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笔顺

丿
整体收紧。“走”横画平行,两竖相对,撇短捺长。“取”左右紧凑,靠紧左部安放。

同音字

读音为qù的字 读音为qu的字

基础解释

1.趋向。2.兴味,使人感到愉快。

详细解释

〈形〉

  1. (形声。从走,取声。本义:急,赶快) 同本义

    趣,疾也。——《说文》

    若不趣降汉, 汉今虏若,若非 汉敌也。——《史记》

〈动〉

  1. 通“促”。催促;督促

    趣其稼事。——《周礼·县正》

    趣民收敛。——《礼记·月令》

    趣为我语。——《汉书·周勃传》

    督趣司隶。——《汉书·翟方进传》

    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2. 通“趋”。趋向;奔向

    左右趣之。——《诗·大雅·棫朴》

    来朝趣马。——《诗·大雅·棫》

    汝先观吾趣。——《列子·汤问》

    又如:趋时(努力与当时的形势、环境及条件相适应);趣向(向往;趋附)

  3. 赶上

    富在俭力趣时,不在岁司羽鸠也。——《盐铁论》

    又如:趣走(奔走;行走);趣役(奔走服侍)

  4. 通“取” 。

    如:趣舍(取舍)

  5. [佛教]谓众生因善恶行为不同死后趋向不同地方转生 [梵 Gati]

    趣,谓所往。——《俱舍论》

  6. 小步快走。古代一种示敬的礼节 。

    如:趣走(小步疾行,以示礼敬)

  7. 取笑;打趣

    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红楼梦》

〈名〉

  1. 旨趣;意思

    趣舍不同。——《庄子·齐物论》

    以博其趣。——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趣寄(趣向,志向);趣识(旨趣见识)

  2. 乐趣;兴趣

    园日涉以成趣。——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趣势(趣味);欢乐之趣;异趣;养趣;趣向(兴味);趣兴(乐趣;兴致)

  3. 志趣,好尚 。

    如:趣向(志趣;好尚);趣尚(志趣和好尚);趣造(志趣);趣操(志趣情操)

  4. 意味;情态或风致 。

    如:趣尚(情致;风格);趣致(情趣风致)

  5. 作为

    见其趣如是,作《憎王孙》云。——柳宗元《憎王孙文》

〈动〉

  1. (古通“促”)

  2. 督促;催促

    趣,疾也。从走,取声。——《说文》

    趣其稼事。——《周礼·县止》

    趣民收敛。——《礼记·月令》

    趣为我语。——《汉书·周勃传》

    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王夫人又趣使大臣立 栗姬为皇后。——《汉书·外戚传上》

    又如:趣使(督促);趣董(催促);趣督(督促)

  3. 赶快;从速

    趣执之,无使得遁。——《明史·海瑞传》

    又如:趣装(速整行装);趣袭(急袭,快速攻击)

  4. 另见 qù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趣-中華語文大辭典

趣趣ㄑㄩˋqù1.意旨;意向。[例]旨~∣志~︱異~。2.興味;趣味。[例]樂~∣茶~∣妙~橫生。3.有趣味的。[例]~聞︱~事∣~談。4.★姓。

趣-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趣 qù
① 名意向;旨趣。嵇康《琴赋》:“览其旨~。” ② 名乐趣;情趣。《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 qū
动通“趋”。趋向;奔赴。《兰亭集序》:“虽~舍万殊,静躁不同。” cù
① 动通“促”。催促;督促。《陈涉世家》:“~赵兵亟入关。” ② 动通“促”,急忙;赶紧。《海瑞传》:“~执之,无使得遁。”

趣 -古漢語常用詞典


①意向;旨趣。嵇康《琴賦》:“覽其旨~。”②樂趣;情趣。《歸去來兮辭》:“園日涉以成~。”

通“趨”。趨向;奔赴。《蘭亭集序》:“雖~舍萬殊,靜躁不同。”

①通“促”。催促;督促。《陳涉世家》:“~趙兵亟入關。” ②通“促”,急忙;趕緊。《海瑞傳》:“~執之,無使得遁。”
【趨向】志趣;意志。

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趣㈠走815ㄑㄩˋqù名①興味。如:「趣味」、「雅趣」、「有趣」、「相映成趣」。唐.李白〈月下獨酌〉詩四首之三:「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②行動或意志的傾向。如:「志趣」。③旨意、意味。如:「旨趣」。《列子.湯問》:「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形有興味的。如:「趣事」、「趣聞」。動行動歸向。通「趨」。《列子.力命》:「農赴時,商趣利。」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趣㈡走815ㄘㄨˋcù動催促。通「促」。《禮記.月令》:「趣民收斂。」《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數使使趣齊兵,欲與俱西。」副立刻、趕快。《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若不趣降漢,漢今虜若,若非漢敵也。」

趣-汉语大词典

趣(I)qu
ㄑㄩˋ
〔《广韵》七句切,去遇,清。〕
1.旨趣;意思。
●《列子·汤问》:“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唐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春秋〉书》:“兄书中所陈,皆孔氏大趣。”
●宋叶适《留耕堂记》:“‘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余孩稚时,闻田野传诵,已识其趣。”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公羊春秋克段义》:“公羊不见国史,其说《春秋》以其臆比例推测之,亦能自穷其趣。”
2.行动;作为。
●《列子·汤问》:“汝先观吾趣,趣如吾,然后六辔可持,六马可御。”
张湛注:“趣,行也。”
●唐柳宗元《憎王孙文》:“余弃山间久,见其趣如是,作《憎王孙》云。”
3.志趣;好尚。
●三国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六:“仰慕同趣,其馨若兰。”
●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事多改前好,趣有获新尚。”
4.兴趣;兴味。
●《晋书·王羲之传》:“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须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
●元萨都剌《晓上石壁滩》诗:“过江日日水与山,诗人得趣如得官。”
5.风致;韵味。
●《晋书·王献之传》:“献之骨力远不及乃父,而颇有媚趣。”
●《南史·萧引传》:“此字笔趣翩翩,似鸟之欲飞。”
●宋王安石《惠崇画》诗:“断取沧州趣,移来六月天。”
6.通“取”。求取;采取。
●《庄子·天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
●成玄英疏:“趣,取也;滑,乱也。”
●宋王安石《太子太傅致仕田公墓志铭》:“公所设施,事趣可,功期成。”
7.通“取”。仅仅。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止足》:“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饥乏耳。”
卢文弨注:“趣者,仅足之意,与《孟子》‘杨子取为我’之取同。”
趣(II)cu
ㄘㄨˋ
〔《集韵》趋玉切,入烛,清。〕
1.督促;催促。
●《礼记·月令》:“﹝季秋之月﹞乃趣狱刑,毋留有罪。”
●《管子·轻重己》:“趣山人断伐,具械器;趣菹人薪雚苇,足蓄积。”
●宋王安石《与孙侔书》之二:“欲往奉见久矣,况以书见趣乎?”
●清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援朝篇》:“士成方治全州善后,志超电趣之驰还牙山。”
2.促使;逼使。
●《管子·四称》:“不弥人争,唯趣人诏。”
●王念孙《读书杂志·管子六》:“趣读为促;诏当为讼,字之误也。”
●《墨子·非儒下》:“知人不忠,趣之为乱,非仁义之也。”
●《汉书·京房传》:“故秦之乱,正先趣之。”
●《新唐书·韩思复传》:“人穷则滥,不如因而活之,无趣为盗贼。”
3.引申为驱赶。
●清青城子《志异续编·某屠牛》:“会牧牛者至,趣群牛去。”
4.赶快;从速。
●《国语·晋语三》:“三军之士皆在,有人能坐待刑而不能面夷?趣行事乎!”
●《史记·郑世家》:“令宋趣降,三要乃许。”
●宋王安石《送程公辟之豫章》诗:“使君谢吏趣治装,我行乐矣渠未央。”
●元顾锳《唐宫词次铁雅先生无题韵》之五:“传宣趣发明驼使,南海今年进荔枝。”
5.急,急于。
●《庄子·人间世》:“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王先谦集解:“既急取无用以全身,何必为社木以自荣。”
●晋葛洪《抱朴子·黄白》:“俗人多讥余好攻异端,谓余为趣欲强通天下之不可通者。”
6.拘束;拘谨。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上怒内史曰:‘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吾并斩若属矣。’”
趣(III)qū
ㄑㄩ
〔《集韵》逡须切,平虞,清。〕
1.趋向;归向。
●《诗·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毛传:“趣,趋也。”
●朱熹集传:“盖德盛而人心归附趣向之也。”
●三国魏嵇康《释私论》:“论其用心,定其所趣。”
●宋王安石《请秀长老疏》之一:“虽开方便之多门,同趣涅槃之一路。”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凡是群人,外状至异,各禀自国之特色,发为光华;而要其大归,则趣于一。”
2.引申为赶上;与……相应。
●《汉书·食货志上》“亡以趋泽”
唐颜师古注:“趋,读曰趣。趣,及也。”
参见“趣时”。
3.赴;前往。
●《逸周书·大聚》:“工匠役工,以攻其材;商贾趣市,以合其用。”
●《吕氏春秋·为欲》:“犯白刃,冒流矢,趣水火,不敢却也。”
●宋洪迈《夷坚丁志·太原意娘》:“恍然见从庑下趣室中。”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辛亥游录》:“八月十七日晨,以舟趣新步。昙而雨,亭午乃至。”
4.小步快走。古代一种示敬的礼节。
●《汉书·贾谊传》:“行以鸾和,步中《采齐》,趣中《肆夏》。”
●宋王禹偁《五老峰》诗:“捧日光先及,参天礼不趣。”
5.引申为进见。
●宋叶适《瑞安县重修县学记》:“黄君葵初领县,贯无赢铢,叹曰:‘吾其舍旃!’士之职于学者郑焱、陈观大趣赞曰:‘愿尽力。’”
6.佛教语。指众生轮回的去处。
●《俱舍论》卷八:“谓前所说地狱、傍生、鬼及人、天,是名五趣。”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憍萨罗国》:“我求佛圣果,我学佛能舍。是身如响,是身如泡,流转四生,去来六趣,宿契弘誓,不违物欲。”
●清黄宗羲《汪魏美墓志铭》:“七趣三世,如旋火轮,皆炽然而生。”
趣(IV)c?u
ㄘㄡˇ
〔《广韵》仓苟切,上厚,清。〕
周代掌管王马的官员。参见“趣马”。
趣(V)zōu
ㄗㄡ
〔《集韵》将侯切,平侯,精。〕
同“掫”。
巡夜。参见“争趣”。

趣-中華大字典

1、趣讀音:七句切,音娶,遇韻。釋文:
❶疾也。見《說文》。《桂注》:玉篇。詩曰。來朝~馬。言早且疾也。公羊定八年傳。~駕。何注。使疾駕。
❷趍也。《詩棫樸》:左右~之。
❸向也。《易繫辭》:變通者。~時者也。
❹遽也。見《廣雅釋詁》。《疏證》:~。曹憲音趨。又音娶。王逸注大招云。遽、~也。月令。乃命有司~民收歛。釋文~、七住。反。
❺行也。《列子湯問》:汝先觀吾~。
❻意也。《孝經序》:會五經之旨~。
❼及也。《漢書食貨志》:亡以趨澤。
 〔注〕:師古曰。趨、讀曰~。~、及也。
❽七~。猶言六道也。《楞嚴經》:精研七~。皆是昏沈。
 〔按七~。謂地獄、餓鬼、畜生、人、神仙、天、及修羅。梵書又謂蚊蚋小蟲之屬爲諸~〕。
2、趣讀音:逡須切,音趨,虞韻。釋文:
❶養馬者。《周禮夏官序官》:~馬。《釋文》:~、劉淸須反。
❷響也。見《集韻》。
❸遽也。見《廣雅釋詁》。《疏證》:~。曹憲音趨。周官縣正。趨其稼事。釋文。趨如字。本又作~。
3、趣讀音:趨玉切,音促,沃韻。釋文:
❶速也。《史記曹相國世家》:吿舍人~治行。
❷急也。《史記孫子吳起傳》:~使使下令。
❸催促也。《史記陳涉世家》:~趙兵亟入關。
❹局~。䠞小皃。《漢書灌夫傳》:局~效轅下駒。
❺~織。蟲名。《春秋考異郵》:~織。蟋蟀也。立秋女功急。故~之。
4、趣讀音:此苟切,音㔌,有韻。釋文:~馬。養馬官名。《詩十月之交》:蹶維~馬。
 〔箋〕:~馬。中士也。掌王馬之政。《釋文》:~、七走反。
5、趣讀音:將侯切,音陬,尤韻。側九切,音棷,有韻。釋文:夜戒守有所擊也。見《集韻》。
6、趨讀音:逡須切,取平聲,虞韻。釋文:
❶走也。見《說文》。《段注》:曲禮注曰。行而張足曰~。按張足過於布武。大雅。左右趣之。毛曰。趣、~也。此謂假借趣爲~也。
❷疾走也。《論語微子》:~而避之。
❸行也。見《廣雅釋詁》。
❹赴也。《釋名釋姿容》:疾行曰~。~、赴也。赴所期也。《疏證》:說文云。赴、~也。
❺疾也。見《廣雅釋詁》。
 〔按曲禮。遭先生於道。~而進。疏云。~、疾也〕。
❻步也。《古今注》:吳~曲。吳人以歌其地。陸機吳~行曰。聽我歌吳~。~、步也。
❼逐也。《呂覽必己》:於是相與~之。
❽向也。《禮記曲禮》:摳衣~隅。
❾附也。《史記商君傳》:明日。秦人皆~令。
❿就也。見《禮記曲禮釋文》。
⓫歸也。《荀子議兵》:完全富足而~趙。
⓬投節也。《淮南俶眞》:足蹀陽阿之舞。而手會綠水之~。
⓭門外爲之~。見《爾雅釋宮》。
⓮䖟~。樹名。《齊民要術》:自餘雜木。鼠耳、䖟~。各以其時。
⓯或作槦。見《集韻》。
⓰通跢。《周禮樂師》:~以來齊。〔故書作跢〕。
7、趨讀音:趨玉切,音促,沃韻。釋文:
❶速也。《荀子哀公》:~駕召顏回。
❷促也。《漢書食貨志》:馳傳督~。
❸迫也。《禮記樂記》:衞音~數煩志
❹急也。《莊子徐无鬼》:丕命相者~射之。
❺~下。下短也。《莊子外物》:修上而~下。
❻或作趣。見《集韻》。
 〔按周禮縣正。~其稼事。釋文。~、本又作趣。音促〕。
❼或作邓。見《集韻》。
8、趨讀音:逡遇切,音娶,遇韻。釋文:
❶行之速也。《詩猗嗟》:巧~蹌兮。
❷或作趍。見《集韻》。
9、趨讀音:此苟切,音㔌,有韻。釋文:趣或字。《集韻》:趣。促也。周禮有趣馬官。或作~。
10、趨讀音:在庾切,音聚,麌韻。釋文:促也。《史記天官書》:其~舍而前曰贏。《索隱》:~、音聚。謂促也。

趣-中華大字典

1、趣讀音:七句切,音娶,遇韻。釋文:
❶疾也。見《說文》。《桂注》:玉篇。詩曰。來朝~馬。言早且疾也。公羊定八年傳。~駕。何注。使疾駕。
❷趍也。《詩棫樸》:左右~之。
❸向也。《易繫辭》:變通者。~時者也。
❹遽也。見《廣雅釋詁》。《疏證》:~。曹憲音趨。又音娶。王逸注大招云。遽、~也。月令。乃命有司~民收歛。釋文~、七住。反。
❺行也。《列子湯問》:汝先觀吾~。
❻意也。《孝經序》:會五經之旨~。
❼及也。《漢書食貨志》:亡以趨澤。
 〔注〕:師古曰。趨、讀曰~。~、及也。
❽七~。猶言六道也。《楞嚴經》:精研七~。皆是昏沈。
 〔按七~。謂地獄、餓鬼、畜生、人、神仙、天、及修羅。梵書又謂蚊蚋小蟲之屬爲諸~〕。
2、趣讀音:逡須切,音趨,虞韻。釋文:
❶養馬者。《周禮夏官序官》:~馬。《釋文》:~、劉淸須反。
❷響也。見《集韻》。
❸遽也。見《廣雅釋詁》。《疏證》:~。曹憲音趨。周官縣正。趨其稼事。釋文。趨如字。本又作~。
3、趣讀音:趨玉切,音促,沃韻。釋文:
❶速也。《史記曹相國世家》:吿舍人~治行。
❷急也。《史記孫子吳起傳》:~使使下令。
❸催促也。《史記陳涉世家》:~趙兵亟入關。
❹局~。䠞小皃。《漢書灌夫傳》:局~效轅下駒。
❺~織。蟲名。《春秋考異郵》:~織。蟋蟀也。立秋女功急。故~之。
4、趣讀音:此苟切,音㔌,有韻。釋文:~馬。養馬官名。《詩十月之交》:蹶維~馬。
 〔箋〕:~馬。中士也。掌王馬之政。《釋文》:~、七走反。
5、趣讀音:將侯切,音陬,尤韻。側九切,音棷,有韻。釋文:夜戒守有所擊也。見《集韻》。
6、掫讀音:將侯切,音陬,尤韻。側九切,篘上聲,有韻。釋文:
❶夜戒守有所擊也。春秋傳曰。賓將~。見《說文》。《段注》:有所擊。謂鼓類也。昭二十年傳。賓將~。杜云。~、行夜也。
❷地名。《後漢更始傳》:使李松軍~以拒之。
 〔注〕:新豐有~地。〔當今陜西臨潼縣東北〕。
7、掫讀音:此苟切,陬上聲,有韻。釋文:
❶擊也。見《集韻》。
❷麻幹也。一說木薪曰~。《漢書五行志》:民驚走。持槀或~一枚。
8、掫讀音:遵須切,音娵,虞韻。釋文:擊也。見《集韻》。
9、掫讀音:初尤切,音篘,甾尤切,音鄒,尤韻。釋文:手取物也。又持也。見《集韻》。
10、鲢釋文:同趣。《石鼓文》:~~六馬。
11、偘釋文:同趣。見《篇海》。
12、汏釋文:同趣。見《篇韻》。
13、羟釋文:同趣。見《篇韻》。
14、趨讀音:逡須切,取平聲,虞韻。釋文:
❶走也。見《說文》。《段注》:曲禮注曰。行而張足曰~。按張足過於布武。大雅。左右趣之。毛曰。趣、~也。此謂假借趣爲~也。
❷疾走也。《論語微子》:~而避之。
❸行也。見《廣雅釋詁》。
❹赴也。《釋名釋姿容》:疾行曰~。~、赴也。赴所期也。《疏證》:說文云。赴、~也。
❺疾也。見《廣雅釋詁》。
 〔按曲禮。遭先生於道。~而進。疏云。~、疾也〕。
❻步也。《古今注》:吳~曲。吳人以歌其地。陸機吳~行曰。聽我歌吳~。~、步也。
❼逐也。《呂覽必己》:於是相與~之。
❽向也。《禮記曲禮》:摳衣~隅。
❾附也。《史記商君傳》:明日。秦人皆~令。
❿就也。見《禮記曲禮釋文》。
⓫歸也。《荀子議兵》:完全富足而~趙。
⓬投節也。《淮南俶眞》:足蹀陽阿之舞。而手會綠水之~。
⓭門外爲之~。見《爾雅釋宮》。
⓮䖟~。樹名。《齊民要術》:自餘雜木。鼠耳、䖟~。各以其時。
⓯或作憛。見《集韻》。
⓰通跢。《周禮樂師》:~以來齊。〔故書作跢〕。
15、趨讀音:趨玉切,音促,沃韻。釋文:
❶速也。《荀子哀公》:~駕召顏回。
❷促也。《漢書食貨志》:馳傳督~。
❸迫也。《禮記樂記》:衞音~數煩志
❹急也。《莊子徐无鬼》:丕命相者~射之。
❺~下。下短也。《莊子外物》:修上而~下。
❻或作趣。見《集韻》。
 〔按周禮縣正。~其稼事。釋文。~、本又作趣。音促〕。
❼或作沗。見《集韻》。
16、趨讀音:逡遇切,音娶,遇韻。釋文:
❶行之速也。《詩猗嗟》:巧~蹌兮。
❷或作趍。見《集韻》。
17、趨讀音:此苟切,音㔌,有韻。釋文:趣或字。《集韻》:趣。促也。周禮有趣馬官。或作~。
18、趨讀音:在庾切,音聚,麌韻。釋文:促也。《史記天官書》:其~舍而前曰贏。《索隱》:~、音聚。謂促也。

趣-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趣qù
①(~儿)趣味;兴味:有~|没~|桃红柳绿,相映成~。
②有趣味的:~事|~闻。
③志趣:异~(志趣不同)。
④(Qù)名姓。古又同“促”cù。

趣-康熙字典


【酉集中】【走字部】 趣
★【廣韻】【集韻】【韻會】𠀤七句切,音娶。【說文】疾也。【博雅】遽也。【廣韻】趣向。【易·繫辭】變通者,趣時者也。【詩·大雅】左右趣之。【音義】趣,七喻反。【傳】趣,趍也。【箋】左右之諸臣,皆促疾於事。【朱傳】趣之,趣向也。
◎又【孝經序】會五經之指趣。
◎又【梵書】蚊蚋小蟲之屬名諸趣。
★又【集韻】【韻會】𠀤此苟切,音㔌。【書·立政】趣馬。【傳】趣,七口反。掌馬之官。【詩·小雅】蹶維趣馬。【箋】掌王馬之政。【疏】七走反。【周禮·夏官·趣馬註】趣馬,趣養馬者也。
★又【集韻】趨玉切,音促。【禮·月令】乃趣獄𠛬。【史記·項羽紀】數使使趣齊兵。
◎又【前漢·灌夫傳】局趣效轅下駒。【註】應劭曰:局趣,䠞小貌。
★又【廣韻】側九切。與棷同。夜戒守有所擊也。
★又【集韻】將侯切,音陬。義同。
◎又與趨通。【禮·月令】命有司趣民收斂。【釋文】本又作趋,音促。【周禮·地官·縣正】趨其稼事而賞罰之。【釋文】趨本又作趣,音促。
★又【韻補】叶千𠋫切,意也。【張衡·東京賦】奢不及侈,儉而不陋。規遵王度,動中得趣。李善本作趍,音同。考證:〔【周禮·地官·縣正】趣其稼事,而賞罰之。〕 謹照原文趣改趨。

趣-漢語大字典


《説文》:“趣,疾也。从走,取聲。”
(一)qù 《廣韻》七句切,去遇清。侯部。
(1)疾,行速。《説文·走部》:“趣,疾也。”承培元《廣説文答問疏證》:“趣,疾走也。……凡言走之疾速者,皆以趣為正字。”《廣雅·釋詁一》:“趣,遽也。”
(2)旨意,旨趣。《篇海類編·人事類·走部》:“趣,指趣也。”清徐灝《説文解字注箋·走部》:“趣者,趨向之義。故引申為歸趣、旨趣之稱。”《列子·湯問》:“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晋書·隱逸傳·陶潛》:“但識琴中趣,何勞絃上聲!”《隋書·天文志上》:“古法簡略,旨趣難究。”
(3)志趣,好尚。《後漢書·蔡邕傳》:“聖哲之通趣,古人之明志也。”《南史·隱逸傳上·陶潛》:“(陶潛)少有高趣。”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惟鄂戈理以描绘社会人生之黑暗著名,与二人异趣,不属于此焉。”
(4)趣味;兴趣。《晋書·王羲之傳》:“頃正賴絲竹陶寫,恒恐兒輩覺,損其歡樂之趣。”宋懷志《答覺範問住山》:“山中住,獨掩柴門無别趣。”老舍《四世同堂》二十四:“脾气越坏,大家就越不喜欢她,只落个自讨无趣。”
(5)意味,情态或风致。《晋書·王羲之傳附王獻之》:“獻之骨力遠不及父,而頗有媚趣。”宋黄伯思《題河南王氏所藏子敬帖》:“君家大令書盈紙,筆勢翩翩趣多媚。”明高啓《獨庵集序》:“詩之要有曰格,曰意,曰趣而已。格以辯其體,意以達其情,趣以臻其妙也。”
(6)行,作为。《列子·湯問》:“汝先觀吾趣。趣如吾,然後六轡可持,六馬可御。”張湛注:“趣,行也。”唐柳宗元《憎王孫文》:“余棄山間久,見其趣如是,作《憎王孫》云。”
(7)及,赶上。《鹽鐵論·通有》:“故利在自惜,不在勢居街衢;富在儉力趣時,不在歲司羽鳩也。”《漢書·食貨志上》“亡以趨澤”唐顔師古注:“趨,讀曰趣。趣,及也。”宋司馬光《陪同年吴冲卿登宿州北樓》:“耒耜趣時雨,黍稷豐歲秋。”
(8)佛教用语,梵文Gati的意译。谓众生因善恶行为不同死后趋向不同地方转生。《俱舍論》八:“趣,謂所往。”《大毗婆沙論》卷一百七十二:“趣是何義?答:所往義是趣義,是諸有情所應往,所應生,結生處,故名趣。”
(9)蚊蚋小虫之属。《正字通·走部》:“趣,梵書:蚊蚋小蟲之屬名曰諸趣。”
(10)拿取,采取。也作“取”。《古今韻會舉要·遇韻》:“趣,通作取。”《莊子·天地》:“趣舍滑心,使性飛揚。”成玄英疏:“趣,取也。滑,亂也。順心則取,違情則舍。”《荀子·修身》:“趣舍無定謂之無常。”唐張彦遠《法書要録》卷二:“若抑揚得所,趣舍無違,值筆廉斷……適眼合心,便為甲科。”又仅够。《顔氏家訓·止足》:“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飢乏耳。”盧文弨注:“趣者,僅足之意。”
(二)cù 《集韻》趨玉切,入燭清。侯部。
(1)督促。《管子·輕重己》:“趣山人斷伐,具械器;趣菹人薪雚葦,足蓄積。”《韓非子·外儲説右下》:“救火者,令吏挈壺甕而走火則一人之用也,操鞭箠指麾而趣使人則制萬夫。”宋葉適《修職郎監和劑局吴君墓誌銘》:“蘭溪徐畸字叔範,弓兩斛,力射命中,文得歐、曾筆外法,莫有知者。吴君獨備禮,請主學,趣諸子敬事,畸由此顯名。”
(2)催,催促。《公羊傳·定公八年》:“趣駕。”何休注:“使疾駕。”《史記·陳涉世家》:“(陳王)趣趙兵亟入關。”司馬貞索隱:“上音促。促謂催促也。”《資治通鑑·秦莊襄王三年》:“語未卒,信陵君色變,趣駕還魏。”胡三省注:“趣,讀曰促。催也。”《聊齋志異·長亭》:“過兩三月,翁家趣女歸寧,石料其不返,禁止之。”
(3)促使。《管子·四稱》:“不彌人争,唯趣人詔。”王念孫雜志:“趣讀為促,詔當為訟,字之誤也,訟詔草書相似。”《墨子·非儒下》:“知人不忠,趣之為亂,非仁義之也。”《漢書·京房傳》:“昔秦時趙高用事,有正先者,非刺高而死,高威自此成,故秦之亂,正先趣之。”
(4)副词。1.速,赶快。《類篇·走部》:“趣,趨玉切,速也。”杨树达《詞詮》卷六:“趣,時間副詞。疾也。今語云‘快’。”《管子·度地》:“已作之後,常案行堤有毁作。大雨,各葆其所,可治者趣治;以徒隸給。”《漢書·曹參傳》:“蕭何薨,參聞之,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顔師古注:“趣,讀曰促,謂速也。”清平雲《孤兒記》第十一章:“法官乃復謂阿番曰:‘獄將定,汝今尚有何言者,趣言之。遲且無及!’”2.急,急于。杨树达《詞詮》卷六:“趣,時間副詞。亟也。”《莊子·人間世》:“趣取無用,則為社何邪?”王先謙集解:“既急取無用以全身,何必為社木以自榮。”《史記·孫子吴起列傳》:“吴王從臺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司馬貞索隱:“趣,音促。謂急也。”《抱朴子·内篇·黄白》:“俗人多譏余好攻異端,謂余為趣欲强通天下之不可通者。”
(三)qū 《集韻》逡須切,平虞清。侯部。
(1)向,趋向。《集韻·虞韻》:“趣,嚮也。”《篇海類編·人事類·走部》:“趣,趣向也。”《詩·大雅·棫樸》:“濟濟辟王,左右趣之。”毛傳:“趣,趍也。”朱熹注:“蓋德盛而人心歸附趨向之也。”《文選·謝惠連〈西陵遇風獻康樂一首〉》:“趣途遠有期,念離情無歇。”李善注:“趣,向也。”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其说出世,和者日多,于是思潮为之更张,骛外者渐转而趣内。”
(2)赴,奔往。《吕氏春秋·為欲》:“犯白刃,冒流矢,趣水火,不敢却也。”高誘注:“趣,一作赴。”《遼史·太宗紀》:“甲子,詔皇帝李胡帥師趣雲中討郡縣之未附者。”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辛亥游录》:“八月十七日晨,以舟趣新步。昙而雨,亭午乃至。”
(3)同“趋”。快步走。《篇海類編·人事類·走部》:“趣,與趨同。”《韓非子·揚權》:“腓大於股,難以趣走。”陈奇猷校注引刘文典曰:“趨、趣,古通用。”《漢書·賈誼傳》:“行以鸞和,步中《采齊》,趣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顔師古注:“趣,讀曰趨。趨,疾步也。”
(4)驱赶。清青城子《志異續編·某屠牛》:“會牧牛者至,趣羣牛去。”
(四)cǒu 《廣韻》倉苟切,上厚清。侯部。
(1)〔趣馬〕周代掌管王马之官。《廣韻·厚韻》:“趣,趣馬。《書》傳云:趣馬,掌馬之官也。”《字彙·走部》:“趣,趣馬,官名,主駕者。”《書·立政》:“虎賁、綴衣、趣馬、小尹。”《詩·小雅·十月之交》:“棸子内史,蹶維趣馬。”鄭玄箋:“趣馬,中士也,掌王馬之政。”
(2)促。《集韻·ࠪ˩߻》:“趣,促也。”
(五)zōu 《集韻》將侯切,平侯精。
(1)同“掫”。巡夜打更。《集韻·矦韻》:“掫,《説文》夜戒守有所擊。引《春秋傳》‘賓將掫’。或作趣。”《五音集韻·侯韻》:“掫、趣,《説文》夜戒守有所擊刀斗。”按:《集韻·有韻》“側九切”下“掫”字讹从木,方成珪考正据《説文》正作“掫”。
(2)姓。《姓氏尋源》卷三十二:“趣氏,澍案:趣馬氏之後,以官為氏,改為單姓。顔師古《人表》注云:‘趣,音子後反。’”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有趣]yǒu qù

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的故事。这孩子活泼~。

2、[兴趣]xìng qù

喜好的情绪:我对下棋不感~。人们怀着极大的~参观了画展。

3、[志趣]zhì qù

行动或意志的趋向;志向和兴趣:~相投。

4、[风趣]fēng qù

1.风味,情趣:异国~。盆景虽好,总觉缺少自然的~。 2.幽默;诙谐;有趣味(多指话或文章):他讲话很~。

5、[妙趣横生]miào qù héng shēng

洋溢着美妙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品)。

6、[乐趣]lè qù

使人感到快乐的意味:工作中的~是无穷的。只有乐观的人才能随时享受生活中的~。

7、[趣味]qù wèi

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很有~。~无穷。

8、[童趣]tóng qù

儿童的情趣:这幅画构思奇巧,充满~。

9、[情趣]qíng qù

1.性情志趣:二人~相投。 2.情调趣味:~正浓。这首诗写得很有~。

10、[趣事]qù shì

有趣的事:逸闻~。说起学生时代的一些~,大家都笑了。

11、[无趣]wú qù

1.没意思,没趣。 2.缺乏悠闲、温雅、风韵、活泼、逼真、兴趣或风趣的。

12、[打趣]dǎ qù

拿人开玩笑;嘲弄:几个调皮的人围上来,七嘴八舌~他。

13、[逗趣]dòu qù

打趣;逗乐。

14、[趣闻]qù wén

有趣的传闻:轶事~。

15、[奇趣]qí qù

奇妙的趣味:~横生。

16、[野趣]yě qù

野外自然风光的情趣:那里山清水秀,古木参天,极富~。

17、[意趣]yì qù

意味和兴趣:~盎然。

18、[雅趣]yǎ qù

高雅的意趣:~盎然。

19、[性趣]xìng qù

性情志趣。

20、[识趣]shí qù

知趣,不惹人讨厌。

21、[趣谈]qù tán

1.有趣味地谈论(多用于书名或文章标题):《边寨风情~》。 2.趣话。

22、[知趣]zhī qù

知道进退,不惹人讨厌:人家拒绝了,他还一再去纠缠,真不~。

23、[生趣]shēng qù

生活的情趣:~盎然。

24、[没趣]méi qù

没有面子;难堪:自讨~。他觉得挺~,只好走开了。

25、[旨趣]zhǐ qù

主要目的和意图;宗旨:本刊的~在发刊词中已经说过了。

26、[谐趣]xié qù

1.诙谐的趣味。 2.诙谐有趣。

27、[天趣]tiān qù

自然的情趣:~盎然。

28、[闲趣]xián qù

闲适的情趣。

29、[逸趣]yì qù

超逸不俗的情趣。

30、[异趣]yì qù

1.不同的志趣、情趣。 2.不同于一般的趣味:点画之间,多有~。

31、[趣向]qù xiàng

1.见“趣向”。 2.亦作“趣嚮”。亦作“趣乡”。志趣;志向。 3.好尚;兴味。 4.亦作“趣嚮”。亦作“趣乡”。去向;奔向。 5.引申指途径。 6.向往;趋附。

32、[佳趣]jiā qù

美妙的情趣。

33、[趣话]qù huà

有趣的话语或故事:一段~。文坛~。

34、[幽趣]yōu qù

幽雅的趣味。

35、[凑趣]còu qù

1.亦作“凑趣”。投合别人的兴趣,使人高兴。 2.逗笑取乐。

36、[诗趣]shī qù

诗的意趣。

37、[趣步]qù bù

快走和慢行。

38、[遗趣]yí qù

1.前人的旨趣。 2.馀趣;馀兴。

39、[趣尚]qù shàng

1.志趣和好尚。 2.情致;风格。

40、[趣风]qù fēng

犹言瞻仰风采。

1、[趣装]cù zhuāng

速整行装。

2、[趣使]cù shǐ

1.驱使;役使。 2.促使,督促。

3、[趣董]cù dǒng

催促。

4、[趣袭]cù xí

急袭,快速攻击。

5、[趣督]cù dū

督促。

6、[单刀趣入]dān dāo cù rù

单:单独。佛教语,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后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