眸
拼音
móu笔顺
丨 𠃍 一 一 一 𠃋 丶 丿 一 一 丨同音字
读音为móu的字 读音为mou的字基础解释
瞳人。也泛指眼睛:凝~。详细解释
(形声。从目,牟声。本义:瞳人,眼珠)
同本义
眸,目童子也。——《说文新附》
胸中正,则眸子瞭焉。——《孟子·离娄上》
清之为明,杯水见眸子。——《淮南子·说山》
回眸一笑百媚生。——白居易《长恨歌》
又如:眸子(瞳人。泛指眼睛);眸瞯(瞳人和眼白)
眼睛。视觉器官 。
如:眸光(眼光);明眸皓齿;凝眸
低目谨视
非目益明也,眸而见之也。——《荀子·大略》
又如:眸瞩(定睛注视)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眸-中華語文大辭典眸ㄇㄡˊmóu眼珠;泛指眼睛。[例]眼~|回~一笑|明~皓齒。
眸 -古漢語常用詞典móu
眼睛。曹植《洛神賦》:“明~善睞。”
1、眸讀音:迷浮切,音牟,尤韻。釋文:
❶目瞳子也。見《說文新附》。
〔按廣雅釋親。珠子謂之~。珠子卽瞳子〕。
❷審視也。《荀子大略》:~而見之也。
❸冒也。相裹冒也。見《釋名釋形體》。
❹過也。見《廣雅釋詁》。
❺通牟。《荀子非相》:堯舜參牟子。
〔注〕:牟、與~同。謂二瞳相參也。
【读音】móu
【繁体】眸
眸<名>
(形声。从目,牟声。本义:瞳人,眼珠)
同本义[pupiloftheeye]
眸,目童子也。――《说文新附》
胸中正,则眸子瞭焉。――《孟子·离娄上》
清之为明,杯水见眸子。――《淮南子·说山》
回眸一笑百媚生。――白居易《长恨歌》
又如:眸子(瞳人。泛指眼睛);眸瞯(瞳人和眼白)
眼睛。视觉器官[eye]。如:眸光(眼光);明眸皓齿;凝眸
眸<动>
低目谨视[lookdownatattentively]
非目益明也,眸而见之也。――《荀子·大略》
又如:眸瞩(定睛注视)
眸móu瞳人。泛指眼睛:凝~。明~皓齿。
眸目611ㄇㄡˊmóu名①眼珠,眼睛裡的瞳仁。如:「眼眸」。宋.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詞:「記取樓前綠水,應念我、終日凝眸。」②眼睛。如:「明眸皓齒」。
眸-漢語大字典眸
《説文新附》:“眸,目童子也。从目,牟聲。”徐灝注箋:“葢目珠謂之眸子,實周秦閒語,而古無是名,故其始假牟為之,後乃增加目旁。”
móu 《廣韻》莫浮切,平尤明。幽部。
(1)眼珠。《説文新附·目部》:“眸,目童子也。”《廣雅·釋親》:“珠子謂之眸。”《孟子·離婁上》:“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晋左思《魏都賦》:“八極可圍於寸眸,萬物可齊於一朝。”唐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無顔色。”又指眼睛。唐杜甫《哀江頭》:“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汚遊魂歸不得。”元徐再思《人月圓·蘭亭》:“壯懷感慨,醉眸俯仰,世事浮沉。”茅盾《子夜》五:“他看了低眸沉思的少奶奶一眼。”
(2)通“瞀”。低目谨视。《荀子·大略》:“今夫亡箴者,終日求之而不得,其得之,非目益明也,眸而見之也。”俞樾平議:“楊注曰:‘眸謂以眸子審視之也。’此説未安,以眸子審視,豈可但謂之眸乎……《説文》又有‘瞀’篆,曰:‘低目謹視也。从目、敄聲。’亦與牟聲相近。”
⁷ॆͩ߳义不详。《降魔變文》:“瞿曇何如ॆͼu>六師?擇善而行應好事。”
眸 móu
瞳人。
《孟子·離婁上》:
胸中正,則~子瞭焉;胸中不正,則~子眊焉。
曹植《洛神賦》:
明~善睞(lài)。(睞:向旁邊看。)
眸móu
眸子:凝~|明~。
眸mou
ㄇㄡˊ
〔《广韵》莫浮切,平尤,明。〕
1.眼珠。亦泛指眼睛。
●汉刘桢《鲁都赋》:“和颜扬眸,眄风长歌。”
●《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天子见李白在马上双眸紧闭,兀自未醒。”
●《红楼梦》第五三回:“笙歌聒耳,锦绣盈眸。”
●姜金城《山丹丹花》二:“乌黑的双眸亮闪闪,凝望着团长泪珠含;千般苦,万重恨,化做烈火胸中燃。”
参见“眸子”。
2.低目谨视。
●《荀子·大略》:“今夫亡箴者,终日求之而不得,其得之,非目益明也,眸而见之也。”
眸 móu
名眼睛。曹植《洛神赋》:“明~善睐。”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óu
1、[眸子]móu zǐ
本指瞳人,泛指眼睛。
2、[回眸]huí móu
回转眼睛;回过头看(多指女子):~一笑。
3、[眼眸]yǎn móu
泛指眼睛。梁斌《播火记》三四:“﹝ 贾湘农 ﹞觉得身上热烘起来,两只又大又黑的眼眸闪着黝黑的光亮。”《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他那栗色的卷发,微黑的短髭,加上一双不停地述说着无声语言的深邃的眼眸,透出一种美男子的魅力。”
4、[双眸]shuāng móu
两颗眼珠。
5、[明眸]míng móu
明亮的眼睛:~皓齿(形容女子的美貌)。
6、[凝眸]níng móu
目不转睛。形容观察或欣赏事物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远望。眸(móu):眼珠。
7、[眸光]móu guāng
目光。
8、[黑眸]hēi móu
黑眼珠。
9、[寸眸]cùn móu
眼睛的代称。
10、[醉眸]zuì móu
醉眼。宋 陈师道《九日无酒书呈漕使韩伯修大夫》诗:“倦笔懒从都市出,醉眸刚为麴车回。”元 徐再思《人月圆·兰亭》曲:“壮怀感慨,醉眸俯仰,世事浮沉。”
11、[远眸]yuǎn móu
犹远目。放眼远望。
12、[火眸]huǒ móu
犹火眼金睛。
13、[冷眸]lěng móu
指瞳神。
14、[敛眸]liǎn móu
犹敛目。
15、[眸瞯]móu jiàn
1.见"眸?"。
16、[眸瞩]móu zhǔ
定睛注视。
17、[注眸]zhù móu
犹凝眸。
18、[撒眸]sǎ móu
〈方〉环顾。
19、[悬眸]xuán móu
见“悬门抉目”。
20、[瞋眸]chēn móu
瞪大眼珠。
21、[横眸]héng móu
1.流动的眼神。 2.谓眼神流动,睨视。
22、[窃眸]qiè móu
偷眼窥视。
23、[凤眸]fèng móu
对女子眼睛的美称。
24、[六眸]liù móu
谓六目龟。古人视为神灵之物。
25、[金眸]jīn móu
明灿如金的眼珠。多指鹰眸。
26、[染眸]rǎn móu
谓映入眼帘。唐 皮日休《<蓝田关铭>序》:“六年,皮子 副诸侯贡士之荐入京,程至 蓝田关,覩山形关势,迴抱于天,秀欲染眸,危将惊魄。”
27、[病眸]bìng móu
犹病眼。
28、[青眸]qīng móu
1.清亮的黑眼珠。《艺文类聚》卷六一引 汉 刘祯《鲁都赋》:“蛾眉青眸,颜若霜雪。”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唐 徐凝《独住僧》诗:“百补袈裟一比丘,数茎长睫覆青眸。” 2.《诗·卫风·硕人》:“美目盻兮。”盻,黑色。因以“青眸”借指美女。唐 韩愈《刘生诗》:“妖歌慢舞烂不收,倒心廻肠为青眸。” 3.犹青眼。指对人器重、赏识。宋 黄裳《与南京留守》诗:“泽国旌麾十几秋,一封曾去辱青眸。”题下自注:“裳 昔年见公于 霅上,已辱奬借。”明 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世乏青眸,三载谋生似拙鳩,自恨徒生天地,枉做男儿。”
29、[修眸]xiū móu
漂亮的眼睛;美目。唐 韦瓘《周秦行纪》:“见前一人纤腰修眸,容甚丽,衣黄衣,冠玉冠,年三十来。”
30、[冰眸]bīng móu
清澈明净的眼睛。
31、[秋眸]qiū móu
秋水般清亮的眼睛。
32、[星眸]xīng móu
明亮的目光;明媚的眼睛。
33、[迎眸]yíng móu
1.触目,满眼。 2.犹迎面。
34、[吟眸]yín móu
指诗人的视野。元 范康《竹叶舟》第一折:“暇日相携登眺,凭高处共豁吟眸。”清 赵翼《奉命出守便道归省途次作》诗之六:“株守频年想壮游,从今景物豁吟眸。”
35、[睫眸]jié móu
睫毛和眼珠。比喻眼前事理。
36、[暗眸]àn móu
黑色的眼睛。
37、[抉眸]jué móu
见“抉目吴门”。
38、[赤眸]chì móu
红色的眼睛。
39、[温眸]wēn móu
温:温柔、温暖。眸:眼中瞳人。泛指眼睛。温眸:温柔的眼神。
40、[清眸]qīng móu
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