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拼音
xíng笔顺
丿 丿 丨 一 一 亅“彳”两撇平行,上短下长,竖画端正,稍短。“亍”两横平行,间距适中;竖钩端正,稍长于左竖。
同音字
读音为xíng的字 读音为xing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行行-中華語文大辭典行行1ㄒ丨ㄥˊ ㄒ丨ㄥˊxínɡxínɡ1.辦理;施行。[例]~好事。2.〈書〉慢步行走;徘徊不進的樣子。[例]~重~,與君生別離(《文選‧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2ㄏㄤˊ ㄏㄤˊhánɡhánɡ1.每個行業。[例]三百六十行,~有能人。2.每個行列。[例]桌子的擺放要~對齊。行行3ㄏㄤˋ ㄏㄤˋhànɡhànɡ〈書〉剛強的樣子。[例]子路~如也(《論語‧先進》)。
行行-汉语大词典行行(I)1.不停地前行。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宋张孝祥《鹧鸪天》词:“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陈毅《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行行过太行,迢迢赴延安。”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晋陶潜《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注:“行行,渐渐。”
●唐王建《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
3.犹言走一走。
●《西游记》第五二回:“老君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行者道:‘取经取经,昼夜无停;有些阻碍,到此行行。’”
4.行旅。
●宋梅尧臣《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诗:“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行行(II)1.每行。
●唐韩愈《柳溪》诗:“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
●明袁凯《京师得家书》诗:“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归乡。”
●林庚白《坡行即目》诗:“炊烟燹后行行泪,物价兵间寸寸金。”
2.各行各业。参见“行行出状元”。
行行(III)刚强负气貌。
●《论语·先进》:“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
●何晏集解:“郑曰:‘乐各尽其性,行行,刚强之貌。’”
●唐元稹《青云驿》诗:“上天勿行行,潜穴勿凄凄,吟此青云谕,达观终不迷。”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赵行行殊不置意。”
【行行】字的行數。晉書 王羲之傳 論:“子雲近出,擅名 江表,然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
行行-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行行㈠ㄏㄤˊ ㄏㄤˊháng háng①各個行業。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②每一行。如:「隊伍行進時,動作必須劃一,行行都要對齊。」行行㈡ㄏㄤˋ ㄏㄤˋhàng hàng剛強的樣子。《論語.先進》:「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行行㈢ㄒㄧㄥˊ ㄒㄧㄥˊxíng xíng①慢步行走。通常形容走走停停,徘徊不進的樣子。《文選.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②施行、辦理。如:「行行好事」。
行行重行行-中华成语大词典行行重行行
【拼音】:xíng xíng chóng xíng xíng
解释
行行:走啊,走啊;重:又。指道路遥远,走了一程又一程。
出处
《古诗十九首》其一:“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示例
~,忽地眼睛一亮。只见前面一个冰湖,湖面的冰层已经开始解冻。 ★梁羽生《弹指惊雷》第三回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行行重行行備註頻3書中國成語大辭典、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典號FL00000040258
行-中華語文大辭典行1ㄒ丨ㄥˊxínɡ1.行走。[例]步~|直~|健~|寸步難~。2.旅行;出行。[例]不虛此~|美國之~。3.指行旅隊伍。[例]一~300人。4.流通。[例]流~|風~|發~|~銷全國。5.流動的;臨時的。[例]~商|~營|~轅。6.做;從事。[例]各~其是|多~不義必自斃|~醫。7.行為;舉止。[例]言~|~動|聽其言而觀其~。8.可以。[例]~,就這麼辦|您說怎麼做都~。9.能幹。[例]他這個人樣樣都~。10.指行書。[例]~草|~楷。11.跟出行有關的。[例]~裝|~程。12.古詩和樂府的一種體裁。[例]短歌~|琵琶~|燕歌~。13.用在某些單音節代詞(或副詞)和雙音節動詞之間,表示以某種方式從事某種活動,略相當於「進行」。[例]另~解決|自~處理|另~規定。14.〈書〉將要。[例]~將就木|衣裳已施~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唐‧元稹〈遣悲懷詩〉三首之二)。15.〈書〉量詞。用於計算斟酒奉客的次數。[例]賓主百拜,而酒三~(漢‧揚雄《法言‧修身》)。16.姓。17.二一四部首之一。行2ㄒ丨ㄥˋxìnɡㄒ丨ㄥˊxínɡ品格行為的表現。[例]敗~|薄~|操~。行3ㄏㄤˊhánɡ1.行列。[例]~款︱~距∣排列成~。2.兄弟姊妹按長幼排列次序。[例]排~︱我~三。3.某些營業機構。[例]分~|車~|銀~|商~。4.行業;職業的類別。[例]改~|各~各業|~~出狀元。5.指某種專業的知識、經驗。[例]~家|內~|外~。6.▲在資料表格中,稱垂直為行,水平為列。7.★在資料表格中,稱水平為行,垂直為列。8.量詞。用於計算排列成行的東西。[例]一~樹|兩三~字|一~白鷺上青天。行4ㄏㄤˋhànɡ參見【行行】。行5ㄏㄤˊhánɡㄏㄥˊhénɡ僧道修煉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領。[例]道~。
行-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188.【行】
一名詞。道路。詩經豳風七月:“遵彼微行。”詩經周南卷耳:“寘彼周行。”(周行:大路,公路。)
二動詞。走路,走。跟“止”相對。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引申爲走了,不留在原來的地方了。論語微子:“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又:“孔子行。”
又爲實際地做,實施,辦。論語先進:“子路問:'聞斯行諸?'”孟子梁惠王上:“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現代有雙音詞“實行”。
三副詞。將,快。曹丕與吳質書:“別來行復四年。”杜甫送率府程錄事還鄉詩:“鄙夫行衰謝。”(鄙夫:自謙之詞。)
四讀xìng,去聲。名詞。行爲,一般指道德上的表現。論語公冶長:“聽其言而觀其行。”莊子逍遙遊:“行比一鄉。”
五讀háng,行列。左傳成公二年:“屬當戎行,無所逃隱。”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兒女忽成行。”
行用于自称、人称各辞之后,约相当于我这边、你那边之这边、那边,或我这里、你那里之这里、那里。
▶柳永《木兰花》词:“若言无意向咱行,为甚梦中频梦见。”
▶《西厢》一之二:“你在我行,口强,硬抵着头皮撞。”
▶《阳春白雪》三高续古《眼儿媚》词,“只消相约,与春同去,须到君行。”
▶周邦彦《风流子》词:“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
▶蔡伸《极相思》词:“不如早睡,今宵魂梦,先到伊行。”
▶周邦彦《少年游》词:“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巾箱本《琵琶记》二十三:“被亲强来赴选场;被君强官为议郎;被婚强效鸾皇。三被强,衷肠说与谁行。”
▶姜夔《踏莎行》词:“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张协状元》剧文:“道娘行交(教)倩买登科记。”娘为对于普通女性之称,今皮黄剧文如《朱砂痣》之“问娘行”,《桑园会》之“哄娘行”等,仍沿用之。
▶关汉卿《拜月亭》剧:“又道是丈夫行亲热,耶娘行特地心别。”
▶巾箱本《琵琶记》十四,“忒过分爹行所为,但索强全不顾人议。”
▶《杀狗劝夫》剧二:“我也则是嫂嫂行闲聒七。”闲聒七,犹云空说或白嚼。
▶《丙厢》二之四:“倒索将他阑纵,则恐怕夫人行厮葬送。”
▶《㑇梅香》剧二:“怎生向贱妾行告耽饶。”
▶《西厢》一之二:“大师行深深的拜了,启朱唇语言的当。”
▶《赵氏孤儿》剧一:“能可在我身儿上讨明白,怎肯向贼子行捱推问。”捱犹云受;三推六问,为当时审囚时熟语。
▶《太平乐府》七周仲彬《斗鹌鹑》套《咏小卿》:“将俊名双渐行且权除,把俏字儿冯魁行暂时与。”
行 xíng
❶háng(航)。路。
《詩經·豳風·七月》:
遵彼微~。(遵:沿着,順着。)
❷行走。
《論語·述而》:
三人~,必有我師焉。
引離去。
《左傳·僖公五年》:
宫之奇以其族~。(宫之奇:人名。)
❸運動,運行。
《荀子·天論》:
天~有常。[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我國古代一些思想家以「五行」來解釋世界萬物的構成及其相互關係。後來,中醫學理論也借助於「陰陽」、「五行」學説來説明人體的生理現象及病理變化。
❹做。
《荀子·大略》:
口言善,身~惡,國妖也。
又執行,實行。
《韓非子·外儲説左上》:
賞罰不信,則禁令不~。
《論語·微子》:
道之不~,已知之矣。
又行動。
《晉書·謝安傳》:
晉祚存亡,在此一~。
❺品行(舊讀xìng)。
《莊子·逍遥遊》:
故夫知效一官,~比一鄉。
《三國志·吴書·吴主傳》:
陸遜陳其素~。
❻代理(官職)。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太祖~奮武將軍。
❼將要。
《韓非子·有度》:
法不信,則君~危矣。
曹丕《與吴質書》:
别來~復四年。
❽háng(航)。行列。
漢樂府《鷄鳴》:
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
又輩分。
《漢書·蘇武傳》:
漢天子,我丈人~也。(丈人:岳父。)
❾háng(航)。古代軍隊編制,二十五人爲一行。
《左傳·隱公十一年》:
鄭伯使卒出豭(jiā),~出犬鷄。(卒:一百人爲卒。出:指交納。豭:公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