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án

笔顺

丿 𠃍 𠃍 𠃍

同音字

读音为tán的字 读音为tan的字

基础解释

1.檀香,常绿小乔木。木材极香,可制器具,也可入药。 2.紫檀,常绿乔木。产于亚洲热带。木材坚硬,紫红色,为优良的家具用材。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木,亶( dǎn)声。本义:木名。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时无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紫檀(即红木);榆科的青檀)

  2. 同本义

    檀,檀木也。——《说文》

    坎坎伐檀兮。——《诗·魏风·伐檀》

    又如:檀车(古代车子多用檀木为之,故称);檀板(乐器名。檀木制的拍板);檀柘(檀树与柘树);檀桐(檀木与桐木);檀槽(檀木制成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槽格)

  3. 香木檀的省称,即檀香 。

    如:檀印(檀香);檀林(旃檀之林。佛寺的尊称);檀香扇(用檀香木做骨架的扇)

  4. 情郎 。

    如:檀奴(檀郎,女子对丈夫或情郎的昵称);檀郎谢女(喻指多才而钟情的青年男女)

〈形〉

  1. 浅红色,浅绛色 。

    如:檀口香腮(比喻女子的嘴和脸红而香);檀口(女子粉红色的嘴唇);檀子(浅红色颜料)

〈动〉

  1. 布施 。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如:檀那国(佛语。指没有邪恶凶杀,人们都好善乐施的理想国度);檀越(檀主,檀那。施主)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檀檀-汉语大词典

檀檀舒坦闲适貌;舒展貌。
●《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挥鞭再骋堂堂貌,敲镫重夸檀檀身。”
蒋礼鸿通释:“‘檀檀’应读为‘儃儃’……是举动舒坦大方的意思,所以和‘堂堂’相对。”
●明何景明《霍山辞》:“桂树生兮何檀檀,霜霰下兮夕以寒。”

檀-中華語文大辭典

檀ㄊㄢˊtán1.植物名:(1)指檀香。半寄生性常綠喬木。株高可達十公尺。生長緩慢,通常要數十年才能成材。樹皮為灰褐色,木質細緻堅韌,可作高級雕刻用材。心材為黃褐色,有強烈香氣,可蒸餾出白檀油,為貴重藥材及香料。(2)指青檀。落葉喬木。樹皮為淺灰色,單葉互生,葉呈卵形。材質堅韌,紋理細密,耐腐耐水浸,可供家具、農具、建材等使用。莖皮及枝皮纖維是製造書畫宣紙的優質原料。(3)指紫檀。落葉喬木。羽狀複葉,花黃色,結圓形莢果。心材呈紅棕色,質地堅硬細密,花紋美觀,可製雕刻藝術品、家具、建材等,亦可作藥用,為高貴木材之一。2.淺絳色的。[例]~色。3.姓。

檀-中草药辞典

【读音】tán
【繁体】檀
檀〈名〉
(形声。从木,亶声。本义:木名。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时无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紫檀(即红木);榆科的青檀)
同本义[sandalwood]
檀,檀木也。――《说文》
坎坎伐檀兮。――《诗·魏风·伐檀》
又如:檀车(古代车子多用檀木为之,故称);檀板(乐器名。檀木制的拍板);檀柘(檀树与柘树);檀桐(檀木与桐木);檀槽(檀木制成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槽格)
香木檀的省称,即檀香[sandalwood]。如:檀印(檀香);檀林(旃檀之林。佛寺的尊称);檀香扇(用檀香木做骨架的扇)
情郎[fancyman]。如:檀奴(檀郎,女子对丈夫或情郎的昵称);檀郎谢女(喻指
檀tán檀树,有多种:
①黄檀,落叶乔木,木质坚韧,可做器具及车辆。
②青檀,落叶乔木,花绿色,果实有翅。木材坚硬,可做器具和供建筑用。
③紫檀,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和亚热带,木材坚实带红色,俗称"红木",可做优质家具。
④檀香,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和亚热带。木材坚硬,很香,可做香料或器物,又可供药用。
────────────────—
檀tǎn1.见"檀檀"。
────────────────—
檀shàn1.人名用字。春秋有饔人檀。见《集韵·去线》。2.通"擅"。参见"檀美"。

檀-辞源3

【檀】17画 4091·6 tán  ㄊㄢˊ  徒干切,平,寒韻,定。元部。㊀木名。詩 魏風 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漢 王充 論衡 狀留:“樹檀以五月生葉,後彼春榮之木,其材強勁,車以爲軸。”㊁香木。“栴檀”的ॳѧȱ。梁文紀二 ॳѦև帝(蕭綱)謝賚扇啓:“文均析縷,香發海檀。”參見“檀香”。㊂淺紅色。全唐詩六六五 羅隱 牡丹:“豔多煙重欲開難,紅蘂當心一抹檀。”㊃梵語譯音。布施。見“檀那①”、“檀心②”。㊄ 周封國名。左傳 成十一年:“昔 周克 商,使諸侯撫封,蘇忿生以 溫爲司寇,與 檀伯達封于 河。”故地在今 河南 濟源市東南。㊅姓。齊太公爲 灌檀宰,後以地爲氏。春秋 魯有 檀弓。見 廣韻。

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檀tán

①青檀、紫檀等的统称:~木。
②(Tán)姓。

檀-中華大字典

1、檀讀音:唐干切,音壇,寒韻。釋文:
❶~木也。見《說文》。《段注》:鄭風傳曰。~、彊刃之木。刃、今韌字。
❷坦也。摩之使坦然平也。見《釋名釋用器》。
❸~車。兵車也。《詩杕杜》:~車幝幝。
❹旃~。香木也。紫~、白~、總謂之旃~。見《本草綱目香木類》。
❺~桓。黃蘖根名。見《本草綱目喬木類》。
❻~那。梵語。華言施也。《法苑珠林》:所有衣服。悉用~那。
 〔按日本妻稱夫、僕役稱主、俱曰~那〕。
❼~越。梵語。華言施主也。〔王維詩〕:~越施金錢。
❽~郞。夫壻之美稱。〔李商隱詩〕:今朝歌管屬~郞。
 〔按箋注。~奴。潘安仁小字。後人因號曰~郞〕。
❾州名。唐置。屬河北道。本漢漁陽郡白~縣地。當今直隸密雲縣治。
❿臺名。《大戴記保傅》:簡公以弑于~。
⓫~溪。水名。在今湖北襄陽縣西六里。
⓬~香山。一名哈瓦連。又作夏威夷。凡八㠀。占波里內西亞極北之部。今屬美國。英文Hawaii。
⓭姓也。《萬姓統譜》:齊公族有食瑕丘~城。因以爲氏。
2、檀讀音:時戰切,音善,霰韻。釋文:人名。春秋時饔人~。見《集韻》。

檀-漢語大字典


《説文》:“檀,木也。从木,亶聲。”
(一)tán 《廣韻》徒干切,平寒定。元部。
(1)木名。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时无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落叶乔木,木材坚韧,可制车辆和用具等。豆科的紫檀,常绿大乔木,木材红棕色,通称“红木”,坚重细致,可制优良家具及乐器等,树脂和木材削片和锉末入药,治疮毒。榆科的青檀,落叶乔木,木材坚硬,纹理直,结构细,可作建筑和器具用材,树皮为制造宣纸的主要原料。《説文·木部》:“檀,木也。”《本草綱目·木部·檀》:“檀,〔集解〕時珍曰:檀有黄、白二種,葉皆如槐,皮青而澤,肌細而膩,體重而堅,狀與梓榆、筴蒾相似……檀木宜杵楤鎚器之用。”《詩·鄭風·將仲子》:“無踰我園,無折我樹檀。”毛傳:“檀,強韌之木。”孔穎達疏:“檀材可以為車。”《後漢書·文苑傳·杜篤》:“楩枏檀柘,蔬果成實。”
(2)木名。“栴檀”的简称,即檀香。《篇海類編·花木類·木部》:“檀,木名。又香名。”南朝梁簡文帝《謝賚扇啓》:“香發海檀,肅肅清風。”元周達觀《真臘風土記》:“男女身上常塗香藥,以檀麝等香合成。”参见“栴”。
(3)浅绛色,或浅赭色。明陳繼儒《枕譚·檀暈》:“畫家七十二色有檀色,淺赭所合,婦女眉旁暈色似之,故稱檀暈。”唐韓偓《余作探使以繚綾手帛子寄賀因而有詩》:“黛眉印在微微緑,檀口消來薄薄紅。”宋蘇軾《王伯敭所藏趙昌畫四首·黄葵》:“檀心自成暈,翠葉森有芒。”
(4)器具名。《釋名·釋用器》:“檀,坦也,摩之使坦然平也。”畢沅疏證:“檀之為器,未詳其用。案,《説文》云:‘耰,摩田器。’據云‘摩之使坦然平’,竊疑檀即耰也。”
(5)台名。《大戴禮記·保傅》:“威王以齊强於天下,而簡公以弑於檀。”盧辯注:“檀,臺名也。”
(6)姓。《廣韻·寒韻》:“檀,姓。”《通志·氏族略三》:“檀氏,《姓纂》云,姜姓,齊公族有食瑕丘檀城,因以為氏。然瑕丘,魯地也。或齊之公族奔于魯者,受邑乎檀也。《禮記》魯有檀弓,是其裔也……望出清河平盧高平。”
(二)shàn 《集韻》時戰切,去線禪。
人名用字。《集韻·綫韻》:“檀,人名。《春秋傳》有饔人檀。”

檀-汉语大词典

檀(I)tan
ㄊㄢˊ
〔《广韵》徒干切,平寒,定。〕
1.木名。
●《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汉王充《论衡·状留》:“树檀以五月生叶,后彼春荣之木,其材强劲,车以为轴。”
2.香木栴檀的省称。即檀香。
●南朝梁简文帝《谢赉扇启》:“文均析缕,香发海檀。”
●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三教》:“男女身上常涂香药,以檀麝等香合成。”
●《红楼梦》第四三回:“宝玉想到别的香不好,须得檀、芸、降三样。”
参见“檀香”。
3.形容味香。参见“檀粉”。
4.浅红色;浅赭色。
●唐罗隐《牡丹》诗:“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明陈继儒《枕谭·檀晕》:“按画家七十二色有檀色,浅赭所合,妇女晕眉色似之。人皆不知檀晕之义,何也?”
5.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参见“檀越”、“檀维”、“檀龛”。
6.姓。
●春秋鲁有檀弓。见《礼记·檀弓上》。
檀(II)t?n
ㄊㄢˇ
见“檀檀”。
檀(III)shan
ㄕㄢˋ
〔《集韵》时战切,去线,禅。〕
1.人名用字。
●春秋有饔人檀。见《集韵·去线》。
2.通“擅”。参见“檀美”。

檀-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檀
★【唐韻】徒干切【集韻】唐干切【正韻】唐闌切,𠀤音壇。【說文】木也。【詩·小雅】爰有樹檀。【註】善木。【鄭風】無折我樹檀。【註】强韌之木。【周禮·冬官考工記】鄭註:輻以檀。
◎又【本草】紫檀白檀。【綱目】總謂之旃檀。
◎又州名。【前漢·地理志】白檀縣,屬漁陽郡。唐置檀州。
◎又姓。【統譜】齊公族有食瑕丘檀城,因以爲氏。
★又【集韻】時戰切,音善。人名。春秋饔人檀。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中車輻。〕 謹按考工記無中車輻之文。今改考工記鄭註輻以檀。

檀-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檀木1317ㄊㄢˊtán名①植物名:⑴指檀香。參見「檀香檀香」條。⑵指青檀。榆科青檀屬,落葉喬木。高可十餘公尺。樹皮淺灰色,有小皮孔,葉為螺旋狀排列,卵形。材質堅硬細緻,供家具、農具、建材等用材。⑶指紫檀。豆科紫檀屬。產於亞洲東南部,木材淡紅色,質亦堅硬緻密,可為家具、建材等。②佛教指布施。為六度之一。為梵語 dāna 的音譯。全譯作「檀那」、「陀那」。③姓。如戰國時魯有檀弓。形淺紅色的。如:「檀色」、「檀口」。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án

1、[紫檀]zǐ tán

1.常绿乔木,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花黄色,结荚果。木材坚硬,红棕色,木纹美观,可用来做贵重的家具或乐器等。原产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 2.这种植物的木材。

2、[檀香]tán xiāng

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花初为黄色,后变红色。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具,也可提取药物或香料。原产印度等地。

3、[白檀]bái tán

木名。即檀香。属檀香科。可作器具,亦可入药。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装背褾轴》:“贞观、开元 中,内府图书一例用白檀身、紫檀首、紫罗褾织成带,以为官画之标。”《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堕婆登国》:“贞观 二十一年,其王遣使献古贝、象牙、白檀。”

4、[旃檀]zhān tán

古书上指檀香。

5、[檀君]tán jūn

神话中 朝鲜 的开国者。

6、[檀郎]tán láng

《晋书·潘岳传》、《世说新语·容止》载:晋 潘岳 美姿容,尝乘车出 洛阳 道,路上妇女慕其丰仪,手挽手围之,掷果盈车。岳 小字 檀奴,后因以“檀郎”为妇女对夫婿或所爱幕的男子的美称。唐 温庭筠《苏小小歌》:“吴 宫女儿腰似束,家在 钱唐 小江曲,一自 檀郎 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緑。”南唐 李煜《一斛珠》词:“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 檀郎 唾。”《金瓶梅词话》第五一回:“何时借得东风便,刮得 檀郎 到枕边。”清 陈维崧《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读书》词:“竹响似行人,檀郎 迴顾频。”

7、[檀板]tán bǎn

拍板,打击乐器,因多用檀木制成,所以叫檀板。

8、[伐檀]fá tán

篇名。《诗经》里的诗,通常拿开头一句里的两个字作为全诗的题目。檀,檀树,木质坚实,古代用作制造车子的材料。

9、[檀溪]tán xī

古溪名。在今 湖北省 襄樊市 西南。因 汉 末时 刘备 骑的卢马跃渡脱险而闻名。唐 胡曾《檀溪》诗:“三月 襄阳 緑草齐,王孙相引到 檀溪。”宋 苏轼《秧马歌》:“山城欲闭闻鼓鼙,忽作的卢跃 檀溪。”参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10、[檀桓]tán huán

1.中药名。黄蘖的根。 2.古地名。

11、[檀腮]tán sāi

指美人红润的腮颊。

12、[速檀]sù tán

阿拉伯文sultan的音译。今译作苏丹,意为君主或统治者。伊斯兰教国家或地区的统治者广泛使用这一称号。

13、[檀蘂]tán ruǐ

浅红色的花蕊。

14、[檀舆]tán yú

即檀车。参见“檀车”

15、[檀那]tán nà

1.梵语音译。施主。 2.梵语音译。布施。

16、[檀子]tán zǐ

浅红色颜料。

17、[锦檀]jǐn tán

美丽的檀妆。

18、[檀龛]tán kān

佛龛。

19、[檀美]tán měi

擅美。专美,特有其美。檀,通“擅”。

20、[檀轴]tán zhóu

用檀香木做的画轴。

21、[檀府]tán fǔ

僧人对施主住宅的敬称。

22、[檀痕]tán hén

带有香粉的泪痕。

23、[檀桐]tán tóng

檀木与桐木。泛指良材。

24、[沈檀]shěn tán

1.亦作“沉檀”。指沉香木和檀木。二者均为香木。唐 罗隐《迷楼赋》:“斯楼乃峙,榱桷沉檀,栋梁杞梓。”《新唐书·李蔚传》:“懿宗 成 安国祠,赐宝坐二,度高二丈,构以沉檀。”《续资治通鉴·元武宗至大元年》:“泉州 大商进异木沉檀可构宫室者。” 2.用沉香木和檀木做的两种著名的熏香料。《梁书·诸夷传·盘盘国》:“中大通 元年五月,累遣使贡牙像及塔,并献沉檀等数十种。”唐 李中《宫词》之二:“金波寒透水精帘,烧尽沉檀手自添。”明 杨珽《龙膏记·空访》:“沉檀烟起盘红雾,一缕朝霞窥绣户。” 3.指用沉檀木做的枕头。唐 李贺《美人梳头歌》:“西施 晓梦綃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4.指妆饰用的颜料。色深而带润泽者叫“沉”;浅绛色叫“檀”。唐、宋 妇女闺妆多用之:或用于眉端,或用在口唇上。南唐 李煜《一斛珠》词:“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箇,向人微露丁香颗。”一说,指沉香、檀香。见 宋 洪刍《香谱·江南李主帐中香法》。

25、[檀印]tán yìn

檀香。

26、[檀施]tán shī

1.布施。 2.施主。

27、[枕檀]zhěn tán

即枕头。檀,香料,古人常将其置于枕内,故称。

28、[檀慧]tán huì

佛教语。布施和智慧。

29、[真檀]zhēn tán

香木名。即檀香。

30、[檀鸡]tán jī

鸩鸟的别名。

31、[檀车]tán chē

1.古代车子多用檀木为之,故称。常用以指役车,兵车。 2.泛指一般车辆。

32、[檀口]tán kǒu

红艳的嘴唇。多形容女性嘴唇之美。

33、[悉檀]xī tán

1.见“悉曇”。 2.普遍施舍。

34、[檀奴]tán nú

女子对丈夫或情郎的昵称。

35、[檀的]tán de

古代妇女用红色点于面部的装饰。亦借指美貌女子。

36、[檀床]tán chuáng

指佛龛。因多用檀香木制成,故名。

37、[檀英]tán yīng

浅红色的花瓣。

38、[栴檀]zhān tán

也作旃檀。香木名。即檀香。

39、[檀维]tán wéi

佛教信徒。

40、[檀柘]tán zhè

檀树与柘树。二木质地坚韧,皆为良材,可做弓干。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