和短处。
33、[铢量寸度]zhū liáng cùn duó
形容极精细地衡量、推究。
34、[数米量柴]shǔ mǐ liáng chái
比喻过分计较琐碎之事。也形容生活困窘。
35、[以升量石]yǐ shēng liáng dàn
升、石: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比喻以肤浅的理解力推测深奥的道理。
近义词
liàng
1、[度]dù
1、[度]duó
1.计量长短。2.表明物质的有关性质所达到的程度,如硬度、热度、浓度、湿度等。3.计量单位名称。a)弧或角,把圆周分为360等份所成的弧叫1度弧。1度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度角。1度等于60分。b)经度或纬度,如北纬38度。c)电量,1度即1千瓦小时。d)眼镜焦度的单位,1度等于0.01米-1。4.程度。5.限度。6.章程;行为准则。7.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8.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9.人的气质或姿态。10.姓。
推测;估计。
反义词
liàng
1、[质]zhì
1.事物的根本特性:本~。变~。 2.哲学范畴。指一事物之所以是该事物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 3.质料,构成事物的材料:铁~。流~。 4.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优~钢。按~论价。保~保量。 5.朴实:~朴。 6.询问;责问:~疑。~问。 7.抵押;抵押品:~押。人~。 8.古又同“贽”。 9.古又同“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