眇
拼音
miǎo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miǎo的字 读音为miao的字基础解释
1.原指一只眼睛瞎,后来也指两只眼睛瞎。 2.渺小;微小。详细解释
(会意兼形声。从目,从少,少亦声。本义:一只眼小)
同本义
眇,一目小也。——《说文》
眇能视,跛能履。——《易·履》
又指小目
引申眼睛失明,或一目失明
生而眇者不识日。——苏轼《日喻》
见一先生,眇一目,跛一足。——明· 罗贯中《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又如:眇视(偏盲,用一只眼看)
通“渺”。高远;久远
不厌深眇而已矣。——《庄子·庚桑楚》
彼王者不然;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荀子·王制》
眇不知其所蹠。——《楚辞·九章》
又如:眇漫(辽远无际的样子);眇眇(辽远;高远);眇绵(辽远;高远;幽远);眇觌(远视);眇视(远望;眯着眼看);眇默(悠远;空寂);眇邈(久远;遥远);眇冥(长逝);眇茫(渺茫)
通“秒”。细小;微末
察于微眇。——《管子·水池》
眇乎小哉!——《庄子·德充符》
起教于微眇。——《汉书·贾谊传》
又如:眇小(微小;指形的样子矮小瘦弱);眇末(细小;琐屑);眇么(微小);眇生(渺小的芸芸众生);眇薄(姿质菲薄);眇眇(孤单无依的样子)
通“妙”。精微,奥妙
美要眇兮宜脩。——《楚辞·湘君》
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序》
谛视;眯着眼睛看
离娄眇目于豪分。——《汉书·叙传上》
又如:眇眡(仔细观看);眇暚(视的样子);眇绵(远视的样子);眇视(远望;眯着眼看)
〈形〉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眇眇-汉语大词典眇眇1.微末。
●《书·顾命》:“王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孔传:“眇眇,微也。”
●《汉书·文帝纪》:“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
颜师古注:“眇眇,犹言细末也。”
●三国魏曹植《仲雍哀辞》:“彼孤兰之眇眇,亮成干其毕荣。”
●唐皮日休《晋文公不合取阳樊论》:“臣重耳以眇眇之德,处专征之任。”
2.孤单无依貌。
●《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
王逸注:“言己放流,不得内竭忠诚,外尽形体,东西眇眇,无所归附也。”
●宋曾巩《泰山谢雨文》:“臣愚,行为时之所背,言为时之所轻。寡俦少知,眇眇茕茕。”
●林百举《悲愤》诗之十:“眇眇梅孤鹤瘦身,登楼四望独怆神。”
3.辽远;高远。
●《楚辞·九章·悲回风》:“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洪兴祖补注:“眇眇,远也。”
●《文选·陆机<文赋>》:“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李善注:“眇眇,高远貌。”
●《魏书·儒林传·徐遵明》:“是故眇眇四方,知音之类,延首慕德,跂踵依风。”
●明唐寅《刘太仆墓志铭》:“仰止高山,恋余光之眇眇。”
4.眯眼远望貌。
●《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王逸注:“眇眇,远视貌。”
5.风吹动貌;飘动貌。
●汉张衡《思玄赋》:“云霏霏兮绕余轮,风眇眇兮震余旟。”
●唐韦渠牟《步虚词》之十七:“云容衣眇眇,风韵曲泠泠。”
【眇眇】❶微小。《书·顾命》:“王再拜, 兴, 答曰: ‘眇眇予末小子, 其能而乱四方, 以敬忌天威。 ’” ❷辽远;高远。《楚辞·九章·悲回风》:“登石峦以远望兮, 路眇眇之默默。” ❸远视的样子。《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 目眇眇兮愁予。” ❹风吹动的样子。汉 张衡 《思玄赋》:“云霏霏兮绕馀轮, 风眇眇兮震馀旟。” ❺飘忽难辨。
眇眇-辞源3【眇眇】㊀微小。書 顧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亂四方,以敬忌天威。”史記 秦始皇紀二六年:“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㊁遼遠,高遠。楚辭 屈原 九章 悲回風:“登石巒以遠望兮,路眇眇之默默。”文選 晉 陸士衡(機)文賦:“心懍懍以懷霜,志眇眇而臨雲。”注:“眇眇,高遠貌。”㊂遠視貌。楚辭 屈原 九歌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㊃風吹動貌。文選 漢 張平子(衡)思玄賦:“雲菲菲兮繞余輪,風眇眇兮震余旟。”
眇眇-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眇眇ㄇㄧㄠˇ ㄇㄧㄠˇmiǎo miǎo①眼睛美麗動人的樣子。《楚辭.屈原.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②微小的樣子。《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禮,而未及臨饗。眇眇小子屬當聖業。」③高遠的樣子。《文選.揚雄.甘泉賦》:「徒徊徊以徨徨兮,魂眇眇而昏亂。」
眇-中華語文大辭典眇ㄇ丨ㄠˇmiǎo1.〈書〉原指一隻眼瞎;後也指兩隻眼瞎。[例]右目~︱目~耳聾︱生而~者不識日(宋‧蘇軾〈日喻〉)。2.〈書〉渺小;微小。[例]~然一粟︱~乎小哉(《莊子‧德充符》)!
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眇 miǎo
① 动瞎了一只眼睛。《易经·履》:“~能视,跛能履。” ② 动眯着眼仔细看。《汉书·叙传》:“离娄~目于毫分。” ③ 形细微。《庄子·德充符》:“~乎小哉!所以属于也。” ④ 形高远;辽远。《荀子·王制》:“彼王者不然,仁~天下,义~天下,威~天下。”
miǎo
①瞎了一只眼睛。《易經•履》:“~能視,跛能履。”②眯著眼仔細看。《漢書•敘傳》:“離婁~目於毫分。”③細微。《莊子•德充符》:“~乎小哉!所以屬於也。”④高遠;遼遠。《荀子•王制》:“彼王者不然,仁~天下,義~天下,威~天下。”
【眇眇】⒈微小。⒉遼遠;高遠。⒊遠視的樣子。⒋風吹動的樣子。⒌飄忽難辨。
眇目49ㄇㄧㄠˇmiǎo動①瞎了一隻眼。亦指全盲。《南史.卷一二.后妃傳下.梁元帝徐妃傳》:「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宋.蘇軾〈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②凝注、細視。《漢書.卷一〇〇.敘傳上》:「若乃牙、曠清耳於管絃,離婁眇目於豪分。」唐.顏師古.注:「眇,細視也。」形①幽遠、高遠。《楚辭.屈原.九章.哀郢》:「眇不知其所蹠。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為客。」唐.韓愈〈合江亭〉詩:「瞰臨眇空闊,綠淨不可唾。」②微小、卑微。《莊子.德充符》:「眇乎小哉,所以屬於人也。」《漢書.卷七.昭帝紀》:「詔曰:『朕以眇身獲保宗廟,戰戰栗栗,夙興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傳《孝經》、《論語》、《尚書》,未云有明。』」
眇-汉语大词典眇(I)mi?o
ㄇ〡ㄠˇ
〔《广韵》亡沼切,上小,明。〕
〔《集韵》弭沼切,上小,明。〕
“妙”的被通假字。
1.眼睛小。
●《易·履》:“眇能视,跛能履。”
●陆德明释文:“眇,《说文》云:‘小目’。”
●《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三年》:“克用一目微眇,时人谓之‘独眼龙’。”
胡三省注:“眇,一目小也。”
按,《正字通·目部》:“眇,目偏小不盲亦曰眇。”
2.一目失明。
●《谷梁传·成公元年》:“季孙行父秃,晋郤克眇,卫孙良夫跛,曹公子手偻,同时而聘于齐。”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文帝﹞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丁掾(丁晏),好士也,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五四:“昔斯巴达人被围,乞援于雅典,雅典人以一眇目跛足之学校教师应之。”
3.谓两眼皆失明。
●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
4.指盲人。
5.谛视;细看。
●《汉书·叙传上》:“离娄眇目于豪分。”
颜师古注:“眇,细视也。”
6.辽远;久远。
●《楚辞·九章·哀郢》:“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跖。”
朱熹集注:“眇,犹远也。”
●三国魏曹丕《济川赋》:“漫浩汗而难测,眇不睹其垠际。”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年载诚眇,人情则近。”
●唐李冶《相思怨》诗:“海水尚有涯,相思眇无畔。”
7.高。
●《荀子·王制》:“彼王者不然,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
●王先谦集解引王念孙曰:“眇者高远之称,言仁高天下,义高天下,威高天下耳。”
●汉王充《论衡·别通》:“开户内光,坐高堂之上;眇升楼台,窥四邻之廷:人之所愿也。”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李郭同车》:“独膺与林宗,共载簿笨车,上大槐阪,观者数百人,引领望之,眇若松乔之在霄汉。”
8.细小;微末。
●《庄子·德充符》:“眇乎小哉。”
●《陈书·世祖纪》:“龙图宝历,眇属朕躬。”
●唐元稹《贺诛吴元济表》:“五十年间,三后贻顾,眇尔元济,继为凶妖。”
9.稀少;缺少。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材理》:“由此论之,谈而定理者眇矣。”
●唐杜甫《北征》诗:“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
仇兆鳌注:“眇,少也。”
10.通“訬”。参见“眇劲”。
眇(II)miao
ㄇ〡ㄠˋ
〔《集韵》弥笑切,去笑,明。〕
通“妙”。
精微;奥妙。
●马王堆汉墓帛书乙本《老子·道经》:“﹝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
●今本《老子》作“妙”。
●《汉书·扬雄传下》:“是以声之眇者不可同于众人之耳,形之美者不可棍于世俗之目。”
颜师古注:“眇,读曰妙。”
●章炳麟《弭兵难》:“言之贵者,必深微玄眇。”
眇(III)miāo
ㄇ〡ㄠ
方言。很快地看一下;偷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七:“‘阿永常和首长接近,对中共的政策了解得既深且透,我们哪能和他比哩!’江菊霞一眼眇到潘信诚注意她讲话,马上又收回来说,‘他在我们年轻一辈当中是个尖儿脑儿。’”
●康濯《东方红》第二章五:“占富偷偷眇了眇王奎,正好王奎也在偷偷地看占富。”
●《文汇月刊》1983年第3期:“这回可大发了,偷了有三十件,八成是昨天天好拿出来晒衣服,让贼给眇上了。”
眇
【午集中】【目字部】 眇
★【唐韻】亡沼切【集韻】【韻會】【正韻】弭沼切,𠀤音藐。【說文】一目小也。【釋名】目匡陷急曰眇。眇,小也。【正韻】偏盲也。【易·履卦】眇能視。【穀梁傳·成元年】晉郤克眇。
◎又【正韻】微也,細也,末也。【前漢·昭帝詔】朕以眇身護保宗廟。
◎又【博雅】遠也。【莊子·庚桑楚】藏其身也,不厭深眇而已矣。
◎又【增韻】盡也。【荀子·王制篇】王者仁眇天下,義眇天下,威眇天下。
◎又細視也。【前漢·班固答賔戲】離婁眇目於毫分。
◎又杳眇,遠視貌。【史記·司馬相如傳】俛杳眇而無見。
★又【集韻】【正韻】𠀤彌笑切,音妙。【類篇】成也。【易·繫辭】眇萬物而爲言。王肅說。今本作妙。
◎又【集韻】眇然,微細貌。
◎又幼眇,精微也。【前漢·元帝贊】窮極幼眇。【註】師古讀要妙。
◎又要眇,好貌。【楚辭·九歌】美要眇兮宜修。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iǎo
1、[眇岁]miǎo suì
幼年。《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 唐 黄璞《闽川名士传·林杰》:“杰 五岁,父因擕之门脚,至 王仙君 霸坛,戏问童子能是乎?杰 遂口占云:‘羽客已归云路去,丹炉草木尽彫残,不知千载归何日,空使时人埽旧坛。’父初不谓眇岁之作,遽臻於此。”
2、[雾眇]wù miǎo
云雾渺茫处。
3、[深眇]shēn miǎo
1.深远。 2.深奥精微。
4、[眇曼]miǎo màn
美妙;柔美。
5、[翩眇]piān miǎo
犹轻盈。
6、[缥眇]piǎo miǎo
见“縹緲”。
7、[蒙眇]méng miǎo
幼小无知。
8、[僬眇]jiāo miǎo
合目细视貌。
9、[眇么]miǎo mó
微小。
10、[眇睨]miǎo nì
小看;轻视。
11、[眇藐]miǎo miǎo
幼小。
12、[浩眇]hào miǎo
旷远渺茫。
13、[杳眇]yǎo miǎo
同“杳渺”。
14、[幻眇]huàn miǎo
奇特;美妙。
15、[眇芒]miǎo máng
见“渺茫”。
16、[至眇]zhì miǎo
极其微妙。
17、[莽眇]mǎng miǎo
1.深远;高远。 2.犹迷茫。
18、[眇眡]miǎo shì
仔细观看。唐 刘禹锡《砥石赋》序:“遡阳眇眡,傅刃蒙脊,鳞然如痏痂。”
19、[闳眇]hóng miǎo
见“閎妙”。
20、[要眇]yào miǎo
见“要妙”。
21、[眇漠]miǎo mò
犹渺茫。
22、[眇薄]miǎo báo
谓姿质菲薄。古代帝王自谦之词。
23、[眇微]miǎo wēi
1.指细微的事物。 2.卑贱,低微。 3.指精妙的境界。
24、[浅眇]qiǎn miǎo
肤浅微少。
25、[跛眇]bǒ miǎo
1.足跛与眼盲。《北史·胡叟传》:“见其二妾,并年衰跛眇,衣布穿弊。” 2.泛指有残疾的。 清 谢元淮 《鹾言》诗:“银钱布无数,佣僱到跛眇。”
26、[元眇]yuán miǎo
玄眇,幽微。亦以指佛教殿宇。
27、[眑眇]yǎo miǎo
深远貌。
28、[眇略]miǎo lüè
看轻;忽略。
29、[眇默]miǎo mò
悠远;空寂。
30、[蕞眇]zuì miǎo
细小;矮小。
31、[眇徂]miǎo cú
远逝。
32、[眇恠]miǎo guài
犹玄怪。指玄妙怪异的事物。
33、[眇觌]miǎo dí
远观。
34、[幼眇]yòu miǎo
1.幽微;微妙。 2.窈窕,美好。
35、[微眇]wēi miǎo
1.亦作“微渺”。精微要妙;幽微杳远。 2.细小;微末。 3.卑下;低贱。 4.轻细微弱。
36、[眇质]miǎo zhì
菲薄的姿质。古代帝王自谦之词。《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六年》:“朕以眇质,获承至尊;念国家积累之基,遭外侮侵陵之患。”参见“眇身”、“眇躬”。
37、[琐眇]suǒ miǎo
微小。也指小人,小子(含轻蔑意)。
38、[眇忽]miǎo hū
1.隐约不明貌;微茫貌。 2.顷刻;瞬息。指极短时间。 3.幽微。
39、[眇风]miǎo fēng
衰敝的风气。
40、[眇思]miǎo sī
精湛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