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uì

笔顺

丿 丿

同音字

读音为suì的字 读音为sui的字

基础解释

1.斥责;诘问。 2.谏诤。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言,卒声。本义:责骂)

  2. 同本义

    谇,让也。——《说文》

    立而谇语。——《汉书·贾谊传》

    察士无凌谇之事。——《庄子·徐无鬼》

    又如:谇语(骂人话);谇辱(辱骂);谇骂(责骂)

  3. 劝告;谏诤

    謇朝谇而夕替。——《离骚》

  4. 责问;用责备的口气问 [call(或bring)sb.to account]

    立而谇语。——《汉书·贾谊传》

    察士无凌谇之事。——《庄子·徐无鬼》

    又如:谇候(讯问);谇诟(责难辱骂)

〈名〉

  1. 古乐章的尾声。相当于“乱”

    谇曰:“已矣,国其莫吾知兮,子独台郁其谁语!”——《汉书·贾谊传》。颜师古注:“ 张晏曰:谇,《离骚》下章乱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谇-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谇-辞源3

同:

谇-漢語大字典


谇“誶”的简化字。

谇-中草药辞典

【读音】suì
【繁体】誶
谇<动>
(形声。从言,卒声。本义:责骂)
同本义[berate;scold]
谇,让也。――《说文》
立而谇语。――《汉书·贾谊传》
察士无凌谇之事。――《庄子·徐无鬼》
又如:谇语(骂人话);谇辱(辱骂);谇骂(责骂)
劝告;谏诤[counselagainst]
謇朝谇而夕替。――《离骚》
责问;用责备的口气问[call(或bring)sb.toaccount]
立而谇语。――《汉书·贾谊传》
察士无凌谇之事。――《庄子·徐无鬼》
又如:谇候(讯问);谇诟(责难辱骂)
谇<名>
古乐章的尾声。相当于“乱”[disorder]
谇曰:“已矣,国其莫吾知兮,子独台郁其谁语!”――《汉书
谇suì
⒈骂,责怪。
⒉直言规劝。
⒊问。
⒋告知。

谇-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

谇-汉语大词典

谇sui
ㄙㄨㄟˋ
〔《广韵》虽遂切,去至,心。〕
〔《广韵》苏内切,去队,心。〕
〔《广韵》慈恤切,入术,从。〕
1.责骂。
●《国语·吴语》:“吴王还自伐齐,乃谇申胥。”
●《新唐书·陈叔达传》:“贞观初,与萧瑀争殿中,坐忿谇不恭,免官。”
●清龚自珍《与江居士笺》:“陈饿夫之晨呻于九宾鼎食之席,则叱矣;愬寡女之夜哭于房中琴好之家,则谇矣。”
2.呵斥之词。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四摺:“[小姑云]老师父,你为何也害相思病,心疼起来?[老道姑云]谇!把我老人家也说这等话。”
3.诘问。
●《庄子·山木》:“虞人逐而谇人。”
郭象注:“谇,问之也。”
●《后汉书·党锢传序》:“初,成以方伎交通宦官,帝亦颇谇其占。”
4.谏诤。
●《楚辞·离骚》:“余虽好脩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王逸注:“谇,谏也。”
5.告知。
●《汉书·叙传上》:“既谇尔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
颜师古注:“谇,告也。”
●南朝宋刘少府《答何衡阳书》:“祇藉来谇,伸以管窥,实相无言。”
6.辞赋篇末总括全篇要旨的话。
●《汉书·贾谊传》:“谇曰:已矣!国其莫吾知兮,子独壹郁其谁语?”颜师古注引张晏曰:“谇,《离骚》下章‘乱’也。”
●清黄生《义府·乱讯谇》:“乐之卒章为乱,即繁音促节之意,《楚辞》‘乱曰’犹存古名。贾谊《吊屈原赋》,《史》作‘讯曰’,《汉书》作‘谇(音碎)曰。’”
7.通“悴”。忧心。
●《墨子·非命上》:“覆天下之义者,是立命者也,百姓之谇也。说百姓之谇者,是灭天下之人也。”
●俞樾《诸子平议·墨子二》:“谇读为悴,《说文·心部》:‘悴,忧也。’犹曰百姓之忧也。”

谇-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谇(誶)suì

①斥责;诘问。
②谏诤。

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谇 suì
① 动责备。贾谊《治安策》:“母取箕帚,立而~语。” ② 动告知。《汉书·叙传》:“既~尔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 ③ 动问讯。《庄子·山木》:“虞人逐而~之。” ④ 动谏诤。《离骚》:“謇朝~而夕替。”

谇-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 誶
★【唐韻】【集韻】【韻會】𠀤雖遂切,音祟。【說文】讓也。【玉篇】罵也。【增韻】誚也,詬也。【吳語】吳王還自伐齊,誶申胥。【唐書·𨻰叔達傳】忿誶不恭。
◎又【廣雅】諫也,問也。【莊子·徐無鬼】察士無凌誶之事,則不樂。【註】詬誶也。【陸德明·音義】問也。音崇
◎又音峻。
★又【集韻】【類篇】𠀤秦醉切,音萃。告也。【玉篇】言也,問也。
★又【廣韻】蘇內切【集韻】【韻會】蘇對切,𠀤音碎。【前漢·賈誼傳】母取箕帚立而誶語。【服虔曰】誶,猶罵也。【張晏曰】責讓也。【師古曰】誶音碎。
◎又【集韻】與訊通。【張衡·思𤣥賦】愼竈顯于言天兮,占水火而妄訊。【註】告也。【後漢書】作妄誶。【莊子】凌誶。【陸德明·音義】亦音信。
★又【廣韻】慈卹切【集韻】【韻會】【正韻】昨律切,𠀤音崒。【金壺字考】凌誶,誚責也。【列子·力命篇】𧮈㥛凌誶。【註】謂好凌辱責駡人也。張湛音碎,殷敬順音崒。

凌谇-汉语大词典

凌谇凌辱责骂。有苛求或斤斤分辨之意。
●《庄子·徐无鬼》:“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谇之事则不乐,皆囿于物者也。”
●明归有光《送王汝康会试序》:“宽者废弛而自纵,而严者凌谇尽察而无所容。”
●章炳麟《文学说例》:“辩士凌谇,固非韵文所能检柙矣。”
凌谇(2)凌辱责骂。
●《庄子·徐无鬼》:“察士无凌谇之事,则不乐。”凌,一本作“凌”。
凌谇(3)(无)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uì

1、[谇喧]suì xuān

吵闹嘈杂。

2、[谇骂]suì mà

责骂。

3、[谇駡]suì mà

责骂。唐 柳宗元《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太学生聚为朋曹……有崇饰恶言而肆鬭讼者,有凌傲长上而誶駡有司者,其退然自克,特殊於众人者无几耳。”明 王世贞《慰明卿再谪长短歌二章和李于鳞》:“归来萧条四壁立,大媍誶駡小媍伤。”茅盾《幻灭》六:“每一冷笑,每一谇骂,每一喳喳切切的私语,好像都是暗指着她。”

4、[谇辱]suì rǔ

辱骂。

5、[谇诟]suì gòu

责难辱骂。

6、[侮谇]wǔ suì

欺侮斥责。

7、[凌谇]líng suì

1.凌辱责骂。有苛求或斤斤分辨之意。 2.淩誶:凌辱责骂。《庄子·徐无鬼》:“察士无凌誶之事,则不乐。”凌,一本作“凌”。

8、[谇诼]suì zhuó

数说;毁谤。

9、[谇语]suì yǔ

斥责;责骂。

10、[谇候]suì hòu

讯问。

11、[谇呓]suì yì

同“谇讛”。胡言乱语。

12、[谇讛]suì yì

胡言乱语。明 汤显祖《答赵梦白书》:“承问索弟时义於 仲文 兄处,不知弟衰,时时病苦,不復留意此道。近日三尺童子能之,第其抉掠绞扰,其细已甚,亦如数年中奏疏誶讛之流耳。”

13、[淩谇]líng suì

凌辱责骂。《庄子·徐无鬼》:“察士无凌誶之事,则不乐。”凌,一本作“凌”。

14、[调谇]diào suì

指负责训诲和劝谏的官员。

15、[谇帚德耡]suì zhǒu dé chú

汉 贾谊《治安策》:“商君 遗礼义,弃仁恩,并心於进取,行之二岁,秦 俗日败。故 秦 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誶语。”后以“誶帚德耡”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16、[诟谇谣诼]gòu suì yáo zhuó

意为造谣毁谤责骂别人。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