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
拼音
huò笔顺
一 丨 丨 丿 ㇁ 丿 一 丿 ㇏ 丶“艹”两竖稍向中斜。“犭”撇画平行,弯钩弯曲自然。“犬”横画宜短,捺画收笔比左撇略低。
同音字
读音为huò的字 读音为huo的字基础解释
1.捉住;擒住:捕~。俘~。 2.得到;获得:~胜。~利。~奖。~罪。~救。不劳而~。 3.收割:收~。详细解释
(形声。从犬,蒦( huó)声。按甲骨文从隹从又,表示捕鸟在手。本义:猎得禽兽)
同本义
获,猎所获也。——《说文》
田获三狐。——《易巽》
舍拔则获。——《诗·秦风·驷賳》
谋于野则获。——《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今日畋乐乎?获多乎?——司马相如《子虚赋》
又如:获兽;获兔;获者(猎得禽兽者)
俘获
遇犬获之。——《诗·小雅·巧言》
获者取左耳。——《周礼·大司马》
不获二毛。——《礼记·檀弓》
荻百里孟明视。——《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又如:获丑(俘获敌众);获夷(能俘获夷狄者);获解(拘捕押送);拿获
得到;取得
获,得也。——《小尔雅·广言》
遭遇时变,以获爵位。——杨恽《报孙会宗书》
初虽劳苦,卒获其庆。——《盐铁论·诛秦》
获莒挐。——《左传·僖公元年》
获宝玉大弓。——《左传·定公九年》
获者坐而获。——《仪礼·乡射礼》
凡得获货贿人民六畜者。——《周礼·朝士》
获有所闻。——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幸获名成。——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两人并获释。——《明史》
获矢无算。——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获奖;获匹(获偶。得到配偶);获印(得到官印,意为得官);获成(得到和解,得到成功)
得以,能够 。
如:获隽(得以考中);获隽公车(会试得中之意。隽:同“俊”,才智过人。汉以公家车递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为入京应试主人的代称);获申(得以表达);获全(得以保全)
遭受 。
如:获尤(遭怨恨)
打猎得到的禽兽
狗良则数得兽矣; 田猎之获, 常过人矣。——《吕氏春秋》
中国古代奴婢的贱称
行曲则违于臧获, 行直则怒于诸侯。——《韩非子》
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形声。从禾,蒦( huó)声。本义:收割庄稼)
同本义
获,刈谷也。——《说文》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豳风·七月》
是获是亩。——《诗·大雅·生民》
载获济济。——《诗·周颂·载芟》
儒有不陨获于贫贱。——《礼记·儒行》
以岁之不获也。——《国语·吴语》
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
不耕获。——《易·无妄》
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徐光启《甘薯疏序》
又如:秋获冬藏
割取草木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诗·小雅·大东》
收获;收成
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甘。——唐甄《潜书·大命》
得到的成果或利益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管子》
通“檴”。木名,榆属,叶如榆,皮坚韧,可作姮索甑带
有冽氿泉,无浸穫薪。——《诗·小雅·大东》。郑玄笺云:檴、落,木名也。
〈动〉
〈名〉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获-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獲
获-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穫
获-辞源3同:獲
获-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獲
获-中草药辞典【读音】huò
【繁体】獲
获<动>
(形声。从犬,蒦声。按甲骨文从隹从又,表示捕鸟在手。本义:猎得禽兽)
同本义[capture;catch]
获,猎所获也。――《说文》
田获三狐。――《易巽》
舍拔则获。――《诗·秦风·驷賳》
谋于野则获。――《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今日畋乐乎?获多乎?――司马相如《子虚赋》
又如:获兽;获兔;获者(猎得禽兽者)
俘获[capture]
遇犬获之。――《诗·小雅·巧言》
获者取左耳。――《周礼·大司马》
不获二毛。――《礼记·檀弓》
荻百里孟明视。――《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又如:获丑(俘获敌众);获夷(能俘获夷狄者);获解(拘捕押送
获(獲、
⒊穫)huò
⒈猎得,捉住:捕~。俘~。缴~。
⒉得到,取得:~胜归来。不劳而~。~得巨大成绩。
⒊收割庄稼:收~归来。秋~冬藏。也指所取得的成果:努力学习,必有收~。
────────────────—
获hù1.争取,争得。
获(➊➋獲、➌穫)huò
①捉住;擒住:捕~|俘~。
②得到;获得:~胜|~利|~奖|~罪|~救|不劳而~。
③收割:收~。
同:穫
获-漢語大字典获
获“獲”、“穫”的简化字。
获(I)huo
ㄏㄨㄛˋ
〔《广韵》胡麦切,入麦,匣。〕
1.猎得;猎捕。
●《易·巽》:“田获三品,有功也。”
●汉焦赣《易林·未济之师》:“狡兔趯趯,良犬逐咋,雄雌爰爰,为鹰所获。”
●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指踪非拟,获兽何勤。”
●明刘基《郁离子·天地之盗》:“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梁启超《论内地杂居与商务关系》:“野兔始获,走狗已烹;飞鸟未尽,良弓遂藏。”
2.俘获。
●《易·离》:“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荀子·强国》:“子伐将而伐蔡,克蔡,获蔡侯。”
●《汉书·王莽传中》:“宗人田单广设奇谋,获杀燕将,复定齐国。”
3.指获胜,俘获敌众和缴获战利品。
●《左传·襄公十一年》:“宋向戌侵郑,大获。”
●宋王禹偁《前普州刺史康公预撰神道碑》:“由是乘胜讨逐,越大小漫天,累战皆获。”
4.捕拿;逮捕。
●宋陆九渊《与张监书》之二:“苟有盗,亦不容不获也。”
●《儒林外史》第十回:“这位王道尊却是了不得,而今朝廷捕获得他甚紧。”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裕靖节公殉难》:“步云正法,而裕公亦获优恤。”
5.得到;取得。
●《易·明夷》:“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劝其立名,则获其实。”
●《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请托者登高第,纳贿者获科名。”
●《文汇报》1982.11.14:“胡晓平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消息,曾使音乐界的朋友们感到振奋。”
6.得到信任。
●《左传·昭公元年》:“针惧选,楚公子不获,是以皆来,亦唯命。”
杨伯峻注:“[获]亦可作‘得’……不获、不得皆谓被疑、被厌恶。”
●《国语·晋语四》:“天以命矣,复于寿星,必获诸侯。”
●《孟子·离娄上》:“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
朱熹集注:“‘获于上’,得其上之信任也。”
7.指猎获物;捕获物。
●《墨子·大取》:“意获也,乃意禽也。”
●孙诒让间诂:“言猎者求获,欲得禽也。”
●《吕氏春秋·贵当》:“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
●明刘基《郁离子·虞孚》:“卒岁,虎不能有获。”
8.泛指获得之物。
●《书·说命下》:“学于古训,乃有获。”
●孔传:“有所得。”
●唐韩愈《复志赋》:“昔余之约吾心兮,谁无施,而有获。”
9.遭受;招致。
●《国语·晋语五》:“范武子退自朝,曰:‘燮乎,吾闻之,干人之怒,必获毒焉。’”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般旋之仪,见憎于裸踞之乡;绳墨之匠,获忌于曲木之肆。”
●唐杜牧《燕将录》:“燕以赵为障,虽怨赵,必不残赵,不必为备。一且示赵不敢抗燕,二且使燕获疑天子。”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当旧教盛时,威力绝世,学者有见……毅然表白于众者,每每获囚戮之祸。”
10.得以;能够。
●《书·咸有一德》:“匹夫匹妇,不获自尽。”
●汉武帝《贤良诏》:“今朕获奉宗庙,夙兴以求,夜寐以思。”
●唐韩愈《河南府同官记》:“愈自阳山移江陵法曹参军,获事河东公。”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臣年十六,未获结褵。”
●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启超﹞行年十七,始获捧手于南海康先生之门,略闻古今治法及中外变故。”
11.误。
●《逸周书·宝典》:“浅薄间瞒,其谋乃获。”
朱右曾校释:“﹝获,﹞误也。”
●《淮南子·兵略训》:“音气不戾八风,诎伸不获五度。”
高诱注:“获,误也;五度,五行也。”
12.玷污;被辱。
●汉严忌《哀时命》:“务光自投于深渊兮,不获世之尘垢。”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五》:“获者辱也。言不为滋垢所辱也。”
13.古代对奴婢的贱称。
●《墨子·大取》:“虑获之利,非虑臧之利也。而爱臧之爱人也,乃爱获之爱人也。”
●宋沈作哲《寓简》卷九:“﹝邓氏女﹞入笼中……时时坐卧其间,虽父母乳获,皆莫晓其意。”
●元张光祖《言行龟鉴》卷四:“汲公甚惧,遽撤两获。”
14.指奴婢之子。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且夫臧获婢妾,由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李善注引韦昭曰:“羌人以婢为妻,生子曰获;奴以善人为妻,生子曰臧。”
●《庄子·骈拇》:“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
●陆德明释文引三国魏张揖曰:“婿婢之子谓之臧,妇奴之子谓之获。”
15.射中目标。特指古射礼中射中鹄的。
●《诗·秦风·驷驖》:“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朱熹集传:“盖射必中其左,乃为中杀。”
●《仪礼·乡射礼》:“获者坐而获。”
郑玄注:“射者中则大言获。”
●贾公彦疏:“射着禽兽为获……射着正鹄亦曰获。”
16.古代射礼中唱获时用以计数的一种器具。
●《仪礼·乡射礼》:“释获者遂进取贤获,执以升自西阶。”
郑玄注:“贤获,胜党之筭也。”
●贾公彦疏:“以筭为获,以其唱获则释筭,故名筭为获。”
17.旋花科植物。葍的别名。
18.通“矱”。法度;规则。
●《诗·小雅·楚茨》:“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高亨注:“卒,尽也。”
●引于省吾《泽螺居读诗札记》:“获,读为矱;矱,规也。”
●《管子·宙合》:“成功之术,必有巨获。”
19.通“获”。收割庄稼。
●《荀子·富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王先谦集解:“获读为‘获’。”
●汉焦赣《易林·无妄之讼》:“不耕而获,家食不给。”
●三国魏曹植《赠丁仪》诗:“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
20.通“获”。收获的谷物之类。
●汉桓宽《盐铁论·本议》:“农人纳其获,女工效其功。”
●明刘基《郁离子·虞孚》:“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
21.通“嚄”。叫唤。
●《文选·宋玉〈风赋〉》:“啖齰嗽获,死生不卒。”
李善注:“啖齰嗽获,中风人口动之貌……嚄,大唤也,宏麦切,获与‘嚄’古字通。”
22.古代水名。在今安徽省蒙城县与江苏省徐州市间。
●《汉书·地理志下》:“﹝梁国﹞蒙:获水首受甾获渠,东北至彭城入泗。”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汳水》:“获水自蒙东山,水南有汉故绎幕令匡碑……获水又东迳长乐固北,巳氏县南,东南流迳于蒙泽。”
获(II)huo
ㄏㄨㄛˋ
〔《集韵》黄郭切,入铎,匣。〕
失意貌。
●《礼记·儒行》:“儒有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
●唐陆德明释文:“获,本又作‘获’……注同‘陨获’,困迫失志貌。”
●《集韵·入铎》:“陨获,困迫失志貌。通作‘获’。”
参见“陨获”。
获(III)huo
ㄏㄨㄛˋ
〔《集韵》忽郭切,入铎,晓。〕
恢廓貌。参见“获落”。
获(IV)hu
ㄏㄨˋ
〔《集韵》胡故切,去莫,匣。〕
争取,争得。
●《礼记·曲礼上》:“共食不饱……毋固获。”
郑玄注:“争取曰获。”
获(2)huo
ㄏㄨㄛˋ
〔《广韵》胡郭切,入铎,匣。〕
1.收割庄稼。
●《书·金縢》:“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
●孔颖达疏:“其秋大熟,未及收获。”
2.泛指刈割、砍伐。
●唐韩愈《潮州祭神文》之二:“稻既穟矣而雨,不得熟以获也。”
参见“获薪”。
3.收成,收获。
●《国语·吴语》:“以岁之不获也,无有诛焉。”
韦昭注:“获,收也。”
●三国魏曹植《弃妇诗》:“晚获为良实,愿君且安宁。”
获(3)(无)
获 huò
① 动猎得禽兽。《孟子·滕文公》:“终日而不~一禽。” ② 动俘获。《殽之战》:“~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③ 动得到;收获。《六国论》:“秦以攻取之外,小则~邑。”《送东阳马生序》:“卒~有所闻。” ④ 动收割庄稼。晁错《论贵粟疏》:“春耕夏耘,秋~冬藏。”
辨:獲,穫。捕获人或鸟兽写作前者,获得农产品写作后者,有时候,农业收成也写作前者,但捕获不写成后者。现在,两字都简化“获”。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uò
1、[获取]huò qǔ
取得;猎取:~情报。~利润。
2、[收获]shōu huò
1.取得成熟的农作物:春天播种,秋天~。 2.比喻心得、战果等:畅谈学习~。
3、[获得]huò dé
取得;得到(多用于抽象事物):~好评。~宝贵的经验。~显著的成绩。
4、[获利]huò lì
产生利润。
5、[荣获]róng huò
光荣地获得:~冠军。
6、[不劳而获]bù láo ér huò
不劳动就可以获得。现多指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7、[获救]huò jiù
得到挽救:食物中毒的民工均已~。
8、[捕获]bǔ huò
捉到;逮住:~猎物。犯罪嫌疑人已被~。
9、[获胜]huò shèng
取得胜利。
10、[获悉]huò xī
书信、电文等用语。得到消息;知道(某事或某情况)。
11、[抓获]zhuā huò
逮住;捕获:凶手已被~。
12、[查获]chá huò
侦查或搜查后获得(罪犯、赃物、违禁品等):~毒品。
13、[斩获]zhǎn huò
原指战争中斩首与俘获,现泛指收获(多用于体育竞赛中获得奖牌、进球得分等方面):下半场比赛,双方俱无~。
14、[破获]pò huò
1.破案并捕获犯罪嫌疑人。 2.识破并获得秘密。
15、[获益]huò yì
是指利用症状操纵他人而得到实际利益。
16、[缴获]jiǎo huò
从战败的敌人或罪犯等那里取得(武器、凶器等):~敌军大炮三门。
17、[获赠]huò zèng
获得别人赠予的物品。
18、[俘获]fú huò
俘虏(敌人)和缴获(武器装备等)。
19、[获知]huò zhī
获悉:~你已康复出院,大家都十分高兴。
20、[获准]huò zhǔn
得到准许:开业申请业已~。
21、[截获]jié huò
中途夺取到或捉到:一辆走私车被海关~。
22、[起获]qǐ huò
从窝藏的地方搜查出(赃物、违禁品等):~一批黄色书刊。
23、[擒获]qín huò
捉住;抓获:~歹徒。
24、[获释]huò shì
得到释放,恢复自由:~出狱。
25、[接获]jiē huò
接到;获得。
26、[虏获]lǔ huò
俘虏敌人,缴获牲畜、财物等。
27、[获罪]huò zuì
被判有罪;被加上某种罪名。
28、[掳获]lǔ huò
俘获。
29、[稳获]wěn huò
确信能得到;肯定能取得。
30、[猎获]liè huò
通过打猎获得。
31、[缉获]jī huò
拿获;查获:~犯罪嫌疑人。~走私货物。
32、[获致]huò zhì
获得;得到:产权纠纷~解决。
33、[拿获]ná huò
捉住(犯罪的人):将犯罪嫌疑人~归案。
34、[创获]chuàng huò
过去没有过的成果或心得;第一次的发现:科研人员在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中多有~。
35、[姑获]gū huò
传说中鸟名。相传为产妇所化,正月夜出现,其声似小儿泣,喜取人女子养之,至有小儿之家,即以血点其衣为志;或说鸟落尘于儿衣中,可令儿病,也叫“鬼鸟”、“女鸟”、“夜行游女”。参阅 南朝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羽篇》、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姑获鸟》。
36、[获厎]huò dǐ
获致,得到。《明史·后妃传一·英宗孝肃周太后》:“﹝皇帝﹞问视惟勤,俾老年疾体,获厎康寧。”
37、[获辠]huò zuì
见“获罪”。
38、[获民]huò mín
谓得民心。《左传·昭公三年》:“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汉 焦赣《易林·萃之姤》:“种一得十,日益有息,仁政获民,四国亲睦。”
39、[获丑]huò chǒu
俘获敌众。
40、[获麟]huò lín
1.指 春秋 鲁哀公 十四年猎获麒麟事。相传 孔子 作《春秋》至此而辍笔。《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杜预 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遇获,仲尼 伤 周 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脩中兴之教。絶笔於‘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唐 李白《古风》之一:“希圣如有立,絶笔於获麟。” 2.指 春秋 末期。《史记·太史公自序》:“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餘年,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絶。”《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祖 通 ﹞依《春秋》体例,自获麟后,歷 秦 汉 至於 后魏,著纪年之书,谓之《元经》。”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独至获麟以后,迄於 秦始,实为 中国 社会变动最剧之时代。” 3.指 汉武帝 太始 二年捕获白麟事。《汉书·武帝纪》:“往者(太始 二年)朕郊见上帝,西登 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后汉书·班彪传》:“孝武 之世,太史令 司马迁 ……据 楚 汉 列国时事,上自 黄帝,下讫获麟,作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凡百三十篇。” 4.喻指著作的绝笔。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上》:“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智,余将养性养神,获麟於《金楼》之制。”唐 唐彦谦《吊方干处士》诗之一:“别号行鸣雁,遗编感获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