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uì

笔顺

丿

同音字

读音为suì的字 读音为sui的字

基础解释

1.原指鬼怪或鬼怪害人(迷信),借指不正当的行动:鬼~。作~。 2.姓。

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从示,从出。示,与鬼神有关。表示鬼魅出来作怪。本义:鬼神制造的灾祸) 同本义

    寡人不祥,被于宗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战国策·齐策》

    又如:祸祟(灾祸);祟书(迷信者认为,人害病是鬼神作祟,而且鬼神何日何时作祟,可在书上查出,此书称为“祟书”);祟恶(指鬼神所作祸害)

〈形〉

  1. 指行动诡密,不正当 。

    如:鬼鬼祟祟;暗中作作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祟-中華語文大辭典

祟祟ㄙㄨㄟˋsuì1.原指鬼怪禍害人。比喻做壞事,行為不光明正大。[例]作~|鬼鬼~~。2.姓。

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祟 suì
名鬼神作怪。《左传·昭公元年》:“实沈、台骀为~。”

祟-漢語大字典


《説文》:“祟,神禍也。从示,从出。ड़ѯ܌籀文祟从ड़٧܁。”
suì 《廣韻》雖遂切,去至心。微部。
(1)旧指鬼神为祸。《説文·示部》:“祟,神禍也。”王筠句讀:“謂鬼神作災禍也。”《集韻·術韻》:“祟,鬼神為厲。”《管子·權修》:“上恃☀筮,好用巫醫,則鬼神驟祟。”《莊子·天道》:“其鬼不祟。”《説苑·君道》:“楚昭王有疾,卜之,曰:‘河為祟。’”引申为祸患。《漢書·江充傳》:“奏言上疾祟在巫蠱。”金元好問《夜雨》:“無錢正坐詩作祟,識字重為世所讎。”《紅樓夢》第七十二回:“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
(2)指行动不光明正大。如:鬼祟。

祟-汉语大词典

祟sui
ㄙㄨㄟˋ
〔《广韵》虽遂切,去至,心。〕
1.鬼神的祸害。古人以为想像中的鬼神常出而祸人。
●《战国策·东周策》:“及王病,使卜之。太卜谴之曰:‘周之祭地为祟。’”
鲍彪注:“神祸也。”
●《庄子·天道》:“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
●唐韩愈《论佛骨表》:“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红楼梦》第四二回:“一面命人请两分纸钱来,着两个人来,一个与贾母送祟,一个与大姐儿送祟。”
2.引申为暗中作弄或谋害人。
●唐蒋防《幻戏志·殷七七》:“或窥见三女子,红裳艳丽,共游树下,人有辄采花折枝者,必为所祟。”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梁生》:“郎无虑,任其所为。儿当为郎小祟之,以泄积忿。”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乌鲁木齐诸山皆多狐,然未闻有祟人者。”

祟-中華大字典

1、祟讀音:雖遂切,音邃,寘韻。雪律切,音卹,質韻。釋文:神禍也。見《說文》。
 〔注〕:禍者、人所自召。神因而附之。~者、神自出之。以警人者。《段注》:釋玄應眾經音義曰。謂鬼神作災禍也。
2、怪釋文:同祟。見《龍龕手鑑》。
3、嗁釋文:祟籒文。見《說文》。
4、鲉釋文:祟俗字。見《龍龕手鑑》。

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祟suì
①原指鬼怪或鬼怪害人(迷信),借指不正当的行动:鬼~|作~。
②(Suì)名姓。

祟-康熙字典


【午集下】【示字部】 祟
★【唐韻】【集韻】【韻會】𠀤雖遂切,音粹。【說文】神禍也。【徐曰】禍者,人之所召,神因而附之。祟者,神自出之以警人。【左傳·昭元年】實沈臺駘爲祟
◎又【哀六年】河爲祟。【前漢·江充傳】祟在巫蠱。【師古註】禍咎之徵,鬼神所以示人也。故从出从示。
★又【集韻】雪律切,音卹。義同。

祟-中草药辞典

【读音】suì
【繁体】祟
祟<名>
(会意。从示,从出。示,与鬼神有关。表示鬼魅出来作怪。本义:鬼神制造的灾祸)同本义[evildoing]
寡人不祥,被于宗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战国策·齐策》
又如:祸祟(灾祸);祟书(迷信者认为,人害病是鬼神作祟,而且鬼神何日何时作祟,可在书上查出,此书称为“祟书”);祟恶(指鬼神所作祸害)
祟<形>
指行动诡密,不正当[insecret,evil]。如:鬼鬼祟祟;暗中作作祟
祟suì迷信者所谓"鬼神作怪、害人"。借指暗中捣鬼或不正当的行为:作~。他们鬼鬼~~干什么?

祟 -古漢語常用詞典

suì
鬼神作怪。《左傳•昭公元年》:“實沈、台駘為~。”

祟-辞源3

【祟】10画 2290·1 suì  ㄙㄨㄟˋ  雖遂切,去,至韻,心。物部。鬼神予人以災禍。莊子 天道:“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也指鬼神所爲的災禍。左傳 昭元年:“寡君之疾病,卜人曰:‘ 實沈 臺駘爲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uì

1、[作祟]zuò suì

迷信的人指鬼神跟人为难,比喻坏人或坏的思想意识捣乱,妨碍事情顺利进行:防止有人从中~。

2、[邪祟]xié suì

指邪恶而作祟的事物:驱除~。战胜~。

3、[鬼祟]guǐ suì

1.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行为~。只见一个人鬼鬼祟祟地探头探脑。 2.鬼怪。

4、[延祟]yán suì

招祸。

5、[外祟]wài suì

外来的鬼怪、祸祟。亦以喻外来的扰害、祸患等。

6、[魇祟]yǎn suì

用妖术使人迷乱。

7、[沈祟]shěn suì

隐伏的灾祸。晋 葛洪《抱朴子·勤求》:“发沉祟於幽翳,知祸福於未萌,犹无益於年命也。”

8、[祟恶]suì è

谓鬼神所作祸害。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天师符》:“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硃印,或绘画 天师、钟馗 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9、[谴祟]qiǎn suì

谓天或鬼神所显示于人的灾祸。三国 魏 阮侃《宅无吉凶摄生论》:“夫时日谴祟,古之盛王无之,而季王之所好听也。”《六度集经·精进度无极》:“其长者素不知法,恠此夫人口为妄语,谓呼鬼病卜问谴祟,无所不至,无能知者。”

10、[诗祟]shī suì

作祟的诗兴。谓诗兴强烈。

11、[马祟]mǎ suì

古代迷信谓马触犯了马神所患的疾病,如马癫之类。

12、[灾祟]zāi suì

亦作“灾祟”。灾害;灾异祸害。

13、[厉祟]lì suì

为害作祟。

14、[解祟]jiě suì

消除灾祸。

15、[驱祟]qū suì

旧时岁暮迎神赛会以驱逐鬼祟。

16、[咎祟]jiù suì

作恶的邪怪。

17、[魔祟]mó suì

1.作祟的魔鬼。 2.指恶鬼作祟。

18、[祟书]suì shū

旧时讲述鬼神星命、吉凶祸福的书常记录某日得病或遇事不吉为某鬼作祟,称为“祟书”。

19、[祸祟]huò suì

迷信的人指鬼神带给人的灾祸。

20、[送祟]sòng suì

犹送鬼。

21、[忌祟]jì suì

迷信谓禁忌鬼神作祸。

22、[魑祟]chī suì

鬼怪。

23、[埋祟]mái suì

宋 时宫中的一种驱除鬼怪的活动。

24、[压祟钱]yā suì qián

“岁”与“祟”谐音,压岁钱实则是压祟钱。

25、[鬼鬼祟祟]guǐ guǐ suì suì

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祸人。指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