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
拼音
xù笔顺
𡿨 丿 一 丨 𠃍 一 𠃋 𠃋 丶 亅 丿 丶同音字
读音为xù的字 读音为xu的字基础解释
1.棉絮:被~。 2.古代指粗的丝绵。 3.像棉絮的东西:柳~。芦~。 4.在衣服、被褥里铺棉花、丝绵等:~棉袄。~被子。 5.絮叨。 6.腻烦:这些话都听~了。详细解释
(形声。从糸( mì),如声。本义:粗丝绵)
同本义
絮,敝绵也。——《说文》。按,好者为绵,恶者为絮。
絮三斤。——《汉书·高帝纪》。古无木绵,以絮纳袷中,谓之装褚,曰袍。
剖其中,干若败絮。——明· 刘基《卖柑者言》
败絮其中。
又如:絮衣(绵衣);絮缯(丝帛之类的总称)
经过弹制的棉花胎
他们的婴孩没有棉衣,只好成天躺在土炕上那一堆破絮里。——茅盾《“战时景气”宠儿——宝鸡》
又如:絮帛(棉絮与布帛);絮棉;絮缕(棉絮与丝缕。泛指微细之物)
像絮一样轻柔、洁白的东西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范成大《碧瓦》
山河破碎风飘絮。——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又如:芦絮;絮暖(指春暖絮飞之时);柳絮(柳花之飞絮)
棉花
蛮夷不蚕,采木绵为絮。——《艺文类聚》
头上巾
巴蜀名头上巾为冒絮。——《续方言疏证》
又如:絮巾(巾絮。古代的一种头巾)
在衣服、被褥里铺丝棉、棉花等物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子夜吴歌四首》
又如:絮衣(内铺丝棉的衣服);絮纩(棉袄,棉袍);絮袄(内充丝绵或棉絮的冬季上衣)
优弱寡断
时有一事,富公疑之,久而不决。 韩曰:公又絮。—— 清· 翟灏《通俗编》
说话啰唆
今又以言语烦琐为絮,所谓絮叨叨是也。——《通俗编·言笑》
又如:絮絮答答(唠叨不休);絮咶(唠叨);絮絮聒聒(唠叨不休);絮繁(唠叨);絮气(形容文字牵扯烦琐,意思不鲜明)
因多次重复而厌烦
既是他嫌那玫瑰膏子吃絮了,把这个拿两瓶子去。——《红楼梦》
又如:絮繁(厌烦)
〈名〉
〈动〉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絮絮-中華語文大辭典絮絮絮絮ㄒㄩˋ ㄒㄩˋxùxù語繁不止。[例]~不已|~叨叨。
絮絮-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絮絮ㄒㄩˋ ㄒㄩˋxù xù說話煩瑣不止。《聊齋志異.卷二.嬰寧》:「幸媼不聞,猶絮絮究詰,生急以他詞掩之。」也作「絮叨」。
絮絮-辞源3【絮絮】見“絮聒”、“絮絮叨叨”。
絮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絮絮xùxù
形形容说话等连续不断:~不休。
絮絮1.语繁不断貌。
●清黄景仁《八月十四夜偕华峰放舟城东醉归歌此》:“谓我兀坐不解事,絮絮訾我如热谵。”
●《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十三妹﹞凭他絮絮的问,只鼓着个小腮帮子儿,一声儿不哼。”
●鲁迅《彷徨·祝福》:“而且仍然是卫老婆子领着,显出慈悲模样,絮絮的对四婶说。”
2.连绵不绝貌。
●明袁宏道《云影字解》:“余尝登高岩,见其絮絮然沾吾衣屦也。”
【絮絮】说话不停的样子。清 黄景仁 《八月十四夜偕华峰放舟城东醉归歌此》:“谓我兀坐不解事, 絮絮訾我如热谵。”
絮-中華語文大辭典絮絮ㄒㄩˋxù1.古代指粗棉。2.彈鬆的棉花。[例]棉~|被~。3.像絮一樣輕柔、飛揚的東西。[例]柳~|蘆~。4.將衣服、被子裡均勻地鋪入棉花或絲棉。[例]~棉被|這床被子的棉花沒~勻。5.言語瑣碎囉嗦、沒重點。[例]~聒|~~叨叨。6.厭煩;嫌惡。[例]老吃一種菜,都吃~了。7.姓。
絮-中華大字典1、絮讀音:息據切,音楈,御韻。釋文:
❶敝緜也。見《說文》。《段注》:敝緜、熟緜也。是之謂~。凡~必絲爲之。古無今之木緜也。以~納袷衣間爲袍、曰褚。亦曰裝。以麻縕爲袍、亦曰褚。
〔按急就篇注云。漬繭擘之精者曰緜。粗者曰~。今則謂新者曰緜。故者曰~。又以木棉花彈使鬆散。俗亦謂之~。柳蘆等花亦稱爲~〕。
❹胥也。胥久能解落也。見《釋名釋采帛》。
❺冒~。頭巾也。《史記絳侯世家》:太后以冒~提文帝。
〔注〕:晉灼曰。巴蜀異物志。謂頭上巾爲冒~。
❻塞也。見《廣雅釋詁》。
❼濡滯不決曰~。《兩鈔摘腴》:富韓竝相時。偶有一事。富公疑之。久不決。韓謂富曰。公又~。
❽~~。語繁不斷也。亦謂之~聒。
2、絮讀音:楮御切,音悇,御韻。釋文:調也。《禮記曲禮》:毋~羹。
〔注〕:~、猶調也。《釋文》:謂加以鹽梅也。
3、絮讀音:乃亞切,音䏧,企夜切,音㰤,禡韻。釋文:絲棼。見《集韻》。
4、絮讀音:尼據切,音女,御韻。人余切,音如,魚韻。女加切,音拏,麻韻。釋文:姓也。漢~舜。
絮 xù
① 名粗丝棉;棉絮。《卖柑者言》:“视其中,则干若败~。” ② 名像丝絮或棉絮那样的东西。《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 ③ 动在农服、被褥里铺丝棉。李白《子夜吴歌》:“明朝驿使发,一夜~征袍。”
xù
①粗絲棉;棉絮。《賣柑者言》:“視其中,則幹若敗~。”②像絲絮或棉絮那樣的東西。《過零丁洋》:“山河破碎風飄~。”③在農服、被褥裏鋪絲棉。李白《子夜吳歌》:“明朝驛使發,一夜~征袍。”
【絮煩】說話囉嗦使人厭煩。
【絮聒】說話囉唆。
【絮絮】說話不停的樣子。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ù
1、[柳絮]liǔ xù
柳树种子上面像棉絮的白色绒毛,能随风飞散。
2、[花絮]huā xù
比喻各种有趣的零碎新闻(多用于新闻报道的标题):大会~。赛场~。
3、[飞絮]fēi xù
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4、[棉絮]mián xù
1.棉花的纤维:这种棉花的~长。 2.用棉花纤维做成的可以絮被褥等的胎。
5、[絮絮]xù xù
形容说话等连续不断:~不休。
6、[絮叨]xù dao
1.〈动〉来回地说。2.〈形〉形容说话啰嗦。
7、[絮凝]xù níng
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絮凝。
8、[絮语]xù yǔ
1.絮絮叨叨地说。 2.絮叨的话。
9、[絮棉]xù mián
做棉被、棉衣等用的棉花,商业上叫做絮棉。
10、[败絮]bài xù
破烂的棉絮:金玉其外,~其中(比喻外表很好,实质很糟)。
11、[吐絮]tǔ xù
棉桃成熟裂开,露出白色的棉絮。
12、[絮聒]xù guō
1.絮叨不停使人厌烦。 2.麻烦(别人)。
13、[繁絮]fán xù
繁杂啰唆。
14、[缊絮]wēn xù
乱麻旧絮。泛指粗陋的衣服。
15、[白絮]bái xù
飘舞的雪花。
16、[絮雨]xù yǔ
像棉絮、柳絮一样飘下来的雨,一般形容雨下得不大不密。
17、[絮谈]xù tán
唠唠叨叨地闲扯。
18、[絮聚]xù jù
由聚合物促成的聚集。
19、[絮片]xù piàn
絮类片状,松散的填充料,成衣时必须附加里子(有的还要加衬胆),并经过机纳或手绗。
20、[方絮]fāng xù
絮纸;纸。
21、[絮袄]xù ǎo
内充丝绵或棉絮的冬季上衣。
22、[絮缯]xù zēng
丝帛之类的总称。
23、[絮帛]xù bó
棉絮与布帛。泛指轻暖之御寒物品。《南齐书·孝义传·华宝》:“同郡 刘怀胤 与弟 怀则,年十岁,遭父丧,不衣絮帛,不食盐菜。”唐 柳宗元《代韦中丞贺元和大赦表》:“诸生喜黌塾之广,庶老加絮帛之优。”
24、[飘絮]piāo xù
指随风飘荡的柳絮。也指动荡不安四处飘零。
25、[絮旧]xù jiù
犹叙旧。
26、[蠒絮]jiǎn xù
丝绵。
27、[漂絮]piǎo xù
漂洗丝棉絮。一说在水中击絮。
28、[布絮]bù xù
1.布和丝绵。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间者,郡国或令民作布絮,吏恣留难,与之为市。” 2.泛指棉衣。唐 白居易《村居苦寒》诗:“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29、[巾絮]jīn xù
亦作“巾帤”。头巾。
30、[会絮]huì xù
聚集到一起絮语。
31、[琐絮]suǒ xù
形容语声细小而絮絮不休。
32、[絮泣]xù qì
哭泣不停。
33、[絮乱]xù luàn
杂乱;纷乱。
34、[咶絮]huài xù
絮叨;不停地叫。
35、[雪絮]xuě xù
1.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后因以“雪絮”称柳絮。 2.称雪。
36、[絮咶]xù huài
见“絮聒”。
37、[絮巾]xù jīn
1.犹巾絮。古代的一种头巾。 2.犹今之棉帽。
38、[泥絮]ní xù
沾泥的柳絮。比喻沉寂之心。
39、[絮暖]xù nuǎn
指絮飞春暖之时。
40、[霜絮]shuāng xù
白棉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