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及待

拼音

pò bù jí dài

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pò的字 读音为bù的字 读音为jí的字 读音为dài的字 读音为po的字 读音为bu的字 读音为ji的字 读音为dai的字

基础解释

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详细解释

  • 【解释】: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急待。”
  • 【示例】:他~地推开门,走进屋去。
  •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心情急迫

按字解释

迫:紧急。

不及:来不及

待:等待。

词典解释

迫不及待-中華語文大辭典

迫不及待迫不及待ㄆㄛˋ ㄅㄨˋ ㄐ丨ˊ ㄉㄞˋpòbùjídài(情況)急迫得來不及再等待。[例]媽媽剛出機場,小寶貝就~地撲了過去。

迫不及待-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迫不及待㊣ㄆㄛˋ ㄅㄨˋ ㄐㄧˊ ㄉㄞˋpò bù jí dài釋義比喻情況急迫,不能再等了。文明小史・第十回:「無奈紳士們置之不理,所以他迫不及待,就把地保按名鎖拿到衙。」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08241迫不及待備註頻16書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辭典、實用成語辭典(1)(2)(1)、活用造句辭典(成語部分)、實用分類學生成語辭典(上)(下)、漢語成語考釋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小學生語文學習文庫)成語中的知識第一輯(一)~(四)加附錄、遠流活用成語辭典、讀成語寫作文(上)(下)(上)、活用成語分類辭典(上)(下)、成語辨正辭典、同義反義成語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大辭典(上)(下)、成語典號FL00000030237

迫不及待-汉语大词典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容等待。
●《镜花缘》第六回:“下界帝王虽有御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并不奏闻请旨,任听部下逞艳于非时之候?”
●清魏源《圣武记》卷九:“﹝勒保﹞屡奏均言不必增兵,而附奏又请拨饷五百万,若迫不及待,自相矛盾,意图浮冒。”
●郭小川《春歌》之三:“为了表示迫不及待的祝贺,我还是作了第三支《春歌》。”亦作“迫不可待”。
●《绿野仙踪》第二九回:“迫不可待者,即令官吏带银子,按户稽查,量其家大小人口若干,先与银若干,使其度命。”

迫不及待-汉语同近反辨

[同义] 心急如火
[反义] 从容不迫
-[迫不及待] 焦急得再也不能等待了。例:饭刚做好,他就~地吃了起来,看样子是饿坏了。
-[心急如火] 心里十分焦急。例:飞机就要起飞了,还不见他的孩子,他~。
-[从容不迫] 态度镇定,不慌不忙。例:潘冬子~地应付了敌人的盘问。

迫不及待-中华成语大词典

迫不及待
【拼音】:pò bù jí dài
解释
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急待。”
示例
他~地推开门,走进屋去。
近义词
刻不容缓、急不可待
反义词
待机而动
歇后语
屎胀了挖茅厕
语法
作谓语、状语;形容心情急迫
英文
jumped at
日文
大急(おおいそ)ぎで,まちきれないほど急ぐ,矢(や)も楯(たて)もたまらない,足もとに火(ひ)がついたよう
法文
urgent
德文
:ǎuβerst eilig

迫不及待-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迫不及待㊣ㄆㄛˋ ㄅㄨˋ ㄐㄧˊ ㄉㄞˋpò bù jí dài刻不容緩、迫在眉睫、急不可待、急如星火急如星火、燃眉之急燃眉之急待時而動、從容不迫從容不迫釋義情況急迫,不能再等。※語或出明・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四・唐德宗》。後亦用「迫不及待」形容心情急切,不願等待。典源※明・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四・唐德宗》德宗不許李惟岳之嗣位而亂起。延及數年,身幾危,國幾亡,天下鼎沸,是豈可謂德宗之宜聽其嗣?使假我之爵位,據我之土地甲兵,以抗我哉?而不許之,則又兵連禍結而不解。論者至此,而議已窮,謂不先其本,而急圖其末是已。顧①處此迫不及待之勢,許不許兩言而判②。徒追咎於既往,而無以應倉卒,是亦塵羹土飯之言耳。注①顧:反觀、回頭看。②許不許兩言而判:允諾或不允諾,只是兩句話的不同罷了。典故「迫不及待」是指情況相當緊急,不能再等待,可能出自明代文人王夫之的《讀通鑑論》。《讀通鑑論》是王夫之讀了《資治通鑑》這本書所寫的心得,其中第二十四卷裡是抒發對唐德宗這段歷史的感想。《資治通鑑》裡記載,唐朝由於在各處邊境設立節度使,讓他們領兵鎮邊,導致各節度使獨攬區域裡的軍政大權,雄霸一方,與中央對抗,至中葉以後漸成禍患。唐德宗時,成德節度使李寶臣過世,他的兒子李惟岳想要繼承父親的職位。因德宗想削弱節度使的勢力,便不答應。有大臣向他上諫說:「李惟岳現已掌握父親的勢力了,如果不正式任命他接任,必定會作亂。」德宗聽了說:「這些叛賊原來根本沒有本錢作亂,都是假我的名號,佔我的土地,聚眾為害。如果一直照著他們的意思,將來不是會更亂嗎?李惟岳是一定會作亂的,任不任命都一樣。」仍然堅持不允許。後來李惟岳果真集結魏博節度使田悅、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等起兵叛亂。雖然不久後,這場亂事就被其他節度使平定,但之後又有不少節度使叛亂,使得國家好幾年兵連禍結,動盪不安。王夫之認為一般人在看這段歷史時,都認為德宗這種作法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源,但他卻覺得並無不妥。允許李惟岳嗣位或不允許,只是兩句不同的話而已,評論者只歸咎德宗之不許,卻沒辦法提應急的好法子,也只是飯後無稽之談罷了。王夫之在書中用「迫不及待」形容當時藩鎮勢力已經相當龐大,不容等待從根本去解決的情形。後來「迫不及待」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形容情況急迫,不能再等。用於人則是形容心情急切,不願等待。如:《孽海花・第二七回》:「戰局日危,遲留一日,即多一日損失,中堂也迫不及待,已定明日請訓後,即便啟行。」書證①明・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四・唐德宗》:「顧處此迫不及待之勢,許不許兩言而判。」(源)②《鏡花緣・第六回》:「該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並不奏聞請旨,任聽部下逞豔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駭人聽聞?」③《孽海花・第二七回》:「戰局日危,遲留一日,即多一日損失,中堂也迫不及待,已定明日請訓後,即便啟行。」④《文明小史・第一〇回》:「無奈紳士們置之不理,他所以迫不及待,就把地保按名鎖拿到衙,升坐大堂,每人重打幾百屁股,以光自己的臉面。」⑤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忽見有流寓者,紛紛遷徙,似有迫不及待之勢。」用法義形容心情急切,不願等待。類用在「急躁迫切」的表述上。例①投票剛結束,爸爸就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看選情報導。②他一看到食物就迫不及待地塞入口中,完全忘了應該先洗手。③兩人分離了半年終於能夠相見,他迫不及待地想一訴相思之情。④一聽到父親生病的消息,兄弟們都迫不及待地趕到醫院來探視。⑤大概是太餓了,所以沒等客人到齊,他就迫不及待地自行開動了。⑥十年未見,突然接到他的電話,真有種迫不及待想跟他見面的感覺。⑦因為今天是兒子生日,所以公司會議一結束,他就迫不及待地趕回家去了。⑧每到年節假期,外地民眾迫不及待地趕回家中團聚,往往造成高速公路壅塞。

迫不及待-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迫不及待pòbùjídài
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迫不及待-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迫不及待ㄆㄛˋ ㄅㄨˋ ㄐㄧˊ ㄉㄞˋpò bù jí dài迫在眉睫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刻不容緩待時而動待時而動、從容不迫從容不迫比喻情況急迫,不能再等了。《文明小史.第一〇回》:「無奈紳士們置之不理,所以他迫不及待,就把地保按名鎖拿到衙。」

迫不可待-汉语大词典

迫不可待见“迫不及待”。

迫不可待-中华成语大词典

迫不可待
【拼音】:pò bù kě dài
解释
形容心情急切。同“迫不及待”。
出处
《绿野仙踪》第29回:“迫不可待者,即令官吏带银子,按户稽查,量其家大小人口若干,先与银若干,使其度命。”
示例
近义词
迫不及待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状语;形容心情急迫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急待。”

引证

清-李汝珍-第六回-《镜花缘》: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并不奏闻请旨,任听部下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骇人听闻?

清-曾朴-二七回-《孽海花》:战局日危,迟留一日,即多一日损失,中堂也迫不及待,已定明日请训后,即便启行。

当代-杨沫-一部二十四章-《青春之歌》:刚让客人坐下,她就迫不及待地问他:“没想到你来……卢嘉川他真的——被捕了?”现在,情况怎么样?

现代-周而复-三部五十九-《上海的早晨》:工商界要求公私合营简直到了望眼欲穿、迫不及待的程度。

现代-马南邨--《燕山夜话·十日一水,五日一石》:同样的道理,也有的山水画家看到一个奇特的景色,马上构成了一个美妙的画面,他迫不及待地要把它画下来。

现代-冰心--《记广州花市》:我们吃过午饭不久,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越秀区的花市去了。

现代-汪曾祺--《果园杂记》:它们贪婪地、迫不及待地、不停地吃,吃得菜地里沙沙地响。

当代-王蒙-一一-《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隔着窗子,他看见绿色的台灯和夜间办公的区委书记的高大侧影,他坚决地、迫不及待地敲响领导同志办公室的门。

故事

清-李汝珍-第六回-《镜花缘》: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并不奏闻请旨,任听部下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骇人听闻?

清-曾朴-二七回-《孽海花》:战局日危,迟留一日,即多一日损失,中堂也迫不及待,已定明日请训后,即便启行。

当代-杨沫-一部二十四章-《青春之歌》:刚让客人坐下,她就迫不及待地问他:“没想到你来……卢嘉川他真的——被捕了?”现在,情况怎么样?

现代-周而复-三部五十九-《上海的早晨》:工商界要求公私合营简直到了望眼欲穿、迫不及待的程度。

现代-马南邨--《燕山夜话·十日一水,五日一石》:同样的道理,也有的山水画家看到一个奇特的景色,马上构成了一个美妙的画面,他迫不及待地要把它画下来。

现代-冰心--《记广州花市》:我们吃过午饭不久,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越秀区的花市去了。

现代-汪曾祺--《果园杂记》:它们贪婪地、迫不及待地、不停地吃,吃得菜地里沙沙地响。

当代-王蒙-一一-《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隔着窗子,他看见绿色的台灯和夜间办公的区委书记的高大侧影,他坚决地、迫不及待地敲响领导同志办公室的门。

造句

pò bù jí dài

1、当他听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他迫不及待地跑出去告诉了母亲。

2、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迫不及待的说出了他的答案。

接龙

待价藏珠 珠还合浦

组词

近义词

pò bù jí dài

1、[当务之急]dāng wù zhī jí

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2、[刻不容缓]kè bù róng huǎn

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3、[迫在眉睫]pò zài méi jié

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4、[燃眉之急]rán méi zhī jí

燃:烧。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

5、[按捺不住]àn nà bù zhù

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躁,克制不住。

6、[心急如焚]xīn jí rú fén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7、[千钧一发]qiān jūn yī fà

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8、[急不可耐]jí bù kě nài

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9、[心急火燎]xīn jí huǒ liǎo

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焦急。

10、[急不可待]jí bù kě dài

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11、[火烧眉毛]huǒ shāo méi mao

火烧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

12、[急如星火]jí rú xīng huǒ

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13、[心如火焚]xīn rú huǒ fén

心中好像火烧一样。形容焦急万分。

反义词

pò bù jí dài

1、[从容不迫]cóng róng bù pò

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不慌不忙]bù huāng bù máng

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3、[慢条斯理]màn tiáo sī lǐ

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4、[待时而动]dài shí ér dòng

时:时机。等待时机然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