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笔顺

𠃍 丿 丿 𠃍 丿

同音字

读音为pí的字 读音为pi的字

基础解释

击乐器。古时军队中用的小鼓。

详细解释

〈名〉

  1. 鼙鼓,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鼙,骑鼓也。——《说文》

    旅帅执鼙。——《周礼·大司马》

    击雷鼓,振鼙铎。——《六韬·虎韬·军略》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又如:鼙角(鼙吹。鼙鼓与号角)

  2. 小鼓 。

    如:鼙鼓(小鼓与大鼓)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鼙-中華語文大辭典

鼙鼙ㄆ丨ˊpí古代軍隊作戰時使用的一種小鼓。[例]~鼓。

鼙-汉语大词典

鼙pi
ㄆ〡ˊ
〔《广韵》部迷切,平齐,并。〕
1.古代军中所用的一种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
●唐李白《战城南》诗:“妾家夫与儿,俱在鼙声里。”
●前蜀毛文锡《甘州遍》词:“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2.古代乐队用的小鼓。
●《仪礼·大射》:“应鼙在其东。”
郑玄注:“鼙,小鼓也。”
●清戴震《乐器考》:“《仪礼》有朔鼙、应鼙。鼙者,小鼓,与大鼓为节。鲁鼓、薛鼓之图,圜者击鼙,方者击鼓。后世不别设鼙,以击鼓侧当之。作堂下之乐,先击朔鼙,应鼙应之。”

鼙-漢語大字典


《説文》:“鼙,騎鼓也。从鼓,卑聲。”王筠句讀:“此是漢制,古不騎馬。”
pí 《廣韻》部迷切,平齊並。支部。
(1)骑鼓,古代军中所用的一种小鼓。《説文·鼓部》:“鼙,騎鼓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中軍以鼙令鼓。”唐李白《戰城南》:“旗色如羅星,鼙聲殊未已。”宋陸游《書悲二首》之二:“萬里掃塵烟,三邊無鼓鼙。”陈毅《寄耿星同志》:“黑非独立惊鼙鼓,数行韵语报平安。”
(2)小鼓。《儀禮·大射儀》:“應鼙在其東。”鄭玄注:“鼙,小鼓也。”晋陸機《演連珠》:“鼙鼓疎擊,以節繁弦之契。”清戴震《樂器考》:“《儀禮》有朔鼙、應鼙。鼙者小鼓,與大鼓為節。……作堂下之樂,先擊朔鼙,應鼙應之。”

鼙-中華大字典

1、鼙讀音:騈迷切,音崥,齊韻。釋文:
❶騎鼓也。見《說文》。《段注》:大司馬云。師帥執提。旅帥執~。大鄭曰。提、謂馬上鼓。有曲木提持鼓立馬髦上者。然則騎鼓謂提。非謂~也。許與大鄭異。
❷小鼓也。《儀禮大射儀》:應~在其東。
 〔按詩緜箋云。凡大鼓之側有小鼓。謂之應~、朔~〕。
❸裨也。裨助鼓節也。見《釋名釋樂器》。
❹舞名。《齊書樂志》:漢章帝造~舞。
 〔按曹植~舞詩序云。漢靈帝西園鼓吹。有李堅能~舞〕。
❺同鞞。《文選潘岳賦》:鼓鞞硡隱以砰礚。
 〔注〕:鞞、與~同。
❻通琵。《搜神記》:琵琶、一名~婆。
 〔按楊維楨~婆引。梅卿上彈~婆。蓋琵琶、~婆、竝聲轉。本作批把〕。
2、轖讀音:駢迷切,音枇,齊韻。釋文:鼙或字。《集韻》:鼙。說文、騎鼓也。或作鞞。
3、鞞讀音:補頂切,迥韻。釋文:刀室也。見《說文》。
 〔按詩瞻彼洛矣。~琫有珌。傳。~、容刀~也。公劉。~琫容刀。傳。下曰~。疏引正義曰。~者、刀鞘之稱。蓋~之爲言裨也。刀室、所以保護刀者。漢人曰削。俗作鞘。一也。惟攷玉篇。珌、古文作琕。釋文。~、亦作琕。毛鄭詩攷正。遂謂珌、刀下飾。乃~也。并据釋名下末之飾曰琕。以正說文。竊謂劉雖襲毛下曰~之云。而大非毛意。杜預本之以注左傳云。~、佩刀削上飾。且互譌上下矣。諸說紛糾。當從說文詩傳疏爲正〕。
4、鞞讀音:補弭切,音俾,紙韻。釋文:劒削也。《方言》:劒削。自河而西燕趙之間、謂之室。自關而西、謂之~。
 〔注〕:~、方婢切。
 〔按韻會舉要上聲四引說文。劒室也。上聲二十五引說文。刀室也〕。
5、鞞讀音:鄘彌切,音卑,支韻。釋文:牛~、漢縣名。屬犍爲郡。東晉曰~縣。屬蜀郡。當今四川簡縣西有陽安城是。
6、鞞讀音:蒲糜切,音皮,頻彌切,音脾,支韻。釋文:郫或字。《集韻》:郫。縣名。在蜀。或作~。
7、鞞讀音:駢迷切,音粃,齊韻。釋文:騎鼓也。《禮記月令》:命樂師修鞀~鼓。
 〔按文選藉田賦注云。~、與鼙同〕。

鼙-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鼙鼓821ㄆㄧˊpí名①古代軍隊中作戰時使用的戰鼓。《禮記.樂記》:「君子聽鼓鼙之聲,則思將帥之臣。」唐.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②指戰鼓聲。唐.毛文錫〈甘州遍.春光好〉詞:「邊聲四起,愁聞戍角與征鼙。」

鼙-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鼙 pí
一種軍用小鼓。
《禮記·樂記》:
君子聽鼓~之聲,則思將帥之臣。
《六韜·虎韜·軍略》:
擊雷鼓,振~鐸。(鐸:一種大鈴。)
[鼓鼙]擊鼙鼓,常用來比喻戰争。
劉長卿《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詩:
萬里辭家事~~。(事:從事。)

鼙-康熙字典


【亥集下】【鼓字部】 鼙
★【唐韻】部迷切【集韻】駢迷切,𠀤音崥。【說文】騎鼓也。【釋名】鼙,禆也。禆助鼓節也。【周禮·夏官·大司馬】旅帥執鼙。【又】中冬敎大閱,中軍以鼙令鼓。【呂氏春秋】帝嚳令人作鼓鼙之樂。
◎又【晉書·樂志】有鼙舞。【曹植·鼙舞詩序】漢靈帝西園鼓吹有李堅,能鼙舞。
◎又與琵通。【搜神記】琵琶作鼙婆。

鼙-中草药辞典

【读音】pí
【繁体】鼙
鼙〈名〉
鼙鼓,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adrumusedinthearmyinancientChina]
鼙,骑鼓也。――《说文》
旅帅执鼙。――《周礼·大司马》
击雷鼓,振鼙铎。――《六韬·虎韬·军略》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又如:鼙角(鼙吹。鼙鼓与号角)
小鼓[drumlet]。如:鼙鼓(小鼓与大鼓)
鼙pí〈古〉一种军用小鼓:鼓~(击~鼓,常用来比喻战争)。

鼙-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鼙pí
[鼙鼓](píɡǔ)名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喧天。

鼙-辞源3

【鼙】21画 4440·6 pí  ㄆㄧˊ  部迷切,平,齊韻,並。支部。一種小鼓。用於軍中,漢代稱騎鼓。也作“鞞”。見 説文。禮 樂記:“君子聽鼓鼙之聲,則思將帥之臣。”亦用於樂隊。儀禮 大射禮:“應鼙在其東。”注:“鼙,小鼓也。”呂氏春秋 古樂:“帝嚳乃令人抃,或鼓鼙,擊鐘磬。”參見“鞞₂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鼙鼓]pí gǔ

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喧天。

2、[鼙吹]pí chuī

鼙鼓和号角。亦指击鼓和吹号的声音。

3、[朔鼙]shuò pí

即鼙鼓。古代射礼奏乐时,须先击鼙鼓,故称。

4、[秋鼙]qiū pí

秋战中的鼙鼓声。

5、[鼗鼙]táo pí

鼗鼓与鼙鼓。二者均小鼓。

6、[钲鼙]zhēng pí

即钲鼓。

7、[金鼙]jīn pí

犹金鼓。

8、[霜鼙]shuāng pí

霜天中的鼙鼓声。

9、[鼙角]pí jiǎo

鼙鼓和号角。亦指击鼓和吹号的声音。

10、[惊鼙]jīng pí

报警的鼓声。惊,通“警”。

11、[鼙婆]pí pó

即瑟琶。

12、[鼙舞]pí wǔ

舞乐名。

13、[谏鼙]jiàn pí

即谏鼓。

14、[征鼙]zhēng pí

出征的鼓声。亦比喻战事。

15、[战鼙]zhàn pí

亦作“战鞞”。古代军中马上所击的鼓。借指战争。

16、[应鼙]yìng pí

亦作“应鞞”。即应鼓。

17、[擂鼙]lèi pí

亦作“攂鼙”。击鼓。

18、[铙鼙]náo pí

铙鼓与鼙鼓。借指乐府中的铙歌与鼙舞歌。

19、[戍鼙]shù pí

犹戍鼓。

20、[鼓鼙]gǔ pí

1.亦作“鼓鞞”。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 2.借指征战。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