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
拼音
zhí笔顺
一 亅 ㇀ 丿 ㇈ 丶“扌”横画稍短,竖钩端正。“丸”撇画上部要正,横折弯钩的横起笔在撇画中上部,两个笔画间距适中,钩底要平,出钩向上。
同音字
读音为zhí的字 读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1.拿着;掌握:~笔。~政。 2.坚持;固执:~意不肯。 3.捉住:被~。 4.凭证;单据:~照。回~。 5.执行:~法施令。 6.交谊深厚、志趣相同的朋友:~友。父~。详细解释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执,捕罪人也。——《说文》
而妻妾执。——《礼记·檀弓》。注:“拘也。”
使执连尹。——《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
遂袭虞,灭之,执 虞公。——《左传·僖公五年》
被执至南门。——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又如:执命(讨命;索命);执讯(捉命并加以审问);执囚(拘捕囚禁);执问(拘留讯问);执狱(治狱;审判案件)
拿;持
执之用黄牛之革。——《易·遯》
执君之乘车。——《礼记·少仪》。注:“执辔也。”
执竞武王。——《诗·周颂·执竞》。笺:“执,持也。”
执束帛。——《礼记·曾子问》
献琛执贽。——《文选·张衡·东京赋》
执干戚舞。——《韩非子·五蠹》
执叶伺蝉。——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居左者手执蒲葵扇。——明· 魏学洢《核舟记》
又
东坡右手执卷端。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执圭端拱(双手拿圭拱捧于胸前);执鞭弭(为人驾驭车马,充当保镖);执锐(手持兵器);执桴(拿起鼓槌);执拂(手执拂尘);执玉(手捧玉器);执杖(手持丧棒);执圭(以手持圭)
操持;执行
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汉书·叔孙通传》
又如:执作(操作;劳作);执役(服役人员;工作人员);执料(操持,照料);执威(施行刑罚);执务(操持,担任);执职(从事某专职;服役)
主持;掌管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执狱牢者无病。——《淮南子·说山训》
又如:执专阃外(执掌镇守国家边关的权力);执正(主持公道);执炊(掌管炊事,做饭);执把(把持;掌管;拿着);执事人(主管具体事务的人)
掌握;控制
公子执辔愈恭。(执辔:握着驭马的缰绳。)——《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执服(慑服,因畏惧而服从);执持(握持,控制,掌握);执权(掌握权柄)
固执;坚持
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荀子·儒效》
又如:执迷不化(固执己见,不知变通);执泥一见(固执一义,不知通权变达);执告(执意求告);执违(执意违抗);各执己见;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掌握根本之道)
取得
是皆不足以执信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判断
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也。——《礼记·乐记》
又如:执狱(审判案子)
堵塞
子玉使 伯棼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结下,结成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国语·越语上》
又如:执怨(结怨,抱急);执仇(结仇)
对待
貌执之士者百有余人。——《荀子》
至交,好友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杜甫《赠卫八处士》
凭单 。
如:执凭文帖(有官府印信的公文);执结(具结证明);执证(凭证);回执;收执
姓
相当于“用”、“凭”
执古可以御今,证今可以知古。——《云笈七签》
〈动〉
〈名〉
〈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执-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同]捉
秉
拿
持
同:執
执-中草药辞典【读音】zhíɡ
【繁体】執
执<动>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arrest]
执,捕罪人也。――《说文》
而妻妾执。――《礼记·檀弓》。注:“拘也。”
使执连尹。――《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
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左传·僖公五年》
被执至南门。――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又如:执命(讨命;索命);执讯(捉命并加以审问);执囚(拘捕囚禁);执问(拘留讯问);执狱(治狱;审判案件)
拿;持[hold]
执之用黄牛之革。――《易·遯》
执君之乘车。――《礼记·少仪》。注:“执辔也。”
执竞武王。――《诗·周颂·执竞》。笺:“执,持也。”
执zhí
①拿;持。
②掌握;保持。
③主管;掌管。
④选取。
⑤控制;驾驭。
⑥执行。
【执一】专心一志。
【执友】志同道合的朋友。
【执中】遵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无过于不及。采取中间的态度。
【执引】古代送葬时的一种礼节,送葬的宾客须挽牵引柩车的绳索。
【执业】持书诵习。业,书版。
【执礼】守礼,遵行礼节。
【执行】
①把政策法令或计划等付诸实施。
②法律用语。公安机关为实现以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进行的活动。即对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执行刑罚,对应负民事责任的当事人责令其履行义务。
【执拗】固执倔强。
【执照】由有关行政机关发给的准许作某种行业的凭证。如:施工执照;驾驶执照。
【执迷】固执不悟。
【执意】坚持自己的意见。
────────────────—
执zhí
①拘捕。
②拿;持。
③持守。
④主持;掌管。
⑤控制;统御。
⑥操持;从事。
⑦行;施行。
⑧固执;坚持。
⑨依据;遵照。
⑩判断。
同:執
执-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执手36異「執」的異體字。
执-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执(執)zhí
①动拿着:~笔|手~红旗。
②执掌:~政|~教。
③坚持:~意|各~一词。
④执行;施行:~法。
⑤书捉住:战败被~。
⑥凭单:回~|收~。
⑦书执友:父~。
⑧(Zhí)名姓。
同:執
执-漢語大字典执
“執”的简化字。
执 zhí
① 动持;握。《送东阳马生序》:“尝百里外从乡之先达~经叩问。” ② 动掌握;把持。《论语·季氏》:“陪臣~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③ 动捉拿;逮捕。《梅花岭记》:“被~至南门。” ④ 名执掌国政的人。《柳敬亭传》:“宰~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 ⑤ 动执行;施行。《汉书·哀帝纪》:“有司~法,未得其中。” ⑥ 动取得。《中山狼传》:“是皆不足以~信也。” ⑦ 名朋友。《礼记·曲礼》:“见父之~,不谓之进,不敢进。”
执zhi
ㄓˊ
〔《广韵》之入切,入缉,章。〕
亦作“瓡”。
1.拘捕。
●《诗·大雅·常武》:“铺敦淮濆,仍执丑虏。”
●《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是时柳彦璋又取江州,执刺史陶祥。”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鄂为人谨讷,年十九岁,见人羞涩如处子。被执,骇绝。”
2.拿;持。
●《诗·邶风·简兮》:“左手执籥,右手秉翟。”
●唐韩愈《顺宗实录一》:“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文清站起执酒壶,思懿随后向曾皓身边走来。”
3.持守。
●《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君执大节,精贯白日。”
●明何景明《固权篇》:“故势有执于累岁而不能保一日之命,威有行于四海而不能全一姓之族。”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命之士,文学之儒,无不建义旗抗仇敌者,下至贩夫乞子,儿童走卒,执志不屈。”
4.主持;掌管。
●《周礼·天官·小宰》:“执邦之九贡、九赋、九式之贰,以均财节邦用。”
●唐韩愈《送穷文》:“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五章:“齐之国高,周之刘尹,世执政权。”
5.控制;统御。
●《淮南子·主术训》:“故法律度量者,人主之所以执下,释而不用,是犹无辔衔而驰也。”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御圆者不以信诚率众,执方者必以权谋自显。”
6.操持;从事。
●《诗·豳风·七月》:“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鲁迅《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因为所执的业,彼此不同,在《新青年》时代,我虽以他为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伙伴,却并未留心他的文章。”
7.行;施行。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以驺子重于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
●唐白居易《平百货之价》:“今国家行挟铜之律,执铸器之禁,使器无用铜。”
8.固执;坚持。
●《庄子·人间世》:“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距可乎?”
●《新唐书·裴佶传》:“诏用卢杞为饶州刺史,与谏官执不可。”
9.依据;遵照。
●《墨子·经上》:“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
●三国魏嵇康《释私论》:“执其辞以推其理,察其情以寻其变。”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序》:“不尽于言而执其言以求之,宜其失之不及也。”
●鲁迅《集外集·流言和谎话》:“撒谎和造谣,即在局外者也觉得。如果是严厉的观察和批评者,即可以执此而推论其他。”
10.判断。
●《礼记·中庸》:“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
●孔颖达疏:“执,犹断也。”
●《礼记·乐记》:“师乙曰:‘乙,贼工也,何足以问所宜?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焉。’”
11.结成。参见“执雠”。
12.朋友;至交。
●《礼记·曲礼上》:“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
●宋范仲淹《滕公夫人刁氏墓志铭》:“某于祠部,同年之执也。”
●元揭傒斯《奔清甫墓志铭》:“君平居孝友,凡见父之执,母之族,必敬之如父母。”
13.通“絷”。
●《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游牝别群,则执腾驹,班马政。”
●陆德明释文:“执如字,蔡本作絷。”
●《逸周书·大匡》:“明执于私,私回不中。”
●朱右曾校释“执读为絷……拘也。”
14.通“慹”。参见“执服”。
15.通“蛰”。
●《史记·天官书》:“执徐岁。”
●司马贞索隐引李巡曰:“伏蛰之物皆敦舒而出,故曰执徐。执,蛰也;徐,舒也。”
16.通“挚”。
●殷代的世家大族。
●《逸周书·商誓》:“几耿肃执,乃殷之旧。”
朱右曾校释:“执挚通。”
17.通“垫”。陷下。
18.姓。
●殷祖己之后迁于挚,分为挚执二姓。
●《随巢子》有执无鬼。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í
1、[执笔]zhí bǐ
拿笔。指写作。特指对集体讨论的内容作文字整理并写定稿件的人。
2、[执政]zhí zhèng
掌管政权。有时也指掌握政权的人。
3、[执行]zhí xíng
1.依照政策、法令、决议、计划等实行:严格~计划。 2.法律判决、裁定中负有义务的一方按照判决、裁定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法律行为。如果义务人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依据另一方的申请,可依职权强制其履行义务。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一方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半年。
4、[执着]zhí zhuó
同“执著”。
5、[固执]gù zhí
〈动〉顽固坚持。
6、[各执己见]gè zhí jǐ jiàn
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7、[执法]zhí fǎ
执行法令、法律:~如山(如山:比喻坚定不动摇)。~必严。
8、[偏执]piān zhí
偏激而固执:~狂。性格~。~的见解。
9、[固执己见]gù zhí jǐ jiàn
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10、[执业]zhí yè
(律师、医生、会计和某些中介服务机构的人员等)进行业务活动:~律师。房地产估价师必须先取得~资格。
11、[执照]zhí zhào
由主管机关发给的准许做某项事情的凭证:施工~。驾驶~。
12、[执导]zhí dǎo
担任导演;从事导演工作:他~过不少优秀影片。在戏剧界~多年。
13、[执教]zhí jiào
担任教学任务;当教练:他在大学里~多年。他们曾携手~中国女排。
14、[执勤]zhí qín
执行勤务:~民警。
15、[争执]zhēng zhí
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相让:~不下。双方在看法上发生~。
16、[执掌]zhí zhǎng
掌管;掌握(职权):~大权。
17、[执著]zhí zhuó
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性情古板~。不要~于生活琐事。~地献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也作执着。
18、[执意]zhí yì
坚持自己的意见,表示坚决:~要去。~不肯。
19、[回执]huí zhí
1.回条。 2.向寄件人证明某种邮件已经递到的凭据,由收件人盖章或签字交邮局寄回给寄件人。 3.会议通知或邀请函所附的填写后寄回寄件人的部分,内容包括能否应邀出席等。
20、[执念]zhí niàn
犹执着。
21、[执拗]zhí niù
固执任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拗(niù)。
22、[执信]zhí xìn
秉持信义。《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君人执信,臣人执共,忠信篤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三国 魏 嵇康《家诫》:“若夫 申胥 之长吟,夷叔 之全洁,展季 之执信,苏武 之守节;可谓固矣。”
23、[执结]zhí jié
1.旧时对官署提出表示负责的字据。 2.犹证实,对证。
24、[执手]zhí shǒu
拉手;握手。
25、[执壶]zhí hú
酒壶的一种。宴会时秉持斟酒,故名。
26、[执鞭]zhí biān
指从事教学、教练等工作:~授课。~青年男篮。
27、[执刑]zhí xíng
依法枪决死刑犯人;泛指实施刑事处罚。
28、[坚执]jiān zhí
坚持不改;固执。
29、[父执]fù zhí
父亲的朋友。执: 志同道合的人。
30、[拘执]jū zhí
拘泥固执。
31、[执礼]zhí lǐ
守礼;彬彬有礼。
32、[执绋]zhí fú
原指送葬时帮助牵引灵柩,后泛指送葬。绋(fú):牵引棺材用的大绳。
33、[执泥]zhí nì
固执;拘泥:不可~一说。
34、[执帛]zhí bó
楚 官名。亦为孤卿(少师、少傅、少保三孤)的别称。
35、[执古]zhí gǔ
1.坚守古道。 2.固执。
36、[执缚]zhí fù
1.逮捕;捆绑。 2.犹约束,束缚。
37、[执馘]zhí guó
《诗·大雅·皇矣》:“执讯连连,攸馘安安。”毛 传:“馘,获也。不服者杀而献其左耳曰馘。”郑玄 笺:“执所生得者而言问之,乃献所馘,皆徐徐以礼为之。”后以“执馘”为杀敌献功之称。
38、[执録]zhí lù
逮捕。
39、[执柄]zhí bǐng
1.拿着器皿的柄。 2.掌权;掌权的人。
40、[执丧]zhí sàng
《礼记·檀弓上》:“曾子 谓 子思 曰:‘伋,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於口者七日。’”后以“执丧”为奉行丧礼或守孝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