觯
拼音
zhì笔顺
丿 ㇇ 丿 𠃌 一 一 丨 丶 丿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同音字
读音为zhì的字 读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古时饮酒用的器具。详细解释
古时饮酒用的器皿。青铜制。形似尊而小,或有盖
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觯-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觶
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觶(觶,觯)zhìㄓˋ〔《廣韻》支義切,去寘,章。〕〔《廣韻》章移切,平支,章。〕古代飲酒器。圓腹,侈口,圈足,或有蓋,形似尊而小。青銅製,盛行於殷代和西周初期。陶製者多為明器。同义词:酒器 桮杓 杯盂 鸱鴺 大白 觥船 觚 龟榼 桂樽 壶觞 斝 蕉叶 金船 金斗 金荷 金蕉 金爵 金罍 金瓯 金樽 九霞觞 角 匏尊 叵罗 千年觥 琼杯 琼斝 琼觞 琼卮 屈卮 觞 兕觥 兕觵 兕爵 大尊 牺象 牺尊 仙樽 滟海 瑶杯 瑶斝 瑶盏 瑶樽 银船 羽觞 玉斗 玉爵 玉罍 玉觞 玉卮 玉钟 玉舟 玉樽 ৣԼ/a> 觯 钟 仲雅 尊谭 尊罍 尊彝
觯-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觶
觯-康熙字典觯
【酉集上】【角字部】 觶
〔古文〕𧣄
★【唐韻】之義切【集韻】【韻會】【正韻】支義切,𠀤音寘。【說文】鄕飮酒角也。禮曰:一人洗舉觶,受四升。【玉篇】酒觴也。【增韻】實曰觴,虛曰觶。【禮·禮器】尊者舉觶。【註】三升曰觶,觶,適也。飮當自適也。
◎又【正韻】罰爵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支而切,𠀤寘平聲。義同。 【說文】或作𧣨觗。
【读音】zhì
【繁体】觶
觯<名>
古时饮酒用的器皿。青铜制。形似尊而小,或有盖[drinkingvessel]
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
觯(觶)zhì〈古〉用于饮酒的器皿。
同:觶
觯-汉语大词典觯zhi
ㄓˋ
〔《广韵》支义切,去置,章。〕
〔《广韵》章移切,平支,章。〕
古代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或有盖,形似尊而小。青铜制,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陶制者多为明器。
●《礼记·礼器》:“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郑玄注:“凡觞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
●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四:“呼我升上席,陈觯发瓢壶。”
●清吴嘉纪《劝酒歌赠乔功偕》之一:“蜡梅花开酝香发,亲戚携觯造门闼。”
觯(觶)zhì
古时饮酒用的器具。
杜觯指酒杯。
●元任士林《水仙花赋》:“持杜觯而未扬,想堂中之欢乐。”
参见“杜举”。
扬觯1.举起酒器。古时饮饯时的一种礼节。
●《礼记·乡饮酒义》:“盥洗扬觯,所以致洁也。”
●孔颖达疏:“扬觯谓既献之后,举觯酬宾之时,亦盥洗也。必盥洗者,所以致其洁敬之意也。”
●《新唐书·韩琬传》:“刺史行乡饮饯之,主人扬觯曰:‘孝于家,忠于国。’”
●清冯桂芬《杜年丈七十寿序》:“司正扬觯之言有曰‘为子尽孝’,先生有焉。”
2.《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至于司马,使子路执弓矢出延射,曰:‘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盖去者半,入者半。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
●公罔之裘扬觯而语曰:‘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脩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盖去者半,处者半。
序点又扬觯而语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后用为选贤的典故。
●唐元稹《观兵部马射赋》:“若此,则蹲甲壮基,扬觯劝孔,信一场之独擅,终六辔之未总。”
3.春秋时晋大夫知悼子卒,未葬。
●晋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厨人杜蒉责以大臣去世之时,不应作乐饮酒。乃罚师旷和李调各饮一觯,以示劝戒。
●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于是杜蒉洗而扬觯。事见《礼记·檀弓下》。后用为国君受谏停乐的典故。
●《周书·武帝纪上》:“朕虽庸昧,有志前古。甲子、乙卯,《礼》云不乐。苌弘表昆吾之稔,杜蒉有扬觯之文……宜依是日,省事停乐。”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ì
1、[象觯]xiàng zhì
古代酒器名。
2、[瓢觯]piáo zhì
泛指酒器。
3、[尊觯]zūn zhì
泛指酒器。参见“尊谭”。
4、[杜觯]dù zhì
指酒杯。
5、[西周庶觯]xī zhōu shù zhì
贵族"庶"获大贵族"公中"赐予贝币,铸觯为念。
6、[杜蒉扬觯]dù kuì yáng zhì
杜蒉扬觯是属于《杜蒉扬觯》的一个故事,讲的是晋国大夫知悼子去世后,晋平公还在饮酒作乐。宰夫杜蒉采用委婉间接批评的方法阻止了晋平公的荒淫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