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ǎng

笔顺

丿 丿 𠃌 丿

同音字

读音为bǎng的字 读音为bang的字

基础解释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

详细解释

〈名〉

  1. 木片

    载米三十万斛,钱布数十舫,竖榜为城。——《资治通鉴》

  2. 匾额

    魏时, 凌云殿榜未题而匠者误钉之。——《晋书·王献之传》

    又如:榜题(匾额题字);榜字(写在匾额上的大字)

  3. 告示应试取录的名单

    既而试榜出,时所推誉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汪洙《喜》

    皆不在榜。——《宋史·选举志》

    又如:放榜,榜上无名

  4. 公开张贴的名单、文书、告示

    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水浒全传》

    又如:光荣榜;榜示(文告,告示)

  5. 屋栋

    屋栋谓之甍。注:“今谓之榑,亦谓之檩,又谓之榜。”——《营造法式》

〈动〉

  1. 公开张贴文书、告示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白居易《新乐府·杜陵叟》

    又如:榜谕(发榜下告);榜募(张榜招募)

  2. 题署

    而州之僧舍无所谓藏经者,独榜其所居室,曰“思无邪斋”。——宋· 苏轼《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记》

  3. 另见 bàng;bēng

〈名〉

  1. 船桨

    齐吴榜以击汰。——《楚辞·涉江》。”

  2. 榜,船也。——《广雅》

    催榜渡乌江。—— 李贺《歌诗篇》

〈动〉

  1. 摇船,划船

    榜人奏采菱之歌。——张协《七命》

  2. 另见 bǎng;bēng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榜-中華語文大辭典

榜1ㄅㄤˇbǎnɡ1.張貼在公共場合的告示。[例]~文。2.考試錄取的名單。[例]~單|放~|落~。3.表揚。[例]標~。4.模範。[例]~樣。5.〈書〉匾額。[例]題~|~書。6.姓。榜2ㄅㄥˋbènɡㄅㄤˋbànɡ1.〈書〉船槳。[例]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以擊汰(《楚辭‧屈原‧九章‧涉江》)。2.〈書〉船。[例]催~渡烏江,神騅泣向風(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之十)。3.〈書〉使船前進。[例]吟君釣客詞中說,便欲南歸~小船(唐‧張籍〈書懷寄元郎中詩〉)。4.〈書〉擊;鞭打。[例]他日必再詔推問,比得昭雪,死於~笞之下者多矣(《金史‧卷一○九‧完顏素蘭列傳》)。

榜-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榜 -古漢語常用詞典

bǎng
①捶打;捶擊。司馬遷《報任安書》:“受~棰。”②木牌;匾額。《世說新語•巧藝》:“魏明帝起殿,欲安~,使仲將登梯題之。”③告示,公布的名單。杜牧《及策後寄長安故人》:“東都放~未花開。”【又】張貼告示。《漢書•崔駰傳》:“開鴻都門~賣官爵。”
bàng
矯正弓箭的工具。《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檠者,所以矯不直也。”
bàng
劃船用的工具。《涉江》:“齊吳~以擊汰。”【又】劃(船)。《宋書•朱百年傳》:“輒自~船送妻還孔氏。”
【榜歌】舟人之歌。
【榜掠】用鞭子或板子拷打。《漢書•孫寶傳》:“下獄複治,~將死卒無一辭。”

榜-中華大字典

1、榜釋文:同㮄。見《字彙》。
2、搒讀音:北孟切,祊去聲,敬韻。釋文:
❶掩也。見《說文》。《段注》:廣韻曰笞打。今義也。
❷同榜。進舟也。見《集韻》。
3、搒讀音:補曠切,音謗,漾韻。釋文:
❶掉船一歇。見《廣韻》。
❷同榜。進船也。見《集韻》。
4、搒讀音:蒲庚切,音彭,庚韻。釋文:笞擊也。《漢書張耳傳》:吏~笞數千。
5、搒讀音:晡橫切,音祊,庚韻。釋文:相牽也。見《集韻》。
6、牓讀音:補朗切,音榜,養韻。釋文:
❶牌也。見《玉篇》。
❷木片也。本作榜。見《類篇》。
7、牓讀音:舖郞切,音滂,陽韻。釋文:履触之模也。見《類篇》。
8、㮄讀音:蒲庚切,音彭,晡橫切,音祊,庚韻。釋文:
❶所㠯輔弓弩也。見《說文》。《段注》:經傳未見此義。竹部曰。趮、~也。假借之義也。辭章家用~人。則舟部之舫人也。
 〔按今隸作榜。玉篇引說文爲訓〕。
❷輔也。見《廣雅釋詁》。
❸投也。見《廣雅釋詁》。
❹擊也。見《漢書東方朔傳集注》。
9、㮄讀音:補朗切,音牓,養韻。補曠切,音謗,漾韻。釋文:
❶木片也。見《集韻》。
❷表列取士次第之狀曰~。〔杜牧詩〕:平明放~未花開。
❸船也。見《爾雅釋水》。
❹笞也。《後漢陳寵傳集注》:篣、卽榜也。古字通用。聲類曰。笞也。
❺相譽曰標~。《後漢李膺傳》:海內希風之流。遂共相標~。

榜-漢語大字典


《説文》:“榜,所以輔弓弩。从木,旁聲。”
(一)bēng 《廣韻》薄庚切,平庚並。又《集韻》晡横切。陽部。
(1)正弓弩器。《説文·木部》:“榜,所以輔弓弩。”徐鍇繫傳:“正弓弩之體也。”《韓非子·外儲説右下》:“榜檠矯直。”
(2)古代刑罚之一。《新書·階級》:“是以繫、縛、榜、笞、髡、刖、黥、劓之罪,不及士大夫,以其離主上不遠也。”《後漢書·肅宗孝章帝紀》:“詔曰:‘律云:掠者唯得榜、笞、立。’”
(二)bǎng 《廣韻》北朗切,上蕩幫。
(1)木片;木板。《廣韻·蕩韻》:“榜,木片也。”《宋書·鄧琬傳》:“(沈)攸之繕治船舸,材板不周,計無所出,會琬送五千片榜供(劉)胡軍用。”
(2)匾额。《世説新語·巧藝》:“韋仲將能書,魏明帝起殿,欲安榜,使仲將登梯題之。”唐白居易《兩朱閣》:“寺門敕榜金字書,尼院佛庭寬有餘。”《清朝野史大觀·清人逸事·孔東塘出山數異記》:“(孔)尚任奏曰:‘此榜宋徽宗御書飛白字也。’”
(3)告示应试取录的名单。唐杜牧《及第後寄長安故人》:“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迴。”《儒林外史》第二回:“難道和他同榜不成?”
(4)公开张贴的文书、告示。《後漢書·崔駰傳》:“靈帝時,開鴻都門榜賣官爵。”宋洪邁《容齋續筆》卷十:“榜至三日,山中之民競出如歸市。”《宋史·李庭芝傳》:“有李虎者,持招降榜入揚州,庭芝誅虎焚其榜。”
(5)题署。宋蘇軾《虔州崇慶禪院新經藏記》:“而州之僧舍無所謂經藏者,獨榜其所居室曰‘思無邪齋’而銘之,致其志焉。”徐珂《清稗類鈔·教育類》:“(秉綬)母卒,改家塾,榜其柱曰:‘未能將母園何用,且望成才塾有靈。’”
(6)屋栋。宋李誡《營造法式·總釋下·棟》“屋棟謂之甍”注:“今謂之槫,亦謂之檩,又謂之榜。”
(7)量词。计算面积的单位。《徐霞客遊記·黔遊日記一》:“其東有七榜之地,地寬而渥。”
(三)bàng 《廣韻》北孟切,去映幫。又《集韻》補曠切。陽部。
(1)桨,摇船的工具。《楚辭·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吴榜以擊汰。”王逸注:“吴榜,船櫂也。”南朝宋鮑照《采菱歌七首》之二:“弭榜搴蕙荑,停唱紉薰若。”
(2)船。《廣雅·釋水》:“榜,船也。”《正字通·木部》:“榜,併船也。”唐羅隱《春日憶湖南舊游,寄盧校書》:“旅榜前年過洞庭,曾提刀筆事甘寧。”明張煌言《别陳齊莫》:“偶乘越榜向南飛,客夢驚回起拂衣。”
(3)摇桨使船前进。《集韻·映韻》:“榜,進舟也。”唐張籍《書懷寄元郎中》:“吟君釣客詞中説,便欲南歸榜小船。”
(4)击;鞭打。《篇海類編·花木類·木部》:“榜,笞打也。”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壯部》:“榜,凡榜弓必約而攷擊之,故又為榜笞。”《史記·李斯列傳》:“趙高治斯,榜掠千餘,不勝痛,自誣服。”《新唐書·王播傳》:“窮治其姦,皆榜死。”章炳麟《赠大将军邹君墓表》:“陆军学生监督姚甲有奸私事,君……排闼入其邸中,榜颊数十,持剪刀断其辫发。”
(5)用同“傍”。依傍。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雲南五》:“或榜水居,不畏深淵,能浮以渡。”
(四)pāng 《集韻》鋪郎切,平唐滂。
(1)木名。《集韻·唐韻》:“榜,木名。”
(2)用同“旁”。旁边。明佚名《蘆花記》二下:“見爹爹在一榜怒氣愈大。”

榜-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榜 同㮄。

榜-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同:

榜-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榜(牓)bǎnɡ
①名张贴的名单:选民~|光荣~|贴出~来了。
②古代指文告:~文|张~招贤。
③书匾额:题~|~额。另见41页bànɡ;988页pénɡ。

榜-中草药辞典

【读音】bǎnɡ
【繁体】榜
榜<名>
木片[woodfiber]
载米三十万斛,钱布数十舫,竖榜为城。――《资治通鉴》
匾额[horizontalinscribedboard]
魏时,凌云殿榜未题而匠者误钉之。――《晋书·王献之传》
又如:榜题(匾额题字);榜字(写在匾额上的大字)
告示应试取录的名单[publishedlistofsuccessfulcanditates]
既而试榜出,时所推誉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汪洙《喜》
皆不在榜。――《宋史·选举志》
又如:放榜,榜上无名
公开张贴的名单、文书、告示[notice]
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水浒全传》
又如:光荣榜;榜示(文告,告示)
屋栋[ridgepole]
榜bǎng
①张贴出的名单:光荣~。
②旧指文告:~文。
【榜文】古代的文告。
────────────────—
榜bàng1.船桨。亦代指船。2.划船。
────────────────—
榜bēng1.矫正弓弩的器具。参见"榜檠"。2.古代刑法之一。杖击或鞭打。3.泛指击打。
────────────────—
榜pǎng1.耪地,用锄翻松土地。参见"榜青"。

榜-汉语大词典

榜(I)b?ng
ㄅㄤˇ
〔《广韵》北朗切,上荡,帮。〕
1.木片。
●《宋书·邓琬传》:“攸之缮修船舸,板材不周,计无所出。会琬送五千片榜供胡(刘胡)军用。”
●《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二年》:“仲玉(沈仲玉)至南陵,载米三十万斛,钱布数十舫,竖榜为城。”
胡三省注:“榜,木片也。”
2.匾额。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韦仲将能书,魏明帝起殿,欲安榜,使仲将登梯题之。”
●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凡山中岩潭亭院之榜,皆山谷书。”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先外祖居卫河东岸,有楼临水,榜曰‘度帆’。”
3.公开张贴文书、告示。
●《后汉书·崔寔传》:“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或有追呼,不使人执帖下乡村,但以片纸榜县门云:追某人期某日诣县庭。其亲识见之,惊惧走告之,皆如期而至。”
4.泛指张贴或悬挂以喻众。
●宋赵叔向《肯綮录·俚俗字义》:“京师食店卖酸馅者,皆大牌榜于衢路。”
●清王韬《瓮牖余谈·汪马二秀才事》:“既谓弟曰:‘杀人而不使人知不武,汝取贼首榜诸门。’”
5.告示应试录取的名单。
●唐杜牧《及第后寄长安故人》诗:“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宋叶适《校书郎王公夷仲墓志铭》:“至今称策士之盛,必曰:‘丁丑榜为然。’”
●清孙枝蔚《避乱赠刘二含哲》诗之一:“回首刘贲失意时,相逢榜下泪双垂。”
6.题署。
●宋苏轼《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记》:“而州之僧舍无所谓藏经者,独榜其所居室,曰‘思无邪斋’。”
●徐珂《清稗类钞·教育·秋水园改家塾》:“﹝秉绶﹞未成,母卒,改家塾,榜其柱曰:‘未能将母园何用,且望成才塾有灵。’”
●郭沫若《蜩螗集·〈水龙吟〉词序》:“侯外庐兄榜其斋曰‘与石居’。”
7.屋栋。
●宋李诫《营造法式·总释下·栋》:“屋栋谓之甍。”
原注:“今谓之榑,亦谓之檩,又谓之榜。”
8.榜样。参见“榜子”。
榜(II)bang
ㄅㄤˋ
〔《广韵》北孟切,去映,帮。〕
〔《集韵》补旷切,去宕,帮。〕
1.船桨。亦代指船。
●《楚辞·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王逸注:“吴榜,船棹也……士卒齐举大棹而击水波。”
●唐李贺《马诗》之十:“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宋曾巩《游金山寺作》诗:“昏钟满江路,归榜尚夷犹。”
●明高启《次金二彦正韵》:“孤榜逍遥欲入城,柳风莎雨暗江程。”
2.划船。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四:“时张祜榜舟而至,甚若疏诞。”
●宋苏轼《至秀州赠钱端公》诗:“鸳鸯湖边月如水,孤舟夜榜鸳鸯起。”
榜(III)bēng
ㄅㄥ
〔《广韵》薄庚切,平庚,并。〕
〔《集韵》晡横切,平庚,帮。〕
1.矫正弓弩的器具。参见“榜檠”。
2.古代刑法之一。杖击或鞭打。
●汉贾谊《新书·阶级》:“廉丑礼节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无戮辱,是以系缚,榜、笞、髡、刖、黥、劓之罪,不及士大夫,以其离上不远也。”
●《后汉书·章帝纪》:“律云:‘掠者唯得榜、笞、立。’”
3.泛指击打。
●章炳麟《赠大将军邹君墓表》:“陆军学生监督姚甲有奸私事,君……排闼入其邸中,榜颊数十,持剪刀断其辫发。”
榜(IV)p?ng
ㄆㄤˇ
耪地,用锄翻松土地。参见“榜青”。
榜(2)b?ng
ㄅㄤˇ
〔《广韵》北朗切,上荡,帮。〕
1.牌匾;匾额。
●《神异经·中荒经》:“东方有宫,青石为墙,高三仞;左右阙高百尺,画以五色;门有银榜,以青石碧镂,题曰:‘天地长男之宫’。”
●唐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荥阳郑公虔》:“文传天下口,大字犹在榜。”
●宋朱熹《敬义堂》诗:“高台巨榜意何如,住此知非小丈夫。”
2.指题写匾额。
●宋曾巩《徐复传》:“复死十余年,而沈遘知杭州,榜其居,曰‘高士坊’云。”
3.告示;文书。
●唐杜牧《赠吏部尚书崔公行状》:“每悬榜举牍,富室权家,汗而仰视,不敢出口。”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公仍命多出榜沿江,具述杭饥及米价所增之数。”
●《元史·良吏传二·林兴祖》:“永明县洞猺屡窃发为民害,兴祖以手榜谕之。”
4.张挂的科举考试中第者名单。
●《新唐书·陆扆传》:“始,其举进士时,方迁幸,而六月榜出。”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三:“﹝梁适﹞对曰:‘先臣祖显,先臣父固,俱中甲科,独臣不肖,于张唐卿榜行间及第。’”
5.张挂榜文或张贴告示、诗文等。
●《周书·韩褒传》:“因大榜州门曰:‘自知行盗者,可急来首,即除其罪。’”
●唐孟郊《织妇辞》:“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李涛》:“温飞卿任太学博士,主秋试,涛与卫丹、张郃等诗赋皆榜于都堂。”
6.通“妨”。
●汉王充《论衡·自纪》:“母骊犊骍,无害牺牲;祖浊裔清,不榜奇人。”
●刘盼遂集解:“榜读为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ǎng

1、[榜文]bǎng wén

旧时官府张贴的文告。

2、[榜眼]bǎng yǎn

科举考试中,殿试录取一甲(第一等)二三名均称榜眼,意指榜中之双眼。后专指第二名。始于宋代。

3、[光荣榜]guāng róng bǎng

表扬先进人物的榜,榜上列出姓名,有时加上照片和先进事迹。

4、[金榜题名]jīn bǎng tí míng

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

5、[榜样]bǎng yàng

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好~。你先带个头,做个~让大家看看。

6、[皇榜]huáng bǎng

公布国家大事的公告。如皇帝登基,或者皇帝大婚,皇帝立太子,天下大赦之类的。

7、[榜首]bǎng shǒu

榜上公布的名单中的首位,泛指第一名:名列~。该队异军突起,一跃而居大赛的~。

8、[标榜]biāo bǎng

1.提出某种好听的名义,加以宣扬:~自由。 2.吹嘘;夸耀:自我~。互相~。

9、[落榜]luò bǎng

指考试没有被录取。

10、[红榜]hóng bǎng

指光荣榜,因多用红纸写成,所以叫红榜。

11、[放榜]fàng bǎng

亦作“放牓”。考试后公布被录取者名单。唐 李淖《秦中岁时记》:“太和 八年放牓,有无名子作诗曰:‘乞儿还有大适年,二十三人椀杖全。’”唐 杜牧《及第后寄长安故人》诗:“东都 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迴。”宋 钱易《南部新书》丙:“新进士放榜后,翌日排 光范门,候过宰相。”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榜后复试》:“请各省放榜后,中式之人赴省填写亲供。”

12、[榜书]bǎng shū

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来泛指写于招牌、匾额上的大型字。也叫擘窠书。

13、[发榜]fā bǎng

考试后公布考试成绩的名次或被录取者的名单:本市高考首批录取新生今起~。

14、[揭榜]jiē bǎng

1.考试后出榜;发榜。 2.揭下写有招聘或招标等内容的榜,表示应征。

15、[出榜]chū bǎng

1.贴出被录取或被选取人的名单:考试后三日~。 2.旧时指贴出大张的文告:~安民。

16、[榜声]bǎng shēng

桨声。

17、[榜板]bǎng bǎn

船板。

18、[春榜]chūn bǎng

1.亦作“春牓”。春试中式的名榜。唐 许浑《赠桐庐房明府先辈》诗:“帝城春榜謫灵仙,四海声华二十年。”宋 欧阳修《同年秘书丞陈动之挽词》之二:“青衫日照夸春牓,白首餘年哭故人。”明 吴承恩《贺阎双溪令嗣登科障词》:“秋榜高魁,行魁春榜。” 2.指春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只因春榜动,选场开,魏生 别了妻子,收拾行囊,上京应取。”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楔子:“如今春榜动,选场开。”

19、[蕊榜]ruǐ bǎng

传说中道教学道升仙,列名 蕊宫。后指科举考试中揭晓名第的榜示为“蕊榜”。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八:“名字巍峨先蕊榜,词章斐亹动文奎。”清 黄叔琳《庚午重赴鹿鸣》诗:“蕊榜新开敞盛筵,漫劳车马问衰年。”清 赵翼《戏题魁星像》诗:“云是星精主文衡,蕊榜荣名在其手。”

20、[榜歌]bǎng gē

船夫所唱的歌。

21、[殿榜]diàn bǎng

殿试后公布中第进士名次的榜文。

22、[银榜]yín bǎng

1.亦作“银牓”。宫殿或庙宇门端所悬的辉煌华丽的匾额。 2.以银粉或银饰纸、木牌书写张贴的文告。

23、[右榜]yòu bǎng

元 代选举制度,凡中选的举人和进士都分列二榜:蒙古、色目人一榜,称右榜;汉 人、南人一榜,称左榜。

24、[登榜]dēng bǎng

见“登牓”。

25、[乡榜]xiāng bǎng

1.科举乡试的录取名单。明 瞿佑《归田诗话·锺馗图》:“﹝ 凌彦翀 ﹞以《周易经》与 士衡 叔祖同登 浙省 乡榜。”《花月痕》第十六回:“小珠 却力学五年,壬戌登了乡榜第三名。” 2.代指乡试中式者,即举人。《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此位是 建德 卫体善 先生,乃 建德 乡榜。”

26、[诏榜]zhào bǎng

见“詔牓”。

27、[镂榜]lòu bǎng

指木刻告示。

28、[榜信]bǎng xìn

开船的日期。

29、[乌榜]wū bǎng

用黑油涂饰的船。榜,船桨。借指船。

30、[擎榜]qíng bǎng

指科举取士的末一名。

31、[长榜]cháng bǎng

见“长牓”。

32、[腾榜]téng bǎng

传递文告。

33、[歌榜]gē bǎng

歌舟。

34、[榜童]bǎng tóng

船家之子。

35、[副榜]fù bǎng

科举考试中除正式录取外,另取若干名时所用的附加榜示,也叫备榜。

36、[榜题]bǎng tí

匾额题字。

37、[榜字]bǎng zì

写在匾额上的大字。

38、[甲榜]jiǎ bǎng

1.元明以来称进士为甲榜。 2.指中进士的人。

39、[通榜]tōng bǎng

亦作“通牓”。唐 时科举不糊名,由主试者定去取。试前,有预列知名之士,得中者往往出于其中,谓之“通榜”。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通榜》:“贞元 十八年,权德舆 主文,陆傪 员外通榜帖,韩文公 荐十人於 傪。”宋 洪迈《容斋四笔·韩文公荐士》:“唐 兴科举之柄,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之助,谓之通榜。”宋 苏轼《议学校贡举状》:“唐 之通牓,故是弊法。”

40、[榜夫]bǎng fū

船夫。

bàng

1、[榜船]bàng chuán

操船。《南史·隐逸传上·朱百年》:“或遇寒雪,樵箬不售,无以自资,輒自榜船送妻还 孔 氏。”明 高启《沧浪亭》诗:“乘钓在北渚,榜船临西洲。”

2、[榜人]bàng rén

船夫,舟子。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