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
拼音
bō笔顺
一 亅 ㇀ 𠃋 丿 ㇇ ㇏ 丶“扌”横画宜短,竖钩端正。“发”竖折切勿写成横画;捺画收笔比撇略低,点画位置恰当。
同音字
读音为bō的字 读音为bo的字基础解释
1.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门。~船。~开云雾。 2.分出一部分发给;调配:~粮。~款。~两个人到锻工车间工作。 3.掉转:~头便往回走。 4.用于成批的人或物:工人们分成两~儿干活儿。大家轮~儿休息。详细解释
(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
同本义
撥,治也。——《说文》
玄王桓拨。——《诗·商颂·长发》
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又如:拨烦(治理烦杂的事务);拨乱(治理乱政;平定祸乱);拨畦(整治田畦);拨通(开导;启发)
拨动东西;分开;拨开
香炉风雪拨帘看。——唐· 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重题》
乃奋臂以指拨眦。——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拨风(像拨开大风的样子,速度异常之快);拨火儿(拨动火种使火烧得旺,比喻挑拨);拨置(挑拨);拨嘴(拌口舌);拨正(拨动使正;曲与直)
调拨
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三国演义》
又如:拨款;拨降(发下);拨发(调拨发运);拨换(调换);拨兑(调拨;掉换)
废弃
秦拨古文。——《史记·太史公自序》
又如:拨置(废置;挑拨);拨弃(抛开,丢弃);拨捐(犹泼弃,倾弃)
排除
虽然如此,早晚定拨冗而来。——毕魏《三报恩》
断绝,折
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弹拨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碰撞;撞击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掉转 。
如:拨转(掉转;转动;回心转意);拨转文词(调转话题)
拨子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唐· 白居易《琵琶行》
一群因共同利益、目的或任务而结合在一起的人 。
如:分成两拨儿
〈动〉
〈名〉
〈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拨拨-汉语大词典拨拨鱼游动或跳动貌。
●唐白居易《泛渭赋》:“鱼乐兮泉底,鬐拨拨兮尾潎潎。”
●宋欧阳修《盆池》诗:“游鱼拨拨不盈寸,泥潜日炙愁暴鳃。”
●宋王安石《安丰张令修芍陂》诗:“鲂鱼拨拨归城市,粳稻纷纷载酒船。”
同:撥
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撥
拨-汉语大词典拨(I)bō
ㄅㄛ
〔《广韵》北末切,入末,帮。〕
1.治理;整顿。
●《诗·商颂·长发》:“玄王桓拨。”
●毛传:“拨,治。”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
●《清史稿·职官志一》:“中叶以后,拨剧整乱,功多成于汉人。”
2.分开;拨开。
●《礼记·曲礼上》:“将即席,容毋怍;两手抠衣,去齐尺;衣毋拨,足毋蹶。”
●孙希旦集解:“趋走则衣易拨开。”
●唐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诗之四:“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
●郭小川《忆延安》诗:“拨云雾,见青天。”
3.挑动;逗引。
●唐秦韬玉《长安书怀》诗:“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那妇人时常把些言语来拨他。”
4.争取;取得。
●元关汉卿《石榴花·怨别》套曲:“咱各办着个坚心,要拨个终缘之计。”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摺:“拨得个意转心回,夜去明来。”
5.掉转。
●《杨家将》第十二回:“赵彦不能抵当,拨马走回本阵。”
●鲁迅《故事新编·出关》:“拨转牛头,便向峻阪的大路上慢慢的走去。”
6.碰撞;摩擦。
●唐岑参《走马川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衢州龙游县令李凝道性褊急……乘驴于街中,有骑马人靴鼻拨其膝,遂怒,大骂,将殴之。”
7.拨弄。
●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一章:“慌忙用钢笔来拨,蚂蚱儿又飞去了。”
●徐迟《在高炉上》:“一个一直没讲话的架工站起来,打开炉门,把火拨大一点。”
8.指点。
●《镜花缘》第三九回:“将来小弟即到贵邦奉陪王兄住几时,就近指拨贵庖,不过一年半载,再无不妙。”
9.泼;洒泼。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摩灭楚军,状□热汤拨雪。”
●宋杜安世《凤栖梧·闲上江楼初雪过》词:“叠秀危横,黛拨山千朵。”
10.弹奏弦乐器的一种手法。
●唐张祜《王家五弦》诗:“捻拨间关漫态生,五条弦出万端情。”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怎的推手向外为琵,合手向内为琶;怎的为挑,为弄,为勾,为拨。”
11.指弹拨弦乐器的用具。
●唐白居易《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中:“贞观中,弹琵琶裴洛儿始废拨用手,今俗所谓搊琵琶是也。”
12.调拨;分配。
●《水浒传》第三回:“为因俺这里无人帮护,拨他来做个提辖。”
●《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即传令拨一船只,次日在万里桥伺候。”
●曹禺《日出》第二幕:“你先维持三天,三天之后,你来提,我一定拨过去。”
13.抛开。
●唐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诗:“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唐司空图《喜王驾卜仪重阳相访》诗:“樽前且拨伤心事,溪上还随觅句行。”
●宋王安石《少狂喜文章》诗:“拨书置左右,仰屋慨平生。”
●章炳麟《无神论》:“而精如康德犹曰:‘神之有无,超越认识范围之外,故不得执神为有,亦不得拨神为无。’”
14.废弃;除去。
●汉刘向《九叹·惜贤》:“拨谄谀而匡邪兮,切淟涊之流俗。”
●宋叶适《周君南仲墓志铭》:“文祠拨去今作,脱换骚雅,欲以力自成家。”
15.灭绝;断绝。
●《诗·大雅·荡》:“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
●郑玄笺:“拨,犹绝也。”
●宋叶适《上宁宗皇帝札子三》:“然陈瓘讥切曾布,以为转天下之税耗之西边,邦本自此拨矣。”
●明归有光《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夫木之有本,本既拨,则枝叶无所寄托矣。”
●清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海军根本拨,遂褫汝昌职。”
16.不正。
●《管子·宙合》:“夫绳,扶拨以为正;准,坏险以为平;钩,入枉而出直。”
●郭沫若等集校引张文虎曰:“拨,倾也,与‘正’相对。”
●《战国策·西周策》:“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17.量词。批;伙。用于人的分组。
●《宋史·礼志二四》:“共一千二百六十人,每六十人作一拨。”
●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申耀宗见黑老蔡回来,领着一拨人,折腾得挺欢。”
18.方言。被;给。
●《负曝闲谈》第十九回:“倪格车子刚刚过泥城桥,拨一匹断命溜缰马直撞撞过来,倪格车子几乎撞翻。”
19.梳具。
●《玉台新咏·梁简文帝〈戏赠丽人〉》:“同安鬓里拨,异作额间黄。”
吴兆宜注:“妇女理鬓用拨,以木为之,形如枣核,两头尖尖,可二寸长,以漆光泽,用以松鬓,名曰鬓枣。”
20.引申为梳理。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一章:“夹在中间的叫徐文盛,是个中年人,头发拨得比较整齐。”
21.绋。出丧时牵引灵车的绳子。
22.用同“酦”。参见“拨醅”。
拨(II)fa
ㄈㄚˊ
大盾。
●《墨子·非攻中》:“甲盾拨劫,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不可胜数。”
●高亨新笺:“拨为大盾,乃借为‘瞂’。”
●《史记·孔子世家》:“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
●司马贞索隐:“拨,音伐。谓大楯也。”
拨
【卯集中】【手字部】 撥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北末切,音鉢。【說文】治也。【詩·商頌】𤣥王桓撥。【公羊傳·哀十四年】撥亂世,反諸正,莫近於春秋。
◎又除也。【前漢·司馬遷傳】秦撥去古文,焚滅詩書。
◎又發揚貌。【禮·曲禮】衣毋撥。
◎又【增韻】捩開也
◎又轉之也。【戰國策】弓撥矢鉤。【註】撥,弓反也。
◎又葬具。【禮·檀弓】廢輴而設撥,竊禮之不中者也。【註】撥可撥引輴車,所謂紼也。
◎又鼓弦之物。【唐書·蘇頲傳】皇甫恂使蜀,檄取庫錢,市琵琶捍撥玲瓏鞭,頲不肯予。
◎又叱撥,良馬名。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蒲襏切,音跋。絕也。【詩·大雅】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箋撥,猶絕也。疏撥去餘根,故猶絕也。
★又【詩·朱傳】叶方吠切,音廢
★又叶必列切,音龞。義𠀤同。
★又【唐韻】【集韻】𠀤普活切,音潑。芟草也。與發同。亦作𢯸。
◎又撥剌,張弓貌。【張衡·思𤣥賦】彎威弧之撥剌。【註】剌,音力達反。
★又【史記·索隱】房越切,音伐。謂大楯也。【史記·孔子世家】會于夾谷,齊有司請奏四方之樂,于是旍旄羽祓,矛戟劒撥,鼓譟而至。【集韻】作瞂。考證:〔【詩·大雅】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疏】撥者,撥去之,去其餘根,故猶絕也。〕 謹按故猶絕也四字是釋箋之詞,當先箋後疏。謹改爲箋撥,猶絕也。疏撥去餘根,故猶絕也。
拨 bō
① 动治理。《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起细微,~乱世,反之正。” ② 动拨开;拨动。《左忠毅公逸事》:“乃奋臂以指~眦,目光如炬。”《促织》:“试以猪鬣撩~虫须。” ③ 动弹拨。《琵琶行》:“转轴~弦三两声。” ④ 名拨动琴弦弹奏器的小木片。《琵琶行》:“沉吟放~插弦中。”
同:撥
拨-中草药辞典【读音】bōɡ
【繁体】撥
拨<动>
(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
同本义[administer]
撥,治也。――《说文》
玄王桓拨。――《诗·商颂·长发》
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又如:拨烦(治理烦杂的事务);拨乱(治理乱政;平定祸乱);拨畦(整治田畦);拨通(开导;启发)
拨动东西;分开;拨开[stir;poke]
香炉风雪拨帘看。――唐·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重题》
乃奋臂以指拨眦。――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拨风(像拨开大风的样子,速度异常之快);拨火儿(拨
拨bō
①手脚或棍棒等横着发力:~开众人。
②分出一部分发给;调配:调~。
③掉转:~马回营。
④量词。用于人的分组;伙:下午来了一~人。
【拨乱反正】澄清混乱,恢复正常。
【拨冗】客套话。推开繁重的事务,挤出时间:望~赐教。
────────────────—
拨fá1.大盾。
拨(撥)bō
①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门|~船丨比喻用法~开云雾。
②动分出一部分发给;调(diào)配:~粮|~款|~两个人到锻工车间工作。
③动掉转:~头便往回走。
④(~儿)量用于成批的人或物:工人们分成两~儿干活|大家轮~儿休息。
拨
“撥”的简化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ō
1、[拨云见日]bō yún jiàn rì
拨开云雾,看见了太阳。比喻冲破黑暗,重见光明。《晋书·乐广传》:“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
2、[拨弄]bō nòng
1.来回地拨动。2.挑拨。3.摆布。
3、[拨开]bō kāi
把人或物向一边或两边推开。
4、[拨款]bō kuǎn
1.(政府或上级)拨给款项:拨了一笔款。~10万元。 2.政府或上级拨给的款项:军事~。预算的支出部分是国家的~。
5、[拨付]bō fù
调拨并发给(款项):~经费。
6、[拨号]bō hào
按照要通话的电话号码,拨动拨号盘中的数字(现多采用按动数字键的方式)。
7、[拨动]bō dòng
1.翻动某物微粒或部分的相对位置。 2.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
8、[拨出]bō chū
暂未释义
9、[划拨]huà bō
1.(把款项或账目)从某一单位或户头转到另一单位或户头:这笔款由银行~。 2.分出来拨给:~钢材。~物资。
10、[调拨]diào bō
调动拨给。
11、[撩拨]liáo bō
挑逗;招惹:任你百般~,他就是不动声色。
12、[挑拨]tiǎo bō
搬弄是非,引起纠纷:~离间(引起是非争端,使别人不和)。
13、[拨给]bō gěi
主管当局拨与。
14、[选拨]xuǎn bō
挑选调拨。
15、[弹拨]tán bō
用手指或拨子弹琴弦。
16、[拨冗]bō rǒng
客气话。请对方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些时间。冗(rǒng):繁忙的事。
17、[提拨]tí bō
1.振作。 2.提醒;指点。 3.调拨。
18、[拨拉]bō la
1.拨动。 2.抚摸。 3.琢磨。 4.打发;拉扯。 5.指手脚拍打着的动作。
19、[拨发]bō fā
分出一部分发给:所需经费由上级统一~。
20、[拨子]bō zi
用来弹拨拨弦乐器(如里拉琴,曼多林)的小薄片。
21、[拨正]bō zhèng
治之使正。
22、[拨转]bō zhuǎn
1.掉转。 2.转动;回心转意。
23、[荜拨]bì bō
也作荜茇。多年生藤本植物。叶卵状心形,花小,雌雄异株,穗状花序,浆果卵形。干燥果穗入药,有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等作用。
24、[拨凉]bō liáng
拔凉中的“拔”实际上是古党项语在汉语方言里的遗存,读“ba",原意是“冰”的意思,也有人考证是“雪、雪花”的意思。
25、[解拨]jiě bō
解送调拨。
26、[拨蜡]bō là
铸作金属印章或人像的方法。一般先雕刻蜡模,外面用泥作范,熔金属注入泥范而成,故称。
27、[拨烦]bō fán
谓处理繁忙的政务。
28、[触拨]chù bō
1.顶触,碰撞。 2.触动撩拨。
29、[拨杯]bō bēi
弃杯不饮。
30、[拨灭]bō miè
剪除扑灭。明 冯梦龙《智囊补·明智·虞诩》:“如才力可用,一体立功叙迁。不然,数年后,或有如 卢循、孙恩、黄巢、王仙芝 者,益至滋蔓,难拨灭矣。”
31、[扶拨]fú bō
1.扶治倾斜。 2.扶持拨正。
32、[拨铺]bō pù
宋 代转递急要文书的驿站。《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乙卯,詔 荆、浙、江、湖 通接边报州军,并置拨铺,每二十里为一铺。”
33、[送拨]sòng bō
方言。送给。
34、[拨剌]bō là
1.不正貌。谓琴弦压轸,声音走调。 2.张弓貌。 3.亦作“拨喇”。象声词。 4.鱼尾拨水声。喻鱼疾游。
35、[嘲拨]cháo bō
1.调笑。 2.挑逗,撩拨。
36、[拨谷]bō gǔ
鸟名。即布谷。
37、[撑拨]chēng bō
撩拨;激发。
38、[拨工]bō gōng
1.解放初中国农村的一种劳动互助形式。 2.分派工作。
39、[摧拨]cuī bō
毁坏。
40、[拨弃]bō qì
摒弃;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