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文书

拼音

jī máo wén shū

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jī的字 读音为máo的字 读音为wén的字 读音为shū的字 读音为ji的字 读音为mao的字 读音为wen的字 读音为shu的字

基础解释

紧急传递的书信。

详细解释

  1. 紧急传递的书信。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二:“《汉书·光武纪》注引 魏武 奏事曰:有急,以鸡羽插木檄,谓之羽檄。此今鸡毛文书所祖。”《荡寇志》第九九回:“只见一骑报马飞到,乃是 清真山 马元 的差人,呈上鸡毛文书一角。” 沈从文 《牛》:“别处有人送‘鸡毛文书’来了,说县里有军队过境,要招待筹款,召集甲长会议,即刻就到会。”

按字解释

鸡: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能报晓,雌性能生蛋。

毛: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

文: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书:信。

词典解释

鸡毛文书-汉语大词典

鸡毛文书紧急传递的书信。
●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二:“《汉书·光武纪》注引魏武奏事曰:有急,以鸡羽插木檄,谓之羽檄。此今鸡毛文书所祖。”
●《荡寇志》第九九回:“只见一骑报马飞到,乃是清真山马元的差人,呈上鸡毛文书一角。”
●沈从文《牛》:“别处有人送‘鸡毛文书’来了,说县里有军队过境,要招待筹款,召集甲长会议,即刻就到会。”

鸡毛文书-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雞毛文書

鸡毛-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雞毛

文鸡-汉语大词典

文鸡锦鸡。又名金鸡。胸前五色如孔雀羽,其尾羽可为冠服之饰。
●宋刘克庄《吊锦鸡一首呈叶任道》诗:“炎州产文鸡,毛羽固天禀。”

文书-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文書

文书-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文书wénshū

①指公文、书信、契约等:法律~。
②机关或部队中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

文书-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文書

书文-汉语大词典

书文1.文书。
●《后汉书·刘玄传》:“汉起,驱轻黠乌合之众,不当天下万分之一,而旌旃之所撝及,书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顿颡,争受职命。”
●南朝齐谢超宗《嘉胙乐》:“声正涵月轨,书文腾日迹。”
2.文字。
●唐太宗《正日临朝》诗:“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唐韩愈《喜雪》诗:“阵势鱼丽远,书文鸟篆奇。”
●宋曾巩《贺克伏交址表》:“鬯声教于四方,壹书文于万国。”
3.书籍。
●《天雨花》第三回:“我等进场来考试,命你在寓读书文。”
4.撰文并书写。
●清《碑版文广例·碑载书撰人姓名例》:“《西狭颂》则兼着之,曰仇靖书文。书文云者,挥翰遣辞,一人为之也。此后人结衔某撰某书或某撰并书,例所自起。”

文书-辞源3

同:文書

文书-汉语大词典

文书1.文字图籍。
●《史记·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
●汉王充《论衡·别通》:“萧何入秦,收拾文书。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2.书籍;文章。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
●唐郑棨《开天传信记》:“颋拥彗趋庭,遗坠文书。客取视之,乃咏昆仑奴诗也。”
●宋朱淑真《夏日游水阁》诗:“独自凭阑无个事,水风凉处读文书。”
●《三国志平话》卷上:“﹝秀才﹞坐间因闷,抚琴一操毕,揭起书箱,取出一卷文书。”
3.公文;案牍。
●《汉书·刑法志》:“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
●唐元稹《望喜驿》诗:“满眼文书堆案边,眼昏伦得暂时眠。”
●宋苏轼《温陶君传》:“是时王方省览文书,日昃未食,见之甚喜。”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太守﹞当下出了一纸文书给与缉捕使臣。”
4.字据;契约。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摺:“你本利少我四十两银子,兀的是借钱的文书,还了你。”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便写了一张情愿受雇,专管牧畜的文书。”
●浩然《艳阳天》第三七章:“那天半夜,你到狮子院敲门找我,人没进来,你把个文书盒子塞给我了。”
5.书札。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吴氏者,王丞相之姻家也,且多有王丞相文书。”
6.从事书信、公文工作的人。
●老舍《月牙儿》十三:“她叫我帮助文书写写字,可是不必马上就这么办,因为我的字还需要练习。”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四章:“有一回,我把贫农的贫字,写成贪污的贪字了,乡文书把我好克了一顿,说我故意糟踏贫农。”
7.文章和书法的合称。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九二引宋张潞《浯溪诗》:“两朝功罪乾坤定,二子文书日月光。”
按,指唐元结撰、颜真卿书写的《中兴颂》。
8.弹词的别称。参阅清范祖述《杭俗遗风》。

出处

引证

清-俞万春-第九九回-《荡寇志》:只见一骑报马飞到,乃是清真山马元的差人,呈上鸡毛文书一角。

现代-沈从文--《牛》:别处有人送“鸡毛文书”来了,说县里有军队过境,要招待筹款,召集甲长会议,即刻就到会。

清-顾张思-卷二-《土风录》:《汉书·光武纪》注引魏武奏事曰:有急,以鸡羽插木檄,谓之羽檄。此今鸡毛文书所祖。

故事

清-俞万春-第九九回-《荡寇志》:只见一骑报马飞到,乃是清真山马元的差人,呈上鸡毛文书一角。

现代-沈从文--《牛》:别处有人送“鸡毛文书”来了,说县里有军队过境,要招待筹款,召集甲长会议,即刻就到会。

清-顾张思-卷二-《土风录》:《汉书·光武纪》注引魏武奏事曰:有急,以鸡羽插木檄,谓之羽檄。此今鸡毛文书所祖。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