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
拼音
diàn笔顺
丿 𠃌 丨 𠃍 一 丨 一撇画不宜太长,横折钩末段略弯;“田”上宽下窄,大小适中,位置居中,横画、竖画排布均匀。
同音字
读音为diān的字 读音为dian的字基础解释
1.古代指郊外的地方。2.田野的出产物。3.治理。详细解释
〈名〉
(会意。从田,包省声,田亦声。本义:王田)
古时都城的郭外称郊,郊外称甸
甸,天子五百里地。——《说文》。段注:“甸,王田也。”
五百里甸服。——《书·禹贡》。注:“为天子服治田也。”
千里之内曰甸。——《礼制·王制》
甸服。——《周礼·夏官·职方式》。注:“甸,田也。治田入谷也。”
又如:甸地;甸邑;甸服(古制称离王城五百里的区域;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甸畿(古代九畿之一。京畿方千里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称畿)
田野
潮平见楚甸,天际望 维扬。—— 唐· 刘希夷《江南曲》
田野出产物
又如:甸粟(京畿王田生产的谷物);甸役(田猎的力役);甸祝(古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掌管四时田猎祭祀之事)
古代管理柴薪的官
诸侯宾至,甸设庭燎。——《左传》
甸师,古代管理田事的官
甸粟而纳之三宫。——《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甸,甸师,掌田之官也。”
又如:甸人(古官名。掌管藉田及供野物等事务);甸师(即甸人);甸官(甸畿官署)
用以放牧动物的土地或适用于这一用途的土地 。
如:四丘为甸
〈动〉
治理
维禹甸之。——《诗·小雅·信南山》
又如:甸邑(治理县邑)
挺
1. 甸 [diàn]
- 甸 [diàn]
(会意。从田,包省声,田亦声。本义:王田)
古时都城的郭外称郊,郊外称甸
甸,天子五百里地。——《说文》。段注:“甸,王田也。”
五百里甸服。——《书·禹贡》。注:“为天子服治田也。”
千里之内曰甸。——《礼制·王制》
甸服。——《周礼·夏官·职方式》。注:“甸,田也。治田入谷也。”
又如:甸地;甸邑;甸服(古制称离王城五百里的区域;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甸畿(古代九畿之一。京畿方千里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称畿)
田野
潮平见楚甸,天际望 维扬。—— 唐· 刘希夷《江南曲》
田野出产物
又如:甸粟(京畿王田生产的谷物);甸役(田猎的力役);甸祝(古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掌管四时田猎祭祀之事)
古代管理柴薪的官
诸侯宾至,甸设庭燎。——《左传》
甸师,古代管理田事的官
甸粟而纳之三宫。——《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甸,甸师,掌田之官也。”
又如:甸人(古官名。掌管藉田及供野物等事务);甸师(即甸人);甸官(甸畿官署)
用以放牧动物的土地或适用于这一用途的土地 。
如:四丘为甸
治理
维禹甸之。——《诗·小雅·信南山》
又如:甸邑(治理县邑)
挺
〈名〉
〈动〉
1. 甸 [diàn]
- 甸 [diàn]
(会意。从田,包省声,田亦声。本义:王田)
古时都城的郭外称郊,郊外称甸
甸,天子五百里地。——《说文》。段注:“甸,王田也。”
五百里甸服。——《书·禹贡》。注:“为天子服治田也。”
千里之内曰甸。——《礼制·王制》
甸服。——《周礼·夏官·职方式》。注:“甸,田也。治田入谷也。”
又如:甸地;甸邑;甸服(古制称离王城五百里的区域;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甸畿(古代九畿之一。京畿方千里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称畿)
田野
潮平见楚甸,天际望 维扬。—— 唐· 刘希夷《江南曲》
田野出产物
又如:甸粟(京畿王田生产的谷物);甸役(田猎的力役);甸祝(古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掌管四时田猎祭祀之事)
古代管理柴薪的官
诸侯宾至,甸设庭燎。——《左传》
甸师,古代管理田事的官
甸粟而纳之三宫。——《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甸,甸师,掌田之官也。”
又如:甸人(古官名。掌管藉田及供野物等事务);甸师(即甸人);甸官(甸畿官署)
用以放牧动物的土地或适用于这一用途的土地 。
如:四丘为甸
治理
维禹甸之。——《诗·小雅·信南山》
又如:甸邑(治理县邑)
挺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甸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甸甸】车马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马在前,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俱会大道口。”
甸甸-辞源3【甸₂甸₂】車行聲。玉臺新詠一 古詩爲焦仲卿妻作:“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
甸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甸甸ㄊㄧㄢˊ ㄊㄧㄢˊtián tián狀聲詞。車行聲。《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
甸甸-汉语大词典甸甸车马声。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甸ㄉ丨ㄢˋdiàn1.古代稱城郭以外為郊,郊外稱甸。[例]郊~│雜英滿芳~。2.放牧的草地。現多用於地名。如樺甸,在吉林;施甸,在雲南。3.★姓。
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甸 diàn
① 名上古时代国都城外百里以内称“郊”,郊外称“甸”。张衡《西京赋》:“郊~之内。” 又:泛指都城的郊外。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杂英满芳~。” ② 名田野的出产物,指布帛和珍品。《礼记·少仪》:“臣为君丧,纳货贝于君,则曰纳~于有司。” ③ 动治理。《诗经·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之。” shèng
量古代划分田地或居所的单位。《汉书·刑法志》:“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 tián
①通“畋”。打猎。 ②见 甸甸。
1、甸讀音:堂練切,音電,霰韻。釋文:
❶天子五百里內田。見《說文》。《段注》:禹貢五百里~服。周語曰。先王之制。邦內~服。注云。邦內、謂天子畿內千里之地。王制曰。千里之內曰~。京邑在其中央。故夏書曰。五百里~服。則古今同矣。自商以前。邦畿內爲~服。武王克殷。周公更制天下爲九服。千里之內謂之王畿。王畿之外曰侯服。侯服之外曰~服。祭謀父稱先王之制。猶以王畿爲~服者。~、古名。世俗所習也。周禮亦以蠻服爲要服。足以相況也。周制王畿千里不在九服。而亦未嘗不從古曰~服也。
❷六十四井爲~。《詩信南山》:維禹~之。
❸四丘爲~。見《周禮小司徒》。
〔注〕:~方八里。旁加二里、則方十里爲一成。
〔疏〕:匠人云。成方十里。此言四丘爲~。~與成其實一也。故鄭覆解成與~相表裏之意。
〔按宋王與之云。康成旁加之說。算法則是。而謂旁加之人專治溝洫則非也。小司徒皆以四數之。言田之實數。司馬法皆以十數之。兼山川城郭而言〕。
❹郊外曰~。《周禮大宰》:三曰邦~之賦。
〔按司會注云。~去國二百里〕。
❺治也。《詩韓奕傳》:維禹~之。
〔按荀子王制注云。以其治田。則謂之~〕。
❻王田也。《國語周語》:邦內~服。
❼~之言田也。見〔周禮春官序官~祝注〕。
❽謂田野之物。《禮記少儀》:納~於有司。
❾~之言挺也。《太玄玄圖》:天~其道。
❿官名。《穀梁桓十四年傳》:~粟而納之三宮。
〔注〕:~、~師。掌田之官也。
〔按周禮天官序官~師注。主共野物官之長。春官序官~祝注。田狩之祝。儀禮士喪禮注。~人。有司主田野者。公食大夫禮注。~人。冢宰之屬兼亨人者。燕禮注。~人。掌共薪蒸者〕。
⓫東三省各縣多以~稱。奉天有寬~縣。吉林有樺~縣。黑龍江有林~縣。雲南各地古亦稱~。如昭通、古竇地~。澂江、古羅伽~。順寧、古慶~。元江、古裏龍~之類。
⓬緬~。本我國藩屬。光緖十二年。英據其地。倂入印度。
2、甸讀音:亭年切,音田,先韻。釋文:
❶田獵也。《周禮司服》:凡~冠弁服。
〔按肆師凡師~疏。~、謂四時田獵〕。
❷同畋。《集韻》:畋。平田也。亦作~。
❸通田。《周禮小宗伯》:若大~。
〔注〕:~、讀曰田。
3、甸讀音:石證切,音乘,徑韻。釋文:四丘爲~。~、乘也。出兵車一乘。見《釋名釋州國》。
〔按周禮小司徒。四丘爲~。注云。~之言乘也。讀如衷~之~。釋文。~、繩證反。疏。哀十七年。良夫乘衷~兩牡。鄭引之者。證~得爲乘之義。稍人丘乘注。四丘爲~。~讀與惟禹敶之之敶同。其訓曰乘。釋文。丘乘。繩證反。乘敶皆同音。疏。毛詩云。惟禹~之。此據韓詩而言敶。敶是軍敶。故訓爲敶。漢書刑法志曰。古者因井田而制軍賦。四丘爲~。~六十四井也。有戎馬四匹。兵車一乘。牛十二頭。甲士三人。卒七十二人。干戈具備。是謂乘馬之法〕。
4、甸讀音:以證切,音媵,徑韻。釋文:~氐道。縣名。漢置。屬廣漢郡。在今甘肅文縣西。
5、畋讀音:亭年切,音田,先韻。堂練切,音電,霰韻。釋文:
❶本作畋。《說文攴部》:畋。平田也。周書曰。~尒田。
〔按書多方正義云。治田謂之~。經傳多借田字爲之。詩齊風。無田甫田。傳云。田、謂耕治之也。上田卽~字。又借佃字。范注穀梁云。一夫一婦。佃田百畝〕。
❷獵也。《呂覽直諫》:以~於雲夢。
〔按韓詩內傳。春曰~〕。
【读音】diàn
【繁体】甸
甸<名>
(会意。从田,包省声,田亦声。本义:王田)
古时都城的郭外称郊,郊外称甸[outersuburbs]
甸,天子五百里地。――《说文》。段注:“甸,王田也。”
五百里甸服。――《书·禹贡》。注:“为天子服治田也。”
千里之内曰甸。――《礼制·王制》
甸服。――《周礼·夏官·职方式》。注:“甸,田也。治田入谷也。”
又如:甸地;甸邑;甸服(古制称离王城五百里的区域;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甸畿(古代九畿之一。京畿方千里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称畿)
田野[field]
潮平见楚甸,天际望维扬。――唐·刘希夷《江南曲》
甸diàn郊外。
────────────────—
甸tián1.通"田"﹑"畋"。打猎。2.见"甸甸"。
────────────────—
甸shèng1.古代征赋划分田里﹑区域的单位。2.大车。
────────────────—
甸yìng1.地名用字。
甸
《説文》:“甸,天子五百里地。从田,包省。”林义光《文源》:“《説文》从勹之字,古作从人。甸當與佃同字……从人、田,田亦聲。”
(一)diàn 《廣韻》堂練切,去霰定。真部。
(1)王田。《説文·田部》:“甸,天子五百里地。”桂馥義證:“天子五百里地者,徐鍇本作天子五百里内田。《禹貢》‘五百里甸服’傳云:‘規方千里之内謂之甸服,為天子服治田,去王城四面五百里。’”《國語·周語上》:“邦内甸服。”韋昭注:“甸,王田也。”
(2)古时都城的郭外称郊,郊外称甸。《周禮·天官·大宰》:“三曰邦甸之賦。”賈公彦疏:“郊外曰甸,百里之外,二百里之内。”《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將逃罪,罪重于郊甸。”杜預注:“郭外曰郊,郊外曰甸。”唐李庾《東都賦》:“顯祖光宗,勒岱而祈嵩,我甸我郊,三聖之靈壇在焉。”
(3)田野。南朝宋鮑照《潯陽還都道中》:“登艫眺淮甸,掩泣望荆流。”唐劉希夷《江南曲》:“潮平見楚甸,天際望維揚。”明楊慎《垂楊篇》:“蒼涼苑日籠燕甸,縹緲宫雲覆京縣。”
(4)田野出产物。《禮記·少儀》:“臣為君喪,納貨貝於君,則曰納甸於有司。”鄭玄注:“甸,謂田野之物。”
(5)甸人,古代管理柴薪的官。《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諸侯賓至,甸設庭燎。”一说即甸师,古代管理田事的官。《穀梁傳·桓公十四年》:“甸粟而内之三宫。”范甯注:“甸,甸師,掌田之官也。”
(6)治理。《書·多士》:“乃命爾先祖成湯革夏,俊民甸四方。”孔傳:“天命湯更代夏,用其賢人治四方。”《詩·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維禹甸之。”毛傳:“甸,治也。”
(7)坝子,平坝。多用作地名。古代也用作地方行政单位名。如:桦甸(在吉林省)、宽甸(在辽宁省)、中甸(在云南省)。《元史·成宗紀二》:“(元貞二年)十二月戊戌……詔復立蒙樣剛等甸軍民官。”又《地理志四》:“雲南諸路行中書省,為路三十七,府二,屬府三,屬州五十四,屬縣四十七。其餘甸寨軍民等府不在此數。”
(8)挺。《字彙補·田部》:“甸,挺也。”《太玄·圖》:“天甸其道,地杝其緒。”范望注:“甸之言挺也。言天挺立其道於上。”俞樾平議:“古田、陳同聲……天甸其道者,天陳其道也。”
(二)tián 《集韻》亭年切,平先定。真部。
(1)通“田(畋)”。打猎。《周禮·春官·小宗伯》:“若大甸,則帥有司而饁獸于郊,遂頒禽。”鄭玄注:“甸,讀曰田。”孫詒讓正義:“注云‘甸讀曰田’者,甸、田聲同。《敍官》注云:‘甸之言田也。’田為田狩正字,甸為借字,故讀從之。”又《師服》:“凡甸,冠弁服。”鄭玄注:“甸,田獵也。”
(2)同“畋”。平田。《集韻·先韻》:“畋,《説文》:‘平田也。’亦作甸。”
(三)shèng 《集韻》石證切,去證船。真部。
古代征赋划分田地、区域的单位,四丘为甸,每甸出兵车一乘。《釋名·釋州國》:“四丘為甸。甸,乘也,出兵車一乘也。”《集韻·證韻》:“甸,六十四井為甸。”《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以任地事而令貢賦,凡税斂之事。”鄭玄注:“甸之言乘也。甸方八里。”《漢書·刑法志》:“四丘為甸。甸,六十四井也,有戎馬四匹,兵車一乘,牛十二頭,甲士三人,卒七十二人,干戈備具,是謂乘馬之法。”
(四)yìng 《字彙補》以證切。
〔甸氐道〕古地名。在今四川省。《字彙補·田部》:“甸,漢地名甸氐道,屬廣漢郡。”《漢書·地理志上》:“廣漢郡,屬益州。縣十三……甸氐道。”顔師古注引李奇曰:“甸,音媵。”
甸
【午集上】【田字部】 甸
★【唐韻】【集韻】【韻會】𠀤堂練切,音電。【說文】天子五百里地。【書·禹貢】五百里甸服。【傳】規方千里之內謂之甸服,爲天子服。治田去王城面五百里。
◎又六十四井之地。【禮·郊特牲註】十六井爲丘,四丘六十四井曰甸。【疏】一甸之中,出長轂一乗,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又【周禮·地官·載師】以公邑之田任甸地。【註】公邑爲六遂餘地
◎又【縣師】掌邦國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註】自邦國以及四郊之內。【左傳·襄二十一年】罪重於郊甸,無所伏竄。【註】郭外曰郊,郊外曰甸。
◎又治也。【書·多士】乃命爾先祖,成湯革夏俊民甸四方。【傳】天命湯更代,夏用其賢人治四方。【詩·小雅】信彼南山,維禹甸之。【傳】甸,治也。【釋文】甸,毛讀田見反,鄭讀繩證反。
◎又挺也。【揚子·太𤣥經】天甸其道。【註】言天挺立其道于上也。
◎又官名。【禮·文王世子】磬于甸人。【註】甸人,掌郊野之官。【周禮·天官】甸師。【註】甸師,主共野物官之長
◎又【春官】甸祝。【註】甸之言田也,田祝之官。
◎又【禮·少儀】納甸於有司。【註】甸謂田野之物。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亭年切,音田。【五音集韻】取禽獸也。【周禮·春官·小宗伯】若大甸,則帥有司而饁獸于郊。【註】甸,讀曰田。【周禮·春官·肆師】凡師甸用牲于社宗則爲位。【疏】師謂出師征伐,甸謂四時田獵。【釋文】甸,音田。
★又【集韻】石證切【韻會】實證切【正韻】時正切,𠀤音盛。【左傳·哀十七年】良夫乗衷甸。【註】衷甸,一轅卿車。【周禮·地官·小司徒】四丘爲甸,四甸爲縣。【註】甸之言乗也,讀如衷甸之甸。甸,方八里。【釋文】甸,繩證反。
★又【字彙補】以證切,音媵。漢地名。甸氐道,屬廣漢郡。李奇讀。
★又【韻補】叶池鄰切,音𨻰。【劉劭瑞龍賦】有蜿之龍,來游郊甸,應節合義,象德郊仁。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iàn
1、[草甸]cǎo diàn
分布于气候和土壤湿润、无林地区或林间地段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分高山草甸、低地草甸和森林草甸。可供放牧和割草。
2、[沉甸甸]chén diàn diàn
状态词。形容沉重:装了~的一口袋麦种。任务还没有完成,心里老是~的。
3、[缅甸]miǎn diàn
东南亚国家。在中南半岛西部。北邻中国。面积6766万平方千米。人口4392万(1995年)。首都仰光。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有伊洛瓦底江平原。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国。主要产稻米,大量出口。
4、[伊甸园]yī diàn yuán
《圣经》中指上帝为亚当夏娃创造的生活乐园。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用尘土造了个男人亚当,在东方的伊甸建立了一个园子,把亚当安置在内,趁亚当熟睡时抽下他一根肋骨,造了个女人夏娃,园中河流清澈纵横,树木繁茂,结满果实,亚当和夏娃在园中过着无忧无虑、恬然自乐的生活。后用以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5、[海甸]hǎi diàn
近海地区。
6、[中甸]zhōng diàn
1.指京都。南朝 齐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兴廉举孝,岁时於外府;署行议年,日夕于中甸。” 2.指中原。《宋书·乐志一》:“方扫神州,经略中甸。”
7、[罗甸]luó diàn
1.即螺钿。又称螺甸。我国一种传统手工艺品,用贝壳或螺蛳壳薄片镶嵌在木器、漆器表面,做成有彩色光泽的花纹或图形。 2.古国名。地当在今贵州省中部。
8、[甸子]diàn zi
放牧的草地。
9、[林甸]lín diàn
树林郊野。
10、[厂甸]chǎng diàn
地名。在 北京市 和平门 外。辽 时名 海王村。因其地有琉璃窑,也称 琉璃厂。为出售书籍、字画、古玩、文具等商店聚集处。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厂甸儿》:“厂甸 在 正阳门 外二里许,古曰 海王村,即今工部之 琉璃厂 也。街长二里许,廛肆林立,南北皆同。所售之物以古玩、字画、纸张、书帖为正宗,乃文人鍳赏之所也。”参阅 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琉璃厂店》。
11、[都甸]dū diàn
都邑郊外之地。
12、[甸邑]diàn yì
1.京师附近的县邑。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伏以崇陵仙寝,復土纔终,甸邑疲人,休功未几,今又重劳营奉,朕所哀矜。” 2.治理县邑。唐 刘禹锡《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甸邑叨前列,天臺媿后行。”自注:“鄙人离 渭南 主簿十年,舍人方尉此邑。”
13、[甸农]diàn nóng
京师近郊的农民。
14、[野甸]yě diàn
郊外;旷野。
15、[师甸]shī diàn
谓大规模田猎。
16、[甸官]diàn guān
甸畿官署。借指甸畿。
17、[近甸]jìn diàn
指都城近郊。
18、[平甸]píng diàn
广平的郊野。
19、[甸服]diàn fú
1.古制称离王城五百里的区域。 2.为“九服”之一,指王畿外方五百里至千里之间的地区。 3.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
20、[荒甸]huāng diàn
泛指郊野和边僻地区。
21、[柳甸]liǔ diàn
广植柳树的郊野。
22、[甸聚]diàn jù
距京城二百里至三百里内蓄聚之物。
23、[磬甸]qìng diàn
语出《礼记·文王世子》:“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后用以指犯有死罪的贵族和显宦。
24、[甸宇]diàn yǔ
境域之内。
25、[丘甸]qiū diàn
古代划分田地和政区的单位名称。古井田制,四丘为甸,亦谓之乘。见《周礼·地官·小司徒》。后用以泛指乡村、田野。
26、[区甸]qū diàn
疆域。
27、[甸畿]diàn jī
古九畿之一。
28、[帅甸]shuài diàn
公邑的大夫。《左传·文公十六年》:“宋 昭公 将田 孟诸,未至,夫人 王姬 使帅甸攻而杀之。”孔颖达 疏:“近国为郊,郊外为甸。天子之甸为公邑之田,则诸侯之甸,亦公邑也。帅甸者,甸地之帅,当是公邑之大夫也。”
29、[春甸]chūn diàn
春郊。
30、[外甸]wài diàn
谓国都的外围地区。
31、[江甸]jiāng diàn
1.指江南。 2.指遥远的江边。
32、[青甸]qīng diàn
绿色的郊野。
33、[伯甸]bó diàn
谓以伯爵而居甸服。《左传·定公四年》:“曹,文 之昭也;晋,武 之穆也。曹 为伯甸,非尚年也。”杜预 注:“以伯爵居甸服,言小。”孔颖达 疏:“於昭穆,曹 是 晋 之叔父也,晋 为大国,多受分物,曹 为伯爵而在甸服,非是尊尚年长也。”
34、[京甸]jīng diàn
京都周围附近地区。
35、[甸师]diàn shī
即甸人。古官名。
36、[圻甸]qí diàn
天子的领地。天子之地方千里,千里之内谓之“圻甸”。
37、[淮甸]huái diàn
淮河 流域。
38、[碧甸]bì diàn
绿色的郊野。
39、[禹甸]yǔ diàn
本谓禹所垦辟之地。
40、[郊甸]jiāo diàn
1.城邑外百里及二百里之内。泛指郊畿。《左传·昭公九年》:“伯父 惠公 归自 秦,而诱以来,使偪我诸 姬,入我郊甸,则 戎 焉取之。”杜预 注:“邑外为郊,郊外为甸。”《后汉书·南匈奴传论》:“﹝ 孝武 ﹞有志 匈奴,赫然命将,戎旗星属,候列郊甸,火通 甘泉。”李贤 注:“列置候兵於近郊畿。” 2.泛指城外郊区。晋 潘岳《在怀县作》诗之二:“登城望郊甸,游目歷朝寺。”唐 高适《别韦五》诗:“夏云满郊甸,明月照河洲。”张怀奇《颐和园词》:“輦轂仓皇深夜走,郊甸飢民不如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