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án

笔顺

丿 𠃍
“艹”两竖稍向中斜;中部笔画宜短,疏密得当。“皿”扁长,竖画均匀,左右边竖稍斜,底横宜长。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读音为lán的字 读音为lan的字

基础解释

1.像晴天天空那样的颜色。 2.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提制染料。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艸,监声。本义:蓼蓝)

  2. 同本义 。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形似蓼而味不辛,干后变暗蓝色,可加工成靛青,作染料。叶也供药用。又泛指叶含蓝汁可制蓝靛作染料的植物

    蓝,染青草也。——《说文》

    终朝采蓝。——《诗·小雅·采绿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又如:木蓝、菘蓝、马蓝等

  3. 佛寺。梵语伽蓝的简称

    宝刹名蓝之外,又家供养佛堂。——清· 阮元《小沧浪笔谈》

〈形〉

  1. 颜色的一种。像晴天天空的颜色

    秋鳸窃蓝。——《尔雅·释鸟》。注:“青也。”

    上有蔚蓝天。——杜甫《冬到金华山观》

    以蓝手巾裹头。——明· 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蓝郁郁(蓝蓝);蓝榜(乡会试时,只要答卷不合规定,或者有了污损,就把它用蓝笔写出,截角张榜公布,并取消该考生的考试资格);蓝湛湛(形容极蓝)

  2. 假借为“褴”。衣服破烂

    筚路蓝缕。——《左传·宣公十二年》

    又如:蓝蓝(衣服破旧的样子);蓝蒌(形容衣服破旧)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蓝-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蓝-辞源3

同:

蓝-漢語大字典


蓝“藍”的简化字。

蓝-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蓝(藍)lán
①形像晴天天空的颜色:蔚~|~布。
②名蓼蓝。
③(Lán)名姓。

蓝-中草药辞典

【读音】lán
【繁体】藍
蓝<名>
(形声。从艸,监声。本义:蓼蓝)
同本义[indigoplant]。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形似蓼而味不辛,干后变暗蓝色,可加工成靛青,作染料。叶也供药用。又泛指叶含蓝汁可制蓝靛作染料的植物
蓝,染青草也。――《说文》
终朝采蓝。――《诗·小雅·采绿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又如:木蓝、菘蓝、马蓝等
佛寺。梵语伽蓝的简称[temple]
宝刹名蓝之外,又家供养佛堂。――清·阮元《小沧浪笔谈》

蓝<形>
颜色的一种。像晴天天空的颜色[blue]
秋鳸窃蓝。――《尔雅·
蓝(藍)lán
⒈蓝色,像晴空那样的颜色:~天。天~色。
⒉蓼蓝,一年生草本。叶子提制的靛青,可做染料,染出的颜色就是青:青出于~,而胜于~。
⒊[蓝本]著作所依据的原本。
⒋[蓝图]一种复制图。〈喻〉建设的计划。
────────────────—
蓝lan1.苤蓝。甘蓝的一种。是普通蔬菜。

蓝-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 藍
★【唐韻】魯甘切,音籃。染靑草也。【詩·小雅】終朝采藍。【周禮·地官·掌染草註】染草藍、蒨,象斗之屬。【通志】藍三種:蓼藍染綠,大藍如芥染碧,槐藍如槐染靑。三藍皆可作澱,色成勝母,故曰靑出於藍而靑於藍。
◎又【古今注】燕支,中國人謂之紅藍。
◎又【說文】瓜苴也。
◎又【酉陽雜俎】藍蛇,首有毒,尾能解毒,南人以首合藥,謂之藍藥。
◎又鳥名。【爾雅·釋鳥】秋鳸,竊藍。【註】竊藍,靑色。
◎又濫也。【大戴禮】文王官人,藍之以樂,以觀其不寧。
◎又地名。【晉語】三卿宴于藍臺。
◎又山名。【水經注】新河出令支縣之藍山。
◎又水名。【杜甫詩】藍水遠從千㵎落。
◎又【綱目集覽】伽藍,梵語,猶中華言衆園。
◎又姓。【通志·氏族略】戰國時中山大夫藍諸。
◎又通襤。【傅𤣥詩】整此藍縷衣。考證:〔又鑑也。〕 謹照大戴禮註鑑改濫。

蓝-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蓝 lán
① 名植物蓼蓝,叶子可提制蓝色染料,即靛青。《劝学》:“青,取之于~而青于~。” ② 形蓝色。《大铁椎传》:“客初至,不冠不袜,以~手巾裹头,足缠白布。” ③梵语“伽蓝”的省称,指佛教寺院。

蓝-汉语大词典

蓝(I)lan
ㄌㄢˊ
〔《广韵》鲁甘切,平谈,来。〕
1.植物名。有多种。如蓼蓝、松蓝、木蓝、马蓝等,叶可制蓝色染料。此外,如甘蓝、擘蓝、芥蓝等,虽为蔬菜,因叶作蓝绿色,故亦以“蓝”称。
●《诗·小雅·采绿》:“终朝采蓝,不盈一襜。”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吕氏春秋·仲夏》:“令民无刈蓝以染。”
2.颜色的一种。像晴天天空的颜色。
●宋贺铸《怨三三》词:“玉津春水如蓝,宫柳毵毵,桥上东风侧帽檐。”
3.滥,不加节制。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淹之以利,以观其不贪;蓝之以乐,以观其不宁。”
卢辩注:“蓝犹滥也。”
4.用同“婪”。古称行酒一巡。参见“蓝尾酒”。
5.佛寺。梵语伽蓝的简称。
●《金石萃编·唐悯忠寺重藏舍利记》:“至宣宗初登宝位,岁在丙寅,敕修废蓝。”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蒲州东十余里,有寺曰普救,自则天崇浮屠教,出内府财敕建,僧蓝无丽于此。”
●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唐沿六代,事佛尤谨,宝刹名蓝之外,又家供养佛堂,故有此铜笵小碑也。”
6.通“褴”。参见“蓝缕”。
7.姓。
●明代有蓝玉,见《明史》本传。
蓝(II)lan
˙ㄌㄢ
苤蓝。甘蓝的一种。是普通蔬菜。

蓝-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

蓝-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

[同]蔚蓝
天蓝
碧蓝
青蓝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án

1、[蓝色]lán sè

蓝色,是一种颜色,它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中的一员,在这三种原色中它的波长最短,为440~475n纳米,属于短波长。

2、[蓝天]lán tiān

蓝天,即地球的大气层,正常情况下常呈现蓝色。19世纪中叶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认为频率较高的蓝色光,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阻挡,散射向四方,这一说法至今在中国基础教育中仍广泛接受。但该说法存在明显漏洞,后来19世纪80年代,瑞利发现空气本身的氧和氮等分子对阳光就有散射,而蓝色光(高频光)容易被散射,空气分子的散射就可以作为“天蓝”的主因。1910年爱因斯坦科学解释了蓝天的原因,即空气自身的密度涨落等对阳光的散射形成了蓝天。

3、[天蓝]tiān lán

像晴朗的天空的颜色。

4、[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

《荀子·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意思是靛青是从蓼蓝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蓼蓝更深。后用“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

5、[碧蓝]bì lán

状态词。青蓝色:~的大海。天空~~的。

6、[蔚蓝]wèi lán

像晴朗的天空的颜色:~的天空。~的海洋。

7、[蓝图]lán tú

1.一种复制图。由原图晒印而成,一般为蓝地白线或白地蓝线,故名。供工程设计施工或地图绘制之用。 2.比喻建设规划或计划:建设~。马克思为人类描绘了共产主义~。

8、[湛蓝]zhàn lán

状态词。深蓝色(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9、[蓝田]lán tián

陕西省西安市辖的县。位于渭河平原南沿,人口53万。为蓝田猿人骨化石发现地。

10、[甘蓝]gān lán

1.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宽而厚,一般蓝绿色,表面有蜡质,花黄白色。 2.特指结球甘蓝。变种很多,如紫甘蓝、花椰菜、苤蓝等,是常见蔬菜。

11、[海蓝]hǎi lán

像大海那样的蓝颜色。

12、[蓝本]lán běn

著作所根据的底本:这部电视剧以同名小说为~改编而成。

13、[蓝鲸]lán jīng

哺乳动物。体长达20—25米,有的达30米,是现存最大的动物。体通常为蓝灰色,有白色斑点。生活在海洋中。

14、[蓝黑]lán hēi

蓝黑色颜料(例如植物黑或碳黑)

15、[藏蓝]zàng lán

一种蓝中略带红的颜色。

16、[靛蓝]diàn lán

有机染料,深蓝色,用蓼蓝的叶子发酵制成,现多用人工合成,用来染布,颜色经久不退。通称蓝靛,有的地区叫靛青。

17、[蓝桥]lán qiáo

转指情人相遇之处。相传唐代秀才裴航与仙女云英曾相会于此桥。

18、[芥蓝]jiè lán

一、二年生草本植物(Brassica alboglabra),茎粗壮、直立,分枝性强,边缘波状或有小齿,总状花序,花白或黄色,嫩花茎作蔬菜。

19、[伽蓝]qié lán

梵语僧伽蓝摩的简称。指僧众所住的园林。后来泛指佛寺。

20、[蓝靛]lán diàn

1.靛蓝的通称。 2.深蓝色。

21、[蓝衫]lán shān

lán shān蓝衫1、旧时八品、九品小官所穿的服装。《旧唐书·哀帝纪》:“虽蓝衫鱼简,当一见而便许升堂;纵拖紫腰金,若非类而无令接席。”金 王若虚《病中》诗:“蓝衫几弃物,绛帐亦虚名。

22、[瓦蓝]wǎ lán

蔚蓝:~的天空。

23、[蓼蓝]liǎo lán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小,淡红色,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做蓝色染料,也可入药。也叫蓝。

24、[黛蓝]dài lán

深蓝色。

25、[蓝矾]lán fán

即“胆矾”

26、[马蓝]mǎ lán

常绿草本植物,呈灌木状,叶子有柄,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暗绿色,花紫色。茎叶可制蓝靛,根和叶子可入药。

27、[铜蓝]tóng lán

矿物名。亦称“铜靛”。呈细薄片状,性脆,稍具弹性。通常多以粉末状和被膜出现。靛蓝色,条痕灰色至黑色。产于铜矿床次生硫化物富集带中,为炼铜主要原料之一。

28、[毛蓝]máo lán

比深蓝色稍浅的蓝色:~布。

29、[蓝蔚]lán wèi

深蓝色。亦用以借指天、水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结想为梦,引领成劳,茫茫蓝蔚,有恨如何也。”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蓝蔚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

30、[朱蓝]zhū lán

1.朱色和蓝色。 2.比喻不同流派。 3.犹丹青。 4.引申谓华采。

31、[眼蓝]yǎn lán

〈方〉形容焦急。

32、[僧蓝]sēng lán

见“僧伽蓝”。

33、[蓝绶]lán shòu

系印纽的蓝色丝带。古代常用丝带的不同颜色,标识官吏的身份和等级。蓝绶表示等级较低的官吏。

34、[迦蓝]jiā lán

即伽蓝。梵语僧伽蓝摩音译的略称。(1)指佛寺。

35、[月蓝]yuè lán

淡蓝色;月白。

36、[乌蓝]wū lán

黑里泛蓝。

37、[秋蓝]qiū lán

秋日的蓝草,经加工,可染织物。

38、[名蓝]míng lán

有名的伽蓝。即名寺。

39、[蓝舆]lán yú

竹轿。

40、[蓝单]lán dān

古代乡试共考三场,考生的文卷如写作不合程式,或有污损,就被取消次一场入场的资格,宣布这种处分的名单,是用蓝笔写的,故称。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