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iǎn

笔顺

𠃍 𠃌

同音字

读音为miǎn的字 读音为mian的字

基础解释

“眄”miàn的又音。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目,丏( miǎn)声。)本义:斜视

  2. 同本义

    眄,目偏合也。——《说文》。按,目一闭一开审谛而视也。一曰袤视也。

    旁视曰眄。——《苍颉篇》

    一眄而已。——《列子·黄帝》

    兴眄眄。——《淮南子·览冥》。注:“视无智巧貌也。”

    虽羿、 逢蒙不能眄睨也。——《庄子·山木》

    众莫不按剑相眄者。——《史记·邹阳列传》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潜《归去来辞》

    又如:眄眄(无知的样子;斜视的样子);眄眩(目昏晕);眄视(斜着眼看);眄睨(斜视。表示轻慢);眄视指使(目光斜视,随手指点。形容神态骄傲)

  3. 看,望

    俯眄流波欲寄词。——李冶《感兴》

    又如:眄望(观看);眄伺(窥探;侦伺)

  4. 盼望 。

    如:眄睐(顾盼)

〈动〉

  1. (形声。从目,丏( miǎn)声。)本义:斜视

  2. 同本义

    眄,目偏合也。——《说文》。按,目一闭一开审谛而视也。一曰袤视也。

    旁视曰眄。——《苍颉篇》

    一眄而已。——《列子·黄帝》

    兴眄眄。——《淮南子·览冥》。注:“视无智巧貌也。”

    虽羿、 逢蒙不能眄睨也。——《庄子·山木》

    众莫不按剑相眄者。——《史记·邹阳列传》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潜《归去来辞》

    又如:眄眄(无知的样子;斜视的样子);眄眩(目昏晕);眄视(斜着眼看);眄睨(斜视。表示轻慢);眄视指使(目光斜视,随手指点。形容神态骄傲)

  3. 看,望

    俯眄流波欲寄词。——李冶《感兴》

    又如:眄望(观看);眄伺(窥探;侦伺)

  4. 盼望 。

    如:眄睐(顾盼)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眄眄-辞源3

【眄眄】㊀視無智巧貌。淮南子 覽冥:“臥倨倨,興眄眄。”注:“眄眄然視無智巧貌也。”清 王念孫謂眄眄當爲“盱盱”,形近而譌。參閲 讀書雜志十三。㊁斜視貌。樂府詩集五七 唐 鮑溶 湘妃列女操:“目眄眄兮意蹉跎,魂騰騰兮驚秋波。”資治通鑑二二〇 唐 乾元元年:“由是爲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苟得間則攻而族之。”

眄眄-汉语大词典

眄眄1.无知貌。
2.斜视貌。
●唐鲍溶《湘妃列女操》诗:“目眄眄兮意蹉跎,魂腾腾兮惊秋波。”
●《资治通鉴·唐肃宗干元元年》:“由是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苟得间则攻而族之。”
胡三省注:“眄,眠见翻。目偏合而邪视也。”

眄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眄眄ㄇㄧㄢˇ ㄇㄧㄢˇmiǎn miǎn①無智巧的樣子。唐.鮑溶〈湘妃列女操〉:「目眄眄兮意蹉跎,魂騰騰兮驚秋波。」②斜視的樣子。《資治通鑑.卷二二〇.唐紀三十六.肅宗乾元元年》:「由是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苟得間則攻而族之。」

眄-中華語文大辭典

眄ㄇ丨ㄢˇmiǎn1.〈書〉斜著眼看。[例]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於道路,人無不按劍相~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史記‧卷八十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2.〈書〉看;望。[例]仰看明月翻含意,俯~流波欲寄詞(唐‧李冶〈感興詩〉)。

眄 -古漢語常用詞典

miǎn
斜著眼睛看。【又】泛指看。《史記•鄒陽列傳》:“按劍相~。”《歸去來兮辭》:“~庭柯以怡顏。”
【眄睞】⒈顧盼;目光左右環視。⒉眷顧。
【眄睨】斜視的樣子。
【眄伺】窺伺。

眄-中華大字典

1、眄讀音:彌殄切,音麪,銑韻。眠見切,音麪,霰韻。釋文:
❶目偏合也。一曰衺視也。秦語。見《說文》。
 〔按偏合謂一目病。漢書杜欽目偏盲是也。段本偏作徧。謂人有目眥而短視者。衺視秦語者。方言。自關而西秦晉之間曰~。西京賦。眳藐流~。一顧傾城。正指斜視言〕。
❷無智巧貌。《淮南覽冥》:臥倨倨。興~~。
2、䀎釋文:眄俗字。見《玉篇》。

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眄miàn
又miǎn书眄视。

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眄miǎn
“眄”miàn的又音。

眄-漢語大字典


《説文》:“眄,目偏合也。一曰衺視也。秦語。从目,丏聲。”
miǎn(又读miàn) 《廣韻》彌殄切,上銑明。又莫甸切。元部。
(1)一只眼病。《説文·目部》:“眄,目偏合也。”桂馥義證:“目偏合也者,一目病也。”
(2)斜视,不正面看。《説文·目部》:“眄,衺視也。秦語。”段玉裁注引《方言》云:“自關而西,秦晋之閒曰眄。”《莊子·山木》:“雖羿、蓬蒙不能眄睨也。”成玄英疏:“睥睨,猶斜視。字亦有作眄字者,隨字讀之。”《列子·黄帝》:“自吾之事夫子友若人也,三年之後,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一眄而已。”晋陶潛《歸去來辭》:“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顔。”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閒凝眄,生生燕語明如剪,嚦嚦鶯歌溜的圓。”
(3)看;望。《廣雅·釋詁一》:“眄,視也。”三國魏吕安《答趙景真書》:“遊眄春圃,情有秋林之悴;濯足夏流,心懷冬冰之慘。”唐李冶《感興》:“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詞。”元張雨《早春怨·擬白石》:“眄得春來,春寒春困,陡頓無聊。”清陳咸慶《水調歌頭·守風燕子磯登眺作》:“拂袖且高眄,青嶂自排空。”

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眄目49ㄇㄧㄢˇmiǎn動①斜視。《樂府詩集.卷三九.相和歌辭十四.古辭.豔歌行》:「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清。」②泛指望、看。唐.李冶〈感興〉詩:「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詞。」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iǎn

1、[回眄]huí miǎn

回头看,回望,回眸。

2、[奬眄]jiǎng miǎn

赏识眷顾。

3、[眄遇]miǎn yù

宠遇。

4、[盼眄]pàn miǎn

顾盼;盼望。

5、[俛眄]fǔ miǎn

斜着眼向下看。表示鄙夷、不屑。

6、[瞻眄]zhān miǎn

观看;察看。

7、[隆眄]lóng miǎn

厚顾;青睐。 南朝 梁元帝 《侍中吴平光侯墓志铭》:“早垂隆眄,悯其石火。”

8、[奖眄]jiǎng miǎn

赏识眷顾。

9、[高眄]gāo miǎn

犹傲视。

10、[恩眄]ēn miǎn

犹恩盼。

11、[矘眄]tǎng miǎn

眼神直视貌。

12、[睩眄]lù miǎn

视貌。

13、[眄眩]miǎn xuàn

目昏晕。

14、[眄望]miǎn wàng

观看。

15、[瞪眄]dèng miǎn

1.观,看。 2.傲视貌。

16、[渥眄]wò miǎn

看重,厚待。

17、[慈眄]cí miǎn

慈爱地看顾。

18、[睇眄]dì miǎn

斜视;顾盼。

19、[眄眄]miǎn miǎn

1.无知貌。 2.斜视貌。唐 鲍溶《湘妃列女操》诗:“目眄眄兮意蹉跎,魂腾腾兮惊秋波。”《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元年》:“由是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苟得间则攻而族之。”胡三省 注:“眄,眠见翻。目偏合而衺视也。”

20、[眄睨]miǎn nì

指斜视,表示轻慢。

21、[眄伺]miǎn sì

窥探;侦伺。

22、[识眄]shí miǎn

赏识眷顾。

23、[宠眄]chǒng miǎn

亦作“宠盼”。宠爱垂青。

24、[监眄]jiān miǎn

犹监察。监,通“鉴”。

25、[长眄]cháng miǎn

放眼远望。

26、[内眄]nèi miǎn

犹内视。道家修养内丹功夫之一。谓闭目不观外物,静神定心,邪妄不侵。

27、[转眄]zhuǎn miǎn

1.转动目光。《后汉书·卢植传》:“植 侍讲积年,未尝转眄。”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宋 黄庭坚《西江月》词:“转眄惊翻长袖,低徊细踏红靴。” 2.转眼。喻时间短促。唐 杜甫《晓发公安》诗:“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宋 洪迈《夷坚丁志·阎罗城》:“见其妻 郑氏 亦涉水登岸,欲前同途,转眄间已相失。”

28、[眄饰]miǎn shì

顾眷奖饰。语本 南朝 梁 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咳唾为恩,眄睞成饰。”唐 王勃《上武侍极启》之二:“不缘媒绍,轻承眄饰。”

29、[眷眄]juàn miǎn

眷恋;眷顾。

30、[眄睐]miǎn lài

1.顾盼。《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眄睞以适意,引领遥相睎。”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褚 眄睞良久,指 嘉 曰:‘此君小异,得无是乎?’”宋 贺铸《感皇恩》词:“歌笑见餘妍,情生眄睞。”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护军女》:“话间眄睞其目,愈增嫵媚。” 2.眷顾。南朝 梁 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况 昉 受教君子,将二十年,咳唾为恩,眄睞成饰。”《魏书·恩倖传序》:“夫令色巧言,矫情饰貌,邀眄睞之利,射咳唾之私,此盖苟进之常也。”宋 欧阳修《夷陵上运使启》:“凡居部属,皆仰餘暉,顾此孤生,最为沉迹,时蒙眄睞,曲赐拊存。”

31、[周眄]zhōu miǎn

环顾。

32、[意眄]yì miǎn

关怀照顾。

33、[鹄眄]hú miǎn

见“鵠盼”。

34、[据鞍顾眄]jù ān gù miǎn

形容年老而壮志不衰。

35、[左顾右眄]zuǒ gù yòu miǎn

左看右看。细看。

36、[骋目流眄]chěng mù liú miǎn

骋目:纵目四望;流眄:转动眼睛。纵目四处远望。

37、[眄视指使]miǎn shì zhǐ shǐ

形容骄傲的神态。

miàn

1、[眄视]miàn shì

斜着眼看。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