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笔顺

丿 丿 丿 丿 丿 丿
左右等宽,左紧右松。“豙”整体紧凑,三个斜向笔画排布均匀。“殳”撇捺舒展,上下中心相对,重心安稳。

同音字

读音为yì的字 读音为yi的字

基础解释

果断;坚决:~然。~力。

详细解释

〈形〉

  1. (形声。从殳,“殳”指兵器。本义:意志坚强、果断)

  2. 同本义

    毅,有决也。——《说文》

    毅,强而能断也。——《论语·泰伯》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性严毅。——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毅武(刚强勇武);毅烈(刚毅节烈)

  3. 坚决

    心毅,则憎心见于下。——《韩非子·八说》

    杀敌为果,致果为毅。——《左传》

    又如:毅色(严肃坚决的神态)

  4. 残忍,残酷

    强忍犯义,毅也。——《国语·楚语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毅-中華語文大辭典

毅丨ˋyì1.剛強而堅韌。[例]~力|~然|沉~|剛~。2.姓。

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毅 yì
形刚毅;坚强;果断。《国殇》:“魂魄~兮为鬼雄。”《十则》:“士不可以弘~,任重而道远。”

毅-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毅 yì
意志堅定,果斷。
《論語·泰伯》:
士不可以不弘~。
《韓非子·孤憤》:
能法之士必强~而勁直。(勁直:剛强正直。)

毅-漢語大字典


《説文》:“࣫֯܌妄怒也。一曰有決也。从殳,豙聲。”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作‘毅’,隸省。”
yì 《廣韻》魚既切,去未疑。微部。
(1)果决;刚强;坚韧。《説文·殳部》:“毅,有决也。”《廣韻·未韻》:“毅,果敢也。”《書·臯陶謨》:“擾而毅。”孔傳:“致果為毅。”《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何晏注:“毅,强而能斷也。”宋王安石《杜甫畫像》:“力能排天斡九地,壯顔毅色不可求。”清陳澧《東塾讀書記》卷二:“讀書隨意翻閲,不能自首至尾,斯不毅矣。”
(2)严酷;严厉。《韓非子·内儲説上》:“殷之法,棄灰于公道者,斷其手。子貢曰:‘棄灰之罪輕,斷手之罰重,古人何太毅也?’”舊注:“毅,酷也。”《新唐書·宋璟傳》:“政清毅,吏下無敢犯者。”又义同“极”、“甚”。《國語·楚語下》:“若來而無寵,速其怒也。若其寵之,毅貪無厭。”
(3)妄怒;盛怒。《説文·殳部》:“毅,妄怒也。”段玉裁注:“凡氣盛曰妄。”
(4)胜。《爾雅·釋詁上》:“毅,勝也。”郭璞注:“毅,得勝也。”
(5)困。《廣雅·釋言》:“毅,困也。”
(6)围棋术语。棋死结局为毅。宋徐鉉《圍棋義例·詮釋》:“毅,提也。棋死而結局曰毅,既毅而隨手曰復毅,俗又謂之提。”
(7)姓。《萬姓統譜·未韻》:“毅,見《姓苑》。”

毅-康熙字典


【辰集下】【殳字部】 毅
★【唐韻】【集韻】魚旣切【韻會】疑旣切,𠀤音劓。【說文】妄怒也。一曰有決也。从殳𧱏聲。𧱏,豕怒毛豎也。【正譌】𧱏从辛者,剛也。下从豕會意,故借爲剛毅字。【書·臯陶謨】擾而毅。【正義】《左傳·宣二年》殺敵爲果,致果爲毅。謂爲致果敢殺敵之心是爲强毅。和順者失於不斷,故順而能決,乃爲德也。【論語】剛毅木訥近仁。【又】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劉劭·人物志】溫直而擾毅,木之德也。剛塞而弘毅,金之德也。
◎又州名。【輿地廣記】武州,唐末置,領文德一縣,後唐長興元年改毅州。
◎又鳥名。鶡稱毅鳥,謂其性敢於鬭也,見【張華·禽經】。
◎又弈法,毅,提也。棋死而結局曰毅,旣毅而隨手曰復毅,俗又謂之提。見【徐鉉·圍棋義例】。 隸作𣫚。

毅-中華大字典

1、毅讀音:魚旣切,音劓,未韻。釋文:
❶本作齚。《說文》:齚。妄怒也。一曰。~有決也。《段注》:苞注論語曰。~强而能決斷也。
❷致果爲~。見《左宣二年傳》。
❸勝也。見《爾雅釋詁》。
❹困也。見《廣雅釋言》。
❺棋死而結局曰~。見《徐鉉圍棋義例》。
❻~鳥。鶡之別名。《張華禽經》:鶡稱~鳥。謂其性敢於鬭也。
❼州名。唐武州。領文德一縣。後唐長興元年改置~州。當今直隸宣化縣治。
2、熲釋文:毅譌字。見《集韻》。
3、齚釋文:毅本字。見《說文》。
4、䝘釋文:同毅。見《篇海》。

毅-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毅yì
坚决:~力|刚~|坚~。

毅-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毅殳1115ㄧˋyì形①堅定、果決。《說文解字.殳部》:「毅,有決也。」如:「剛毅」、「果毅」。《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三國魏.何晏.集解:「毅,強而能斷也。」②嚴厲。《韓非子.內儲說上》:「子貢曰:『棄灰之罪輕,斷手之罰重,古人何太毅也?』」《新唐書.卷一二四.宋璟傳》:「歷杭、相二州,政清毅,吏下無敢犯者。」

毅-中草药辞典

【读音】yì
【繁体】毅
毅<形>
(形声。从殳,“殳”指兵器。本义:意志坚强、果断)
同本义[firm]
毅,有决也。――《说文》
毅,强而能断也。――《论语·泰伯》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性严毅。――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毅武(刚强勇武);毅烈(刚毅节烈)
坚决[resolute]
心毅,则憎心见于下。――《韩非子·八说》
杀敌为果,致果为毅。――《左传》
又如:毅色(严肃坚决的神态)
残忍,残酷[ferous]
强忍犯义,毅也。――《国语·楚语下》
毅yì果断,意志坚定:~力。强~。刚~。~然决断。

毅-汉语大词典

毅yi
〡ˋ
〔《广韵》鱼既切,去未,疑。〕
1.刚强坚韧。
●《书·皋陶谟》:“扰而毅,直而温。”
●孔传:“致果为毅。”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朱熹集注:“毅,强忍也……非毅不能致其远。”
●隋王通《中说·礼乐》:“问温峤。子曰:毅人也。”
●宋曾巩《冬望》诗:“长松夹树盖十里,苍颜毅气不可回。”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论语》:“读书随意翻阅,不能自首至尾,斯不毅矣。”
2.英武,勇猛。
●《楚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禽经》:“鹖,毅鸟也,毅不知死。”
张华注:“性敢于斗,死犹不置,是不知死也。《左传》:‘鹖冠’,武士戴之,象其勇也。”
●晋陆机《辩亡论上》:“虎臣毅卒,循江而守。”
3.残酷;严厉。
●《韩非子·内储说上》:“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子贡曰:‘弃灰之罪轻,断手之罚重,古人何太毅也。’”
王先谦集解引旧注:“毅,酷也。”
●唐赵璘《因话录·商上》:“﹝柳元公﹞奉继亲薛太夫人,尽孝敬之道……在薛夫人之侧,未尝以毅颜待家人。”
4.指严正。
●宋梅尧臣《谢王待制劝复饮》诗:“公复遗我诗,责我词甚毅。”
5.妄怒;盛怒。
●《国语·楚语下》:“其为人也,展而不信,爱而不仁,诈而不智,毅而不勇。”
按,《说文·殳部》:“毅,妄怒也。”
段玉裁注:“凡气盛曰妄。”
6.围棋术语。谓棋死结局。
●宋徐铉《围棋义例·诠释》:“毅,提也。棋死而结局曰毅,既毅而随手曰复毅,俗又谓之提。”
7.姓。
●明有推官毅贝。见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僻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毅力]yì lì

坚强持久的意志:学习没有~是不行的。

2、[毅然决然]yì rán jué rán

毅然:顽强地;决然:坚决地。意志坚决,毫不犹豫。

3、[坚毅]jiān yì

坚定有毅力:性格~。~的神态。

4、[毅然]yì rán

坚决地;毫不犹疑地:~决然。~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

5、[沉毅]chén yì

沉着坚毅:稳健~的性格。

6、[果毅]guǒ yì

1.果敢坚毅。《书·泰誓下》:“尔众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孔颖达 疏:“果为果敢,毅为强决……皆言其心不犹豫也。”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奋果毅之壮烈,骋干戈以静难者,武人也。”《明史·戚继光传》:“﹝ 继光 ﹞与 大猷 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瞿秋白《赤都心史》四:“他那果毅沉潜的活力,待些须,依旧是光华万丈。” 2.隋 唐 时武官名。隋 时统骁果之兵,唐 时统府兵。《隋书·炀帝纪下》:“﹝ 大业 九年﹞辛卯,置折衝、果毅、武勇、雄武等郎将官,以领驍果。”《旧唐书·杨朝晟传》:“初,在 朔方 为部军前锋,常有功,授 甘泉 果毅。”宋 孔平仲《续世说·识鉴》:“张守珪 为 幽州 果毅,仪形瓌壮,善骑射,性慷慨有节义。”

7、[毅勇]yì yǒng

坚毅勇敢。

8、[强毅]qiáng yì

1.亦作“彊毅”。刚强坚定,有毅力。 2.威猛。 3.犹顽固。

9、[毅色]yì sè

严肃坚决的神态。

10、[清毅]qīng yì

清正刚毅。

11、[豪毅]háo yì

富贵有气派。唐 李贺《嘲少年》诗:“长金积玉夸豪毅,每揖闲人多意气。”

12、[魁毅]kuí yì

壮伟而刚毅。

13、[扰毅]rǎo yì

和顺坚毅。语本《书·皋陶谟》:“扰而毅。”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九徵》:“温直而扰毅,木之德也。”

14、[卞毅]biàn yì

性急而刚。王闿运《诰授光禄大夫衡阳彭公年七十有五行状》:“公性卞毅,又移营海口,居草棚,暑湿寒雨,内外煎逼,发病遂不可治。”

15、[忠毅]zhōng yì

忠正刚毅。

16、[毅豹]yì bào

古代寓言中 鲁国 人 张毅 和 单豹 的并称。

17、[毅烈]yì liè

刚毅节烈。

18、[柔毅]róu yì

和柔而沉毅。

19、[敢毅]gǎn yì

勇敢刚毅。

20、[毅虫]yì chóng

指传说中的猛兽。

21、[猛毅]měng yì

1.勇猛刚毅。 2.凶暴严酷。

22、[严毅]yán yì

严厉刚毅。

23、[毅魄]yì pò

犹英灵。语出《楚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清 黄景仁《东阿项羽墓》诗:“昔奠絮酒 乌江 头,知君毅魄羞江流。”清 丘逢甲《夏夜追话旧事》诗:“如闻 鹿耳 鯤身 畔,毅魄三更哭义旗。”郭沫若《由葛录亚想到夏完淳》:“束发从军,死为毅魄。”

24、[毅猛]yì měng

威武勇猛。

25、[鲠毅]gěng yì

梗直刚毅。

26、[亢毅]kàng yì

刚毅。

27、[雄毅]xióng yì

勇武刚毅。

28、[毅武]yì wǔ

刚强勇武。

29、[洪毅]hóng yì

谓意志远大,刚强果断。

30、[宏毅]hóng yì

谓志向远大,意志坚强。

31、[骁毅]xiāo yì

勇猛果决。

32、[贞毅]zhēn yì

坚贞刚毅。

33、[武毅]wǔ yì

1.勇武刚毅。 2.指勇武刚毅的人。

34、[温毅]wēn yì

温文而有毅力。

35、[壮毅]zhuàng yì

勇壮刚毅。

36、[疆毅]jiāng yì

刚强坚毅。疆,通“彊”。

37、[优毅]yōu yì

优柔刚毅。

38、[重毅]zhòng yì

庄重坚毅。

39、[乐毅论]lè yì lùn

著名的小楷法帖。

40、[柳毅传书]liǔ yì chuán shū

唐 李朝威 作传奇小说《柳毅传》,写男主人公 柳毅 传书搭救 洞庭 龙女,后与其结为夫妻。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