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说

拼音

xù shuō

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xù的字 读音为shuō的字 读音为xu的字 读音为shuo的字

基础解释

絮絮叨叨地说。

详细解释

  1. 唠唠叨叨地叙说。

    《红楼梦》第十二回:“一应土仪盘费,不消絮説,自然要妥贴的。”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絮说-汉语大词典

絮说唠唠叨叨地叙说。
●《红楼梦》第十二回:“一应土仪盘费,不消絮说,自然要妥贴的。”
●鲁迅《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絮絮-中華語文大辭典

絮絮絮絮ㄒㄩˋ ㄒㄩˋxùxù語繁不止。[例]~不已|~叨叨。

絮絮-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絮絮ㄒㄩˋ ㄒㄩˋxù xù說話煩瑣不止。《聊齋志異.卷二.嬰寧》:「幸媼不聞,猶絮絮究詰,生急以他詞掩之。」也作「絮叨」。

絮絮-辞源3

【絮絮】見“絮聒”、“絮絮叨叨”。

絮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絮絮xùxù
形形容说话等连续不断:~不休。

絮絮-汉语大词典

絮絮1.语繁不断貌。
●清黄景仁《八月十四夜偕华峰放舟城东醉归歌此》:“谓我兀坐不解事,絮絮訾我如热谵。”
●《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十三妹﹞凭他絮絮的问,只鼓着个小腮帮子儿,一声儿不哼。”
●鲁迅《彷徨·祝福》:“而且仍然是卫老婆子领着,显出慈悲模样,絮絮的对四婶说。”
2.连绵不绝貌。
●明袁宏道《云影字解》:“余尝登高岩,见其絮絮然沾吾衣屦也。”

絮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絮絮】说话不停的样子。清 黄景仁 《八月十四夜偕华峰放舟城东醉归歌此》:“谓我兀坐不解事, 絮絮訾我如热谵。”

絮-中華語文大辭典

絮絮ㄒㄩˋxù1.古代指粗棉。2.彈鬆的棉花。[例]棉~|被~。3.像絮一樣輕柔、飛揚的東西。[例]柳~|蘆~。4.將衣服、被子裡均勻地鋪入棉花或絲棉。[例]~棉被|這床被子的棉花沒~勻。5.言語瑣碎囉嗦、沒重點。[例]~聒|~~叨叨。6.厭煩;嫌惡。[例]老吃一種菜,都吃~了。7.姓。

絮-中華大字典

1、絮讀音:息據切,音楈,御韻。釋文:
❶敝緜也。見《說文》。《段注》:敝緜、熟緜也。是之謂~。凡~必絲爲之。古無今之木緜也。以~納袷衣間爲袍、曰褚。亦曰裝。以麻縕爲袍、亦曰褚。
 〔按急就篇注云。漬繭擘之精者曰緜。粗者曰~。今則謂新者曰緜。故者曰~。又以木棉花彈使鬆散。俗亦謂之~。柳蘆等花亦稱爲~〕。
❹胥也。胥久能解落也。見《釋名釋采帛》。
❺冒~。頭巾也。《史記絳侯世家》:太后以冒~提文帝。
 〔注〕:晉灼曰。巴蜀異物志。謂頭上巾爲冒~。
❻塞也。見《廣雅釋詁》。
❼濡滯不決曰~。《兩鈔摘腴》:富韓竝相時。偶有一事。富公疑之。久不決。韓謂富曰。公又~。
❽~~。語繁不斷也。亦謂之~聒。
2、絮讀音:楮御切,音悇,御韻。釋文:調也。《禮記曲禮》:毋~羹。
 〔注〕:~、猶調也。《釋文》:謂加以鹽梅也。
3、絮讀音:乃亞切,音䏧,企夜切,音㰤,禡韻。釋文:絲棼。見《集韻》。
4、絮讀音:尼據切,音女,御韻。人余切,音如,魚韻。女加切,音拏,麻韻。釋文:姓也。漢~舜。

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絮 xù
① 名粗丝棉;棉絮。《卖柑者言》:“视其中,则干若败~。” ② 名像丝絮或棉絮那样的东西。《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 ③ 动在农服、被褥里铺丝棉。李白《子夜吴歌》:“明朝驿使发,一夜~征袍。”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