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拼音
yáng笔顺
一 丨 丿 丶 ㇌ 丿 丿“木”横短竖正。“易”取左斜势,三个斜向笔画大致平行、均匀。
同音字
读音为yáng的字 读音为yang的字基础解释
杨树,落叶乔木。种类很多,有山杨、毛白杨、小叶杨等多种,多为速生 用材树。木材供建筑、造纸等 用。详细解释
(形声。从木,昜( yáng)声。本义:植物名。落叶乔木)
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
杨,杨木也。——《说文》
杨,蒲柳。——《尔雅》
杨与柳别。杨,枝劲脆而短,叶圆阔而尖;柳,叶长而狭,枝软而韧。——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又如:白杨;赤杨
姓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杨-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楊
杨-中国历史辞典古国名。姬姓,在今山西洪洞东南。春秋时灭于晋,成为羊舌肸的采邑。
杨
“楊”的简化字。
杨(楊)yánɡ
名
①杨树,落叶乔木,叶子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种类很多,有银白杨、毛白杨、小叶杨等。
②(Yánɡ)姓。
【读音】yánɡ
【繁体】楊
杨<名>
(形声。从木,昜声。本义:植物名。落叶乔木)
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poplar]
杨,杨木也。――《说文》
杨,蒲柳。――《尔雅》
杨与柳别。杨,枝劲脆而短,叶圆阔而尖;柳,叶长而狭,枝软而韧。――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又如:白杨;赤杨
姓
杨(楊)yáng杨树,落叶乔木。有白~、响叶~、大叶~等多种。木材供制器物及造纸等用。洋yáng
⒈比海更大的水域:太平~。大西~。
⒉外国的,外来的:~货。~为中用。~钱(银币。旧时银币曾经从外国来,故名)。
⒊充满,盛大:~溢。
⒋[洋洋]
①水大:河水~~。〈引〉盛大,众多:~~万言。
②美好,高兴得意:喜~~。
③无家可归:焉~~而为客(焉:于是。客:客居在外的人)。
杨
【辰集中】【木字部】 楊
★【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說文】木名。【爾雅·釋木】楊,蒲柳。詳柳字註。
◎又【詩·秦風】隰有楊。【崔豹·古今註】白楊葉圓,靑楊葉長,栘楊圓葉弱蔕,微風大搖
◎又有赤楊,霜降則葉赤,材理亦赤。
◎又黃楊。【埤雅】黃楊性堅緻難長,歲長一寸,閏年倒長一寸。
◎又【博雅】白楊刀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楊縣屬河東郡。
◎又姓。【姓苑】出弘農、天水二望。
★又叶以征切,音盈。【馬融·廣成頌】珍林嘉樹,建木叢生。椿梧栝柏,柜柳楓楊。
同:楊
杨-辞源3同:楊
杨-汉语大词典杨yang
〡ㄤˊ
〔《广韵》与章切,平阳,以。〕
1.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雌雄异株,柔荑花序。种子有毛。常见的有银白杨、毛白杨等。
●《易·大过》:“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清陈梦雷《松树为风雨所拔叹》诗:“岁寒老树尚如此,何况朽木与枯杨。”
2.杨桃的省称。
3.指杨朱及其学派。
●《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唐韩愈《原道》:“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
4.鸟名。即白鷢。俗呼白鹞子。
●晋崔豹《古今注·鸟兽》:“杨,白鷢也。似鹰,尾上白。”
●《尔雅·释鸟》“鸉,白鷢”清郝懿行义疏:“按,白鷢,即今白鹞子。似雀鹰而大,尾上一点白,因名焉……王照圆《诗小纪》云:‘鸉,俗字当作杨。’”
5.古国名。故治在今山西省洪桐县东南。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叔侯曰:‘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晋是以大。’”
杨伯峻注:“此八国皆先后为晋所灭……杨国,一云周宣王子尚父,幽王时封为杨侯;一云唐叔虞之后,至晋武公,逊于齐,生伯侨,归周天子,封杨侯。”
●《国语·郑语》:“当成周者……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
韦昭注:“八国,姬姓也。”
6.通“阳”。
●汉王充《论衡·骨相》:“卫青父郑季与杨信公主家僮卫媪通,生青。”
●刘盼遂集解:“孙诒让曰:‘杨,《汉书》本传作阳,字通。’”
7.通“扬”。参见“杨子”。
8.通“炀”。参见“杨豚”。
9.姓。
同:黃楊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áng
1、[杨树]yáng shù
1.几种杨树(尤指欧洲的欧洲山杨Populustremula、北美的颤杨P.tremuloides和大齿杨P.grandidentata),它们的叶由于它们的扁平叶柄能在微风中摇动。 2.杨属的各种乔木的任一种。
2、[白杨]bái yáng
毛白杨。
3、[杨柳]yáng liǔ
1.杨树和柳树。 2.泛指柳树。
4、[杨梅]yáng méi
1.常绿乔木,叶子长倒卵形,花褐色。果实近球形,表面有粒状突起,紫红色或白色,味酸甜,可以吃。 2.这种植物的果实。 3.指梅毒。
5、[水杨]shuǐ yáng
蒲柳。
6、[杨桃]yáng táo
也作阳桃、羊桃。也叫五敛子。常绿或半常绿乔木。高可达12米。奇数羽状复叶。浆果椭圆形,长5—8厘米,有5棱。未熟前果皮青绿色,熟时黄色。秋冬果熟,可食。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7、[黄杨]huáng yáng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对生,披针形或卵形,花黄色而有臭味。木材淡黄色,木质致密,可以做雕刻的材料。
8、[杨门]yáng mén
即蔽簹。本为车簹,用以蔽尘。也做门扉。一说,门名。
9、[张杨]zhāng yáng
1936年12月发动 西安 事变的著名将领 张学良、杨虎城 的并称。续范亭《抗战六周年七七感言》:“西安 事变后本是团结最好机会,惜未能示宽大于 张杨。”
10、[青杨]qīng yáng
是中国北方的习见树种。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树冠宽卵形。树皮幼时灰绿色,平滑,老时灰白色,浅纵裂。叶柄圆柱形,无毛;蒴果卵圆形,3-5月开花,5-7月结果。
11、[垂杨]chuí yáng
词语解释垂杨ㄔㄨㄟˊ ㄧㄤˊ柳树的别名。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见「柳树」条。
12、[山杨]shān yáng
杨柳科。落叶乔木。叶近圆形。早春先叶开花,花序长条状下垂,花药红色。分布于 东北 及 黄河 中下游地区。
13、[朱杨]zhū yáng
即赤杨。一种落叶乔木。
14、[赤杨]chì yáng
1.指 洪秀全 和 杨秀清,暗喻 太平天囯。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 乃誉 ﹞值 赤 杨 之乱,弃儒而贾,於贸易之暇,攻书画篆刻及诗古文辞。”旧称国家大乱为“红羊劫”,“红羊”与“洪杨”同音,“红”又与“赤”同义,因以“赤杨”暗喻 太平天囯 农民起义为“红羊劫”。 2.树名。晋 崔豹《古今注·草本》:“赤杨,霜降则叶赤,材理亦赤也。”明 李时珍 以为即“檉柳”。见《本草纲目·木二·柽柳》。
15、[椴杨]duàn yáng
即河北杨。落叶乔木,树皮白色,光滑,叶子卵圆形。木材轻软有弹性。
16、[杨陓]yáng yū
见“杨紆”。
17、[杨沟]yáng gōu
1.指长安御沟。 2.指陕北米脂县杨家沟。
18、[杨忌]yáng jì
见“杨公忌”。
19、[杨班]yáng bān
汉 扬雄 与 班固 的并称。杨,通“扬”。
20、[杨刘]yáng liú
宋 杨亿 与 刘筠 的并称。
21、[密杨]mì yáng
见“密阳”。
22、[颜杨]yán yáng
书法家 唐 颜真卿 和 五代 杨凝式 的并称。
23、[杨风]yáng fēng
见“杨风子”。
24、[三杨]sān yáng
1.指晋朝杨骏、杨珧、杨济。 2.指唐代杨凭、杨凝、杨凌。 3.指明朝的杨士奇、杨荣、杨溥。
25、[杨回]yáng huí
相传为神话人物 西王母 的姓名。
26、[杨叛]yáng pàn
同“杨叛儿”。《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杨叛儿>之八》:“《杨叛》西随曲,柳花经东阴。”
27、[杨扠]yáng chā
亦作“杨叉”。一种叉禾草的农具,长柄,歧头如丫。
28、[杨豚]yáng tún
佳肴名。即烤乳猪。杨,通“煬”,炙,烘烤。
29、[杨叉]yáng chā
见“杨扠”。
30、[逃杨]táo yáng
叛离 杨朱 之道。
31、[尤杨]yóu yáng
南宋 诗人 尤袤、杨万里 的并称。
32、[蒲杨]pú yáng
蒲柳。
33、[杨禾]yáng hé
高粱。
34、[折杨]shé yáng
古俗曲名。宋 苏轼《次韵王郎见庆生日并寄茶》:“《折杨》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蔿于》。”章炳麟《国故论衡·辨诗》:“《皇华》,即《小雅》之篇,而里巷袭其语;《折杨》,以后 李延年 二十八解復有云《折杨柳》者,此皆转相因袭者也。”
35、[杨楯]yáng dùn
杨木做的盾牌。《左传·定公六年》:“﹝ 乐祁 ﹞献杨楯六十於 简子。”杨伯峻 注:“古代盾或以木为之,此杨木非水杨……则此杨楯之杨或即黄杨,木材黄色,质坚緻,故以为盾。”宋 徐晋卿《春秋经传类对赋》:“孟庄子 为橁琴而示暇,宋 乐祁 献杨楯以貽辜。”
36、[杨褒]yáng bāo
字子美,四川华阳人。
37、[潘杨]pān yáng
《文选·潘岳〈杨仲武诔〉》:“既藉三叶世亲之恩,而子之姑,余之伉儷焉…… 潘 杨 之穆,有自来矣,矧乃今日慎终如始。”吕延济 注:“谓 岳 父与 仲武 祖旧相知好,况今日我与 仲武 顺祖父之好如始也。”后因以为典,代指姻亲交好关系。南朝 梁 沉约《奏弹王源》:“潘 杨 之睦,有异於此。”唐 卢照邻《哭明堂裴主簿》诗:“缔欢三十载,通家数百年,潘 杨 称代穆,秦 晋 忝姻连。”宋 刘克庄《沁园春·林卿得女》词:“好逑不数 潘 杨,占梦者曾言大秤量。”
38、[长杨]cháng yáng
1.亦作“长扬”。长杨宫 的省称。汉 扬雄《长杨赋》:“振师 五柞,习马 长杨。”唐 杜牧《杜秋娘》诗:“长杨 射熊羆,武帐弄哑咿。”宋 秦观《韦元成论》:“﹝ 元帝 ﹞ 永元 中幸 长扬 射熊馆,布车骑大猎,则是宫室宴享之事,未能如礼也。”明 高启《少年行》之一:“官侍 长扬 拜夕郎,况凭内宠在椒房。”清 洪昇《长生殿·禊游》:“传声报戚里,今日幸 长扬。”参见“长杨宫”。 2.连绵的杨柳。《文选·潘岳<闲居赋>》:“长杨映沼,芳枳树篱。”刘良 注:“杨,柳树也。”唐 温庭筠《太子西池》诗之二:“薄暮香尘起,长杨落照明。” 3.汉 扬雄 所作《长杨赋》的省称。唐 李白《大猎赋》:“《长杨》夸胡,设网为周阹。”宋 范仲淹《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愿闻歌画一,敢议赋《长杨》。”
39、[杨息]yáng xī
出声长叹。
40、[枭杨]xiāo yáng
见“梟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