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
拼音
kāng笔顺
丶 丿 一 丨 丿 丶 丶 一 丿 𠃍 一 一 亅 丶 ㇀ 丿 ㇏同音字
读音为kāng的字 读音为kang的字基础解释
1.稻、谷子等作物子实的皮或壳(多指脱下来的):米~。~菜半年粮(形容生活贫困)。 2.发空,质地松而不实(多指萝卜因失掉水分而中空):~心儿。萝卜~了。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糠-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穅
糠-中華語文大辭典糠糠ㄎㄤkānɡ1.舂碾穀粒,脫落下來的皮殼。[例]米~|稻~。2.(蘿蔔等)因失去水分而質地變鬆、不結實。[例]蘿蔔~了。3.▲姓。
糠-汉语大词典糠kāng
ㄎㄤ
〔《广韵》苦冈切,平唐,溪。〕
1.稻、麦、谷子等子实上脱下的皮或壳。
●《吕氏春秋·审时》:“大粒无芒,抟米而薄糠,舂之易而食之香。”
●元本高明《琵琶记·五娘吃糠》:“糠和米,本是两倚依,谁人簸扬你作两处飞。”
2.质地空疏而不坚实。如:糠心儿;萝卜糠了。
1、糠讀音:丘岡切,音康,陽韻。釋文:同穅。《莊子逍遙遊》:是其塵垢粃穅。《釋文》:穅、亦作~。
〔按玉篇。~、俗穅字。集韻。穅。說文、穀皮也。或作~〕。
2、康讀音:丘岡切,音穅,陽韻。釋文:
❶穅或字。《說文禾部》。穅。穀之皮也。~。穅或省作。
❷樂也。見《爾雅釋詁》。
❸安也。見《爾雅釋詁》。
❹和也。《史記樂書》:而民~樂。
❺五達之大路。《爾雅釋宮》:五達謂之~。六達謂之莊。
〔按凡稱通衢大道曰~莊。義本此〕。
❻襃大也。《禮記祭統》:~周公。
❼美名也。《易晉》:~侯用錫馬蕃庶。
❽豐年好樂曰~。安樂撫民曰~。見《周書諡法》。
❾盛也。《淮南天文》:十二歲一~。
❿~瓠。瓦盆底也。《漢書賈燼傳》:寶~瓠。
⓫州名。唐置。屬嶺南道。當今廣東德慶縣。
⓬~居。國名。《漢書西域傳》:~居去長安萬二千里。
〔按卽今哈薩克〕。
⓭~。西藏之一部。在今境最東。一稱喀木。
⓮當~。獸名。《山海經東山經》:欽山有獸焉。其名曰當~。其鳴自叫。見則天下大穰。
⓯姓也。衞~叔之後。
⓰通漮。虛也。《詩賓之初筵》:酌彼~爵。
3、康讀音:苦浪切,音抗,漾韻。釋文:亢也。《禮記明堂位》:崇坫~圭。
〔注〕:~讀爲亢。
〔疏〕:亢、舉也。
4、穅讀音:丘岡切,音康,陽韻。釋文:
❶穀之皮也。从禾米。庚聲。見《說文》。
〔注〕:爾雅云。康、空也。从禾米。米皮去。其內卽空之意也。《段注》:云穀者。晐黍稷稻梁麥而言。
❷凶年無穀曰~。見《周書諡法》。
❸好樂怠政曰~。見《漢書諸侯王表集注》。
❹通康。《詩生民傳》:或簸~者。《釋文》:~。字亦作康。
❺通糠。《莊子逍遙遊》:是其塵垢粃~。《釋文》:~、字亦作糠。
5、粇讀音:丘岡切,音康,陽韻。釋文:穅或字。《集韻》:穅。穀皮也。或作糠、~。
〔按說文禾部。穅、穀皮。秔、稻屬。糠、是穅俗字。~、當是秔俗字〕。
6、哏釋文:穅或字。見《說文禾部》。
糠
【未集上】【米字部】 糠
★【廣韻】苦岡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岡切,𠀤音康。【玉篇】穀皮也。【前漢·食貨志】貧者食糟糠。
◎又【韻會小補】或省作康。【爾雅·釋器】康謂之蠱。【疏】康,米皮,一名蠱。《左傳·昭元年》穀之飛亦爲蠱是也。
◎又粃糠,煩碎也。【莊子·逍遙遊】塵垢粃糠。【註】粃糠猶煩碎。
◎又山名。【交州記】合浦海口有糠頭山,相傳越王舂米于此,積糠而成。
◎又星名。【石氏·星經】箕前亦名糠。星明,大歲豐,小微,天下饑荒無米。 【玉篇】本作穅。【集韻】或作粇。
糠
糠kāng 《廣韻》苦岡切,平唐溪。
(1)稻、麦等子实上脱下的皮或壳。《玉篇·米部》:“糠,俗穅字。”《類篇·米部》:“糠,穀皮也。”《莊子·達生》:“為彘謀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錯之牢筴之中。”《漢書·循吏傳·朱邑》:“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業,猶飢者甘糟糠,穰歲餘粱肉。”宋蘇軾《少年遊》:“伶倫不見,清香未吐,且糠粃吹揚。”鲁迅《书信·致增田涉(一九三四年二月二十七日)》:“那个圆东西,就是捣了米后,用来把精米和糠筛开,是竹子造的,中国叫做筛,日本的名称不明。”
(2)发空,质地变得松而不实。如:萝卜糠了;糠心儿。
糠米1117ㄎㄤkāng名穀粒上剝落下的外皮。如:「米糠」、「麥糠」。《莊子.達生》:「不如食以糠糟,而錯之牢筴之中。」形蘿蔔肉質不結實、不細緻。如:「糠蘿蔔」。
糠-辞源3同:穅
糠-辞源3【糠】17画 9099·9 kāng ㄎㄤ 苦岡切,平,唐韻,溪。陽部。㊀穀皮。本作“穅”。莊子 達生:“爲彘謀,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錯之牢筴之中。”參見“穅”。㊁星名。屬東方七宿之箕宿。宋史 天文志三 二十八舍上:“糠一星,在箕舌前,杵西北。”
糠-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糠(穅、粇)kānɡ
①名稻、谷子等作物籽实的皮或壳(多指脱下来的):米~|~菜半年粮(形容生活贫困)。
②形发空,质地松而不实(多指萝卜因失掉水分而中空):~心儿|萝卜~了。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kāng
1、[糠皮]kāng pí
指麦粒的表皮。
2、[米糠]mǐ kāng
紧贴在稻子、谷子的米粒外面的皮,脱下后叫米糠。
3、[稻糠]dào kāng
稻谷经过加工脱出的外壳;砻糠。
4、[麦糠]mài kāng
紧贴在麦粒外面的皮儿,脱下后叫麦糠。
5、[筛糠]shāi kāng
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6、[糠秕]kāng bǐ
秕糠。
7、[秕糠]bǐ kāng
秕子和糠,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8、[糠油]kāng yóu
从米糠中榨出的油。
9、[砻糠]lóng kāng
稻谷砻过后脱下的外壳。
10、[糠星]kāng xīng
星名。属箕宿。
11、[杵糠]chǔ kāng
舂谷杵头上粘着的糠末。可入药。
12、[馕糠]nǎng kāng
詈词。(如畜生般)吃糠。
13、[粃糠]bǐ kāng
1.瘪谷和米糠。喻琐碎、无用之物。 2.犹糟粕。 3.轻视,视为粃糠。
14、[糠灯]kāng dēng
一种照明用具。以苏子油渣杂粟糠抟在蓬梗上点燃。旧时 吉林 民间多用之。
15、[糠市]kāng shì
贫民聚居处的代称。唐 冯贽《云仙杂记·糠市》:“洛阳 振德坊 皆贫民,例享糟糠之薄,贺知章 目为糠市。”
16、[糠粞]kāng xī
谷皮碎米。指粗劣的粮食。宋 苏轼《吴中田妇叹》诗:“汗流肩赬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宋 陆游《太息》诗之二:“仕宦十五年,曾不饱糠粞。”清 唐孙华《米贵》诗:“穀飞化为蛊,曾不留糠粞;官吏恣侵食,穿穴久成蹊。”
17、[粗糠]cū kāng
即糠。稻、麦、谷子等农作物子实的皮或壳。
18、[燃糠]rán kāng
烧糠代烛以照明。用以指勤苦用功。典出《南齐书·高逸传·顾欢》:“﹝ 欢 ﹞躬耕诵书,夜则燃糠自照。”清 赵翼《借月和尚以其名乞诗戏赠》诗:“燃糠勤何用,囊萤功久谢。”
19、[糠籺]kāng hé
亦作“糠覈”。指粗劣的食物。《史记·陈丞相世家》:“人或谓 陈平 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 平 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覈耳。’”裴駰 集解:“孟康 曰:‘麦糠中不破者也。’晋灼 曰:‘覈音紇,京师谓麄屑为紇头。’”唐 韩愈《马厌穀》诗:“马厌穀兮,士不厌糠籺。”宋 司马光《奉和何济川代书三十韵寄诸同舍》:“因循恋糠籺,汩没老涂淤。”清 赵翼《七十自述》诗之十九:“寒士虀盐原易足,少年糠覈已粗偿。”
20、[糠粃]kāng bǐ
1.亦作“糠秕”。谷皮和瘪谷。 2.比喻粗劣而无价值之物。 3.引申为视作糠秕。
21、[粝糠]lì kāng
杂有糠秕的糙米饭。
22、[糠糜]kāng mí
指极粗恶的食物。
23、[糠镫]kāng dèng
1.一种拌粘米糠的麻杆﹐作照明用。
24、[糠包]kāng bāo
草包,没有本领的人。
25、[糲糠]lì kāng
杂有糠秕的糙米饭。宋 苏舜钦《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虽裘葛不完,糲糠几废,亦未尝造謁有位,祈望恩奬。”
26、[糙糠]cāo kāng
不贵重的、价值不高的。
27、[糠核]kāng hé
见“糠籺”。
28、[攮糠]nǎng kāng
詈词。吃糠。
29、[糠糟]kāng zāo
糟糠。指粗劣的食物。
30、[糟糠之妻]zāo kāng zhī qī
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31、[然糠自照]rán kāng zì zhào
然:同“燃”,烧;糠:谷壳。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好学。
32、[排糠障风]pái kāng zhàng fēng
扬场而障住风,糠皮排去不了。比喻行动跟目的相反。
33、[木糠布甸]mù kāng bù diàn
葡文名称为Serradura,是澳门别具特色的葡式甜品。
34、[吃糠咽菜]chī kāng yàn cài
形容生活的贫困与艰辛。
35、[舐糠及米]shì kāng jí mǐ
舐:用舌头舔东西。舔米外的糠,一直舔到里面的米。比喻占据的地方再夺取政权。也比喻由表及里,逐步进逼。
36、[借米还糠]jiè mǐ hái kāng
做对不起人的事,忘恩负义。
37、[糠饼粒子]kāng bǐng lì zǐ
钓鱼活动中使用的鱼饵。
38、[吹糠见米]chuī kāng jiàn mǐ
比喻见效快。
39、[十米九糠]shí mǐ jiǔ kāng
饭食中多糠。形容穷苦。
40、[播糠眯目]bō kāng mí mù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