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
拼音
mò笔顺
一 丨 丨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 𠃍 ㇉ 一同音字
读音为mò的字 读音为mo的字基础解释
突然: ~然想起。详细解释
(形声。从马,莫声。本义:骑)
同本义
蓦,上马也。——《说文》
蓦六駮。——左思《吴都赋》
冒;冲(上来)
杨雄看了那妇人,一时蓦上心来。——《水浒传》
突然,忽然 。
如:蓦地;蓦然
〈动〉
〈副〉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蓦蓦-汉语大词典蓦蓦恍惚不安貌。
●宋德佑太学生《祝英台近》词:“倚危栏,斜日暮,蓦蓦甚情绪。”
同:驀
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蓦 mò
① 动上马。左思《吴都赋》:“~六驳,追飞尘。” ② 动超越;越过。《伍子胥变文》:“今日登山~岭,粮食罄穷。” ③ 副突然。辛弃疾《清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蓦
蓦“驀”的简化字。
【读音】mò
【繁体】驀
蓦<动>
(形声。从马,莫声。本义:骑)
同本义[ride]
蓦,上马也。――《说文》
蓦六駮。――左思《吴都赋》
冒;冲(上来)[burnwithanger]
杨雄看了那妇人,一时蓦上心来。――《水浒传》
蓦<副>
突然,忽然[suddenly]。如:蓦地;蓦然
蓦mò忽然,突然:~然。~地。
同:驀
蓦-诗词曲语辞辞典蓦即越。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十八:“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说文》十上马部:“蓦,上马也。”与越义尚有距离。李贺诗中的蓦乃是唐代的一个口语词,敦煌变文的用例可以为证。如《伍子胥变文》:“今日登山蓦岭。”
▶《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字亦作“超(赵)”,《广韵》入声陌韵“莫白切”,与“蓦”同音,而训为“越”。此词六朝已有。如郭璞《江赋》:“赵涨截洄。”李善注:“赵,犹越也。”李贺《送沈亚之歌》:“烟底蓦波乘一叶。”与郭赋用法正是一脉相承。
蓦mo
ㄇㄛˋ
〔《广韵》莫白切,入陌,明。〕
1.上马,骑。
●《文选·左思〈吴都赋〉》:“蓦六駮,追飞升。”
李周翰注:“蓦,骑也。”
2.穿越;跨过。
●唐李贺《送沈亚之歌》:“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元柯丹丘《荆钗记·哭鞋》:“辞亲去,别泪零,岂料登山蓦岭,只因人递简传书,教娘离乡背井。”
●《英烈传》第六回:“当家长老叫行者起早烧汤做饭,那行者蓦来蓦去都是柴堆塞的,那里寻个进厨房的路去。”
3.跳跃。
●《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内监·内廷豢畜》:“猫性最喜跳蓦。”
●梁启超《新民说》十七:“虎逐于后,则懦夫可蓦绝涧。”
4.冒,冲上来。
●《水浒传》第三九回:“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
●《水浒传》第四五回:“杨雄看了那妇人,一时蓦上心来……指着那妇人骂道:‘你这贱人!贱妮子!好歹是我结果了你!’”
●《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自古人极计生,蓦上心来。”
5.忽然。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恰正张生闷加转,蓦见红娘欢喜煞,叉手奉迎他。”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二将入阵,蓦闻旗开,忽睹一员猛将。”
●《花城》1981年第6期:“我蓦回过头,昨天同车的女人,又站在我的面前了。”参见“蓦地”、“蓦然”。
6.用同“陌”。参见“蓦刀”、“蓦生”。
蓦(驀)mò
突然:~地|~然。
蓦
【亥集上】【馬字部】 驀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白切,音陌。【說文】上馬也
◎又超越也。今俗猶言驀越驀忽。【李賀詩】煙底驀波乗一葉。
★又【集韻】莫駕切,音禡。登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ò
1、[蓦然]mò rán
猛然;不经心地:~醒悟。~看去,这石头像一头卧牛。
2、[蓦地]mò dì
出乎意料地;突然:~大叫一声。
3、[骑蓦]qí mò
横跨。
4、[蓦头]mò tóu
当头,迎头。《五灯会元·云门宗·妙峰如璨禅师》:“若道不得,明年四月八,还是驀头浇。”
5、[蓦驳]mò bó
传说中一种跑得极快的猛兽。
6、[蓦越]mò yuè
1.超越。 2.指跨越。
7、[蓦蓦]mò mò
恍惚不安貌。
8、[蓦刀]mò dāo
陌刀,长刀。驀,用同“陌”。
9、[蓦駮]mò bó
传说中一种跑得极快的猛兽。唐 牛僧孺《玄怪录·古元之》:“及无虎、狼、豺、豹、狐狸、驀駮之兽,又无猫、鼠、猪、犬扰害之类。”
10、[蓦的]mò de
忽然,突然。
11、[隔蓦]gé mò
互不相通。
12、[蓦忽]mò hū
忽然。《朱子语类》卷五九:“若只管兀然守在这里,驀忽有事至于吾前,操底便散了。”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三出:“驀忽心闲,小楼东栏桿镇倚。”清 曹寅《西轩纳凉口号》之三:“驀忽垂杨十五年,那容泥絮不风蝉。”
13、[一蓦]yī mò
一大步。蓦,犹迈。
14、[铁蓦生]tiě mò shēng
犹言非常陌生。
15、[蓦路人]mò lù rén
陌路人。指路上碰到的不相识的人。驀,用同“陌”。
16、[蓦山溪]mò shān xī
1.词牌名。又名《上阳春》。双调八十二字,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属大石调。字数均与词牌不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在套曲中。
17、[跳墙蓦圈]tiào qiáng mò quān
指偷盗的行为。
18、[蓦直前进]mò zhí qián jìn
指做事情只要不断坚持勇敢前进,就能取得胜利,但一般不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