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
拼音
chàng笔顺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一 丨 𠃍 一 一“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昌”上下两部分均上宽下窄,上框小下框大;横向笔画平行均匀;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读音为chàng的字 读音为chang的字基础解释
1.口中发出(乐音);依照乐律发出声音:独~。合~。演~。~京戏。~一支歌。 2.大声叫:~名。鸡~三遍。 3.歌曲;唱词:地方小~。《穆柯寨》这出戏里,杨宗保的~儿不多。 4.姓。详细解释
(形声。从口,昌声。“唱”字经传以“倡”为之。本义:领唱)
同本义
唱,导也。——《说文》
取其唱予和女。——《左传·昭公十六年》注
唱和有应。——《荀子·乐论》
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
又如:唱和(唱歌时此唱彼和)
倡导;发起。后作“倡”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唱义(倡导起义);唱谋(率先策划);唱始(倡始;首倡)
歌唱,吟咏 。
如:唱书(说唱演奏小说中的故事。用絃、琴伴奏的,称作唱书);唱诗(吟诗);唱月(对月吟唱)
表演 。
如:唱白脸
叫,呼 。
如:鸡唱三遍;唱晓(鸡鸣报晓);唱好(喝采叫好)
歌曲 。
如:唱论(书名。关于戏曲声乐方面的理论)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唱-中華語文大辭典唱ㄔㄤˋchànɡ1.口中發出歌聲。[例]~歌|歡~|吟~|合~。2.大聲唸出、說出或叫出。[例]~名|~票|雞~鴉啼。3.歌曲;唱詞。[例]小~|新~|絕~。4.姓。
唱 -古漢語常用詞典chàng
①領唱。《荀子•樂論》:“~和有應。”②倡導;帶頭。又寫作“倡”。《陳涉世家》:“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宜多應者。”《序》:“予三十年前所主~之三民主義……其不獲實行也如故。”③歌唱。《滕王閣序》:“漁舟~晚,響窮彭蠡之濱。”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後庭花。”
【唱酬】彼此以詩詞相酬答。
【唱和】1.一唱一和,互相呼應。2.一人做了詩詞,別人按照原韻相應作答。
【唱叫】1.歌唱。2.吵鬧。
【唱喏】1.舊時一種禮節。給人作揖並出聲致敬。2.舊時顯貴出行,喝令行人讓路。
唱口811ㄔㄤˋchàng動①發出歌聲。如:「唱歌」、「合唱」。唐.杜牧〈泊秦淮〉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②高聲呼叫。如:「唱名」、「唱票」。唐.李賀〈惱公〉詩:「雞唱星懸柳,鴉啼露滴桐。」③倡導。通「倡」。《南史.卷一五.傅亮傳》:「我首唱大義,興復皇室。」名泛稱詩詞歌曲。如:「絕唱」、「小唱」。
唱-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同]歌
讴歌
歌唱
唱歌
1、唱讀音:尺亮切,音廠,漾韻。釋文:
❶導也。見《說文》。
〔按後漢臧洪傳。爲天下~。是其義〕。
❷通倡。發聲歌也。《禮記樂記》:一~而三歎。
〔按今本作倡。玉篇引作~。集韻云。亦作昌〕。
❸歌曲也。《晉書夏統傳》:國人痛其忠烈。爲作小海~。
2、昌讀音:蚩良切,音倡,陽韻。釋文:
❶美言也。从日。从曰。一曰。日光也。詩曰。東方~矣。見《說文》。《段注》:~之本義訓美言。引伸之爲凡光盛之偁。則亦有訓爲日光者。日光祇爲餘義。
❷當也。見《爾雅釋詁》。
❸始也。見《廣雅釋詁》。
❹盛也。《書仲虺之誥》:邦乃其~。
❺狡好貌。《詩猗嗟》:猗嗟~兮。
❻慶也。《文選左思賦》:天帝運期而會~。
❼物也。《莊子在宥》:今夫百~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❽謂各遂其生也。《荀子禮論》:萬物以~。
❾地事曰~。見《大戴記虞戴德》。
❿丘名。《爾雅釋丘》:途出其~丘。
⓫州名。唐置。屬劍南道。當今四川大足縣。
⓬~披。衣不帶貌。《離騷》:何桀紂之~披兮。
⓭文~。星名。《史記天官書》:斗魁戴匡六星、曰文~宮。
⓮~歜。菖蒲菹也。《左僖三十五年傳》:饗有~歜。
⓯蒲~。海名。《水經河水注》:河出崑崙。重源潛發。淪于蒲~。〔卽今之羅布淖爾〕。
⓰高~。國名。《隋書西域傳》:西域凡爲三道。中道從高~。〔卽今新疆吐魯番縣〕。
3、昌讀音:尺亮切,音唱,漾韻。釋文:同倡。見《集韻》。
4、誯讀音:尺亮切,音唱,漾韻。釋文:唱或字。《集韻》:唱。導也。或从言。
5、撄讀音:尺亮切,音唱,漾韻。釋文:唱或字。《集韻》:唱。導也。或从龠。
〔按玉篇云。~、導也。先也。今作唱〕。
唱 chàng
❶領唱。
《荀子·樂論》:
~和有應,善惡相象。
這個意義又寫作「倡」。
引唱歌。
王勃《滕王閣序》:
漁舟~晚。(漁船上的漁民在傍晚唱歌。)
❷高聲報,大聲念。
《南史·檀道濟傳》:
道濟夜~籌量沙,以所餘少米散其上。
今有熟語「唱名」、「唱票」。又稱誦。
《説苑·君道》:
堂上~善,若出一口。
❸帶頭,倡導。
《史記·陳涉世家》:
爲天下~,宜多應者。這個意義又寫作「倡」。
唱
【丑集上】【口字部】 唱
〔古文〕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尺亮切,音厰。【說文】導也。【玉篇】禮記曰:一唱而三歎。○按《樂記》今本作倡。
◎又【廣韻】發歌也。【廣韻】亦作誯。【集韻】亦作昌。
唱
《説文》:“唱,導也。从口,昌聲。”段玉裁注:“古多以倡為之。”
chàng 《廣韻》尺亮切,去漾昌。陽部。
(1)领唱;领奏。也作“倡”。《説文·口部》:“唱,導也。”桂馥義證:“或借倡字。《周禮·樂師》:‘遂倡之。’鄭司農云:‘樂師主倡也。’”《廣韻·漾韻》:“唱,發歌。”《荀子·樂論》:“唱和有應,善惡相象,故君子慎其所去就也。”《韓非子·解老》:“故竽先則鐘瑟皆隨,竽唱則諸樂皆和。”晋陸機《文賦》:“譬偏絃之獨張,含清唱而靡應。”
(2)发起;倡导。后作“倡”。《國語·吴語》:“越大夫種乃唱謀曰:‘吾謂吴王將遂涉吾地,今罷師而不戒以忘我,我不可以怠。’”韋昭注:“發始為唱。”《史記·陳涉世家》:“今誠以吾衆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司馬貞索隱:“《漢書》作‘倡’,倡謂先也。《説文》云:‘倡,首也。’”《南史·傅亮傳》:“我首唱大義,興復皇室。”唐韓愈《與孟尚書書》:“於是時也,而唱釋老於其間,鼓天下之衆而從之。”
(3)歌唱。如:独唱;唱戏;唱曲子。唐王勃《滕王閣序》:“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明徐禎卿《送耿晦之守湖州》:“郵渚頻撾津吏鼓,漁歌唱近使君船。”阮章竞《漳河水》第一部:“唱一道小曲过漳河沿。”
(4)称赞。《説苑·君道》:“(齊)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後漢書·儒林傳·孔僖》:“齊桓公親揚其先君之惡,以唱管仲,然後羣臣得盡其心。”唐柳宗元《答貢士元公瑾論仕進書》:“況足下有文行,唱之者有其人矣。”
(5)叫;呼。如:唱票,唱名。《北史·元文遥傳》:“令趙郡王叡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唐李賀《惱公》:“雞唱星懸柳,鴉啼露滴桐。”明湯顯祖《牡丹亭·魂遊》:“有情人叫不出情人應,為甚麽不唱出你可人名姓?”《紅樓夢》第七十六回:“鐘鳴櫳翠寺,雞唱稻香村。”
(6)古诗体的一种。《晋書·隱逸傳·夏統》:“伍子胥諫吴王,言不納用,見戮投海,國人痛其忠烈,為作《小海唱》。”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曰引,曰詠,曰曲,曰篇,曰唱。”漢曹操有《氣出唱》。
(7)吟咏诗词。唐李賀《巴童答》:“非君唱樂府,誰識怨秋深?”宋葉夢得《千秋歲》:“君莫忘,此情猶是當時唱。”
(8)真,正。亦作“暢”。张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二:“暢,猶甚也,好也,真也,正也……暢亦作唱。”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宫調》卷二:“唱呵!好風風韻韻,捻捻膩膩,濟濟楚楚。”凌景埏校注:“唱呵!猶如説真箇是啊,真正啊。”明湯顯祖《邯鄲記·生寤》:“一匝眼煮黄粱鍋米響,六十載光陰唱好是忙。”
唱chànɡ
①动口中发出(乐音);依照乐律发出声音:独~|合~|演~|~京戏|~一支歌。
②动大声叫:~名|鸡~三遍。
③(~儿)名歌曲;唱词:地方小~|《穆柯寨》这出戏里,杨宗保的~儿不多。
④(Chànɡ)名姓。
【读音】chànɡ
【繁体】唱
唱〈动〉
(形声。从口,昌声。“唱”字经传以“倡”为之。本义:领唱)
同本义[precent]
唱,导也。――《说文》
取其唱予和女。――《左传·昭公十六年》注
唱和有应。――《荀子·乐论》
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
又如:唱和(唱歌时此唱彼和)
倡导;发起。后作“倡”[promote]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唱义(倡导起义);唱谋(率先策划);唱始(倡始;首倡)
歌唱,吟咏[sing]。如:唱书(
唱chàng
①口中发出(乐音);依照乐律发出声音:歌~、吟~。
②大声念;高声叫:~票、鸡~三遍。
③姓。
【唱独角戏】演只有一个角色的戏。比喻独自做一般不是一个人做的工作。
【唱对台戏】原指旧时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同时演出同样的戏。比喻就某一件事或某一问题,有意发表与对方相反的意见或采取相反的做法。
【唱反调】比喻有意持相反意见。
【唱高调】比喻话说得漂亮但实际做不到;或者光说好话不做实事。含贬义。
【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大多按照原韵)。
【唱名】〈音〉唱谱中使用的名称。种类很多,一般唱名用do、re、mi、fa、sol、la、si来表示。首调唱名法中si唱作ti。我国工尺谱记谱法中的唱名用上、尺、工、凡、六、五、乙。
【唱腔】戏曲名词。指人声演唱的部分,是戏曲音乐的组成部分。'乐队伴奏'的对称。
【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名。践耳曲,焦萍词。1964年根据雷锋日记谱写而成。为三部曲式抒情歌曲,歌曲充分表达了雷锋对旧社会的仇恨,对新社会、对党的炽热的爱。
────────────────—
唱chàng
⒈吟咏,依照音律发声:~歌。~戏。大合~。二重~。〈引〉高声叫,大声唸:~名。~票。
⒉歌曲:你来唱个~儿。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hàng
1、[歌唱]gē chàng
1.唱(歌):~家。尽情~。 2.用唱歌、朗诵等形式颂扬:~祖国的繁荣富强。
2、[演唱]yǎn chàng
表演(歌曲、戏曲):~会。~京剧。
3、[唱歌]chàng gē
以抑扬有节奏的音调发声。
4、[唱本]chàng běn
曲艺或戏曲唱词的小册子。
5、[对唱]duì chàng
两人或两组歌唱者的对答式演唱。
6、[吟唱]yín chàng
吟咏歌唱。金 元好问《和党承旨<雪>诗》之二:“白头两遗编,吟唱心自足。”许地山《命命鸟》:“只只鸟儿都出声吟唱。”碧野《富春江畔》:“时至千百年后的今天,人民仍然不忘 李清照 流寓 金华 时对 双溪 的吟唱。”
7、[一唱一和]yī chàng yī hè
此唱彼和。比喻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和(hè)。
8、[合唱]hé chàng
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同时演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歌曲。如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童声合唱、混声合唱。
9、[唱片]chàng piānr
唱片儿〈名〉义同“唱片 chàng piàn”。
10、[欢唱]huān chàng
高兴地唱或吟。
11、[唱戏]chàng xì
演唱戏曲。
12、[说唱]shuō chàng
指有说有唱的曲艺,如大鼓、相声、弹词等。
13、[传唱]chuán chàng
(歌曲等)流传歌唱:~千古。这首歌已在群众中广为~。
14、[主唱]zhǔ chàng
主张并倡导。唱同倡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5、[唱腔]chàng qiāng
戏曲音乐中的声乐部分,即唱出来的曲调。
16、[唱功]chàng gōng
戏曲中的歌唱艺术:~戏。也作唱工。
17、[开唱]kāi chàng
开始演唱。
18、[唱到]chàng dào
谓被点到名时高声应“到”。
19、[独唱]dú chàng
一个人演唱歌曲,常用乐器伴奏。
20、[绝唱]jué chàng
1.指诗文创作的最高造诣:千古~。 2.死前最后的歌唱:明星已经去世,这盒录音带成了她的~。
21、[弹唱]tán chàng
弹奏唱歌。
22、[哼唱]hēng chàng
小声唱。
23、[高唱]gāo chàng
1.高声歌唱。 2.大声叫喊。
24、[清唱]qīng chàng
1.不化装的戏曲演唱形式,一般只唱某出戏中的一段或数段。 2.用清唱的形式演唱。
25、[唱段]chàng duàn
戏曲中一段完整的唱腔。
26、[唱词]chàng cí
戏曲、曲艺中唱的词句。
27、[唱和]chàng hè
1.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大多按照原韵):他们经常以诗词~。 2.指唱歌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28、[假唱]jiǎ chàng
也叫做夹口型、对口型,香港称咪嘴,指歌手于现场表演时播放预录歌曲,并以实际上未发声的唇型配合。
29、[重唱]chóng chàng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歌曲,这种演唱形式叫重唱。按声部和人数多少,可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
30、[浅唱]qiǎn chàng
低声的吟唱。
31、[卖唱]mài chàng
在街头或公共场所歌唱挣钱。
32、[齐唱]qí chàng
两个以上的歌唱者,按同一旋律同时演唱歌曲。
33、[领唱]lǐng chàng
1.合唱时,由一个或几个人领头唱。 2.担任领唱的人。
34、[伴唱]bàn chàng
从旁歌唱,配合表演。
35、[唱票]chàng piào
投票选举后,开票时大声念出选票上写的或圈定的名字。
36、[唱机]chàng jī
留声机和电唱机的统称。
37、[点唱]diǎn chàng
旧时官员查点人员时叫唱名字。
38、[咏唱]yǒng chàng
吟咏唱和。
39、[轮唱]lún chàng
演唱者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按一定时距先后错综演唱同一旋律的歌曲。
40、[唱游]chàng yóu
唱歌游戏,过去小学与幼儿园的一门课程。
近义词
反义词
chàng
1、[和]hé
1、[和]hè
1、[和]hú
1、[和]huò
1、[和]huó
1.平和;和缓。2.和谐;和睦。3.结束战争或争执。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不分胜负。5.姓。6.连带。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柜台正~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10.指日本。
1.和谐地跟着唱。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藕粉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