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
拼音
kuò笔顺
丶 丨 𠃌 丶 丶 ㇀ 丿 一 丨 丨 𠃍 一“门”框形端正,宽窄一致,左短右长。“活”居框正中,笔画疏密得当。
同音字
读音为kuò的字 读音为kuo的字基础解释
1.宽广:开~。海~天空。 2.时间或距离久远:~别。 3.富有;(吃穿用)讲究:~佬。不要摆~。 4.不切实际:迂~。详细解释
离别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诗·邶风·击鼓》
放宽,宽缓
阔其租赋。——《汉书·王莽传下》
驰网阔禁。——《三国志·明帝纪》注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阔-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闊
阔-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濶
阔-辞源3同:闊
阔-康熙字典阔
【戌集上】【門字部】 闊
★【廣韻】【正韻】苦括切【集韻】【韻會】苦活切,𠀤音适。【說文】疏也。一曰遠也。【爾雅·釋詁】闊,遠也。
◎又【廣韻】廣也。
◎又【韻會】闊,勤苦也。【詩·邶風】死生契闊。【傳】契闊,勤苦也。
◎又寬也。【前漢·王莽傳】闊其租賦。【註】闊,寬也。
◎又乖闊。【詩·邶風】于嗟闊兮。【疏】于嗟乎此軍伍之人,今日與我乖闊兮。
◎又𥳑闊。【後漢·馬融傳】及漢祖杖劒,武夫勃興。憲令寬賒,文禮𥳑闊。
◎又迂闊。【後漢·律歷志】至元封中,迂闊不審。
◎又【正韻】凡久不相見曰閒闊。【後漢·諸葛豐傳】閒何闊。
★又【集韻】苦滑切,音䯇。義同。
◎又【韻補】叶音缺。【成公綏·天地賦】豈斯事之有徵,將言者之虛設。何隂陽之難測,偉二儀之奓闊。考證:〔【詩·衞風】死生契闊。〕 謹照原書衞風改邶風。〔【詩·衞風】于嗟闊兮〕 謹照原書衞風改邶風。
阔kuo
ㄎㄨㄛˋ
〔《广韵》苦括切,入末,溪。〕
1.疏远;背离。
●《诗·邶风·击鼓》:“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郑玄笺:“众叛亲离,军士弃其约,离散相远,故于嗟叹之。”
●汉扬雄《太玄·断》:“尔仇不阔;乃后有钺。”
范望注:“阔,远也。”
2.迂阔;不切实际。
●《孔丛子·论书》:“孔子曰:‘《书》之于事也,远而不阔,近而不迫,志尽而不怨,辞顺而不谄。’”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轲﹞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清方苞《读〈伍子胥传〉》:“世人皆悲,子胥以忠死,吾独惜其所以处死者未得也。其谏夫差,语皆阔于事情。”
3.隔绝;断绝。
●晋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形影旷不接,所托声与音,音声日夜阔,何用慰吾心?”
●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4.阔别;久别。
●《汉书·诸葛丰传》:“京师为之语曰:‘间何阔,逢诸葛。’”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
●宋苏轼《与王定国书》:“更相阔数年,索我阆风之上矣。”
●《西游记》第二六回:“我们一向久阔尊颜,有失恭敬。”
5.稀少;缺乏。
●《汉书·沟洫志》:“顷所以阔无大害者,以屯氏河通,两川分流也。”
颜师古注:“阔,稀也。”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皇后自知罪恶深大,朝请希阔,失妇道。”
颜师古注:“阔犹阙也。”
●《文选·颜延之〈北使洛〉诗》:“在昔辍期运,经始阔圣贤。伊谷绝津济,台馆无尺椽。”
张铣注:“阔犹无也。”
6.宽广;阔大。
●汉司马相如《封禅文》:“怀生之类,沾濡浸润。协气横流,武节猋逝。迩狭游原,遐阔泳沫。”
●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二:“游宦久不归,山川修且阔。”
●宋叶绍翁《田家三咏》之二:“黄犊归来莎草阔,绿桑采尽竹梯闲。”
●沙汀《记贺龙》二二:“他那阔而甜润的声调带着一种草原意味。”
7.宽缓;宽简。
●《汉书·王莽传下》:“兴(费兴)到部,欲令明晓告盗贼归田里,假贷犁牛种食,阔其租赋,几可以解释安集。”
颜师古注:“阔,宽也。”
●《文选·傅毅〈舞赋〉》:“舒恢炱之广度兮,阔细体之苛缛。”
李善注:“体之烦数者使之疏阔。”
8.形容胸襟开阔,才思广博。
●唐杜甫《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若人才思阔,溟涨浸绝岛。”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山能使人澹,湖能使人阔。”
参见“阔达”。
9.豪奢,荣显。
●晋成公绥《天地赋》:“何阴阳之难测,伟二仪之奓阔。”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经语诙谐》:“今日某家丧事,从未见有如是之阔者。”
●沙汀《航线》:“真比我们团长还穿得阔!”
10.长度。
●唐白居易《寄微之》诗之一:“有山万丈高,有江千里阔。”
●《说岳全传》第一回:“这黄河,有名的叫做‘九曲黄河’,环绕九千里阔。”
11.借指圆径长度。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潭柘寺》:“有银杏树者,俗曰帝王树,高十余丈,阔数十围,实千百年物也。”
阔(闊、濶)kuò
①(面积)宽;宽广:广~|辽~|海~天空丨比喻用法~别。
②空泛;不切实际:迂~|高谈~论。
③形阔绰;阔气;有钱:摆~|~人丨他~起来了。
④(Kuò)名姓。
阔
阔同“闊”。《宋元以來俗字譜》:“闊”,《古今雜劇》作“阔”。按:今为“闊”的简化字。
【读音】kuò
【繁体】闊
阔<形>
(形声。从门,活声。本义:阔大,很开阔)
同本义[vast;wide]
阔,疏也。――《说文》
阔,稀也。――《汉书·沟洫志》集注
阔,远也。――《尔雅》
缓步阔视。――《列子·黄帝》
于嗟阔兮。――《诗·邶风·击鼓》
阔大渊深,不可测也。――《吕氏春秋·论人》
湖阔数十里。――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
广厦阔屋。――《淮南子·齐俗训》
暮霭沈沈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又如:阔绝(隔绝,差别很大);阔略(疏略;粗疏);阔落(宽疏,不细密);阔寥(稀少);阔疏(粗疏);阔希(稀疏)
宽横的距离大[broad;vast]
有江千里阔。―
阔(濶)kuò
⒈宽广:宽~。广~。辽~。湖~三十里。〈引〉时间或距离长:~别五十年。
⒉疏略,不切实:~略。迂~。
⒊宽缓,放宽:~其租赋。
⒋富有的,奢侈的:~人。~气。~绰。摆~。
⒌[阔达]豁达,心胸开阔:~达敢言。
同:濶
阔-文言同义辨析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kuò
1、[辽阔]liáo kuò
广阔;宽广:~的土地。~的海洋。幅员~。
2、[海阔天空]hǎi kuò tiān kōng
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引《古今诗话》中记载唐代和尚玄览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一作“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原形容大自然的广阔。后常用“海阔天空”比喻想象或说话等无拘无束或漫无边际。
3、[宽阔]kuān kuò
1.面积大;范围广;广阔。 2.宽度和厚度。
4、[广阔]guǎng kuò
广大宽阔:视野~。~天地。~的平原。
5、[摆阔]bǎi kuò
讲究排场,显示阔气:就是经济宽裕,也不应该~。
6、[阔气]kuò qi
豪华奢侈:摆~。
7、[高谈阔论]gāo tán kuò lùn
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
8、[开阔]kāi kuò
1.(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的广场。雄鹰在~的天空中翱翔。 2.(思想、心胸)宽阔:他是一个思路~、性格活泼的人。 3.使开阔:~眼界。~路面。~胸襟。
9、[阔别]kuò bié
长时间的分别:~多年。
10、[阔绰]kuò chuò
生活奢侈,讲究排场。
11、[阔叶]kuò yè
阔叶为小薜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 Carr.的叶,全年可采,晒干。
12、[阔步]kuò bù
迈大步:~前进。昂首~。
13、[阔大]kuò dà
形容知识、气度、性格等方面宽博。
14、[宏阔]hóng kuò
宏伟辽阔。
15、[面阔]miàn kuò
比喻看重,重用。
16、[空阔]kōng kuò
空旷:高原上,到处都是一样的~。
17、[阔少]kuò shào
有钱人家的子弟。
18、[阔佬]kuò lǎo
有钱的人。
19、[疏阔]shū kuò
1.迂阔;不切合实际。 2.很久不见面。多用于书信。 3.不周密。 4.疏远;不亲近。
20、[豪阔]háo kuò
富裕而有气度。
21、[迂阔]yū kuò
不切合实际:~之论。
22、[阔人]kuò rén
旧称有钱的人。
23、[修阔]xiū kuò
广阔。
24、[阔网]kuò wǎng
宽缓的法令。
25、[旷阔]kuàng kuò
空旷开阔。
26、[阔悰]kuò cóng
久别而生的怀念。
27、[阔礼]kuò lǐ
盛大的典礼。
28、[阔疎]kuò shū
见“阔疏”。
29、[奓阔]zhà kuò
辽阔,宽广。
30、[违阔]wéi kuò
书信用语。离别;阔别。
31、[阔希]kuò xī
稀疏;稀少。
32、[稀阔]xī kuò
犹稀疏。
33、[阔视]kuò shì
1.放眼四看。形容大方而有气派。 2.指傲视。
34、[迥阔]jiǒng kuò
犹辽阔。
35、[闳阔]hóng kuò
宏伟广阔。唐 柳宗元《贞符》序:“臣为尚书郎时,尝著《贞符》,言 唐 家正德受命於生人之意,累积厚久,宜享年无极之义,本末閎阔。”宋 陆游《圆觉阁记》:“顾某衰且病,学问废落,文思局澁,而名山盛事,本末閎阔,非区区笔力所能演述,实以为愧惧云。”明 李东阳《明故亚中大夫贵州布政司左参汪君墓志铭》:“君魁岸閎阔,善论议。少治经学,多所自得。”
36、[阔略]kuò lüè
1.宽恕;宽容。 2.宽简;简省。 3.粗疏;不讲究。 4.疏放,不拘束。 5.空乏缺略。
37、[黑阔]hēi kuò
是‘黑客’一词的谐音。
38、[嶚阔]liáo kuò
亦作“嶛阔”。高而开阔。
39、[做阔]zuò kuò
摆阔气。
40、[阻阔]zǔ kuò
1.阻隔遥远。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圣水》:“山川阻阔,并无沿注之理。”宋 王安石《回文太尉书》:“山川阻阔,久旷驰问。” 2.阔别;久别。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魏肇师 举酒劝 陈昭 曰:‘此席以后,便与卿少时阻阔,念此甚以悽眷。’”宋 王安石《与宣徽书》之一:“阻阔门墙,浸弥年月,惓惓乡往,岂可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