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ún

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tún的字 读音为tun的字

基础解释

忧郁烦闷。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忳忳-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忳忳ㄊㄨㄣˊ ㄊㄨㄣˊtún tún憂傷煩悶的樣子。《楚辭.屈原.九章.惜誦》:「申侘傺之煩惑兮,中悶瞀之忳忳。」

忳忳-汉语大词典

忳忳(I)忧愁貌。
●《楚辞·九章·惜诵》:“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之忳忳。”
王逸注:“忳忳,忧貌也。”
忳忳(II)专一诚挚貌。
●《楚辞·九辩》:“纷忳忳之愿忠兮,妒被离而鄣之。”一本作“纯纯”。
朱熹集注:“忳忳,专壹貌。”
●《礼记·中庸》“肫肫其仁”
汉郑玄注:“肫肫,读如‘诲尔忳忳’之‘忳忳’。忳,恳诚貌也。”
按,“诲尔忳忳”
●见《诗·大雅·抑》,今本作“诲尔谆谆”。
忳忳(III)无知貌。
●汉贾谊《新书·先醒》:“彼世主不学道理,则嘿然惛于得失,不知治乱存亡之所由,忳忳犹醉也。”

忳忳-辞源3

【忳忳】憂傷貌。楚辭 屈原 九章 惜誦:“申侘傺之煩惑兮,中悶瞀之忳忳。”

忳忳-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忳忳túntún
书形烦闷的样子。

忳-中華語文大辭典

忳ㄊㄨㄣˊtún〈書〉憂苦;煩悶。[例]~鬱邑余侘傺兮(《楚辭‧屈原‧離騷》)。

忳-辞源3

【忳】7画 9501·71.tún  ㄊㄨㄣˊ  徒渾切,平,魂韻,定。文部。憂傷苦悶。楚辭 屈原 離騷:“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2.zhūn  ㄓㄨㄣ  集韻朱倫切,平,諄韻,照 三。文部。見“忳₂忳₂”。3.dùn  ㄉㄨㄣˋ  集韻杜本切,上,混韻,定。文部。見“忳₃忳₃”。

忳-中華大字典

1、忳讀音:徒渾切,音屯,元韻。釋文:悶也。憂也。《離騷》:~鬱邑余侘傺兮。
 〔注〕:~、憂貌。
2、忳讀音:朱倫切,音肫,眞韻。釋文:~~。誨人不倦也。本作諄。見《集韻》。
3、忳讀音:徒困切,音鈍,願韻。釋文:~愻。意不樂也。見《集韻》。
4、忳讀音:殊倫切,音純,眞韻。釋文:人名。後漢王~。見《集韻》。
5、忳讀音:杜本切,音盾,阮韻。都困切,音頓,願韻。釋文:愚也。《老子》:我愚人之心也哉。~~兮。
6、沌讀音:杜本切,音囤,阮韻。釋文:
❶水不通。見《集韻》。
❷混~。元氣未判。見《集韻》。
 〔又〕:無孔竅也。《莊子應帝王》:中央之帝爲渾~。
 〔又〕:獸名。《神異經西荒經》:崑崙有惡獸。名曰渾~。
❸同忳。《老子》:我愚人之心也。~~兮。《釋文》:~、本又作忳。徒損反。又徒門反。簡文音頓。
7、沌讀音:徒渾切,音屯,元韻。釋文:
❶小流皃。見《集韻》。
❷~~。愚也。見《集韻》。
 〔又〕:轉也。見《廣雅釋訓》。
 〔又〕:波相隨也。《文選枚乘七發》:~~混混。狀如奔馬。
❸殄~。濁亂也。《文選王褒賦》:躋躓連絕。淈殄~兮。
8、沌讀音:殊倫切,音純,眞韻。釋文:粹也。古作梢、㝄。通作純。見《集韻》。
9、沌讀音:都困切,音頓,願韻。釋文:忳或字。《集韻》:忳。愚皃。或作~。
10、沌讀音:柱兗切,音篆,銑韻。釋文:水名。在江夏。見《集韻》。〔在今湖北漢陽縣西南三十里〕。
11、諄讀音:朱倫切,音惇,眞韻。釋文:
❶本作誧。《說文》:誧。吿曉之孰也。聲讀若庉。
❷至也。見《廣韻》。
❸佐也。《國語晉語》:以~趙鞅之故。
 〔按汪遠孫國語攷異引述聞云。~、當爲諒。大雅大明篇。涼彼武王。釋文。涼、本作諒。佐也。是韋注所本也。存攷〕。
❹~~。吿之丁寧。《史記司馬相如傳》:不必~~。
❺~芒。姓名也。或云霧氣也。見〔莊子~芒將東之大壑釋文〕。
 〔按朱駿聲以爲惷之假借〕。
❻亦作啍。《莊子胠篋》:釋夫恬淡無爲。而悅夫啍啍之意。
 〔注〕:啍啍。以已誨人也。《釋文》:郭音惇。
❼亦作忳。《詩抑》:誨爾~~。〔禮記中庸注作忳忳。按忳又作純。故集韻云。~、或作純〕。
❽通肫。《禮記中庸》:肫肫其仁。〔韻會舉要云。~、通作肫〕。
12、諄讀音:朱閏切,音稕,震韻。釋文:
❶吿之丁寧。見《廣韻》。
❷~~。重頓之貌也。《漢書五行志》:且年未盈五十。而~~焉如八九十者。
 〔又〕:忠謹之貌也。《後漢卓茂傳》:勞心~~。
❸罪也。見《方言》。
 〔注〕:謂罪惡也。
❹亦作訰。《爾雅釋訓》:訰訰。亂也。
 〔疏〕:孫炎曰。大雅抑篇。誨爾~~。皆是闇亂也。訰、~、音義同。
 〔按詩抑誨爾~~釋文云。~、字又作訰。之純反。又之閏反。說文、埤倉、竝云。吿曉之熟。据此則兩解俱得通用也〕。
13、諄讀音:主伊切,音準,軫韻。朱閏切,音稕,震韻。釋文:
❶~憎。疾惡也。《方言》:~憎。所疾也。宋、凡相惡謂之~憎。若秦晉言可惡矣。
❷同啍。誕也。《荀子哀公》:無取口啍。
 〔注〕:啍、與~同。

忳-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忳心47ㄊㄨㄣˊtún形憂苦煩悶的樣子。《楚辭.屈原.離騷》:「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漢.王逸.注:「忳,憂貌。」

忳-漢語大字典


(一)tún 《廣韻》徒渾切,平魂定。諄部。
(1)忧伤苦闷。《玉篇·心部》:“忳,悶也,憂也。”《楚辭·離騷》:“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王逸注:“忳,憂皃。”
(2)乱。《玉篇·心部》:“忳,亂也。”
(二)zhūn 《集韻》朱倫切,平諄章。
同“諄”。《集韻·諄韻》:“諄,《説文》:‘告曉之孰也。’一曰懇誠皃。或作忳。”
(三)dùn 《集韻》杜本切,上混定。
无知貌。《集韻·混韻》:“忳,愚也。”《新書·先醒》:“不知治亂存亡之所由,忳忳然猶醉也。”

忳-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忳tún
[忳忳](túntún)书形烦闷的样子。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ún

1、[昏忳]hūn tún

昏沉,郁闷。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 陈祖范 ﹞尝作《别号舍文》,颇极诡譎,是年竟中式。辞云:‘……其戚惟何?厥途孔多。一曰底号,粪溷之窝。过犹唾之,寝处则那。呕泄昏忳,是为大瘥。’”

2、[忳厚]tún hòu

诚挚深厚。

3、[忳诚]tún chéng

忠诚。

4、[忳挚]tún zhì

诚挚。

5、[忳忳]tún tún

烦闷的样子。

6、[目眢心忳]mù yuān xīn tún

犹言泪竭神伤。形容悲痛之甚。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