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问

拼音

hào wèn

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hào的字 读音为wèn的字 读音为hao的字 读音为wen的字

基础解释

消息;音信。明 陈继儒《读书镜》卷四:“乃有﹝兄弟﹞不相往来,不通耗问。”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凤阳 一士人,负笈远游,谓其妻曰:‘半年当归。’十餘月,竟无耗问。”

详细解释

  1. 消息;音信。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四:“乃有﹝兄弟﹞不相往来,不通耗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 凤阳 一士人,负笈远游,谓其妻曰:‘半年当归。’十餘月,竟无耗问。”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耗问-汉语大词典

耗问消息;音信。
●明陈继儒《读书镜》卷四:“乃有﹝兄弟﹞不相往来,不通耗问。”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凤阳一士人,负笈远游,谓其妻曰:‘半年当归。’十余月,竟无耗问。”

耗耗-汉语大词典

耗耗方言。老鼠。
●马烽《张初元的故事》五:“维持么?那才是油捻捻套耗耗,上了敌人的圈套就不要想出来了。”

耗-中華語文大辭典

耗耗ㄏㄠˋhào1.減少;損耗。[例]~電|油快要~乾了。2.消息(多指壞的)。[例]噩~。3.〈口〉拖延。[例]~時間|我不能再~下去了。4.姓。

耗 -古漢語常用詞典

hào
①減損;消耗。《教戰守策》:“其剛心勇氣消~鈍眊。”②消息;音信。《柳毅傳》:“長天蒼蒼,信~莫通。”③老鼠。《陳州糶米》:“都是些吃倉廒的鼠~。”

耗-汉语大词典

耗(I)hao
ㄏㄠˋ
〔《广韵》呼到切,去号,晓。〕
“藃”的被通假字。
1.亏损;消耗。
●《庄子·达生》:“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
●晋葛洪《抱朴子·极言》:“夫有尽之物,不能给无已之耗;江河之流,不能盈无底之器也。”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金帛粮畜,耗于赏给。”
●清恽敬《上汪瑟庵侍郎书》:“窃意迂戆之质,百无可为,惟耗升斗禄为读书自守之资,可以尽年,可以长世。”
2.不足。
●《礼记·王制》:“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漯水东北至千乘入海,河盛则通津委海,水耗则微涓绝流。”
3.零落。
●《淮南子·时则训》:“秋行夏令,华;行春令,荣;行冬令,耗。”
高诱注:“耗,零落也。”
4.损害。
●《韩非子·孤愤》:“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
●《旧唐书·杨元卿传》:“元卿潜奉朝廷,内耗少阳之事。”
●宋苏轼《司农少卿范子渊可知兖州制》:“有司言汝治河无状,耗国劳民,积岁而不成功。”
5.铲除。参见“耗稻”。
6.消息;音信。今多指坏的消息。
●《韩非子·解老》:“修身者以此别君子小人,治乡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失一。”
●唐康骈《剧谈录·韦颛枭鸣》:“放榜之夕,风雪凝冱,报光成名者,络绎而至,颛略无登第之耗。”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张生托贫僧敬问一耗,未审懿旨若何。”
●清李渔《奈何天·攒羊》:“探得叛军的耗,日行二百程途,不眠不醉不呼卢,昼夜趱行在路。”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七章:“她伏在桌上好像突然听到她热爱的朋友的死耗一样痛心地哭了!”如:噩耗;凶耗。
7.祸乱;祸祟。
●《元典章·户部十·租税》:“两广这几年被草贼作耗,百姓失散了。”
●《水浒传》第一一○回:“却说宿太尉次日早朝入内,见天子在披香殿与百官文武计事,正说江南方腊作耗。”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或有鬼祟作耗,求他书符镇宅,遇着吃狗肉,就把箸蘸着狗肉汁,写个符去,教人贴于大门。”
●《三侠五义》第二回:“你这等见神见鬼的,不是妖精作了耗了?”
8.拖延。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个当儿越耗,雨越不住。”
●老舍《黑白李》:“事情越来越紧了,电车公司已宣布出开车的日子。我不能再耗着了,得告诉黑李去。”
9.方言称鼠为“耗子”。亦简称“耗”。
●《红楼梦》第十九回:“老耗子和众耗见他这样,恐他不谙练,又怯懦无力,不准他去。”
参见“耗子”。
10.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损耗为名,在正额外例有附加部分,称“耗”。
●明冯梦龙《智囊补·明智·周忱》:“周文襄公巡抚江南,时苏州逋税七百九十万石,公阅牒大异,询父老皆言吴中豪富有力者,不出耗,并赋之贫民,贫民不能支,尽流徙。”如:火耗;耗米。参见“耗羡”。
耗(II)mao
ㄇㄠˊ
〔《集韵》谟袍切,平豪,明。〕
罄尽,没有。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讫于孝武后元之年,靡有孑遗,耗矣!”
颜师古注:“言无有独存者,至于耗尽也。今俗语犹谓无为耗,音毛。”
耗(III)mao
ㄇㄠˋ
〔《字汇》莫报切〕
通“眊”。
昏乱不明。
●《荀子·修身》:“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耗。”
●《汉书·景帝纪》:“其令二千石各脩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
颜师古注:“耗,不明也,读与眊同。”

耗-中華大字典

1、耗讀音:虛到切,音好,號韻。呼內切,音誨,隊韻。釋文:
❶減也。見《廣雅釋詁》。
❷輕用曰~。《素問上古天眞論》:以~散其眞。
❸空也。《太玄玄掜》:鬼神~荒。想之無方。
❹貧無也。《史記天官書》:其虛則~。
❺謂費用也。《素問五常政大論》:革金且~。
❻~土。謂疏薄之地。《大戴禮易本命》:~土之人醜。
❼惡也。見《詩雲漢釋文》引《韓詩》。
 〔按阮元挍勘記云。唐石經~作秏。是也〕。
❽每年正月十六日。俗謂之~磨日。見《月令廣義》。
❾北人謂鼠曰~子。
❿姓也。見《何氏姓苑》。
⓫秏俗字。《玉篇》:~。正作秏。
2、耗讀音:莫報切,音帽,號韻。釋文:同眊。《漢書景帝紀注》:~、與眊同。
 〔按集韻。秏、秏亂不明〕。
3、耗讀音:謨交切,音毛,豪韻。釋文:獨皃。漢書。靡有孑遺。~矣。見《集韻》。
 〔按段玉裁云。孟康曰。秏、音毛。無有秏米在者也。秏米、米名。孟意若今言無有一粒存者。水經注曰。燕人謂無爲毛。故有用毛爲無者。又有用秏者。改禾旁爲耒旁。罕知其本音本義矣〕。
4、㘪釋文:同耗。《家語執轡》:~土之人醜。
 〔注〕:~、耗字也。~土麁疎者也。
5、沙讀音:呼刀切,音蒿,豪韻。釋文:獸名。《正字通》:貉類。色白。尾小如狗。北人謂之皮狐子。亦曰~子。
6、秏讀音:虛到切,音好,號韻。呼內切,音誨,隊韻。釋文:稻屬。伊尹曰。飯之美者。玄山之禾。南海之~。見《說文》。《段注》:漢書。訖於孝武後元之年。靡有孑遺~矣。孟康曰。~、音毛。無有~米在者也。~米、米名。卽所謂稻屬也。今本作毛米誤。初讀莫報切。旣又讀呼到切。改禾旁爲耒旁。罕知其本音本義本形矣。大雅。~斁下土。~者、乏無之謂。故韓詩云。惡也。
 〔按玉篇。減也。敗也。與詩義近。今湘贛閒俗語謂無爲~。讀若毛。與漢書音義皆合〕。
7、秏讀音:莫報切,音冒,號韻。釋文:~亂不明。見《集韻》。

耗-中草药辞典

【读音】hào
【繁体】耗
耗〈名〉
(形声。从耒,毛声。本义:一种稻子)
消息;音信[news]
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李商隐《即日》
又如:耗音(音耗,音信,消息);耗问(消息;音信);耗息(消息);恶耗,凶耗
方言称老鼠为“耗子”。也简称“耗”[mouse]。如:耗耗(方言。老鼠);耗爆(老鼠偷吃东西的声音)
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损耗为名,在正额外例有附加部分,称“耗”[loss]
耗〈动〉
假借为“消”。亏损;消耗[consume;cost]
耗,消也。――《苍颉篇》
永尝敢以耗气也。――《庄子·达生》。司马注:“损也。”
改煎金锡则不耗。――《考工记·函人为量》
耗,减
耗hào
⒈亏损,消费:损~。消~。~钱~财。
⒉拖延:~时。别~着了,快做事吧!
⒊音信,消息:久无音~。噩~(人死的消息)。
────────────────—
耗máo1.罄尽,没有。
────────────────—
耗mào1.昏乱不明。

耗-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耗¹ hào

①减损;消耗:~电丨~油|~尽力气丨锅里的水快~干了。
②方拖延:你别~着了,快走吧。

耗-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耗² hào
坏的音信或消息:噩~|死~|音~。

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耗 hào
① 动减损;消耗。《教战守策》:“其刚心勇气消~钝眊。” ② 名消息;音信。《柳毅传》:“长天苍苍,信~莫通。” ③ 名老鼠。《陈州粜米》:“都是些吃仓廒的鼠~。”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