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笔顺

丿 丿
上横短,下横长,竖段端正。被包部分稍靠左,大小适中。

同音字

读音为yī的字 读音为yi的字

基础解释

1.医生:军~。牙~。延~诊治。 2.医学:中~。西~。~科。他是学~的。 3.医治:~术。他把我的病~好了。头痛~头,脚痛~脚,不是根本办法。 4.姓。

详细解释

〈动〉

  1. 治疗,治愈

    聚毒药以共医事。——《周礼》

    又如:医药局(集防疫、治疗、司药为一体的医疗机构);医缘(迷信的人认为疾病好坏与医药有命定的关系,称作医缘);医济(医治)

  2. 救治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国语》

    又如:医国(比喻救治国家)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医-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医-汉语大词典

医yī

〔《广韵》于其切,平之,影。〕
1.治病的人。
●《礼记·曲礼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新唐书·方技传·甄权》:“以母病,与弟立言究习方书,遂为高医。”
●清东轩主人《述异记·医生遇鬼》:“妇开门延之,医谢不敢。”
●鲁迅《彷徨·弟兄》:“我想还是去请一个西医来,好得快一点。”
2.治病,医疗。
●《周礼·天官·医师》:“聚毒药以共医事。”
●唐曹松《吊北邙》诗:“无人医白发,少地着新坟。”
●《水浒传》第二五回:“我问得一处好药,我要去赎来医你。”
●沙汀《医生》:“其中一个折断腰骨的最为严重,医起来也最麻烦。”
3.医术;医学。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郎中令周文者,名仁,其先故任城人也。以医见。”
●《明史·方伎传·葛干孙》:“父应雷,以医名。”
●《清史稿·艺术传一·陆懋修》:“先世以儒显,皆通医。”
●方之《内奸》:“洋上帝给他改了个名字,叫做曹约翰,送他到教会学校念书,学医。”
4.《周礼·天官·酒正》:“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
●贾公彦疏:“二曰医者,谓酿粥为醴则为医。”
●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序:“又浆人之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酒府。”
●清厉鹗《〈烟草唱和诗〉序》:“古之饮者,《周礼·酒正》三酒之外.又有《浆人》之饮,水浆醴凉医酏之属,其厚薄有殊,大抵不离酒林耳。”
5.通“翳”。掩蔽。
●《韩非子·八经》:“医曰诡,诡曰易。”
●陈奇猷集释引俞樾曰:“医字无义。赵本作繄,亦非也。医当作翳。翳者,蔽也。”
医(2)(参见毉)

医-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医匸57異「醫」的異體字。

医-漢語大字典


《説文》:“医,盛弓弩矢器也。从匸,从矢。”
(一)yì 《廣韻》於計切,去霽影。支部。
古代盛弓弩矢的器具。后作“翳”。《説文·匸部》:“医,盛弓弩矢器也。《國語》曰:‘兵不解医。’”段玉裁注:“今《國語》作‘翳’,叚借字。韋曰:‘翳,所以蔽兵也。’按:古翳隱、翳薈字皆當於医義引申,不當借華蓋字也。翳行而医廢矣。”
(二)yī
“醫”的简化字。

医-中華大字典

1、医讀音:壹計切,音翳,霽韻。釋文:盛弓弩矢器也。从匚矢。矢亦聲。春秋國語曰。兵不解~。見《說文》。《段注》:齊語文。今國語作翳。叚借字。韋曰。翳、所以蔽兵也。按古翳隱、翳薈字。皆當於~義引申。不當借華蓋字也。翳行而~廢矣。
2、醫讀音:於其切,音欸,支韻。釋文:
❶治病工也。殹、惡姿也。醫之性然。得酒而使。從酉。王育說。一曰。殹病聲。酒所以治病也。周禮有~酒。古者巫彭初作~。見《說文》。
 〔按眾經音義引云。~、治病工也。~之性得酒而使。故字從酉。殹聲。古者巫彭初作~。殹、亦病人聲也。酒所以治病者。藥非酒不散也。二十四卷又引云。~、治病工也。~之性得酒而使。藥非酒不散。故字從酉。殹、病人聲也。文義較順。存參〕。
❷巫也。見《廣雅釋詁》。
❸乳~也。《國語越語》:公~守之。
❹~之爲言意也。見《後漢郭玉傳》。
❺蛇~。蝘蜓。《古今注》:蝘蜓、一名龍子。一曰守宮。其長細五色者名爲蜥蜴。短大者名蠑螈。一曰蛇~。
❻~無閭。地名。《周禮職方氏》:其山鎭曰~無閭。
 〔按當今奉天北鎭縣西〕。
3、醫讀音:隱已切,音譩,紙韻。釋文:
❶和醴酏爲飮也。見《集韻》。
 〔按周禮酒正辨四飮之物。二曰~。注。禮記內則所謂以酏爲醴。凡醴濁。釀酏爲之、則少淸矣。酏、今之粥。酏飮、粥稀者之淸也〕。
❷梅漿也。見《五音集韻》。
❸通醷、臆。《周禮酒正注》:鄭司農說。內則、漿醷。~與醷、音亦相似。文字不同。記之者各異耳。此皆一物。《釋文》:醷、本又作臆。

医-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医(醫、毉)yī
①医生:军~|牙~|延~诊治。
②名医学:中~|西~|~科|他是学~的。
③动医治:~术|他把我的病~好了|头痛~头,脚痛~脚,不是根本办法。
④(Yī)名姓。

医-中草药辞典

【读音】yī
【繁体】醫
医<名>
(会意兼形声。从匚,从矢,矢亦声。《说文》:“盛弓弩矢器也。”“醫”,会意,从“殹”,从酉。“殹”,治病时的扣击声。“酉”,用以医疗的酒。二字各有本义,今用“医”为简体字。本义:治病的人)
同本义[doctor]
医,治病工也。殹,恶姿也。醫之性得酒而使。――《说文》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国语·越语》
不可以作巫医。――《论语》
譬之若良医。――《吕氏春秋·察今》
驰召医。――《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无医药。――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医国(指良医);医家有割股之心(喻医生有治病救人的虔诚愿望);缺医少药;
医(醫、毉)yī
⒈治病:~疗。~治。
⒉治病的人:~师。良~。兽~。
⒊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的科学:~学。学~。中~学。
────────────────—
医yì1.古时盛弓弩矢的器具。

医-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

医-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

医-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医 yī
① 名医生。《扁鹊见蔡桓公》:“~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② 动医治。聂夷中《伤田家》:“~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牙医]yá yī

给人镶牙、拔牙、治疗牙病的医生。

2、[中医]zhōng yī

1.中国传统的医学。 2.用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治病的医生。

3、[医术]yī shù

医疗技术:~高明。

4、[医生]yī shēng

掌握医药知识、以治病为业的人。

5、[医学]yī xué

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

6、[医疗]yī liáo

医治;治疗:~机构。~设备。

7、[久病成医]jiǔ bìng chéng yī

病的时间长,吃的药多,对药性和病理的了解较多,就像医生一样了。《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8、[医院]yī yuàn

治疗和护理病人的机构,也兼做健康检查、疾病预防等工作。

9、[医药]yī yào

医疗和药物:~费。~常识。~卫生。

10、[医师]yī shī

受过高等医学教育或具有同等能力、经国家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负主要医疗责任的医务人员。

11、[就医]jiù yī

病人到医生那里请他治病:小病可到社区医院~。

12、[医护]yī hù

医治和护理:~工作。~人员。经精心~,病情大有好转。

13、[医务]yī wù

医疗事务:~工作者。

14、[医科]yī kē

教学上对有关医疗、药物、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学科的统称。

15、[法医]fǎ yī

运用医学、生物学、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解决司法工作中关于人身伤亡及涉及法律的各种医学问题的 专业人员。

16、[名医]míng yī

出名的医生。

17、[兽医]shòu yī

治疗家畜、家禽等动物疾病的医生。

18、[医治]yī zhì

治疗:急性病应该赶快~。

19、[行医]xíng yī

从事医生的业务(多指个人经营的):挂牌~。世代~。

20、[医嘱]yī zhǔ

医生根据病情和治疗的需要对病人在饮食、用药、化验等方面的指示。

21、[求医]qiú yī

寻求医生治病:四处~。~问药。

22、[军医]jūn yī

军队中有军籍的医生。

23、[国医]guó yī

中医。

24、[医德]yī dé

医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高尚。

25、[神医]shén yī

指医术非常高明的医生。

26、[医家]yī jiā

指医生(多指中医):收集各地~祖传秘方。

27、[投医]tóu yī

就医:~求药。病急乱~。

28、[医书]yī shū

讲述医学的书籍(多指中医的)。

29、[医道]yī dào

治病的本领(多指中医):~高明。

30、[医托]yī tuō

医疗骗子,经常出没于医院挂号处、医院大门附近、地铁口、火车站、汽车站、各大网络论坛、健康交流网站、正规医院及周边旅馆的人,他们用欺骗的方法引诱患者及家属误入歧途,把患者骗到一些无医疗资格的小诊所去看病,对患者进行恐吓、敲诈,甚至抢夺财物。

31、[御医]yù yī

宫廷医师。

32、[良医]liáng yī

医术高明的医生。

33、[医圣]yī shèng

古代对医学上有极高成就的人的美称。

34、[医案]yī àn

中医治病时有关症状、处方、用药等的记录,也用于书名,如清代华岫云辑的《临证指南医案》等。

35、[校医]xiào yī

学校里为师生员工服务的专职医生。

36、[庸医]yōng yī

医术低劣的医生。

37、[医方]yī fāng

1.医生和方士。《史记·货殖列传》:“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 2.医术,医道。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医方之事,取妙极难。”《通志·总序》:“医方则有脉经,有灸经,有本草,有方书,有炮炙,有病源,有妇人,有小儿。” 3.医书;医疗处方。《北史·艺术传下·许智藏》:“祖 道幼,常以母疾,遂览医方,因而究极,时号名医。”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中:“太宗 閲医方,见《明堂图》,人五臟之系咸附於背……乃詔不得笞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人家请了 上海县 官医来,评论他的医方,指出他药不对症的凭据,便要去告他。”

38、[游医]yóu yī

没有固定诊所,流动行医的医生。

39、[医工]yī gōng

原为官名,指官医。后泛指一般医生。《后汉书·第五伦传》:“建武 二十七年,举孝廉,补 淮阳国 医工长,随王之国。”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生附子之毒能杀人,人固知之矣。而医工或劝人服者,惟生黑豆和合,可以紓患。”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医术》:“沂 故山僻,少医工。”

40、[马医]mǎ yī

专治马病的兽医。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