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住坐卧

拼音

xíng zhù zuò wò

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xíng的字 读音为zhù的字 读音为zuò的字 读音为wò的字 读音为xing的字 读音为zhu的字 读音为zuo的字 读音为wo的字

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行:出行。

住:居住。

坐:坐止。

卧:睡卧。

词典解释

行住坐卧-中华成语大词典

行住坐卧
【拼音】:xíng zhù zuò wò
解释
指一举一动。
出处
《大承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
示例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你只看那猴儿,无论~,他总把脑袋扎在胸坎子上,倒把勃儿扛起来。”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的举止

行住坐卧-汉语大词典

行住坐卧指一举一动。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你只看那猴儿,无论行住坐卧,他总把个脑袋扎在胸坎子上,倒把脖儿扛起来。”

行动坐卧-中华成语大词典

行动坐卧
【拼音】:xíng dòng zuò wò
解释
泛指人的举止和风度。
出处
示例
一个人的~可以看出他的修养如何。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举止

行动坐卧-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行動坐臥

坐卧-汉语大词典

坐卧坐和卧;坐或卧。常指日常起居。
●《汉书·杜周传》:“延年居父官府,不敢当旧位,坐卧皆易其处。”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独居不御酒肉,坐卧泣涕沾衣。”
●唐李颀《题璇公山池》诗:“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十二:“有一小楼,面山,楼中置笔砚,弟偷闲暂坐卧于是。”

住坐-汉语大词典

住坐1.居住。
●《新编五代史平话·晋史下》:“堡中有佛舍,尼名孙深意的,在堡上住坐,以妖术惑众。”
●元无名氏《度柳翠》楔子:“俺是这抱鉴营街积妓墙下住坐。”
2.谓起居、生活。
●《前汉书平话》卷下:“大夫归去,传示吾兄:三王安稳住坐,圣王已无疏失。”
3.驻守;驻扎。
●宋苏辙《论前后处置夏国乖方札子》:“二寨既于元丰五年废罢……见今无使臣兵马住坐。”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一:“今若开永洛城一带道路,其城寨之外必渐有人烟耕种,蕃部等更不敢当道住坐。”

住坐-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住坐ㄓㄨˋ ㄗㄨㄛˋzhù zuò①居住。《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行到前面,見荊棘中有一草舍,有個老叟在彼住坐。」元.無名氏《千里獨行.第二折》:「我和二叔叔一宅分兩院,俺在這宜陽宅住坐。」②鴇母。元.李壽卿《度柳翠.楔子》:「俺是這抱鑒營街積妓牆下住坐,老身姓張。」

行住-汉语大词典

行住行走或停留。谓一举一动。
●唐李嘉佑《送弘志上人归湖州》诗:“山林唯幽静,行住不妨禅。”
●唐寒山《诗》之六四:“苟欲乘白云,曷由生羽翼,唯当鬒发时,行住须努力。”

住坐匠-中国历史辞典

见“轮班匠”。

住坐匠 -中国文化史辞典

明代官辦手工業中居住在京師附近當班服役的工匠。《明史·食貨志二》:“匠戶二等:曰住坐,曰輪班。住坐之匠月上工二十日,不赴班者罰輸銀月六錢,故謂之輸班。”住坐匠屬內府各監局管轄,在當班時,由官府發給月糧、直米,按照不同工種,每月發米三鬥至五鬥,技術高的發米一石,還有冬衣等補助。

出处

引证

唐-佚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

唐-刘禹锡--《送义舟师却还黔南》诗引:今乞词以飏之,如捧意珠,行住坐卧,知相好耳。

宋-杨时--《答周伯忱问》:天下至忙者,无如禅客,市井之人虽曰营利,犹有休息时,禅客行住坐卧,无不在道,存无不在道之心,便是常忙。

故事

唐-佚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

唐-刘禹锡--《送义舟师却还黔南》诗引:今乞词以飏之,如捧意珠,行住坐卧,知相好耳。

宋-杨时--《答周伯忱问》:天下至忙者,无如禅客,市井之人虽曰营利,犹有休息时,禅客行住坐卧,无不在道,存无不在道之心,便是常忙。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