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笔顺

𠃍 丿 丿 丿

同音字

读音为tú的字 读音为tu的字

基础解释

酿酒用的酒母。

详细解释

〈名〉

  1. 酒曲 。

    如:酴米(用米饭做的酒曲)

  2. 酒名。俗称“酒酿”、“酒埌” 。

    如:酴酒(重酿的酒);酴酥(酒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酴-中華語文大辭典

酴ㄊㄨˊtú〈書〉釀酒用的酒母。

酴-辞源3

【酴】14画 1869·4 tú  ㄊㄨˊ  同都切,平,模韻,定。魚部。㊀酒母。見 説文。清 段玉裁 注:“米部ॶ֯܌酒母也。此酴亦訓酒母,則今之酵也。玉篇曰:麥酒不去滓飲也。”見 説文解字注十四下。㊁見“酴清”。

酴-汉语大词典

酴tu
ㄊㄨˊ
〔《广韵》同都切,平模,定。〕
1.酒曲。
2.酒酿。
●唐许浑《天竺寺题葛洪井》诗:“仍闻酿仙酒,此水过琼酴。”
参见“酴酒”。

酴-中華大字典

1、酴讀音:同都切,音徒,虞韻。釋文:
❶酒母也。讀若廬。見《說文》。
 〔注〕:此蓋酒之初和頭也。
 〔按段玉裁曰。米部宋、酒母也。此~亦訓酒母。則今之酵也〕。
❷酒也。見《廣雅釋器》。《疏證》:齊民要術。有蜀人作~酒法。
 〔按六書故曰。~釄、亦爲酒名。今蔓咞亦有名~釄者。或謂取其芬㠯漬酒。因㠯得名。亦作荼蘼。通雅作~醾。曰、卽重釀酒也。荼橼花因酒得名。而人反謂酒以花得名〕。
❸麥酒不去滓、飮也。見《玉篇》。
2、鲨釋文:同酴。見《正字通》。

酴-中草药辞典

【读音】tú
【繁体】酴
酴〈名〉
酒曲[yeast]。如:酴米(用米饭做的酒曲)
酒名。俗称“酒酿”、“酒埌”[fermentedglutinousrice]。如:酴酒(重酿的酒);酴酥(酒名)。
酴tú
⒈酒曲。
⒉[酴酒]重酿的酒。

酴-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酴tú
书酿酒用的酒曲。

酴-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酴 tú
❶酒麯。
朱翼中《北山酒經》:
醖釀須~米偷酸。
❷酒釀,江米酒,醪(láo)糟。
許渾《天竺寺題葛洪井》詩:
仍聞釀仙酒,此水過瓊~。
❸[酴釄][酴醾][酴醿]
1.名酒名。
朱敦儒《朝中措》詞:
不是酴釄相伴,如何過得黄昏。
2.花名。
陸游《東陽觀酴醿》詩:
已見酴醿壓架開。

酴-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酴酉714ㄊㄨˊtú名①酒麴。《說文解字.酉部》:「酴,酒母也。」清.段玉裁.注:「今之酵也。」今稱為「酵母」。②參見「酴醾酴醾」條。

酴-漢語大字典


《説文》:“酴,酒母也。从酉,余聲。讀若廬。”
tú 《廣韻》同都切,平模定。魚部。
(1)酒曲。《説文·酉部》:“酴,酒母也。”徐鍇繫傳:“此葢酒之初和頭也。”段玉裁注:“ॶ֯܌酒母也。此酴亦訓酒母,則今之酵也。”
(2)酒名。俗称酒酿。《廣雅·釋器》:“酴,酒也。”《玉篇·酉部》:“酴,麥酒不去滓飲也。”《古文苑·揚雄〈蜀都賦〉》:“木艾椒蘺,藹醬酴清。”章樵注:“酴清,酴糜酒。”《齊民要術·笨麴并酒》:“蜀人作酴酒法:十二月朝,取流水五斗,漬小麥麴二斤,密泥封。至正月二月,凍釋,發漉去滓。但取汁三斗,殺米三斗。炊作飯,調强軟,合和;復密封。數十日,便熟。合滓餐之,甘、辛、滑,如甜酒味,不能醉人,多啖,温温小煖而面熱也。”

酴-康熙字典


【酉集下】【酉字部】 酴
★【唐韻】【集韻】𠀤同都切,音徒。【說文】酒母也。
◎又【玉篇】麥酒不去滓飮也。
◎又【廣韻】酒名。【正字通】重酘,酒名,酴釄。【揚雄·蜀都賦】藒漿酴淸。【註】酴淸,酴釄酒。【輦下歲時記】寒食賜宰臣以下酴釄酒。【白帖】賜李絳酴釄,卽重釀酒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酴酥]tú sū

1.亦作“酴苏”。酒名。 2.指一种平顶的帐篷。

2、[酴釄]tú mí

见“酴醿”。

3、[酴清]tú qīng

即酴醿酒。

4、[酴米]tú mǐ

用米饭做的酒曲。

5、[酴酒]tú jiǔ

酒酿。

6、[酴苏]tú sū

见“酴酥”。

7、[酴醾酒]tú mí jiǔ

见“酴醿酒”。

8、[酴縻酒]tú mí jiǔ

见“酴醿酒”。

9、[酴醿酒]tú mí jiǔ

1.亦作“酴醾酒”。亦作“酴縻酒”。一种经几次复酿而成的甜米酒,也称重酿酒。 2.指用酴醿花薰香或浸渍的酒。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