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iàn

笔顺

𠃍 丿
外框上下等宽,宽窄适中。撇画从中间先竖行后向左下角方向撇出,竖弯钩圆转自然,钩底宜平。

同音字

读音为jiàn的字 读音为jian的字

基础解释

1.看到。2.接触,遇到。3.看得出,显得出。4.出现在某处,可参考。5.会晤。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8.姓。

详细解释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

  2. 同本义

    见,视也。——《说文》

    未见君子。——《诗·周南·汝坟》

    利见大人。——《易·乾》

    见龙在田。——《易·乾》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韩非子·主道》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乐府诗集·木兰诗》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虎见之。——唐· 柳宗元《三戒》

    歧王宅里寻常见。——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又如:见雌雄(看到结果);见人(见证人);见喜(出痘疹的忌讳说法);见不过(看不惯;见不得);见头知尾(比喻聪明透顶)

  3. 进见;会见

    往见楚王。—— 晋· 干宝《搜神记》

    见蔡桓公。——《韩非子·喻老》

    扁鹊复见。

    正见清河。——《世说新语·自新》

    又如:见驾(参见皇帝);见面挂脚(古时风俗新娘拜见公婆和诸姑姊妹时,所奉上作为见面礼的刺绣鞋面);见礼(朝见之礼)

  4. 遇到;碰见

    宋华父 督见 孔父之妻于路。——《左传·桓公元年》

    又如:这种药怕见光;见齿(露齿而笑);见顾(光顾);见难(遇到危难);见礼(受到礼遇)

  5. 指死——主要用于口语中 。

    如:见阎王

  6. 听到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东揖 山东隆准公。—— 李白《梁甫吟》

    又如:见说(听说);见话(听说,听讲)

  7. 观察;知道;了解

    道在不可见。——《韩非子·主道》

    本无辞辇意,岂见入空官。——李贺《感讽》

    又如:见几(明察事物细微的倾向);见知(知道);见便(识相;知趣)

  8. 比试;较量 。

    如:见高低;见阵(交战,对阵);见仗(交战)

〈名〉

  1. 看法,见解

    敢陈愚见。——《晋书·王浑传》

    又如:依我之见;政见;我见;各抒己见;各执己见;固执己见;主见

  2. 见识 。

    如:浅见;偏见;见趣(见识情趣);见短(见识短浅)

〈助〉

  1. 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be+过去分词]

    不见保。——《孟子·梁惠王上》

    见犯乃死。——《汉书·李广苏建传》

    诚恐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悲独见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见笑于人;见笑于人;见重于当时;见执(被捉拿);见罔(被诬陷枉屈);见害(被害);见款(承蒙款待)

  2.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

    见辱问于长者。——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见告;见示;见教

  3. 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

    如:碰见;闻见;听见

〈形〉

  1. 现有的 。

    如:见力(现有的兵力);见子(现有的儿子);见兵(现有的士兵);见卒(现有的士卒)

  2. 明显的 。

    如:见证;见人(证人)

  3. 〈方〉∶每

    贤弟若如此,见常也显你的好处。——《水浒传》

    又如:见常(平常);见年(每年);见天见地(每天);见天见晚(每日每夜)

  4. 另见 xiàn

〈动〉

  1.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见,示也。——《广雅》

    见龙在田。——《易·乾》。注:“出潜离隐,故曰见。”

    情见力屈。——《汉书·韩信传》

    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燕策》

    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上》

    见于孔子——《论语·季氏》

    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有虹见于玉堂。——《三国演义》

    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见影(现形;发觉);见得(显得)

  2. 介绍,推荐

    见其二子焉(让他两个儿子出见子路。见通“现”,使……现。焉,于之,向子路)。——《论语·微子》

    见我于王。——《墨子·公输》

〈形〉

  1. (“现”的古字)

  2. 现有;现成

    军无见粮。——《史记》

    又如:见采(可以立即拿出来的赌注);见钱(现钱)

  3. 现在

    况且见赌着利物哩,他如何肯让?——《二刻拍案惊奇》

    供状人刘玉娘,见年三十五岁。—— 元· 孟汉卿《魔合罗》

    又如:见前(眼前);见年(当年);见世报(当世就受到报应)

  4. 另见 jiàn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见-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见-漢語大字典


见“見”的简化字。

见-文言同义辨析

同:视(shì)见(jiàn)窥(kuī)

见-诗词曲语辞辞典


1 被也,及也。
▶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诗:“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又《赠新平少年》诗:“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又《入衡州》诗:“报主身已老,人朝病见妨。”
▶刘禹锡《有獭吟》诗:“有獭得嘉鱼,自谓天见怜。”
▶韩愈《驾骥》诗:“有能必见用,有德必见收。”
2 闻也。
▶李白《上李邕》诗:“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则言可云见矣。韦应物《与村老对饮》诗:“乡村年少生离乱,见话先朝如梦中。”则话亦可云见矣。
▶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重题》诗:“从兹耳界应清净,免见啾啾毁誉声。”则声亦可云见矣。
▶黄昃《南柯子》词:“粉痕销淡锦书稀,怕见山南山北子规啼。”则啼声亦可云见矣。凡此见字,均犹闻字也。更推而言之,凡诗中君不见之见字,有时亦应作闻字解,非可泥于字面之为见也。以李杜苏黄之诗为例。
▶李白《梁甫吟》诗:“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又前诗:“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又《行路难》诗:“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凡此周事汉事晋事,李白之时不得而见之也。
▶杜甫《杜鹃行》诗:“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此古代事,杜甫之时不得而见之也。
▶苏轼《大雪寄孔周翰》诗:“君不见淮西李侍中,夜人蔡州缚取吴元济;又不见襄阳孟浩然,长安道上骑驴吟雪诗。”此皆唐事,苏轼之时不得而见之也。
▶黄庭坚《和谢公定征南谣》:“君不见往年濒海未郡县,赵佗闭关罢朝献。”
▶又《戏和于寺丞乞王醇老米》诗:“君不见公车待诏老诙谐,几年索米长安街;君不见杜陵白头在同谷,夜提长镥掘黄独。”凡此汉唐之事,庭坚之时不得而见之也。则以上各诗之所谓君不见,均当作君不闻解也。
3 知也;觉也。
▶李贺《感讽》诗:“本无辞辇意,岂见入空宫。”岂见,犹云岂知也;言本无辞宠之意,岂知反失宠也。
▶周邦彦《解语花》词《上元》:“年光是也,惟只见旧情衰谢。”只见,犹云只觉也。巾箱本《琵琶记》二十一:“怎的只见杀声在弦中见.敢只是螳螂来捕蝉。”
▶又:“强对南熏奏虞弦,只见指下余音不似前。”
▶《留鞋记》剧楔子:“小娘子!这胭脂粉不见好,还有高的,换些与我。”不见好,犹云不觉好也。
▶《竹叶舟》剧楔子:“那终南山青龙寺有个惠安长老,他与小生同乡,甚是交好……或者他肯济助我,也未见得。”此犹云也未可知。
▶《盆儿鬼》剧一:“我看这客人脸上一道黑气,前途或者做出事来,也不见得。”与也未见得同.做出事来,即出了岔儿之意。按此未见得与不见得,与今之口语作否定口气者异。
▶《谇范叔》剧一:“这有甚么难见处!想必范雎在我背后,以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重赏。”有甚么难见处,犹云很易知道,意言是明明白白的事实。
▶又三:“这厮每有甚磨难见处……猛见这素绨袍在我身上全新……可知道只敬衣衫不敬人。”前用难见字,后用可知道字,遥相呼应。今之口语中,怎见得即怎知得,何以见得即何以知得,安见得即安知.俱可就近为证也。
4 得也;着也。
▶韩惺《春闺》诗:“长吁解罗带,怯见上空床。”怯见,犹云怯着也。
▶王安石《旅思》诗:“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
▶黄庭坚《放言》诗:“送君不惮远,愁见独归时。”凡云愁见,犹云愁得或愁着也。
▶晏几道《忆闷令》词:“月底相逢见,有深深良愿。”相逢见,犹云相逢得或相逢着也。
▶李清照《永遇乐》词:“如?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西厢》三之二:“不思量茶饭,怕见动弹。”凡云怕见,犹云怕得或懒得也。
▶《梅苑》八无名氏《西江月》词,“笑见深红浅白,从教蝶舞蜂忙。”笑见,犹云笑得也。按《梅苑》皆咏梅同,此咏梅之压倒群芳意。
▶史弥宁《啼鹃》诗:“春归怪见难留驻,撺掇元来却是他。”怪见,犹云怪得,意言难怪也。
▶倪偁《水调歌头》词:“昨夜狂雷怒,鞭起卞山龙。怪见朝来急雨,万木偃颠风。”
▶范成大《朝中措》词《丙午立春大雪》:“怪见梅梢未暖,情知柳眼犹寒。”
▶刘克庄《满江红》词《丁巳中秋》:“说与行云,且撋就嫦娥今夕。俄变见金蛇能紫,玉蟾能白。”变见,犹云变得也,言变得金蛇般紫,玉蟾般白也。史浩《点绛唇》同:“谁信年时,老子情非浅。思量见,画楼天远,花倚夕阳院。”思量见,犹云思量着也。
▶周邦彦《锁阳台》词:“何时见,名娃唤酒,同倒瓮头春。”何时见,犹云何时得也。
▶《董丙厢》三;“便不辱你爷,便不羞见我!”羞见,犹云羞着;便不,犹云岂不。按此为老夫人责莺莺语。
▶《太平乐府》九无名氏《耍孩儿》套《喻情》:“我当初不合见擘口和你言盟誓,惹得你鬼病恹恹挂体。”不合见,犹云不应得也。
▶元稹《西归绝句》:“今日还乡独憔悴,几人怜见白髭须。”怜见,犹云怜得或怜着也。
▶《㑇梅香》剧二:“小生无可调治,只除小娘子肯怜见,方才救得小生一命。”
▶《灰阑记》剧三:“逼勒得招伏文状押,到今日有谁怜见咱。”又见“可怜见”。
5 拟议辞。
▶黄庭坚《和蒲泰亨》诗:“东坡海上无消息,想见惊帆出浪花。”
▶又《和子瞻题公择舅中丞山房》诗:“幽人八座复中台,想见书堂山杏开。”
▶张耒《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诗:“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程垓《好事近》词:“想见鹊声庭院,误几回消息。”想见为拟议辞之最著者。
▶元稹《病醉》诗:“醉伴见侬因病酒,道侬无酒不相窥。”此见字为想像义,言酒友想像我因病酒而止酒,遂以为我处无酒而不来也。
▶杜甫《石犀行》:“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此见字为希望义。但见,犹云但冀或但使。
▶又《有怀台州郑十八虔》诗:“平生一杯酒,见我故人遇。相望无所成,乾坤莽回互。”言冀与故人一遇,杯酒言欢,无如所望不成也。望字正与见字相应。
▶张籍《寄王侍御》诗:“见欲移居相近住,有田多与种黄精。”见欲,犹云拟欲。
▶李贺《南园》诗:“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见买,犹云拟买。
▶贾岛《题隐者居》诗:“犹嫌住久人知处,见拟移家更上山。”见与拟为重言。
▶刘禹锡《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诗;“见拟移居作邻里,不论时节请开关。”
▶吴融《寄贯休上人》诗:“见拟沃州寻旧约,且教丹顶许为邻。”
▶陆龟蒙《正月十五惜春寄袭美》诗:“无穷懒惰齐中散,有底机谋敌右侯。见织短篷裁小楫,挈烟闲弄个渔舟。”见织云云,即拟织云云也。
▶又《袭美以鱼笺见寄因谢》诗:“好将花下承金粉,堪送天边咏碧云。见倚小窗亲装染,尽图春色寄夫君。”见倚云云,即拟倚云云也。

见-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

见-康熙字典


【酉集上】【見字部】 見
★【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𠀤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
◎又【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又姓。出【姓苑】。
★又【唐韻】胡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形甸切,𠀤賢去聲。【廣韻】露也。【易·乾卦】見龍在田。【疏】陽氣發見,故曰見龍。【儀禮·士相見禮】某也,願見無由達。【註】凡𤰞于尊曰見,敵而曰見,謙敬之辭也。【史記·淮隂侯傳】情見勢屈。【師古曰】見,顯露也。
◎又薦達也。【左傳·昭二十年】齊豹見宗魯於公孟。【註】見,薦達也。謂爲之紹介,猶論語云:從者見之也。
◎又見在也。【史記·項羽紀】軍無見糧。【註】無見在之糧。【前漢·高五王傳】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爲王。【集韻】俗作現。
◎又【集韻】日朝也。【詩·小雅】見睍曰消。【箋】韓詩作曣,云:見,日出也。
★又【集韻】居莧切,音襇。棺衣也。【禮·雜記】實見閒,而後折入。【疏】一解云:鄭合見閒二字共爲覸,苦辯反。【集韻】或作梘。
◎又雜也。【禮·祭義】建設朝事,燔燎羶薌,見以蕭光。【註】見當爲覸,音閒厠之閒。孔穎達云:覵,謂雜也。

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见(見)xiàn
书同“现”➊:图穷匕首~。另见638页jiàn。

见-汉语大词典

见(I)jian
ㄐ〡ㄢˋ
〔《广韵》古电切,去霰,见。〕
1.看见;看到。
●《易·艮》:“行其庭,不见其人。”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唐韩愈《赠张十八助教》诗:“忽见孟生题竹处,相看泪落不能收。”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词:“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2.谒见;拜见。
●《书·大禹谟》:“负罪引慝,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亦允若。”
●陆德明释文:“见,贤遍反。”
●《左传·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东观汉记·明德马后传》:“后尝有不安,时在敬法殿东厢,上令太夫人及兄弟得入见。”
●《资治通鉴·秦昭襄王五十四年》:“王郊见上帝于雍。”
胡三省注:“凡下见上之见,音贤遍翻。”
3.见面;会见。
●《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唐韩愈《送孟秀才序》:“今年秋,见孟氏子琯于郴。”
4.指接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5.遇到;接触。
●《墨子·七患》:“故国离寇敌则伤,民见凶饥则亡。”
●《水浒传》第三六回:“父亲休烦恼,官司见了倒是有幸。”
●崔璇《一条裤子》:“咳嗽病,见风就犯。”
6.见解;见识。
●《晋书·王浑传》:“私慕鲁女存国之志,敢陈愚见,触犯天威。”
●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之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明李贽《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讽刺》:“我们常不免有一种先入之见,看见讽刺作品,就觉得这不是文学上的正路。”
7.引申为主意,办法。
●《太平天国歌谣·杀你带兵做两段》:“杀你带兵做两段,登云元帅亦无见。”
8.知道;觉得。
●《谷梁传·僖公元年》:“是齐侯与?齐侯也。何用见其是齐侯也?”
●《淮南子·修务训》:“今使六子者易事,而明弗能见者何?”
高诱注:“见,犹知也。”
●宋周邦彦《解语花·元宵》词:“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归养双亲,见君之孝。”
●鲁迅《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四)》:“以为中世纪在文化上,不能算黑暗和停滞,以为罗丹的出现,是再兴戈谛克的精神:都可以见作者的史识。”
9.引申为辨别。
●《水浒传》第一百回:“旗帜随波,不见青红交杂;兵戈汩浪,难排霜雪争叉。”
10.听说;听见;听到。
●《国语·周语中》:“王见其语,召原公而问之,原公以告。”
●唐杜甫《杜鹃行》:“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为杜鹃似老乌。”
●前蜀韦庄《村笛》诗:“却见孤村明月夜,一声牛笛断人肠。”
●元王晔《桃花女》楔子:“我常常见彭大公说,他主人周介开着座卦铺。”
●《红楼梦》第四回:“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扭不过,只得吩咐人夫,一路奔荣国府而来。”
11.比试;较量。
●《西游记》第八五回:“我且回去,照顾猪八戒照顾,教他来先与这妖精见一杖。”
●茅盾《小巫》三:“不和土匪见一仗,他们不便回去销差。”
参见“见阵”。
12.预料;想见。
●《孙子·形》:“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进乃召董卓”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唐元稹《病醉》诗:“醉伴见侬因病酒,道侬无酒不相窥。”
13.希望;打算。
●唐杜甫《石犀行》:“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
●唐张籍《寄王侍御》诗:“见欲移居相近住,有田多与种黄精。”
14.用在动词前面表示被动。相当于被,受到。
●《孟子·梁惠王上》:“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唐韩愈《驽骥赠欧阳詹》诗:“有能必见用,有德必见收。”
●《红楼梦》第八二回:“古圣贤有遁世不见知的。”
15.用在动词前面,称代自己。
●《晋书·愍怀太子遹传》:“父母至亲,实不相疑,事理如此,实为见诬。”
●唐周贺《留别南徐故人》诗:“三年蒙见待,此夕是前程。”
●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此款今可不必见还,近方售尽土地,尚有数文在手。”
16.助词。表示动作持续。
●唐韩偓《春闺》诗之二:“长吁解罗带,怯见上空床。”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便不辱你爷、便不羞见我?”
凌景埏校注:“犹如说羞着。‘见’,语助词。”
17.用在动词后面。表示结果。
●清李渔《奈何天·惊丑》:“脚上那一种,做一头睡,自然闻不见,不消虑他。”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章:“张先生,我刚才和满屯的谈话,想必您已经听见了。”
18.用在动词前面。表示谦抑、客套。
●臧克家《自己的写照》:“说来或者你不见信。”
参见“见赐”。
19.用在表示长宽、体积等数量词后面。表示约数。
●老舍《赵子曰》第一:“天台公寓门外的两扇三尺见长,九寸五见宽,贼亮贼亮的黄铜招牌,刻着:‘专租学员,包办伙食。’”如:这是一个五尺见方的大桌子。
20.方言。犹每。参见“见天”。
见(II)jian
ㄐ〡ㄢˋ
〔《集韵》居搜切,去裥,见。〕
指覆盖在棺上的棺衣。
●《仪礼·既夕礼》:“藏器,于旁加见。”
郑玄注:“见,棺饰也。”
●《礼记·杂记上》:“实见间,而后折入。”
●陆德明释文:“见,棺衣也。”
●《周礼·春官·司几筵》“每敦一几”
汉郑玄注:“敦读曰焘。焘,覆也。棺在殡则椁焘,既窆则加见,皆谓覆之。”
●贾公彦疏:“见谓道上帐帷荒,将入藏以覆棺。言见者以其棺不复见。唯见帷荒,故谓之见也。”一说,即“荒”之伪字。
参阅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
见(III)xian
ㄒ〡ㄢˋ
〔《广韵》胡甸切,去霰,匣。〕
1.“现”的古字。显现;显露。
●《易·干》:“九二:见龙在田。”
●陆德明释文:“见,贤遍反。”
高亨注:“是即今之现字,出现也,对上文潜字而言。”
●《史记·刺客列传》:“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现”的古字。显示;表示。
●《汉书·张骞传》:“令外国客遍观各仓库府臧之积,欲以见汉广大,倾骇之。”
颜师古注:“见,显示。”
●宋苏轼《东坡志林·别姜君》:“无以赠行,书柳子厚《饮酒》、《读书》二诗,以见别意。”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弟子们说过的话,毫厘不敢入己,尽数送与先生,见弟子们一点孝意。”
3.“现”的古字。现在。
●《史记·张丞相列传》:“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余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宋苏轼《谏买浙灯状》:“有司具实直以闻,陛下又令减价收买,见已尽数拘收,禁止私买,以须上令。”
●《三国演义》第二一回:“见有豫州牧刘玄德在此,何不求之?”
4.“现”的古字。现成。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其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参见“见卒”、“见粮”。
5.介绍;荐举。
●《左传·昭公二十年》:“初,齐豹见宗鲁于公孟,为骖乘焉。”
杜预注:“荐达也。”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客有见髡于梁惠王。”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春申君》:“我闻王老无嗣,可见我于春申君。”
6.进献。
●汉刘向《列女传·秦穆公姬》:“秦遂兴兵与晋战,获晋君以归。秦穆公曰:‘埽除先人之庙,寡人将以晋君见。’”
●章炳麟《东夷诗》之九:“大夏见邛竹,西极来天马。”

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见¹(見)jiàn
①动看到;看见:罕~|眼~是实|喜闻乐~|视而不~。
②动接触;遇到:这种药怕~光|冰~热就化。
③动看得出;显现出:~效|病已~好转|日久~人心。
④动指明出处或需要参看的地方:~上|~右图|~本书附录|~《史记•项羽本纪》。
⑤动会见;会面:接~|他要来~你。
⑥对于事物的看法;意见:主~|成~|~解|固执已~。
⑦用作“看、听”等动词的补语,意思跟“到”相同:看~丨梦~丨听得~。
⑧(Jiàn)名姓。

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见²(見)jiàn
书助
①用在动词前面表示被动:~重于当时|~笑于人。
②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告|~示|~教|~谅。另见1423页xiàn。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iàn

1、[看见]kàn jiàn

〈动〉看到。

2、[见面]jiàn miàn

彼此对面相见:跟这位老战友多年没~了。思想~。

3、[听见]tīng jiàn

〈动〉听到。

4、[见地]jiàn dì

对事物的认识和主张:很有~。

5、[远见]yuǎn jiàn

远大的眼光:有~。~卓识。

6、[开门见山]kāi mén jiàn shān

比喻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进入正题,不绕圈子。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率然而成者…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7、[见人]jiàn rén

1.中人,见证人。 2.谓与人相见。

8、[再见]zài jiàn

客套话,用于分手时,表示希望以后再见面。

9、[少见]shǎo jiàn

1.客套话,表示很少见到对方:~了,您近来好吗? 2.难得见到;罕见:这种情景一般很~。

10、[不见]bù jiàn

1.不见面:~不散。这孩子一年~,竟长得这么高了。 2.(东西)不在了;找不着(后头必须带“了”):我的笔刚才还在,怎么转眼就~了?

11、[意见]yì jiàn

yì jiàn的又音。义同“意见yì jiàn”。

12、[可见]kě jiàn

承接上文,表示可以做出判断或结论:接连来了几次电话,~情况十分紧急。

13、[见到]jiàn dào

碰上,遇到。

14、[见证]jiàn zhèng

1.当场目睹可以作证:~人。 2.指见证人或可作证据的物品:他亲眼看见的,可以做~。历史是最好的~。

15、[见过]jiàn guò

谦辞。犹来访。

16、[遇见]yù jiàn

〈动〉碰到。

17、[罕见]hǎn jiàn

难得见到;很少见到:人迹~。~的奇迹。

18、[只见]zhǐ jiàn

犹言只觉得。宋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词:“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元 本 高明《琵琶记·伯喈弹琴诉怨》:“强对 南薰 奏 虞 弦,只见指下餘音不似前,那些个流水共高山?”

19、[会见]huì jiàn

跟别人相见:~亲友。友好的~。

20、[预见]yù jiàn

1.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预先料到将来:可以~,我厂的生产水平几年内将有很大的提高。 2.能预先料到将来的见识:科学的~。

21、[见解]jiàn jiě

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凡事不能盲从,要有自己的~。

22、[见识]jiàn shi

1.接触事物,扩大见闻:到各处走走,~~也是好的。 2.见闻;知识:长~。~广。

23、[未见]wèi jiàn

一指不见。

24、[见习]jiàn xí

初到工作岗位的人在现场实习:~技术员。在工厂~三个月。

25、[见效]jiàn xiào

发生效力:~快。这药吃下去就~。

26、[偏见]piān jiàn

偏于一方面的见解;成见:消除~。

27、[初见]chū jiàn

初次会见;初次面见。

28、[相见]xiāng jiàn

彼此会面。

29、[见底]jiàn dǐ

1.形容水流清澈。 2.比喻人胸无杂念。 3.谓事情的结局。

30、[所见]suǒ jiàn

1.看到的。 2.犹见解;意见。

31、[见于]jiàn yú

指明文字出处或可以参看的地方:“背私为公”~《韩非子·五蠹篇》。

32、[主见]zhǔ jiàn

(对事情的)确定的意见:众说纷纭,他也没了~。

33、[梦见]mèng jiàn

〈动〉梦中看到。

34、[见状]jiàn zhuàng

看情况。

35、[参见]cān jiàn

1.书籍文章中注释用语,即参考查看另外有关的内容。 2.旧指下级见上级。

36、[见闻]jiàn wén

见到和听到的事:~广。增长~。

37、[眼见]yǎn jiàn

马上:~就要立冬了,天还这么暖和。

38、[足见]zú jiàn

承接上文,表示足以做出某种推断:这些难题通过集体研究都解决了,~走群众路线是非常必要的。

39、[起见]qǐ jiàn

“为(wèi)…起见”,表示为达到某种目的:为安全~,必须系上保险带。

40、[接见]jiē jiàn

跟来的人见面(多用于主人接待客人或上级会见下属):~外宾。~与会代表。

xiàn

1、[见年]xiàn nián

方言。每年。李準《不能走那条路》:“他说到这里一挥手说:‘麦子就见年吃不完了。’”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三章:“见年一到这个季节,总是草苗齐长,害虫群飞,庄户人家算忙上劲儿了。”

2、[龙见]lóng xiàn

1.《易·乾》:“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高亨 注:“龙出现于田中,比喻大人活动于民间,人见之则有利。”后因以“龙见”指王者能有治绩。《庄子·在宥》:“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成玄英 疏:“圣人寂同死尸寂泊,动类飞龙在天。” 2.喻羽化而登仙。《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一》:“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李善 注:“进谓求仙也,退谓处俗也。” 3.《易·乾》:“云从龙,风从虎。”“龙”喻事物的主干,因以“龙见”喻文章根本已立。晋 陆机《文赋》:“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郭绍虞 等注:“‘龙见’句譬文章根本已立而枝节未妥。” 4.苍龙七宿出现。《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啟蛰而郊,龙见而雩。”杜预 注:“龙见,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穀祈膏雨也。”《北齐书·恩倖传·高阿那肱》:“源师 尝諮 肱 云:‘龙见,当雩。’”

3、[自见]zì xiàn

1.自我表白;显露自己。 2.犹自知。 3.自然可见。

4、[见粮]xiàn liáng

现存的粮食。

5、[情见]qíng xiàn

1.情感流露。 2.犹意见。

6、[见世]xiàn shì

现时;当今。 元 锺嗣成 《一枝花·丑斋自述》套曲:“有时软乌纱抓札起钻天髻,乾皂靴出落着簌地衣,向晚乘閒后门立,猛可的笑起,似一箇甚的,恰便似见世 钟馗 号不杀鬼。”《水浒传》第五三回:“原来 蓟州 人都知道 罗真人 是个见世的活神仙。”

7、[肘见]zhǒu xiàn

形容衣服破烂,穷困不堪。

8、[叠见]dié xiàn

接连出现。宋 沉作喆《寓简》卷六:“国家空弱,民间膏血枯腊,灾异叠见,川原堙塞。”《清史稿·穆宗纪二》:“﹝ 同治 九年十月﹞丙辰,以水旱叠见,詔修省。”

9、[见世报]xiàn shì bào

谓今生做了缺德事,现世便得到恶报。多用为詈词。

10、[图穷匕见]tú qióng bǐ xiàn

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1、[层见叠出]céng xiàn dié chū

屡次出现。也说层出叠见。

12、[见素抱朴]xiàn sù bào pǔ

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是说要推举圣人,实行法治,即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对应于“绝圣弃智”。

13、[层见迭出]céng xiàn dié chū

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14、[初见端倪]chū xiàn duān ní

推测事物的始末。

15、[尸居龙见]shī jū lóng xiàn

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16、[而义自见]ér yì zì xiàn

意思自然就会明白。

17、[层见错出]céng xiàn cuò chū

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18、[水清石见]shuǐ qīng shí xiàn

情况搞清楚问题的性质也就明白。

19、[情见势屈]qíng xiàn shì qū

情:真情;见:通“现”,暴露;势:形势;屈:屈曲。指军情已被敌方了解,又处在劣势的地位。

20、[层出叠见]céng chū dié xiàn

见〖层见叠出〗。

21、[间见层出]jiàn xiàn céng chū

先后一再出现。

22、[掣襟肘见]chè jīn zhǒu xiàn

形容身陷困境、窘迫不堪。

23、[情见势竭]qíng xiàn shì jié

指真情败露,声势衰竭。

24、[情见乎辞]qíng xiàn hū cí

见:通“现”;乎:于。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

25、[见世生苗]xiàn shì shēng miáo

比喻眼前就会收效得利。

26、[情见力屈]qíng xiàn lì qū

情:真实情况;见:通“现”,暴露。指在军事上情况暴露而又处在劣势的地位。

27、[叠见层出]dié xiàn céng chū

屡次出现。

28、[浅薄易见]qiǎn bó yì xiàn

见:通“现”,显现。浅薄而容易显现。

近义词

jiàn

1、[]dǔ

看见:耳闻目~。有目共~。熟视无~。~物思人。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