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ōng

笔顺

丿 𠄌 𠃍
左短右长。“钅”撇画长度、斜度适中,横画平行、均匀,竖提端正。“中”框形扁方,大小适中,竖画正直,居中。

同音字

读音为zhōng的字 读音为zhong的字

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钟-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

[同]时钟

钟-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钟-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钟-辞源3

同:

钟-汉语大词典

钟zhōng
ㄓㄨㄥ
〔《广韵》职容切,平钟,章。〕
亦作“螤”。
1.盛酒器。
●《列子·杨朱》:“朝之室也,聚酒千钟,积曲成封,望门百步,糟浆之气逆于人鼻。”
●《晋书·崔洪传》:“汝南王亮常宴公卿,以琉璃钟行酒。酒及洪,洪不执。”
●《西游记》第三十回:“小龙接过壶来,将酒斟在他盏中,酒比钟高出三五分来,更不漫出。”
2.量词。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胡饮后,到酒一举三钟,不啻数升,杯盘无余沥。”
●《前汉书平话》卷下:“礼毕,赐酒三钟,即封张石庆为本郡太守。”
●洪深《香稻米》第一幕:“请坐请坐,厚大倒几钟茶来。”
3.古容量单位。
●春秋时齐国公室的公量,合六斛四斗。之后亦有合八斛及十斛之制。
●《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
杜预注:“六斛四斗。”
●《左传·昭公三年》:“陈氏三量,皆登一也,钟乃大也。”
杜预注:“登,加也,加一谓加旧量之一也。以五升为豆,五豆为区,五区为釜,则区二斗,釜八斗,钟八斛。”
●《孙子·作战》:“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郭化若注:“钟,春秋时容量单位。齐国分奴隶主公室的‘公量’同新兴地主阶级陈氏的‘家量’两种。公量一种为六百四十升,家量一种为一千升。”
●宋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之九:“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覈饱儿郎。”
●清孙枝蔚《喜任淑源归自闽中兼送之燕》诗:“文人行万里,孝子粟千钟。”
4.汇聚;集中。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子貉早死无后,而天钟美于是,将必以是大有败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泽水淼漫,俱钟睢泗。”
●唐权德舆《寓兴》诗:“弱冠无所就,百忧钟一身。”
●《四游记·洞宾调戏白牡丹》:“其颜色艳丽,独钟天地之秀气。”
●叶圣陶《倪焕之》十二:“这样贸贸然大规模地发掘,也不看看风水,卜个吉凶,如果因此而凝成一股厉气,知道钟在谁的身上!”
5.当;遭逢。
●三国魏曹植《盘石篇》:“经危履险阻,未知命所钟。”
●《陈书·高祖纪上》:“此地山川秀丽,当有王者兴,二百年后,我子孙必钟斯运。”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九:“吾少钟丧乱,马上取功名。”
●元刘埙《隐居通议·文章三》:“开辟以还,未有若此之乱也,岂非时钟剥运,天产奸雄,不然则安得钩爪锯牙,恣行吞噬,毡裘左衽,专为桀骜?”
6.古代染鸟羽之工。
7.古代一些少数民族呼弟曰“钟”。
●《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合罗凤敛战胔,筑京观,遂北臣吐蕃,吐蕃以为弟,夷谓弟‘钟’,故称‘赞普钟’,给金印,号‘东帝’。”
8.唐代俗称公公为“钟”。
●《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背尊章,嫖以忽”
唐颜师古注:“今关中俗妇呼舅为钟。钟者,章声之转也。”
9.通“钟”。古代礼乐器。
●《诗·小雅·鼓钟》:“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
10.通“钟”。佛寺所悬挂的钟;击以报时的钟。
●《新唐书·宗晋卿传》:“晋卿髭貌雄伟,声如洪钟。”
11.姓。
钟(2)zhōng
ㄓㄨㄥ
〔《广韵》职容切,平钟,章。〕
1.古代乐器。青铜制,悬挂于架上,以槌叩击发音。祭祀或宴享时用。战斗中亦用以指挥进退。
●西周中期开始有十几个大小成组的称编钟,大而单一的称特钟。
●《诗·周颂·执竞》:“钟鼓喤喤,磬管将将。”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知夫调钟未易,张琴实难。”
2.梵语的意译。佛寺悬挂的钟。多用作报时、报警、集合的信号。
●北周庾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唐王勃《净慧寺碑》:“九乳仙钟,独鸣霜雪。”
3.泛指击以报时的钟。
●《旧唐书·天文志上》:“又立二木人于地平之上,前置钟鼓以候辰刻,每一刻自然击鼓,每辰则自然撞钟。”
●宋严仁《鹧鸪天》词:“寒淡,晓胧胧。黄鸡催断丑时钟。”
4.指鸣钟。
●清方文《接待亭访潘江如》诗:“笑话淹长昼,归时寺已钟。”
●清方文《秋夜怀汤仍三》诗:“寺从钟后寂,月向树梢明。”
5.计时的器具。比表大,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
●明冯时可《蓬窗续录》:“﹝外国人利玛窦﹞出自鸣钟,仅如小香盒,精金为之,一日十二时,凡十二次鸣。”
●清沈初《西清笔记·纪职志》:“西间钟一座,高大如之,蹑梯而上,启钥上弦,一月后再启之,积数十年无少差。”
●茅盾《子夜》十九:“大时钟镗镗地响了九下。”
6.指钟点,时间。
●冰心《去国·两个家庭》:“完了会已到下午四点钟,我就回家去了。”
●茅盾《子夜》一:“专等船靠了码头,就进来报告,顶多再等五分钟,五分钟。”
7.古容量单位。
●《淮南子·要略》:“一朝用三千钟赣,梁邱据、子家哙导于左右,故晏子之谏生焉。”
高诱注:“钟,十斛也。”
●《后汉书·郎顗传》:“而今之在位,竞托高虚,纳累钟之奉,忘天下之忧。”
李贤注:“六斛四斗曰钟。”

钟-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

钟-中草药辞典

【读音】zhōnɡ
【繁体】鐘
钟<名>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同本义[bell]
钟,乐钟也。――《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
钟,铃也。――《广雅·释器》
垂之和钟。――《礼记·明堂位》
钟音之器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大钟鼎。――《淮南子·本经》
细钧有乐,钟兑音也。――《国语·周语》
声如洪钟。――宋·苏轼《石钟山记》

钟磬置水中。

独以此钟名。

如钟鼓不绝。
又如:钟磬(两种古代乐器);钟鼎之家(宴享时列鼎、击钟奏乐的古代贵族家庭);钟石(指乐器中的钟和磬);钟板(钟和云板);钟乳(古钟面
钟(鐘)zhōng
⒈一种金属制的响器,中空,悬挂在架上,用槌敲击发声:撞~。打~。警~。
⒉计时器:闹~。电~。石英~。
⒊时间,小时:五分~。八点~。
⒋杯子,〈古〉一种盛酒器:聚酒千~。
⒌专注,特别:~情。~爱。
⒍积聚:泽(湖泽),水之~也。

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钟¹(鐘)zhōnɡ

①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见右图)
②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摆丨挂~|座~|闹~。
③指钟点、时间:六点~|由这儿到那儿只要十分~。

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钟²(鍾)zhōnɡ
①(情感等)集中:~爱|~情。
②书同“盅”。“鍾”另见1700页“锺”。

钟-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鐘(鐘,钟)zhōngㄓㄨㄥ〔《廣韻》職容切,平鍾,章。〕❶ 古代樂器。青銅製,懸掛於架上,以槌叩擊發音。祭祀或宴享時用。戰鬥中亦用以指揮進退。❷ 梵語的意譯。佛寺懸掛的鐘。多用作報時、報警、集合的信號。❸ 泛指擊以報時的鐘。❹ 指鳴鐘。❺ 計時的器具。比表大,有掛在墻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❻ 指鐘點,時間。❼ 古容量單位。同义词:酒器 桮杓 杯盂 鸱鴺 大白 觥船 觚 龟榼 桂樽 壶觞 斝 蕉叶 金船 金斗 金荷 金蕉 金爵 金罍 金瓯 金樽 九霞觞 角 匏尊 叵罗 千年觥 琼杯 琼斝 琼觞 琼卮 屈卮 觞 兕觥 兕觵 兕爵 大尊 牺象 牺尊 仙樽 滟海 瑶杯 瑶斝 瑶盏 瑶樽 银船 羽觞 玉斗 玉爵 玉罍 玉觞 玉卮 玉钟 玉舟 玉樽 ৣԼ/a> 觯 钟 仲雅 尊谭 尊罍 尊彝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