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拼音
hū笔顺
丨 𠃍 一 丿 丶 丿 一 亅左小右大。“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乎”上撇短小;点撇左右对应;横画稍长,竖钩正中直下,端正。
同音字
读音为hū的字 读音为hu的字基础解释
1.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跟“吸”相对):~吸。~出一口气。 2.大声喊:~声。欢~。~口号。大声疾~。 3.叫;叫人来:直~其名。一~百诺。~之即来,挥之即去。 4.姓。 5.形容风声等:北风~~地吹。详细解释
常用来形容迅疾、风声等 。
如:呼呼(形容鼾声、风声、着火声);呼呼的(像风一样快);呼啦啦(多形容风声、流水声、鸟振翅声等)
〈象〉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呼呼-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呼呼ㄏㄨ ㄏㄨhū hū狀聲詞:⑴形容風聲。《老殘遊記.第一回》:「那閣子旁邊風聲呼呼價響,彷彿閣子都要搖動似的。」⑵形容鼾聲。如:「他睡得呼呼有聲。」
呼呼-汉语大词典呼呼1.象声词。形容鼾声、风声、着火声等。
●《西游补》第七回:“次日平明,俺还在虎帐里呼呼的睡着,只听得南边百万人叫万岁,万岁。”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他走到门口,可是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经进不去人。”
●《十月》1981年第1期:“﹝我﹞直立在卡车上,风从我耳边呼呼地吹过。”
2.常形容行动急骤,气势盛大。
●《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珍哥﹞要往十王殿去,呼呼的坐了晁大舍的大轿就去,没人拦得。”
呼ㄏㄨhū1.經口或鼻將氣體排出體外,即吐氣(與「吸」相對)。[例]~吸|~氣。2.大聲喊。[例]~嘯|歡~|~聲震天|大聲疾~。3.招來;叫喚。[例]~朋引伴|~風喚雨|一~百應。4.稱呼。[例]他倆自幼兄弟相~,感情極好。5.擬聲詞。模擬風聲。[例]狂風~~吹來。6.姓。
呼-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嘑
呼-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謼
呼 -古漢語常用詞典hū
①吐氣。《捕蛇者說》:“觸風雨,犯寒暑,~噓毒癘。”②呼叫;呼喊。《勸學》:“順風而~,聲非加疾也。”【又】召喚;呼喚。《鴻門宴》:“欲~張良與俱去。”《屈原列傳》:“疾痛慘怛,未嘗不~父母也。”③稱呼。《大鐵椎傳》:“人以其雄健,~宋將軍雲。”④用於感歎,經常“嗚呼”連用。《伶官傳序》:“嗚~!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⑤《口技》:“火爆聲,~~風聲,百千齊作。”
【呼】8画 6204·91.hū ㄏㄨ 荒烏切,平,模韻,曉。魚部。㊀出氣。吸的反面。素問 離合真邪論:“候呼引鍼,呼盡乃去。”㊁召,喚。左傳 哀十一年:“武叔呼而問戰焉。”㊂喊,叫。詩 大雅 蕩:“式號式呼,俾晝作夜。”㊃稱道。荀子 儒效:“呼先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2.xū ㄒㄩ 魚部。歎詞。禮 檀弓上:“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注:“呼,虚憊之聲。”釋文作“吁”:“音虚,……吹氣聲也。一音況于反。”3.hè ㄏㄜˋ 集韻許箇切,去,箇韻,曉。魚部。歎詞,表示憤怒。左傳 文元年:“江芈怒曰:‘呼!役夫。’”釋文:“呼,好貨反。”此爲怒而發聲。
呼-中華大字典1、呼讀音:荒胡切,音虍,虞韻。釋文:
❶外息也。見《說文》。《王注》:韻會。出息爲~。入息爲吸。《段注》:用此爲號謼喊召字。非也。
❷發大聲也。《史記游俠傳》:如順風而~。
❸喚也。《史記陳涉世家》:遮道而~涉。
❹虛憊聲。《禮記檀弓》:曾子聞之。瞿然曰。~〕:
❺稱舉也。《荀子儒效》:~先生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
❻嗚~。歎息聲。《書五子之歌》:嗚~曷歸。
〔按嗚~亦作於戲、烏虖、嗚乎諸形〕。
❼夜~。草名。《爾雅釋草》:蓫薚、馬尾。
〔注〕:、馬尾、蔏蘕。
〔疏〕:蔏蘕、一名夜~。
❽姓也。列仙傳有仙人~子先。
〔又〕:~衍。複姓。《漢書匈奴傳》:~衍氏。
〔注〕:師古曰。卽今鮮卑姓~延者。
❿~沱。水名。~、通作滹。源出山西繁畸縣東北百二十里之大戲山。經晉直兩省境。至靜海小直沽入海。見《讀史方輿紀要》。
⓫俄度名。具言~多。或言福脫。通言俄尺。當我九寸九分弱。英文Fou_te。
2、呼讀音:虛交切,音嗃,肴韻。釋文:叫~也。《漢書東方朔傳》:舍人不勝痛。~謈。
〔注〕:鄧展曰。~音髐箭之髐。
〔按集韻云。吳人謂叫~爲詨。詨或作~〕。
3、呼讀音:荒故切,音戽,遇韻。釋文:通謼。《詩蕩》:式號式~。《釋文》:火胡反。又火故反。崔本作謼。
4、呼讀音:許箇切,音訶,箇韻。釋文:發聲也。《左文元年傳》:江酑怒曰。~、役夫。
5、呼讀音:虛訝切,音嚇,禡韻。釋文:裂也。《漢書高帝紀》:而釁鼓。
〔注〕:應劭曰。殺牲以血塗鼓釁~爲釁。
〔按集韻云。罅或作~。唐韻正云。古人讀罅爲~。~卽罅字〕。
6、呼讀音:影霍切,音惡,藥韻。《與呼微異》。釋文:相呵拒也。見《字彙補》。
7、蔺釋文:古呼字。見《六書本義》。
8、唿讀音:呼骨切,音忽,月韻。釋文:
❶憂也。見《玉篇》。
❷~哨。盜賊口號。稗官小說多用之。
9、嘑讀音:荒胡切,音呼,虞韻。釋文:
❶號也。見《說文》。《段注》:雞人夜~旦以嘂百官。此~字之僅存者也。
〔按王注。呼吸之呼。謼召之謼。多與~相亂。号部。號。呼也。當作~也。與此轉注。大雅。式號式呼。崔靈思本作謼。亦當作~〕。
❷同滹。《史記蘇秦傳》:南有~沱易水。
❸姓也。見《集韻》。
10、嘑讀音:荒故切,音戽,遇韻。釋文:
❶叫也。《漢書息夫躬傳》:仰天大~。
❷~爾。咄啐貌。《孟子吿子》:~爾而與之。
11、鳋釋文:同呼。見《玉篇》。
12、虖讀音:荒烏切,音呼,虞韻。釋文:
❶本作蠉。《說文》:蠉。哮~也。《段注》:口部曰。哮、豕驚聲也。唬、虎聲。通俗文曰。虎聲謂之哮唬。疑此哮~當作哮唬。
❷嗚~。歎辭。《漢書武帝紀》:嗚~。何施而臻此歟。
〔注〕:~、讀曰呼。
❸~沱。水名。《山海經北山經》:泰戲之山。~沱之水出焉。
〔按~沱河。在今山西繁峙縣。泰戲、山東南泰戲。又名孤阜。聲相近。字之異也〕。
13、虖讀音:後五切,音戶,麌韻。釋文:人名。《莊子山木》:孔子問子桑~。
14、虖讀音:况于切,音吁,虞韻。釋文:虎吼也。見《廣韻》。
15、虖讀音:洪孤切,音湖,虞韻。釋文:語之餘也。《漢書汲黯傳》:寧令從諛承意陷主于不義~。
〔按集韻。乎、古作~〕。
16、虖讀音:䤈經切,音馨,靑韻。釋文:水名。《周禮職方氏》:其川~池嘔夷。
〔注〕:~池出鹵城。《釋文》:~、喚胡反。又香刑反。
17、詨讀音:虛交切,音虓,肴韻。後敎切,音效,居效切,音敎,效韻。釋文:
❶吳人謂叫呼爲~。見《集韻》。
❷通謼。《漢書田蚡傳》:謼服謝罪。
〔注〕:謼、火交反。
18、詨讀音:居肴切,音交,肴韻。釋文:矜誇也。見《集韻》。
19、詨讀音:許敎切,音孝,效韻。釋文:
❶大嘷也。見《玉篇》。
❷呼也。見《玉篇》。
❸喚也。見《玉篇》。
20、謼讀音:荒故切,音戽,遇韻。釋文:
❶喊也。見《說文》。《段注》:依韻會訂。此與口部呼、異義而通用。
〔按此爲喊召字。鍇注云。山海經。鳥其鳴自~。謂自言其名也。亦此義〕。
❷姓也。《漢書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下摩侯~毒尼。以匈奴王降封。
❸同呼。《漢書賈山傳》:一夫大~。
〔注〕:師古曰。~、字與呼同。叫也。
21、謼讀音:荒胡切,音呼,虞韻。釋文:虖或字。《集韻》:虖。哮虖也。或从言。
22、謼讀音:虛交切,音虓,肴韻。釋文:
❶~服。啼也。《漢書灌夫傳》:~服謝罪。
〔注〕:晉灼曰。服、音瓝。關西俗謂得杖呼及小兒啼爲呼瓝。師古曰。~、古呼字。若謂啼爲~服。則~音火交反。
❷詨或字。《集韻》:吳人謂叫呼爲詨。或作~。
呼¹(➊-➌嘑、➋➌謼)hū
①动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跟“吸”相对):~吸|~出一口气。
②动大声喊:~声|欢~|~口号|大声疾~。
③动叫;叫人来:直~其名|一~百诺|~之即来,挥之即去。
④(Hū)名姓。
呼²(嘑)hū
拟声形容风声等:北风~~地吹。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ū
1、[招呼]zhāo hu
1.叫;呼唤:那边有人~你。 2.用语言或动作表示问候:一下来了那么多人,我不知先~谁好。 3.吩咐;告诉:~他先干起来再说。 4.照顾;照管;关照:他没出过远门,一路上你得~着点儿。 5.接待:她的工作是站在柜台前~顾客。
2、[欢呼]huān hū
欢乐地呼喊:热烈~。~胜利。
3、[呼喊]hū hǎn
喊;嚷:大声~。~口号。
4、[呼吸]hū xī
1.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人和高等动物的呼吸包括内呼吸(体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与外呼吸(外界空气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一呼一吸。比喻极短的时间:成败在~之间。
5、[一呼百应]yī hū bǎi yìng
一声召唤,群起响应。形容威信高,响应者多。
6、[呼声]hū shēng
1.呼喊的声音:~动天。此次联赛,北京队夺冠~最高。 2.指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倾听群众的~。
7、[呼吁]hū yù
向个人或社会申述,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奔走~。~各界人士捐款赈济灾区。
8、[呼应]hū yìng
一呼一应,互相联系或照应:前后~。遥相~。
9、[呼叫]hū jiào
1.电台上用呼号叫对方:勇敢号!勇敢号!我在~!。船长!管理局在~我们。 2.呼喊:高声~。
10、[呼唤]hū huàn
1.召唤:祖国在~我们! 2.呼喊:大声~。
11、[直呼]zhí hū
接称呼。
12、[惊呼]jīng hū
以为怪异而大声呼喊。
13、[呼救]hū jiù
呼叫求救:落水儿童大声~。情况危急,赶快向总部~。
14、[呼啸]hū xiào
发出高而长的声音:北风~。炮弹从头顶上~而过。
15、[呼呼]hū hū
象声词,形容风声。
16、[呼噜]hū lū
形容打鼾或吸食流质食物等发出的声音。
17、[高呼]gāo hū
大声呼喊。
18、[呼啦]hū lā
形容旗帜飘动等的声音:红旗被风吹得~~地响。也作呼喇。也说呼啦啦。
19、[呼兰]hū lán
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木制烟囱。
20、[呜呼]wū hū
1.也作乌呼、於呼、於戏。文言叹词。表示叹息:~哀哉。 2.借指死亡(含贬义):一命~。
21、[传呼]chuán hū
1.电信局通知受话人去接长途电话;管理公用电话的人通知受话人去接电话:夜间~。 2.通过寻呼台向携有寻呼机的人发出信号:有事你就~他吧。
22、[呼号]hū háo
1.通信台
23、[呼哧]hū chī
形容喘息的声音:~~地喘着粗气。也作呼蚩。
24、[狂呼]kuáng hū
1.亦作“狂謼”。大声呼喊。 2.喻指作乱,暴乱。 3.纵情欢呼。 4.指猛烈的呼啸声。
25、[呼喝]hū hè
呵斥;呼喊喝叫。
26、[呼哨]hū shào
把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时,或物体迅速运动时,发出的尖锐的像哨子的声音:打~。一声~。也作唿哨。
27、[四呼]sì hū
汉语韵母的一种分类法。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i、u、ü的韵母叫开口呼,如普通话的a、e、ou、en等;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叫齐齿呼,如普通话的i、ie、ian、ing等;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叫合口呼,如普通话的u、uo、uai、uang等;韵头或韵腹是ü的韵母叫撮口呼,如普通话的ü、üe、üan、ün等。合称四呼。
28、[呼吼]hū hǒu
1.呼啸北风呼吼。 2.吼叫猛虎呼吼。
29、[呼语]hū yǔ
为达到修辞的目的,对一个人(通常是不在场的人)或一个人格化的物发出的称呼。
30、[乌呼]wū hū
同“呜呼”
31、[呼扇]hū shan
1.(片状物)颤动:跳板太长,走在上面直~。 2.用片状物扇风:他满头大汗,摘下草帽不停地~。‖也作唿扇。
32、[呼王]hū wáng
瑶族人民对 太平天囯 天王 洪秀全 的尊称。
33、[召呼]zhào hū
呼唤;通知;交代。
34、[酣呼]hān hū
1.酣睡时打呼噜。《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真个就倒头酣呼大睡。” 2.酒醉时大声呼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九回:“众人又復畅饮起来,酣呼醉舞了好一回。”
35、[呼冤]hū yuān
鸣冤叫屈。
36、[咤呼]zhà hū
怒吼;高声呼叫。
37、[譍呼]yīng hū
呼应。
38、[谓呼]wèi hū
wèi hū,以为,说是。
39、[骇呼]hài hū
犹掠呼。
40、[呼舞]hū wǔ
欢呼起舞。极言欢乐。
近义词
反义词
hū
1、[吸]xī
1.生物体把液体、气体等引入体内(跟“呼”相对):呼~。深深地~了一口气。 2.吸收:~墨纸。~尘器。 3.吸引:~铁石。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