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笔顺

丿 丿 𠃍 丿
“木”横画稍短,竖画正直。“弟”点撇距离适中,三个横向笔画平行、均匀,竖画正直,稍长。撇画短斜,位置恰当。

同音字

读音为tī的字 读音为ti的字

基础解释

1.便利人上下的用具或设备,常见的是梯子、楼梯。 2.作用跟楼梯相似的设备:电~。 3.形状像楼梯的:~田。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木,弟声。本义:便利人上下攀登(尤其建筑物)的用具或设备)

  2. 同本义

    梯,木阶也。——《说文》

    为云梯之械。——《史记·孟荀传》

    闻子为梯。——《墨子·公输》

    身登青云梯。——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梯而下之。——《资治通鉴·唐纪》

  3. (梯,名词用如动词,用梯子。)

    悬者通梯接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梯冲死土。——清· 邵长衡《青门剩稿》

    又如:楼梯;云梯(攻城或救火时用的长梯);阶梯(台阶和梯子);梯航(梯与船);梯梁(凿梯架桥);梯磴(梯子的梯级);软梯

  4. 形状像梯的分级的东西

    梯,阶也。——《广雅》

    蹝步陵丹梯。——谢灵运诗

    以为乱梯。——《国语·越语》。注:“阶也。”

    又如:梯田;梯桥(设于园圃之中,供游览用的梯形通道)

〈动〉

  1. 凭,依着

    梯,凭也,若梯邪倚著也。——《字汇》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山海经》

  2. 用梯子攀登 。

  3. 如:梯登(缘梯攀登);梯城(缘梯登城)

  4. 攀登

    航海梯山各一家。——黄庭坚《和中玉使君晚秋开天宁节道场》

    又如:梯山航海;梯霞(道教谓升天登仙);梯崖;梯陟(登高攀险);梯林(攀登山林);梯附(攀附)

  5. 谋求 。

  6. 如:梯肥(谋取肥缺);梯荣(谋求禄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梯-中華語文大辭典

梯ㄊ丨tī1.由若干臺階組成,供人上下的設備。[例]樓〜∣竹〜∣雲〜。2.作用與樓梯相似,可供上下的設施。[例]電〜。3.形狀像樓梯的。[例]〜田。4.姓。

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梯tī
①便利人上下的用具或设备,常见的是梯子、楼梯。
②作用跟楼梯相似的设备:电~。
③形状像楼梯的:~田。

梯-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梯
★【唐韻】土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天黎切,𠀤體平聲。【說文】木階也。【虎韜·兵略篇】視城中,則有雲梯飛樓。【孫武·九地篇】如登樓而去梯階
◎又凡階皆謂之梯。【越語】毋曠其衆,以爲亂梯。【釋名】階梯也。如梯之有差等也。
◎又凭也。【山海經】西王母梯几戴勝。
◎又無隅角者謂之突梯。【楚辭·卜居】突梯滑稽,如脂如韋。
★又【正韻】杜兮切,音題。木稚也。

梯-辞源3

【梯】11画 4892·7 tī  ㄊㄧ  土雞切,平,齊韻,透。脂部。㊀梯子,登高用具。孫子 九地:“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引申指事故的因由。國語 越下:“無曠其衆,以爲亂梯。”㊁如登梯攀升。見“梯天”。㊂梯形之物。見“梯田”。㊃憑倚。山海經 海内北經:“西王母梯几而戴勝杖。”㊄私,近。通“體”。見“梯己”。㊅姓。北魏有建中校尉 梯儁。見 明 夏樹芳 奇姓通二。

梯-中華大字典

1、梯讀音:天黎切,音緹,齊韻。釋文:
❶木階也。見《說文》。《段注》:孟子、捐階。趙曰。階、~也。階以木爲之。便於登高。
 〔按虎韜兵略。視城中則有雲~飛樓。孫武九地。如登樓而去~階。義同〕。
❷凭也。《山海經海內北經》:西王母~几而戴勝杖。
❸蛋人謂筯曰~。見《廣東新語》。
❹突~。無隅角者也。《楚辭卜居》:將突~滑臌。如脂如韋。以潔楹乎。
2、梯讀音:杜兮切,音題,齊韻。釋文:木稚也。見《洪武正韻》。

梯-中草药辞典

【读音】tī
【繁体】梯
梯〈名〉
(形声。从木,弟声。本义:便利人上下攀登(尤其建筑物)的用具或设备)
同本义[ladder;stairs]
梯,木阶也。――《说文》
为云梯之械。――《史记·孟荀传》
闻子为梯。――《墨子·公输》
身登青云梯。――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梯而下之。――《资治通鉴·唐纪》
(梯,名词用如动词,用梯子。)
悬者通梯接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梯冲死土。――清·邵长衡《青门剩稿》
又如:楼梯;云梯(攻城或救火时用的长梯);阶梯(台阶和梯子);梯航(梯与船);梯梁(凿梯架桥);梯磴(梯子的梯级);软梯
形状像梯的分级的东西[sth.
梯tī
⒈登上、到下使用的器具或设备:~子。楼~。电~。〈引〉提高的凭借和途径:帮人搭~子。
⒉形状像梯子的:~形。[梯田]在丘陵或山坡上开辟的一层一层的梯级形田地。
────────────────—
梯tí1.嫩芽;发芽。

梯-漢語大字典


《説文》:“梯,木階也。从木,弟聲。”
(一)tī 《廣韻》土雞切,平齊透。脂部。
(1)梯子,便利人上下的用具或设备。如:楼梯;软梯;电梯。《説文·木部》:“梯,木階也。”《孫子·九地》:“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唐韓愈《古意》:“安得長梯上摘實,下種七澤根株連。”元薩都剌《度嶺輿至崇安命棹建溪》:“石梯架仙岩,往往遺骨在。”
(2)比喻导致事故的因由。《國語·越語下》:“無曠其衆,以為亂梯。”韋昭注:“無令空日廢業,使人困乏以生怨亂,為禍階也。”《史記·趙世家》:“毋為怨府,毋為禍梯。”明袁宏道《拙效傳》:“烏賊魚吐墨以自蔽,乃為殺身之梯。”
(3)梯形的。如:梯田;梯河。
(4)凭;依着。《字彙·木部》:“梯,凭也,若梯邪倚著也。”《山海經·海内北經》:“西王母梯几而戴勝杖。”郭璞注:“梯,謂馮(憑)也。”唐孟郊《終南山下作》:“家家梯碧峰,門門鎖青烟。”
(5)攀登。如:梯山航海。《龍龕手鑑·木部》:“梯,磴也。”宋王安石《驊騮》:“鴻蒙無人梯,沆漭繞天浮。”《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十》:“其深不可覩……無級可梯。”《警世通言·蔣淑真刎頸鴛鴦會》:“潛步至門,梯樹竊聽。”又引进;推荐。如:梯媒。宋蘇軾《贈王仲素寺丞》:“不忍獨不死,尺書肯見梯。”
(6)姓。明夏樹芳《奇姓通·二》:“梯,魏正始元年,帶方太守弓遵遣建中校尉梯雋等奉詔書印綬。”
(二)tí 《洪武正韻》杜兮切。
通“荑”。嫩芽;发芽。《洪武正韻·齊韻》:“梯,木稚也。”《大戴禮記·夏小正》:“柳梯,梯也者,發孚也。”又“榮芸時有見梯始收,有見梯而後始收……梯者所為豆實。”按: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梯”作“稊”。

梯-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梯木711ㄊㄧtī名木階,登高的器具或設備。如:「樓梯」、「竹梯」、「電梯」、「雲梯」。形形狀像樓梯一樣。如:「梯田」。動爬。唐.元稹《鶯鶯傳》:「既望之夕,張因梯甚樹而踰焉。」

梯-汉语大词典

梯(I)tī
ㄊ〡
〔《广韵》土鸡切,平齐,透。〕
1.供上、下的用具或设备。
●《孙子·九地》:“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
●唐韩愈《古意》诗:“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元萨都剌《过岭至崇安方命桌之建溪》诗:“石梯架仙岩,往往遗骨在。”如:电梯。
2.攀登,登上。
●宋张先《少年游慢》词:“画刻三题彻,梯汉同登蟾窟。”
●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洋船炮攻其前,而汉奸二千余,梯山后攻其背。”
3.引申为引进,引荐。
●宋苏轼《赠王仲素寺丞》诗:“促膝问道要,遂蒙分刀圭;不忍独不死,尺书肯见梯。”
王文诰辑注:“取梯引之意。”
4.比喻导致事故的因由。
●《国语·越语下》:“无旷其众,以为乱梯。”
韦昭注:“无令空日废业,使人困乏,以生怨乱,为祸阶也。”
●《史记·赵世家》:“毋为怨府,毋为祸梯。”
●明袁宏道《拙效传》:“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
5.谓导致,酿成。参见“梯乱”、“梯祸”。
6.凭,依着。
●《山海经·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
郭璞注:“梯,谓冯也。”
●唐孟郊《终南上下作》诗:“家家梯碧峰,门门锁青烟。”
●宋沈作哲《寓简》卷一:“古先圣人知道之妙不可博而得也,故设象以致意,梯有以取无。”
●清陈维崧《念奴娇·用前韵酬柘城王叔平》词:“幸遇梁宋诸公,焚香梯几,曲室红炉炙。”
7.阶梯形的。参见“梯田”。
8.见“突梯”。
9.见“梯己”、“梯己话”等。
梯(II)ti
ㄊ〡ˊ
〔《洪武正韵》杜兮切,平齐〕
通“荑”。
嫩芽;发芽。
●《大戴礼记·夏小正》:“柳梯。梯也者,发孚也。”梯,一本作“稊”。

梯恩梯-中華語文大辭典

梯恩梯梯恩梯ㄊ丨 ㄣ ㄊ丨tī’ēntī學名「三硝基甲苯」。淡黃色晶體,不溶於水,不與金屬作用。性質穩定,是軍事上最常用的烈性炸藥。也作「黃色炸藥」。(英文TNT)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楼梯]lóu tī

架设在楼房的两层之间供人上下的设备,形状像台阶。

2、[阶梯]jiē tī

台阶和梯子,比喻向上的凭借或途径。

3、[电梯]diàn tī

多层、高层建筑物中用电做动力的升降机,用来载人或载物。也包括自动扶梯。见〖升降机〗。

4、[梯子]tī zi

便于人上下的用具,一般用两根长的竹子或木头并排做帮,中间横穿若干根短的竹子或木头制成。也有用金属制成的。

5、[梯形]tī xíng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6、[梯田]tī tián

沿着山坡开辟的一级一级的农田,形状像阶梯,边缘筑有田埂,防止水土流失。

7、[梯队]tī duì

1.军队战斗或行军时,按任务和行动顺序区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叫做一个梯队。 2.指依次接替上一拨人任务的干部、运动员等:加强技术人员的~建设。女排第二~。

8、[滑梯]huá tī

儿童体育活动器械,在高架子的一面装上梯子,另一面装上斜的滑板,儿童从梯子上去,从斜板滑下来。

9、[扶梯]fú tī

1.有扶手的楼梯。 2.梯子。

10、[天梯]tiān tī

很高的梯子,多装置在较高的建筑、设备上。

11、[梯度]tī dù

1.坡度。 2.单位时间或单位距离内某种现象(如温度、气压、密度、速度等)变化的程度。 3.依照一定次序分出的层次:考试命题要讲究题型有变化,难易有~。 4.依照一定次序分层次地:由东向西~推进。

12、[梯次]tī cì

1.依照一定次序分成的级或批:这个厂的产品结构~合理。 2.依照一定次序分级或分批地:按年轻化的标准~配备干部。这个服装厂~推出了衬衫、西服、套裙等产品。

13、[云梯]yún tī

1.攻城用的梯子。 2.救火登高时用的长梯。

14、[梯级]tī jí

1.楼梯的级。 2.在河流上分段拦河筑坝,使水位呈阶梯状,这种水利工程叫做梯级。

15、[梯道]tī dào

梯形通道。

16、[舷梯]xián tī

船(或飞机)旁供人上下用的活动扶梯。

17、[绳梯]shéng tī

用绳做的梯子,在两根平行的绳子中间横向而等距离地拴上许多短的木棍。

18、[软梯]ruǎn tī

绳梯。

19、[人梯]rén tī

1.一个人踩着一个人的肩膀搭成的向高处攀登的梯子:搭~。 2.比喻为他人成功甘愿作自我牺牲的人:可贵的~精神。

20、[旋梯]xuán tī

1.体育运动器械。形状像梯子,中间有一根轴固定在铁架上,能够来回旋转。 2.利用旋梯的摆动和旋转锻炼身体的一种体育运动。

21、[悬梯]xuán tī

悬挂在直升机等上面的绳梯。

22、[梯己]tī ji

1.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泛指私人的积蓄。 2.亲近的;贴心的。 3.私下里。

23、[钩梯]gōu tī

亦作“钩梯”。一种攀援器械,用以爬高。

24、[梯径]tī jìng

见“梯逕”。

25、[梯墙]tī qiáng

越墙。

26、[梯希]tī xī

犹梯己;私下。明 冯惟敏《不伏老》第三折:“再把我二人远年干的梯希事,説的知心话,悄悄説上几件事儿,几句话儿,试我听的记的么。”

27、[耎梯]ruǎn tī

指绳梯。

28、[梯城]tī chéng

缘梯登城。

29、[飞梯]fēi tī

古代攻城用的长梯。据《武备志·飞梯图说》载:有木制的,长约二三丈,一端安装双轮,攀城时以轮贴着城墙推进竖起;有竹制的,名竹飞梯,用独竿大竹,设多级横档,以便手攀脚登;有蹑头飞梯,分两层,下层如飞梯,上层用独竿竹,中设转轴,竿首安装双轮,取其附城易起。

30、[丹梯]dān tī

1.红色的台阶。亦喻仕进之路。 2.指高入云霄的山峰。 3.指寻仙访道之路。

31、[梯乱]tī luàn

导致祸乱。

32、[梯脔]tī luán

指堆积的肉食。

33、[梯桄]tī guàng

1.梯山的横木。 2.登梯。

34、[梯梁]tī liáng

1.谓凿梯架桥。 2.引申为引导。

35、[祸梯]huò tī

犹祸阶。谓祸之所由来。

36、[护梯]hù tī

扶梯。有扶手的楼梯。

37、[乱梯]luàn tī

乱阶。

38、[青梯]qīng tī

指长有庄稼的梯田。

39、[梯苔]tī tái

谓长满苔藓的磴道。

40、[筠梯]yún tī

竹梯。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