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
拼音
dié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 一 丨 丨 一 ㇄ 一 丨 丿 ㇏“虫”框形扁方,竖画正直居中。“世”竖向笔画均稍向中斜。“木”横短竖正,撇捺舒展,左右对称。
同音字
读音为dié的字 读音为die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蝶-中華語文大辭典蝶蝶ㄉ丨ㄝˊdié參見【蝴蝶】。
蝶-漢語大字典蝶
蝶(一)dié 《廣韻》徒協切,入帖定。
蝴蝶。《玉篇·虫部》:“蝶,胡蝶。”《文選·張協〈雜詩〉》之八:“借問此何時,胡蝶飛南園。”李善注:“《莊子》曰:‘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司馬彪曰:‘蝶,蛺蝶也。’”南朝齊謝朓《和王主簿季哲怨情》:“花叢亂數蝶,風簾入雙燕。”唐李白《春感詩》:“塵縈遊子面,蝶弄美人釵。”郭小川《秋歌》:“浪里的渔舟呵,身轻如蝶。”
(二)tiē 《廣韻》他協切,入帖透。
〔蝶ৌϣ\u0015虫名。《廣韻·帖韻》:“蝶,蝶ৌϣ\u0002”《類篇·虫部》:“蝶,蝶ৌϯ܌蟲名。”
1、蝶讀音:達協切,音牒,葉韻。釋文:胡~也。見《玉篇》。
〔按說文蜨、卽~。胡~、本作蛺蜨。亦作蛺~。菜中靑蟲所化。作繭成蛹。如蠶化蛾。翅具美麗彩色。常集花中。食花心〕。
2、蝶讀音:他協切,音帖,葉韻。釋文:~坡。蟲名。見《廣韻》。
3、浛釋文:同蝶。見《直音》。
4、賤釋文:同蝶。見《直音》。
5、蜨讀音:悉協切,音燮,達協切,音牒,葉韻。釋文:蛺~也。見《說文》。
〔按~、俗作蝶。蛺~、卽胡蝶。亦作蝴蝶〕。
蝶(蜨)dié
名蝴蝶的简称。
蝶虫915ㄉㄧㄝˊdié名動物名。昆蟲綱鱗翅目。體形小,四翅大,多彩色。頭上有對複眼,兩個單眼,複眼間的觸角專司感覺。頭下的口器,可吸食花蜜。胸前長三對步行腳。喜在花間飛舞,傳播花粉。種類很多,有粉蝶、黃蝶、鳳蝶等。
蝶-中草药辞典【读音】dié
【繁体】蜨
蝶<名>
(形声。从虫,葉声。蝴蝶)同本义[butterfly]。如:蝶子(蝴蝶);蝶羽(蝶翅。指蝴蝶);蝶翎(蝶翅);蝶裙(绣有簇蝶的裙);蝶魂(蝶魄。比喻梦中超脱飘逸的心境);蝶影(蝴蝶的身影);蝶戏(谓蝴蝶飞舞嬉戏);蝶意莺情(比喻爱恋春色的情意);蝶舞(比喻荡子之流嫖妓)
蝶dié蝴蝶。
【蝶泳】游泳姿势之一。俯卧水面,两臂对称前后划水,形似蝴蝶动作,故名。
蝶
【申集中】【虫字部】 蝶
★【唐韻】徒協切【韻會】達協切,𠀤音牒。【說文】本作蜨,蛺蜨也。俗作蝶。【玉篇】蝴蝶。【莊子·至樂篇】烏足之根爲蠐螬,其葉爲蝴蝶
◎又【齊物論】莊周夢爲蝴蝶。【古今注】蛺蝶,一名野蛾,一名風蝶,江東呼爲捷末。其大者名爲鳳子,亦名鳳車,名鬼車,生江南柑橘園中
◎又紺蝶,遼東人呼爲紺幡,一曰童幡,一曰天雞。【爾雅翼】今菜中靑蟲,當春時緣行屋壁或草木上,以絲自圍,一夕視之有圭角,六七日其背罅裂,蛻爲蝶出矣。滕王圖畫蛺蝶,有江夏斑、大海眼、小海眼、村裏來,菜花子之目。【北史·魏收傳】收輕薄,時人號曰驚蛺蝶。【詩話總龜】謝逸有蝶詩三百首,人呼爲謝蝴蝶。
★又【廣韻】他協切,音帖。蝶蹋,蟲名。
同:蜨
蝶-辞源3【蝶】15画 5419·4 dié ㄉㄧㄝˊ 徒協切,入,怗韻,定。蝴蝶。説文作“蜨”。文選 南齊 謝玄暉(朓)和王主簿怨情詩:“花叢亂數蝶,風簾入雙燕。”參見“蝴蝶”。
蝶-汉语大词典蝶die
ㄉ〡ㄝˊ
〔《广韵》徒协切,入帖,定。〕
亦作“蜨”。
蝴蝶。
●南朝齐谢朓《和王主簿怨情》:“花丛乱数蝶,风帘入双燕。”
●唐温庭筠《诉衷情》词:“柳弱蝶交飞,依依。”
●明刘基《惜分飞》词:“蝶醉蜂迷莺不语,门掩一庭花雨。”
●郭小川《秋歌》之一:“浪里的渔舟呵,身轻如蝶!”
参见“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