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ià

笔顺

丿 𠃍
“忄”竖画正直,两点居竖画中上部。“合”撇捺开张,横画宜短,“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读音为qià的字 读音为qia的字

基础解释

1.适当;合适:~当。 2.副词。正;刚刚:~巧。~到好处。

详细解释

〈副〉

  1. (形声。从心,合声。本义:用心)

  2. 同本义

    恰,用心也。——《说文新附》

    又如:恰恰(用心的样子)

  3. 才,刚刚 。

    如:恰刚(刚刚);恰方(方才);恰来(刚才);恰待(刚要);恰才(刚刚,刚才)

  4. 岂;难道 。

    如:恰不道(岂不知)

〈形〉

  1. 适当;正好

    恰是湘妃泪尽时。—— 贾岛《赠人斑竹柱杖》

    野航恰受两三人。——杜甫《南邻》

    又如:恰则(恰恰);恰恨(正不巧);恰合(正相符合);恰限(正遇上);恰便似(正好像);恰贴(恰当、妥贴);恰意(适合心意);恰适(合适)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恰恰-中華語文大辭典

恰恰ㄑ丨ㄚˋ ㄑ丨ㄚˋqiàqià1.恰好。[例]兄弟倆的個性~相反。2.一種拉丁舞。源於墨西哥。舞曲節拍為四分之四或二分之二拍,節奏可快可慢,每兩小節會有「恰恰恰」的伴舞聲。(英chacha)

恰恰-诗词曲语辞辞典

恰恰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之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其中“恰恰”一词,马茂元《唐诗选》、新版《辞海》《汉语大词典》均解为状鸟鸣声的象声词。但对像鸟鸣声的解释,昔人早有疑义。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杜诗‘自在娇莺恰恰啼’,今解4恰恰’为鸣声矣。
▶然王绩诗4年光恰恰来’,白公《悟真寺》诗‘恰恰金碧繁’,疑唐人类如此用之。”清施鸿保《读杜诗说》卷一也认为“恰恰与莺声不类”,而释为"适当之辞”,并谓作者“独步之时之处,适当莺啼”。今按,释“恰恰”为莺声固可商榷,施说亦未为确论。因为“恰恰”虽确有恰巧、正好义,但用于上举杜诗仍嫌不尽妥帖。第一,这一联诗属工对,如解“恰恰”为正好、恰巧,则与上文“时时”在意义上对得不甚工稳;第二,鸾啼蝶舞应是诗人得见之前便已存在多时的景象,不大可能是在诗人刚刚步人画面之际,娇莺才恰巧啼叫一声两声。“恰恰”一词在唐宋口语中可以表示“密密”的意思。
▶上引《石洲诗话》所举《悟真寺》诗“恰恰金碧繁”即属此义。
▶另如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诗:“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亦犹云“一莺密密啼”。
▶又《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恰恰新莺百啭声,忽有寒蛩终夜鸣。”“恰恰”与本句中“百啭”相应。
▶韩元吉《菩萨蛮》词《腊梅》:“江南雪里花如玉,风流越样新妆束。恰恰缕金裳,浓熏百和香。”也是描绘腊梅花繁,有如密密的缕金衣。

恰恰-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恰恰ㄑㄧㄚˋ ㄑㄧㄚˋqià qià①恰好恰好、恰巧恰巧①恰巧、剛好。《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誰知恰恰選在衢州?以致夫妻兩個失散了五年,重得在他方相會。」《兒女英雄傳.第八回》:「只是我這人,與世人性情不同,恰恰的是曹操一個反面。」②融合。宋.陳造〈春寒〉詩四首之三:「小杏惜香春恰恰,新楊弄影午疏疏。」③狀聲詞。形容鳥鳴聲。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六:「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④一種舞蹈。為英語 cha cha 的音譯。起源於拉丁美洲,由墨西哥土風舞蛻變而來。舞曲節拍是四分之四或二分之二拍,節奏可快可慢,每兩小節有恰恰恰的伴唱聲。不需舞伴便可起舞,多由女性帶領,男性跟隨起舞。

恰恰-汉语大词典

恰恰1.用心貌。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十:“恰恰,用心也。”
●唐玄觉《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2.融和貌。
●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栾栌与户牖,恰恰金碧繁。”
●宋陈造《春寒》诗:“小杏惜香春恰恰,新杨弄影午疏疏。”
3.象声词。莺啼声。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之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元张可久《水仙子·春愁》曲:“景中情谁唤起,听西园恰恰莺啼。”
●清沈湘云《踏莎行·送春》词:“恰恰莺啼,喃喃燕语,商量欲倩东君住。”
4.正好。
●唐郑损《星精石》诗:“孤岩恰恰容堂构,可爱江南释子园。”
●宋黄大受《早作》诗:“干尽小园花上露,日痕恰恰到窗前。”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只是我这人与世人性情不同,恰恰的是曹操一个反面。”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一章:“情况恰恰相反,有许多事情是叫人不满意的。”

恰恰-辞源3

【恰恰】㊀自然、和諧貌。唐詩紀事四 王績 春日詩:“年光恰恰來,滿甕營春酒。”唐 杜甫 杜工部草堂詩箋十八 江畔獨步尋花之六:“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白居易 長慶集六 遊悟真寺詩:“欒櫨與户牖,恰恰金碧繁。”後人據 杜詩以恰恰爲鳥啼聲,非。參閲 清 翁方綱 石洲詩話一。㊁正好,剛好。宋 朱熹 朱子語類一〇四 朱子一:“自今夏來,覺見得纔是聖人説話,也不少一箇字,也不多一箇字,恰恰地好,都不用一些穿鑿。”

恰恰-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恰恰² qiàqià
名拉丁舞的一种,源于墨西哥。4/4拍,舞曲节奏轻快,胯部摆动明显,舞姿诙谐风趣。[英 cha-cha]

恰-中華語文大辭典

恰ㄑ丨ㄚˋqià1.合適。[例]這個做法不太~當。2.正好;剛好。[例]~巧|餡料比例拿捏得~到好處。

恰-诗词曲语辞辞典


1 时间副词。才、方才。
▶魏了翁《醉蓬莱》词《新亭落成约刘左史和见惠生日韵》:“倦客才归,新亭恰就,萱径阴浓,卜林香发。”“才”“恰”互文。
▶朱敦儒《好事近》词:“恰向洞庭沽酒,却钱塘横笛。”
▶汪莘《点绛唇》词:“恰向梅边。又向桃边觑。”
▶江开《菩萨蛮》词《商妇怨》:“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恰”均与“却”“又”字相应,“却”为“又”字义。
▶严仁《鹧鸪天》词:“深院宇,小帘栊,几年离别恰相逢。”
▶臞翁《满江红》词《孟史君祷而得雨》:“问螺江、恰见线来流,今平岸。”
▶《董西厢》六:“不恨咱夫妻今日别,动是经年,少是半载,恰第一夜。”
▶《西厢》一之一:“樱桃红绽,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
▶又:“和尚,恰怎么观音现来?”用法芥同。又见“恰才”“恰则”。
2 范围副词。有“只”“仅”义。
▶杜甫《南邻》诗:“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范成大《初见山花》诗:“湘东二月春才到,恰有山樱一树花。”“恰”俱与“才”相应,犹言“仅受”“仅有”。
▶徐积《李太白杂言》诗:“乃知公是真英物,万叠秋山清耸骨。当时杜甫亦能诗,恰如老骥追霜鹘。”
▶韩琥《鹊桥仙》词《红梅已谢》:“春风吹我带湖烟,甚恰限、新晴天气。”
▶戴复古《临江仙》词《代作》,“莫恨银瓶酒尽,但将妾泪添杯。江头恰限北风回。再三相祝去,千万寄书来。”
▶史达祖《杏花天》词:“古城官道花如霰,便恰限.花间再见。双眉最现愁深浅。”以上凡言“恰限”,均犹云只限。
▶郭应祥《菩萨蛮》词《施尉生日》:“警捕恰三年,四封人宴然。”
▶张炎《探春慢》词:“伴我微吟,恰有梅花一树。”
▶邹应博《感皇恩》词《知平江日寿母上官太夫人》:“我有禄书,呈母万年计。八十三那里暨。便和儿算,恰一百四十地。这九千余岁,长随侍。”
▶元好问《沁园春》词《除夕》:“虚名误,偏人间浪走,恰到求田。”
▶张翥《兰陵王》词:“多情倦绣作,恰了棠梨半萼。”
▶姬翼《鹧鸪天》词:“事事无心恰到闲,黄尘阃外不相干。”其义并同。
3 语气副词,相当于“却”。
▶杨万里《辛亥元日送张德茂自建康移帅江陵》诗:“西湖一别忽三年,白首相从岂偶然。到得我来恰君去,正当腊后与春前。”意谓我来你却去。
▶朱敦儒《菩萨蛮》词:“老人诸尽人间苦.近来恰似心头梧。”
▶何梦桂《摸鱼儿》词:“酒阑归去行人远,折不尽长亭柳.渐白首。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
▶《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单刀会》剧四:“不甫能见也,恰又早老也。”三例语气均有转捩,“恰”宜释作“却”。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错立身》四:“孩儿与老都管先去,我收拾砌末恰来。”“恰来”亦犹“却来”,“却”有“再”义,参见509页“却”。
4 语气副词,相当于“岂”。
▶《元曲选外编》《替杀妻》剧一:“这婆娘色胆大如天,恰不怕柳外人瞧见!”此表反问,犹云岂不怕。
▶又二:“恰不道壁间还有伴,窗外岂无人,你待要怎生?”恰不道,岂不闻。
▶《风云会》剧二:“哥哥,我一发都杀了,恰不怜悧?”“怜悧”即“伶俐”,此处为干净之义。
▶关汉卿《一枝花》套《不伏老》:“恰不到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第一个“到”与“道”同,亦“听闻”
▶义。汤式《一枝花》套《赠玉芝春》:“你道是浮花浪蕊,他须是灵根异卉。恰不道一夜琼花落无迹。”张养浩小令《普天乐•闲居》,“自在身,从吟醉,一片闲云无拘系。说神仙恰是真的,任鸡虫失得、夔铉多寡、鹏鸡高低。”并为“岂”字义。

恰-中華大字典

1、恰讀音:乞洽切,音掐,洽韻。釋文:
❶用心也。見《說文新附》。
❷適當之辭。〔杜甫詩〕:野航~受兩三人。
❸~~。狀鳥之聲。〔杜甫詩〕:自在嬌鶯~~啼。
❹~克圖。地名。在蒙古買賣城之北。淸乾隆五年。與俄訂~克圖界約。允與通商。旋禁止。至五十七年。復訂互市約。開爲商埠。

恰-中草药辞典

【读音】qià
【繁体】恰
恰〈副〉
(形声。从心,合声。本义:用心)
同本义[diligently;attentively]
恰,用心也。――《说文新附》
又如:恰恰(用心的样子)
才,刚刚[justnow;exactly;precisely]。如:恰刚(刚刚);恰方(方才);恰来(刚才);恰待(刚要);恰才(刚刚,刚才)
岂;难道[coulditbesaidthat]。如:恰不道(岂不知)
恰〈形〉
适当;正好[suitable;properly;just]
恰是湘妃泪尽时。――贾岛《赠人斑竹柱杖》
野航恰受两三人。――杜甫《南邻》
又如:恰则(恰恰);恰恨(正不巧);恰合(正相符合);恰限(正遇上);恰便似(正好像);恰贴(恰当、妥贴);恰意(适合心意);
恰qià正好,适当,合适:~好。~巧。~当。~到好处。~如其分。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ià

1、[恰巧]qià qiǎo

恰好;凑巧:他正愁没人帮他卸车,~这时候老张来了。

2、[恰到好处]qià dào hǎo chù

(说话、办事等)正好达到适当的地步。

3、[恰如]qià rú

正好像:晚霞~一幅图画。

4、[恰好]qià hǎo

正好;刚好:你来得~,我正要找你去呢。你要看的那本书~我这里有。

5、[恰当]qià dàng

合适;妥当:这篇文章里有些字眼儿用得不~。事情处理得很~。

6、[恰如其分]qià rú qí fèn

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的批评。措辞~。

7、[恰恰]qià qià

1.刚好;正:~相反。我跑到那里~十二点。 2.拉丁舞的一种,源于墨西哥。4/4拍,舞曲节奏轻快,胯部摆动明显,舞姿诙谐风趣。[英cha-cha]

8、[恰似]qià sì

恰如:这消息~晴天霹雳,令人十分震惊。

9、[恰切]qià qiē

恰当,贴切。贺宜《<1958年儿童文学选>序言》:“在这个作品里……作者对新社会、新事物作了恰切的赞颂。”王愿坚《妈妈》:“其实,这个称呼也并不恰切。”

10、[恰则]qià zé

刚刚;刚才。

11、[恰莫]qià mò

却不要。

12、[恰噶]qià gá

指“真棒”

13、[恰来]qià lái

刚才。

14、[佩恰]pèi qià

苏芳的宠物。

15、[恰才]qià cái

1.亦作“恰才”。 2.见“恰纔”。

16、[顆恰]kē qià

谓安详稳重。颗,用同“款”。元 乔吉《一枝花·杂情》套曲:“收拾得所事儿温柔,粧点得诸餘里颗恰。”

17、[恰纔]qià cái

1.亦作"恰才"。 2.刚刚;刚才。

18、[恰合]qià hé

正相符合。

19、[纔恰]cái qià

犹刚才。

20、[颗恰]kē qià

谓安详稳重。颗,用同“款”。

21、[恰方]qià fāng

才;方才。

22、[半恰]bàn qià

见“半掐”。

23、[恰贴]qià tiē

恰当;妥贴。

24、[洽恰]qià qià

词语解释洽恰ㄑㄧㄚˋ ㄑㄧㄚˋ ​ㄒㄧㄚˊ ㄑㄧㄚˋ密集众多的样子。唐.白居易.吴樱桃诗:「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或作「狎恰」。

25、[恰饭]qià fàn

江西赣语区,湖北南部,湖南北部地区方言,就是“吃饭”的意思。

26、[才恰]cái qià

犹刚才。

27、[恰待]qià dài

刚要,正准备。

28、[恰限]qià xiàn

1.正遇上。 2.正不巧。

29、[狎恰]xiá qià

密集、拥挤貌。

30、[笑恰]xiào qià

欢笑;笑乐。

31、[喜恰]xǐ qià

亦作“喜洽”。和悦可爱。

32、[恰适]qià shì

合适,适当。

33、[促恰]cù qià

见“促掐”。

34、[恰正]qià zhèng

1.正当,适逢。 2.恰好。

35、[恰意]qià yì

适合心意。

36、[恰北北]qià běi běi

泼辣、强势、凶巴巴或是脾气很不好,一般多用来指女性。

37、[尖恰恰]jiān qià qià

形容尖而巧。

38、[卡拉恰]kǎ lā qià

闽南语自行车的意思。

39、[恰便似]qià biàn sì

正好像。

40、[恰逢其会]qià féng qí huì

适:正,恰好;会:时机。恰巧碰上那个机会或时机。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