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
拼音
nǐ笔顺
一 亅 ㇀ 𠄌 丶 丿 丶同音字
读音为nǐ的字 读音为ni的字基础解释
1.起草;设计:~稿。~方案。 2.打算:~采纳。 3.模仿:模~。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拟拟-汉语大词典拟拟(I)1.茂盛貌。
●《汉书·食货志上》:“故其诗曰:‘或芸或芓,黍稷拟拟。’芸,除草也;芓,附根也。言苗稍壮,每耨辄附根,比盛暑,陇尽而根深,能风与旱,故拟拟而盛也。”
颜师古注:“拟拟,盛貌。”
2.众多貌。
●唐王光庭《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诗:“虎貔纷拟拟,河洛振熊熊。”
●唐元结《演兴·闵岭中》:“彼猛毒兮曹聚,必凭托乎阻修,常拟拟兮伺人,又如何兮不愁?”
拟拟(II)1.迟疑貌。
●唐柳宗元《梦归赋》:“若有鉥余以往路兮,驭拟拟以回复。”
2.凝滞貌。
●瞿秋白《赤都心史》三:“清霜薄日的早晨,冻得拟拟的云色,映着半新不旧的赤旗。”
同:儗
拟-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擬
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拟 nǐ
① 动比拟;比。《过小孤山大孤山》:“已非它山可~。” ② 动模仿;模拟。《后汉书·张衡传》:“衡乃~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拟(擬、➌➍儗)nǐ
①动设计;起草:~了一个计划草案。
②动打算;想要:~于明天起程。
③模仿:~态|模~。
④相比:比~|~于不伦。
⑤猜测;假设:虚~。“儗”另见1557页yì。
拟
“擬”的简化字。
【读音】nǐ
【繁体】儗
拟<动>
(形声。从手,以声。本义:揣度,猜测)
同本义[conjecture]
拟,度也。――《说文》
行止而拟度焉。――《周礼·射人》注
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易·系辞上》
先生说的可单是拟题?――《儒林外史》
又如:悬拟(凭空虚构);拟足(揣度脚步);拟度(揣度;推测);拟迹(揣度足迹);拟题(应试举子揣度命题)
类似;比拟[similar;analogous;compare]
复举剑拟之。――《汉书·李广苏建传》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拟:比划,作砍的样子。“拟”后有“于”省略。客用剑向楚王一比划,楚王的人头就落到开水里。――晋·干宝《搜神记》)
拟(擬)nǐ
⒈准备,打算:~办。~往广州。
⒉起草,初步设想:~稿。~订。草~计划。
⒊模仿,仿照:模~。~制。
⒋比,比划,用兵器作杀人的样子:比~。举剑~之。
同:擬
拟-辞源3同:擬
拟-汉语大词典拟(I)n?
ㄋ〡ˇ
〔《广韵》鱼纪切,上止,疑。〕
1.比拟。
●《礼记·曲礼下》:“拟人必于其伦。”
郑玄注:“拟,犹比也。”
●宋陆游《秋晚岁登戏作》诗之一:“菊花香满把,聊得拟陶潜。”
●《明史·外国传四·琉球》:“今援失国之事以拟其君,不可三。”
2.准备,打算。
●宋林逋《偶书》诗:“闲看是斯文,无秦拟自焚。”
●明沈鲸《双珠记·军门优恤》:“朝廷拟选救时相,郡国先观济世功。”
●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小弱之国波斯、突厥、暹罗亦日拟变而入万国交通之会,礼律几于渐一。”
3.见“拟拟”。
拟(II)yi
〡ˋ
〔《广韵》鱼记切,去志,疑。〕
迟滞;迟疑。参见“俦拟”。
拟(III)ai
ㄞˋ
〔《广韵》五溉切,去代,疑。〕
〔《广韵》海爱切,去代,晓。〕
见“儓拟”。
拟(IV)yi
〡ˊ
〔《集韵》鱼其切,平之,疑。〕
疑。谓因疑惑不解而羞愧。
拟(2)n?
ㄋ〡ˇ
〔《广韵》鱼纪切,上止,疑。〕
1.揣度,推测。
●《易·系辞上》:“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
●孔颖达疏:“圣人欲言之时,心拟度之而后言也。”
●汉扬雄《法言·孝至》:“君子动则拟诸事,事则拟诸礼。”
司马光注:“拟,度也。”
●明刘基《大墙上蒿行》:“世情翻覆不可拟,人生有身莫依倚。”
●《红楼梦》第九四回:“究竟那些人能够回家不能,未知着落,亦难虚拟。”
2.比拟;类似。
●《荀子·不苟》:“言己之光美,拟于舜禹,参于天地,非夸诞也。”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称制,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南朝梁沈约《长安有狭斜行》:“咸阳不足称,临淄孰能拟。”
●宋周密《志雅堂杂钞·诸玩》:“仲山有宣和内府一琴,绝佳……其制作断文,皆非常琴可拟。”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释道·札巴坚参》:“西僧以秘密教得幸,服食器用拟于王者。”
3.效法;摹拟。
●《楚辞·王逸〈九思·怨上〉》:“复顾兮彭务,拟斯兮二踪。”
原注:“拟,则也。”
●晋潘岳《寡妇赋》序:“昔阮瑀既殁,魏文悼之,并命知旧作寡妇之赋,余遂拟之,以叙其孤寡之心焉。”
●唐刘禹锡《代裴相公进东封图状》:“山川气象,悉拟真形。”
●《明史·忠义传二·王冕》:“以小艇实苇于中,拟建昌人语,就贼舰,乘风举火。”
●清戴名世《李县圃唱和诗序》:“将行,而拟子美《秋兴》之体,为诗八章以道其怀。”
4.指向;比划。
●《汉书·苏武传》:“﹝卫律﹞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桓氏累世临荆州,玄复豪横……尝于仲堪听事前戏马,以鎙拟仲堪。”
胡三省注:“拟者,举鎙向之,若将刺之也。”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佑三年》:“﹝赵元昊﹞恐嘉勒斯赉拟其后,复举兵攻兰州诸羌。”
●洪深《赵阎王》第一幕:“﹝赵大﹞将次要走,忽又听得门响,连忙抢了手枪,回过身来拟着来人。”
5.打算;准备。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遣领军将军娄昭……并州刺史高隆之拟兵五万,以讨荆州。”
●宋柳永《凤栖梧》词:“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先到了上海,入栈歇了一天,拟坐了长江轮船往南京去。”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日前奉一函,系拟补印缺页者,未知已到否?”
6.拟定。
●《后汉书·公孙瓒传》:“观绍所拟,将必阶乱。”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中郎年少时,江虨为仆射,领选,欲拟之为尚书郎。”
●《新唐书·崔佑甫传》:“陛下令臣进拟庶官,夫进拟者,必悉其才行,如不闻知,何由得其实?”
●清龙文彬《明会要·刑·详谳》:“朕亲审决,犹恐有失;在外各官所拟,岂能尽当?”
●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旁人一见面,便都首先研究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
7.起草;撰写。
●晋陆机《文赋》:“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纷葳蕤以馺遝,唯毫素之所拟。”
●《宋史·李纲传上》:“齐愈论纲三事之非,不报。拟章将再上,其乡人嗛齐愈者,窃其草示纲。”
●《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那白氏把心中之事,拟成歌曲。”
●老舍《四世同堂》五五:“他自己拟好了新闻稿,交到各报馆去。”
8.传,度。
●唐元稹《生春》诗之十:“何处生春早?春生梅援中。蕊排难犯雪,香乞拟来风。”
●《敦煌曲子词·凤归云》:“月下愁听砧杵拟,塞雁行。”
●蒋礼鸿曰:“这个‘拟’字……是传或度的意思。‘愁听砧杵拟’就是说怕听砧声从远处传来。”
●见《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9.诗体名。
●清张笃庆《师友诗传录》六:“幽思激切谓之怨,拟录别之类谓之拟,琴曲曰弄。”
10.通“疑”。
●《墨子·明鬼下》:“是以莫放(敢)幽闲,拟乎鬼神之(有)。”
●高亨新笺:“拟借为疑。”
●《汉书·扬雄传上》:“枳棘之榛榛兮,猿貁拟而不敢下。”
颜师古注:“拟,疑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ǐ
1、[拟定]nǐ dìng
1.起草制定:~远景规划。 2.揣测断定。
2、[模拟]mó nǐ
也作摹拟。模仿现成的样子。
3、[拟人]nǐ rén
比拟的一种。把生物或非生物直接当作人来描写,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或动作行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具体的感受。如:“春风细心而温柔地抚摸和呵护着刚露芽的小草。” 在文学作品(如童话、寓言等)中是一种常见的人格化的描写手法。
4、[草拟]cǎo nǐ
起草;初步设计:~文件。~本地区发展的远景规划。
5、[不可比拟]bù kě bǐ nǐ
某一样东西是不可以用其他来代替的。
6、[虚拟]xū nǐ
1.虚构:那篇小说里的故事情节,有的是作者~的。 2.属性词。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实的;假设的:~语气。
7、[比拟]bǐ nǐ
1.修辞格的一种。即把甲事物拟作乙事物。分拟人、拟物两种。如“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就是拟人,“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就是拟物。 2.比较:无可~。
8、[拟建]nǐ jiàn
拟建就是计划要新建的。
9、[自拟]zì nǐ
自,自己,自我。拟,形声字,从手,疑声。本义为揣度,猜测,后又有类比,效仿,打算,起草等意。其中,拟人为一种文学作品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自己拟定、自己起草。
10、[拟订]nǐ dìng
起草订立:~行动计划。
11、[拟合]nǐ hé
一组观测结果的数字统计与相应数值组的吻合。
12、[拟制]nǐ zhì
1.比拟其规模制度。《宋书·江夏王义恭传》:“修治馆宇,拟制 东城。” 2.草拟制订。如:下年度计划正在着手拟制。
13、[拟议]nǐ yì
1.事先的考虑:事实证明了他的~是完全正确的。 2.草拟:小组一致通过了他所~的工作计划。
14、[拟声]nǐ shēng
指模拟自然界声响。
15、[拟题]nǐ tí
1.应试举子揣度命题。 2.拟定题目。
16、[拟态]nǐ tài
某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同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现象。主要是借以自卫。在昆虫中最为常见,如木叶蝶形状像枯叶,竹节虫形状像竹节或树枝。
17、[拟稿]nǐ gǎo
起草稿子(多指公文):校长亲自~。秘书拟了一个稿儿。
18、[拟作]nǐ zuò
模仿别人的风格或假托别人的口吻而写的作品。
19、[摹拟]mó nǐ
见〖模拟〗。
20、[拟古]nǐ gǔ
模仿古代的风格、艺术形式:~之作。
21、[满拟]mǎn nǐ
满心打算。
22、[拟用]nǐ yòng
1.拟定使用。 2.备用。
23、[揣拟]chuāi nǐ
揣想,估量。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俄罗斯事辑》:“外间小説,遂谓二十年后,以 土尔扈特 嫌,絶不与通,揣拟失旨。”丁玲《阿毛姑娘》第一章三:“三姐说起城里来,上海 来,简直像一种神话中的奇境,她揣拟都无从揣拟了。”
24、[拟正]nǐ zhèng
试任或代理官员改为正式任命。
25、[拟谕]nǐ yù
见“拟喻”。
26、[拟疏]nǐ shū
奏疏的草稿。
27、[敌拟]dí nǐ
匹敌。谓才艺相当。
28、[拟伦]nǐ lún
比拟;伦比。《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以 隋 之府库、仓廩、户口、甲兵之盛,考之今日,安得拟伦?”宋 苏辙《祭文与可学士文》:“风雅之深,追配古人;翰墨之工,世无拟伦。”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一·评李杜》:“二子(杨慎、杨诚斋)所引古人,拟伦俱似亡当。”
29、[供拟]gòng nǐ
1.亦作“ 供儗 ”。 2.供给,供应。《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岁时服用,自可百司供拟。”《新唐书·魏少游传》:“诸王、公主悉有次舍,供儗穷水陆。”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萧公墓表》:“所在供拟,多伤物命,其违天意甚矣,自今宜罢之。”
30、[拟票]nǐ piào
明 清 时,各处奏本送达内阁后,由阁员用墨笔预拟批答于浮票,再送呈皇帝朱批,称为拟票,也称票拟。
31、[拟象]nǐ xiàng
模仿其状。
32、[拟罪]nǐ zuì
定罪。
33、[摸拟]mō nǐ
模仿,仿效。
34、[预拟]yù nǐ
事先打算。清 唐孙华《己卯元旦》诗之一:“一著退耕差较稳,占年预拟问农祥。”茅盾《子夜》五:“他们这公司预拟的投资地点应该是邻近‘东方大港’和‘四大干路’的沿线。”
35、[拟主]nǐ zhǔ
越分比于君主。
36、[悬拟]xuán nǐ
凭空虚构:这篇小说的情节是~的。
37、[拟断]nǐ duàn
量刑判罪。
38、[指拟]zhǐ nǐ
指望,指靠。
39、[拟寇]nǐ kòu
犹御寇。
40、[伦拟]lún nǐ
比较;比并。唐 元稹《授韩皋尚书左仆射制》:“日者銓覈羣才,兼荣揆务,颇烦伦拟,有异优崇。”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其年三月中,宴於 曲江亭,供帐之盛,罕有伦拟。”宋 岳珂《桯史·宣和御画》:“卢溪、与之,虽非可伦拟者,第详玩诗语,似不若前作简而有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