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òu

笔顺

丿 丿 丿
“秀”上撇短平,竖画正直,撇捺对称;下部取左斜势,斜中求稳。“辶”点与横折折撇距离适中,曲弯自然,捺画舒展,稍平。

同音字

读音为tòu的字 读音为tou的字

基础解释

1.(液体、光线等)渗透;穿透:~水。阳光~过玻璃窗照进来。~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找出它的本质。 2.暗地里告诉:~消息。~个信儿。 3.透彻:把道理说~了。我摸~了他的脾气。 4.达到饱满的、充分的程度:雨下~了。我记得熟~了。 5.显露:这花白里~红。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辵,秀声。本义:跳,跳跃)

  2. 同本义

    透,跳也。——《说文新附》

    妃知不免,乃透井死。——《南史·后妃传下》

    或群跳而电透。——《文选·王廷寿王孙赋》

    事穷奔透,自然沈溺。——《南齐书·垣崇祖传》

    又如:透索(跳索的游戏);透掷(跳跃);透水(跳水);透井(跳井)

  3. 穿过,透过

    渐渐透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透渡(乘渡船过河);透眼儿(小洞);透映(渗透并反映)

  4. 暗地里告诉,透露 。

    如:透风(比喻透露消息、风声);透泄(走漏,漏泄);透示(透露显示)

  5. 逃走;奔逃 。

    如:透阳气(挣扎出来);透税(逃税);透越(越界逃走);透走(逃走;奔走)

  6. 显露出来 。

    如:白里透红;透现(显露,呈现)

  7. 超过 。

    如:透支

〈形〉

  1. 达到充分的程度 。

    如:透雨;透亮;这衣服太透了;凉透;熟透;烦透了

  2. 彻底,完全 。

    如:透商(全面认真地讨论);对问题了解得很透;透体(比喻透彻;彻底);透头(对头;合适);透晰(透彻清晰);透情(尽情);透悟(透彻领悟);透心(形容程度极深);透晓(彻底晓悟)

  3. 极端,极其 。

    如:透灵儿(喻性极精明、伶俐乖巧之人)

  4. 更加

    他贩来的便宜,就透便宜的卖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透透-中華語文大辭典

透透透透▲ㄊㄡˋ ㄊㄡˋtòutòu詞的後綴。用在動詞性語素後面,表示達到普遍的程度。[例]吃~|走~|看~。

透-中華語文大辭典

透透ㄊㄡˋtòu1.穿過;通過。[例]力~紙背︱~明︱~風︱浸~。2.顯露;露出。[例]白裡~紅︱臉上~出一絲苦澀的笑意。3.暗中告訴;洩露。[例]給你~個信兒︱~底兒。4.極度;達到充分的程度。[例]山裡柿子熟~了︱直到五月分才下了場~雨。5.清楚;透徹。[例]~闢︱摸不~︱講得很~。6.▲姓。

透-辞源3

【透】10画 3230·21.tòu  ㄊㄡˋ  他候切,去,候韻,透。㊀跳。宋書 謝靈運傳 山居賦:“植物旣載,動類亦繁。飛泳騁透,胡可根源。”隋書 音樂志下:“并二人戴竿,其上有舞,忽然騰透而換易之。”㊁通過,穿過。唐 韓愈 昌黎集一 南山詩:“蒸嵐相澒洞,表裏忽通透。”㊂極。元詩選 郝經 陵川集 青州山行:“酒散身逾困,饑透食有味。”㊃遍。水滸三一:“拿我解送 孟州府里,強扭做賊,打招了,監在牢里;却得 施恩上下使錢透了,不曾受害。”2.shū  ㄕㄨ  式竹切,入,屋韻,審 三。覺部。驚慌貌。方言二:“透,驚也。…… 宋、衛、南 楚凡相驚曰獡,或曰透。”

透 -古漢語常用詞典

tòu
①跳。《南史•後妃傳》:“妃知不免,乃~井死。”②通過;穿透。賈島《病鶻吟》:“有時~霧淩空去。”
shū
驚慌的樣子。左思《吳都賦》:“驚~沸亂。”

透-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字部】 透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𠋫切,偸去聲。【說文】跳也,過也。
◎又【增韻】徹也,通也。
◎又【廣韻】驚也。【揚子·方言】宋、衞、南楚凡相驚曰獡,或曰透。【註】皆驚貌。獡,音鑠。

透-中華大字典

1、透讀音:他候切,偸去聲,宥韻。釋文:
❶跳也。過也。見《說文新附》。
 〔按齊書垣崇祖傳。事窮奔~。自然沈溺。隋書音樂志。二人戴竿。其上有舞。忽然騰~而更換之。皆其義也〕。
❷徹也。通也。見《增韻》。
2、透讀音:式竹切,音叔,屋韻。釋文:
❶驚也。宋衞南楚凡相驚曰獡。或曰~。見《方言》。《箋證》:廣雅。~、驚也。曹憲音叔。
❷戲也。見《集韻》引《廣雅》。
 〔按王氏疏證云。各本皆作誂嫽~誂揥嬈戲也。案戲字自在下條。與此各不相涉〕。
❸嬈也。見《廣雅釋詁》。《疏證》:左思吳都賦云。驚~沸亂。是煩嬈之義也。眾經音義卷二十引廣雅。~、嬈也。
3、埱讀音:昌六切,音叔,屋韻。釋文:
❶氣出土也。一曰始也。見《說文》。
❷或作俶。見《玉篇》。
4、䞬讀音:他候切,音透,宥韻。書育切,音叔,沃韻。釋文:跳也。見《字彙》。
5、䞬讀音:他候切,音透,宥韻。釋文:透或字。《集韻》:透。說文、跳也。過也。或作~。

透-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透tòu
①动(液体、光线等)渗透;穿透:~水|钉子钉(dìng)~了木板丨比喻用法~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找出它的本质。
②动显露:这花白里~红。
③动暗地里告诉:~消息|~个信儿。
④形透彻:把道理说~了|我摸~了他的脾气。
⑤形达到饱满的、充分的程度:雨下~了|我记得熟~了。

透-诗词曲语辞辞典


1 动词,犹云到。
▶崔立之《曲池洁寒流》诗:“透底何澄澈.回流乍曲盘。”意谓池水澄澈到底。
▶林逋《出曹州》诗:“午烟昏独庙,冈路透谁家?”亦犹言到灌家。
▶吴泳《清平乐》词:“梅霖未歇.直透菖华节。”意云直到菖华节。
▶杨炎正《洞仙歌》词:“芙蓉开了,春未江梅透。’’这词序稍异,亦犹言春未到汴梅、赵缩手《浪淘沙》词:“透得玄关归去路,方步云梯。”
▶汗唓《贺新郎》同:“有沙边.寒蛩吟透、桥桐秋雨。”
▶刘潜《天仙子》词:“百污搬春春已透,长驿短亭芳草昼,”
▶梅顺淑《望江南》词:“莫道穷阴存不透.今朝楼_匕见桃花。”
▶《全宋闻尤名氏《虞美人》同残句:“桃源有路透渔溪,自恨仙凡从此、隔云泥。”按文义语序亦应作“泡溪有路到桃源”。
▶完颜璟《蝶恋花同《聚骨碗》:“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
▶王喆《声声慢》词:“过瑶池,透碧霄,顶上无为。”
▶《六十种曲》《紫钗记》剧九:“好是观灯透玉京.如魂如梦见飞琼。”
▶又十六:“你那里落只关山横笛吹.心儿记,梦魂中有路透河西。”义并同。
按 “透”在词义上系与“投”通,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182页引《晋书》八一《王逊传》“透水死者千余人”,《宋书》六一《江夏王义恭传》之“透狭”,《抱朴子•辨问篇》作“投狭”等例,谓“透”有“投”义;在音韵上则与方音有关,“透”字中古音为流摄开口一等,去声透母候韵;“到”字为效摄开口一等,去声端母号韵,二者声韵相近,声调相同,宋词中多可通押。除上举杨炎正词“了”“透”相押之外,另如曾觌《清商怨》词:‘‘华灯闹,银蟾照,万家罗幕春风透。”“透”亦与“闹”“照”字通押。可见“透”表“到”义.当系借字或方音小异。
2 形容词,犹云多。
▶李煜《浣溪沙》词,“红口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三丈透”意即三丈多。
▶李之仪《蓦山溪》词:“情渐透,休辞瘦,果有人相候。”“渐透”亦犹云正多、正深。
▶石子章《八声甘州》套:“前时唧啯,今番抹刮,急料子心肠天生透。”义亦同。
▶《六十种曲》《鸣凤记》剧三十九:“(小生)叫驿丞我且问你.此去袁州府内平乡地方,有许多路!(副净)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一一透说了一半。(小生〉只五百里,如此相近。”“透说了一半”即多说了一倍,故下文小生说只五百里。
按 “多”之与“透”,古今韵母及声调均相去较远;“透”表“多”义或许亦来自方音的歧并。另“透”表“多”义韵文中不常见.但散文中尚有例可证。
▶《三国志平话》下:“令铁匠造一寸透大小索,打数百余条。”此与上举李煜词之“三丈透”用法无异,均置于数量结构之后表示概数。又《醒世恒言》卷三七:“子春只道三百钱还吃不了.乃道:4余下的赏你罢,不要算了。’酒家道:‘这人好混账!吃透了许多东西,到说这样冠冕话。’”意谓多吃了不少莱肴。

透-漢語大字典


《説文新附》:“透,跳也;過也。从辵,秀聲。”
(一)tòu 《廣韻》他候切,去候透。侯部。
(1)跳;跳跃。《説文新附·辵部》:“透,跳也。”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植物既載,動類亦繁,飛泳騁透,胡可根源?”《南史·后妃傳下·梁元徐妃》:“妃知不免,乃透井死。”唐杜甫《泥功山》:“哀猿透却墜,死鹿力所窮。”
(2)奔逃;逃走。《南齊書·垣崇祖傳》:“放水一激,急踰三峽,事窮奔透,自然沈溺。”宋岳珂《金陀粹編·廬州捷報申省狀》:“賊馬走透前去。”《水滸全傳》第一百一十八回:“史進、石秀等六人,不曾透得一個出來,都被射死在關下。”
(3)通过;穿过。《説文新附·辵部》:“透,過也。”《增韻·候韻》:“透,通也。”唐顔真卿《張長史十二意筆法意記》:“當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功成之極矣。”宋蘇軾《少年游潤州代人寄遠》:“對酒邀明月,風露透窗紗。”《紅樓夢》第八十七回:“停了一回兒,又透過一陣清香來。”
(4)显露;透露。五代馮延巳《賀聖朝》:“輕顰輕笑,汗珠微透,柳沾花潤。”《天工開物·錘鍛》:“輕一羽者,透繡紋于章服。”《紅樓夢》第三十三回:“你也不早來透個信兒!”老舍《骆驼祥子》三:“灰天上透出些红色,地与远树显着更黑了。”
(5)达到充分的程度。五代顧敻《荷葉杯》:“看看濕透縷金衣,歸摩歸,歸摩歸?”元袁桷《視草堂歲久傾圮述懷》:“壞牆雨透蝸生角,舊竈泥深菌露釘。”李劼人《死水微澜》第四部分三:“锅里的菜油,已煎得热气腾腾,看样子是熟透了。”又周遍。《水滸全傳》第三十一回:“却把銀酒器皿,預先放在我箱籠内,拿我解送孟州府裏,强扭做賊,打招了監在牢裏;却得施恩上下使錢透了,不曾受害。”又超过。如:透支。
(6)彻底;清楚。《增韻·候韻》:“透,徹也。”《朱子語類·學三》:“今人凡事所以説得恁地支離,只是看得不透。”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二:“其中一部分发言特别好,他们讲透了问题,有点专家的味道了。”巴金《寒夜》十四:“屋里到处都是阴影,他什么也看不透。”
(7)极。元郝經《青州山行》:“酒散身逾困,饑透食有味。”《紅樓夢》第七十七回:“不想虚弱透了的人,那裏禁得這麽抖擻,早喘成一處了。”《老殘遊記》第二十回:“走到吃飯的小店前,天已黑透了。”
(二)shū 《廣韻》式竹切,入屋書。
惊貌。《方言》卷二:“透,驚也。宋衛南楚凡相驚曰डϯ܌或曰透。”郭璞注:“皆驚貌也。”《廣雅·釋詁二》:“透,嬈也。”王念孫疏證:“是煩嬈之義也。”《玉篇·辵部》:“透,驚貌。”晋左思《吴都賦》:“驚透沸亂,牢落翬散。”

透-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透辵711ㄊㄡˋtòu動①一物體穿過另一物體。如:「滲透」、「刺透」、「陽光穿透了樹葉,灑了一地的燦爛。」②暗地裡報訊。如:「到時候,還煩你多少透一點訊息。」③顯露。如:「白裡透紅」。副形容澈底而充分的程度。如:「熟透」、「摸透」、「看透」、「苦透」、「恨透」、「冷透」。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òu

1、[透明]tòu míng

1.(物体)能透过光线的:水是无色~的液体。 2.比喻公开,不隐藏:采用招标方式使政府采购活动更~、规范。

2、[透气]tòu qì

1.空气可以通过;通气:门窗关着,房子不~。 2.指呼吸新鲜空气:屋里憋得慌,到外面去透透气。 3.通声气:我得把这件事先向家里人透一点气儿。

3、[透过]tòu guò

通过。

4、[透彻]tòu chè

(了解情况、分析事理)详尽而深入:这一番话说得非常~。他对于各部分的工作内容都有~的了解。

5、[透露]tòu lù

泄露或显露(消息、意思等):~风声。真相~出来了。

6、[晶莹剔透]jīng yíng tī tòu

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通明,结构细巧。

7、[透亮]tòu liang

〈动〉透过光线。

8、[看透]kàn tòu

1.透彻地了解(对手的计策、用意等):这一着棋我看不透。 2.透彻地认识(对方的缺点或事物的没有价值、没有意义):这个人我~了,没什么真才实学。

9、[渗透]shèn tòu

1.两种气体或两种可以互相混合的液体,彼此通过多孔性的薄膜而混合。 2.液体从物体的细小空隙中透过:雨水~了泥土。 3.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多用于抽象事物):经济~。在每一项建设工程上都~着设计人员和工人的心血。

10、[透支]tòu zhī

1.存户经银行同意在一定时间和限额之内提取超过存款金额的款项。 2.开支超过收入。 3.预先支取(工资):~一部分工资给孩子看病。 4.比喻精神、体力过度消耗,超过所能承受的程度:体力严重~。

11、[穿透]chuān tòu

贯通。

12、[通透]tōng tòu

1.没有阻碍,空气、光线等可以穿透过去:所有户型均南北~。 2.通达透彻:说理~。分析~。

13、[透视]tòu shì

1.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2.利用X射线透过人体在荧光屏上所形成的影像观察人体内部。 3.比喻清楚地看到事物的本质:作家用敏锐的观察力~人生。

14、[乐透]lè tòu

一种合法的赌博形式。

15、[透镜]tòu jìng

一种简单的光学仪器。由透明物质(玻璃、水晶等)制成。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可以成像。一般分为凹透镜和凸透镜两大类。凹透镜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薄,能使光线发散,如近视眼镜片;凸透镜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厚,能使光线会聚,如远视眼镜片。

16、[透光]tòu guāng

光线能穿透;尤指能透过太阳光。

17、[剧透]jù tòu

即剧情透露,是指在他人看完某个戏剧作品之前告诉其内容或结果。

18、[浸透]jìn tòu

1.泡在液体里以致湿透:他穿的一双布鞋被雨水~了。 2.液体渗透:汗水~了衬衫。 3.比喻饱含(某种思想感情等):这些诗篇~着诗人眷念祖国的深情。

19、[湿透]shī tòu

被液体浸透。

20、[吃透]chī tòu

理解透彻:~会议精神。这话是什么意思,我还吃不透。

21、[透漏]tòu lòu

透露;泄露:~消息。

22、[透风]tòu fēng

1.可以通过风。 2.走漏消息;泄露秘密。

23、[透射]tòu shè

光线穿过孔洞或缝隙照射。

24、[透顶]tòu dǐng

达到极端(多含贬义):腐败~。糊涂~。庸俗~。

25、[参透]cān tòu

看透;透彻领会(道理、奥秘等):参不透。~禅理。~机关(看穿阴谋或秘密)。

26、[透雕]tòu diāo

雕塑的一种,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

27、[透底]tòu dǐ

透露底细:这件事他没有向我~。

28、[透骨]tòu gǔ

1.形容很冷,风透入骨头。 2.形容透彻。

29、[深透]shēn tòu

深刻而且透彻:分析~。

30、[透雨]tòu yǔ

把田地里干土层湿透的雨:下了一场~。

31、[透澈]tòu chè

见“透彻”。

32、[透平]tòu píng

1.又称“涡轮”、“涡轮机”。将流体(如燃气、蒸汽或水)中蕴有的能量通过转动的叶轮转换为机械能的叶轮式发动机。具有能量的流体经过喷管时将其能量转换成动能,流过叶轮时冲击叶片,推动叶轮转动,从而驱动透平轴旋转,输出机械功。按流体的不同,有水轮机、汽轮机、燃气轮机等。 2.见"涡轮机"

33、[透辟]tòu pì

透彻精辟:他的讲解很~。

34、[透汗]tòu hàn

汗出充分了叫出透汗:吃完药,出了一身~。

35、[透熟]tòu shú

了解清楚,熟悉。

36、[识透]shí tòu

看穿;理解透彻。

37、[透彩]tòu cǎi

某个工艺透过表层看到的下面的颜色,多出现于各类产品工艺的描述。

38、[警透]jǐng tòu

警策透辟。

39、[透力]tòu lì

犹使劲。

40、[透井]tòu jǐng

跳井,跳到井里自杀。《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太清 三年,遂逼令自杀。妃知不免,乃透井死。”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