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óu

笔顺

𠃍
框形上宽下窄,边竖略斜,左右对称,三个横向笔画大致均匀,中竖正直,居框的正中。

同音字

读音为yóu的字 读音为you的字

基础解释

1.原因:原~。事~。理~。~于(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详细解释

〈动〉

  1. (《说文》无“由”字,古字字形)

  2. 树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

    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左传》

    又如:由蘖(树木枯槁或被砍伐后重发的枝条);

  3. 经,由

    谁能出不由户?——《论语·雍也》

    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必由之路;,由边门出去

  4. 行走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5. 通“以”( yǐ)。用

    君子无易由言。——《诗·小雅·小弁》。笺:“由,用也。”

    不能由吾子。——《左传·襄公三十年》。杜预注:“由,用也。”

    亿万舟楫,亿万垣墙,窒隙防淫,是必由之。——《天工开物》

    又如:由房(用房中的音乐娱乐)

  6. 任用

    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君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 武之罪也。——《左传》

    废而不由,则女德不厌。——《汉书》

    又如:由绎(任用之而使其尽力施展才能)

  7. 听凭;听任

    若赛锦,由你是谁,都输与他。——《水浒传》

    又如:由得(任凭);由心(任凭心意);由本(安于本分);由身(任凭自己);由性(任凭心意)

  8. 遵从;遵照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

    又如:由文(遵循礼仪);由行(依其道而行);由礼(遵循礼教)

  9. 游玩 。

    如:由衍(游行衍溢。纵情游乐);由敖(游乐);由喜(游戏);由由(愉悦)

  10. 蹈行;践履

    隘与不恭,君子之不由也。——《孟子》

    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礼记》

〈名〉

  1. 原由;缘故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史记》

    又如:由状(原由与情况);由缘(缘故);由委(原委);由始(起因;起始)

  2. 来源;开头

    善行动于心,善言出于意,同由共本,一气不异。——汉· 王充《论衡》

    又如:由历(起始和历程);由趣(来历;由末);由绪(来历;来由)

  3. 机缘;机会

    某也愿见,无由达。——《仪礼》

    吾欲归附关中,但未有由耳。——《周书》

  4. 法式

    匪言勿言,匪由勿语。——《诗·小雅·宾之初筵》

  5. 途径;办法

    圣武之治民也,进则使无由得其所利,退则使无由避其所害。——《管子》

    又如:无由(没有门径,无从)

  6. 姓。

    如:由吾(复姓)

  7. 因为;由于

    由是则生,而有所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宣宗初亦号供奉, 程既审上晓音律…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之,动词,到)。——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由以(因而)

〈介〉

  1. 自,从…(表示起点)

    由,自也。——《尔雅》

    由屋顶放光入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由中(由衷);由自(自,尚自);由来(自始以来);由忠(由衷)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由由-汉语大词典

由由1.愉悦。
●《孟子·万章下》:“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
●《韩诗外传》卷三引作“愉愉”。
●《管子·小问》:“至其成也,由由乎兹免,何其君子也。”
尹知章注:“由由,悦也。”
2.迟疑、犹豫貌。
●《楚辞·刘向<九叹·惜贤>》:“默顺风以偃仰兮,尚由由而进之。”
王逸注:“由由,犹豫也。言己欲寂默不语,以顺风俗,随众俛仰,而不敢毁誉,然尚犹豫不肯进也。”
3.宽舒貌。
●唐皇甫松《大隐赋》:“大道由由而熙熙,吾莫知施。”

由由-辞源3

【由由】㊀怡然自得貌。孟子 萬章下:“與鄉人處,由由然不忍去也。”管子 小問:“苗……至其成也,由由乎兹免,何其君子也!”㊁猶豫。楚辭 漢 劉向 九歎 惜賢:“默順風以偃仰兮,尚由由而進之。”注:“由由,猶豫也。”

由由-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由由ㄧㄡˊ ㄧㄡˊyóu yóu自得的樣子。《孟子.公孫丑上》:「故由由然與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由-中華語文大辭典

由丨ㄡˊyóu1.由來;原因。[例]~頭|緣~|理~。2.順從;聽任。[例]事不~己|~不得他|信不信~你。3.經過;經由。[例]必~之路。4.遵循。[例]率~舊章。5.介詞:(1)引進原因或來源,相當於「由於」、「因為」。[例]咎~自取|~是感激|成~勤儉敗~奢。(2)引進動作的起點、路線、場所。[例]~表及裡|~河南來|~小到大|~縱貫線北上。(3)引進動作的施事者,相當於「歸」。[例]~你挑選|~教師輔導。(4)引進憑藉、依據的物件,相當於「根據」、「憑」。[例]~此可見|~群眾反應決定。6.姓。

由-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由 yóu
❶經由。
《論語·雍也》:
誰能出不~户?
成語有「必由之路」。
引從。
《公羊傳·襄公二十三年》:
~乎曲沃而入也。(曲沃:地名。)
❷原因。
雍陶《非酒》詩:
人人漫説酒消憂,我道翻爲引恨~。
❸由於,因爲。
《論衡·實知》:
知物~學,學乃知之,不問不識。
❹用。
《左傳·襄公三十年》:
以晉國之多虞,不能~吾子。(虞:憂患。)
❺通「猶」。如同,好像。
《孟子·公孫丑上》:
~弓人而耻爲弓。
❻通「猶」。尚且。
《荀子·富國》:
~將不足以免也。(免:免除。)

由-中華大字典

1、由讀音:夷周切,音尤,猷韻。〔說文無~字。然㽕下稱古文言~枿。或謂~卽古㽕字。偶有脫文耳。朱駿聲以爲~从果省。木萌芽於果實中人也。上出者、芽櫱初抽之象。存參〕。釋文:
❶自也。見《爾雅釋詁》。
❷從也。《論語泰伯》:民可使~之。
❸經也。《論語爲政》:觀其所~。
 〔按皇疏。~者、經歷也〕。
❹用也。見《廣雅釋詁》。
 〔按小爾雅廣詁。詩小弁無易~言箋。禮記禮器民共~之注。均同〕。
❺輔也。燕之北鄙曰~。見《方言》。
❻式也。見《廣雅釋詁》。《疏證》:王風君子陽陽傳云。~、用也。爾雅。式、用也。方言。~、式也。義竝相通。
❼行也。見《廣雅釋詁》。
❽於也。《詩抑》:無易~言。
❾因緣也。《儀禮士相見禮》:願見無~達。
 〔注〕:言久無因緣以自達也。
❿南北耕曰~。見《韓詩橫由其畝傳》。
 〔按毛詩~作從〕。
⓫國名。《國策西周策注》:厹~。狄國。或作仇首也。
⓬~~。悅也。《管子小問》:~~乎茲免。何其君子也。
 〔又〕:猶豫也。《楚辭惜賢》:尙~~而進之。
 〔又〕:自得之貌。《孟子公孫丑》:故~~然與之偕。
 〔又〕:浩浩之貌。見《公孫丑趙注》。
⓭~迪。正也。東齊靑徐之間。相正謂之~迪。見《方言》。
 〔按本書。胥、~、輔也。注。胥、相也。~正皆謂輔持。輔持卽相正之意。漢書揚雄傳云。蠢迪檢押。注。師古曰。迪、道也。~也。迪~同義。合言之則曰~迪〕。
⓮~衍。行貌。《文選馬融賦》:~衍識道。
⓯自~。凡法律所不禁。皆有得爲之權利也。英文Liberty。
⓰~庚。~儀。竝笙詩。見〔束晳補亡詩〕。
⓱~旬。梵度名。譯言四十里也。
⓲所~。州郡官也。《唐書崔咸傳》:舉觴罰裴度曰。丞相乃許所~呫囁耳語。願上罰爵。
⓳~拳。地名。《後漢郡國志》:吳郡~拳。
 〔按漢書地通志。會潳郡有~拳。注。應劭曰。古之檇李也。當今浙江嘉禾縣治〕。
⓴夷~。鳥名。《爾雅釋鳥》:鼯鼠夷~。
 〔疏〕:鼯鼠、一名夷~。郭云。狀如小狐。似蝙蝠。肉翅。飛且乳。亦謂之飛生。
㉑雔~。蟲名。《爾雅釋蟲》:雔~。樗繭、棘繭、欒繭。
 〔疏〕:此皆蠶類作繭者。食樗葉棘葉欒葉者名雔~。《義疏》:雔~者。樗繭棘繭欒繭之總名也。
㉒~胡。草名。《爾雅釋草》:繁、~胡。
 〔按注云。未詳。郝懿行義疏云。夏小正二月。采蘩。蘩。~胡。~胡者。蘩母也。陸璣詩疏。皤蒿一名游胡。游胡卽~胡。繁卽蘩省〕。
㉓人名。《莊子逍遙遊》:堯讓天下於許~。
 〔注〕:許~。隱人也。
㉔同油。《大戴記文王官人》:喜色~然以生。
 〔注〕:~、當爲油。
 〔按孟子公孫丑。~~然與之偕。列女傳作油油然與之處〕。
㉕同繇。《詩抑》:無易~言。
 〔疏〕:~與繇、音義同。
㉖同猶。《荀子富國》:~將不足以免也。
 〔注〕:~、與猶同。
㉗通陛。《爾雅釋鳥》:鼯鼠夷~。《釋文》:~。或作陛。
㉘通游。《左成十六年傳》:養~基。〔後漢班彪傳作游基〕。
㉙通愉。《孟子萬章》:~~然不忍去也。〔韓詩外傳作愉愉〕。
㉚通融。《左昭五年傳》:吳蹶~。〔韓非說林作蹶融〕。
㉛通農。《字彙》:呂氏春秋、管子、及三五歷紀、皆云。堯使后稷爲大~。大~。大農也。載考錢譜。神農幣文。農作~。乃知~與農通。
㉜姓也。史有~余。
 〔又〕:~吾。複姓。見《字彙》。
2、由讀音:音妖,蕭韻。釋文:冶~。女子笑貌。見《正字通》。
3、㽕讀音:夷周切,音由,尤韻。釋文:木生條也。从騦。由聲。商書曰。若顚木之有~枿。古文言由枿。見《說文騦部》。
 〔注〕:鍇曰。謂是已倒之木、更生孫枝也。~者、猶可也。止之言也。枿者、餘也。
 〔按鉉本引鍇曰。說文無由字。今尙書只作由枿。蓋古文省騦。而後人因省之。通用爲因由等字。从騦。上象枝條華圅之之形。鉉等按孔安國注尙書。直訓由作用也。用枿之語不通。段玉裁曰。條者、小枝也。盤庚篇今書作由櫱。許木部作~缈。枿、卽缈櫱之異體也。~者、生也。左傳昭八年。史趙曰。猶將復由。此以生滅對言。由卽~之假借。詩序曰。由儀。萬物之生各得其宜也。此以生釋由。以宜釋儀。由亦~之假借。古文。謂孔氏壁中書也。伏作~。爲正字。孔作由。爲假借字。偁伏又偁孔者。明假借也。玉篇。偿、物更生也。集韻。~、或作偿〕。
4、逌讀音:于求切,音由,尤韻。釋文:
❶本作蠦。《說文乃部》:蠦。氣行貌。《王注》:隸作~。古字與攸同。攸攸。氣行貌。
 〔按玉篇。~、氣行貌。廣韻作蠦。義同。或作~〕。
❷于也。《漢書地理志》:陽鳥~居。〔段玉裁云。陽鳥于是南來得所也。與爰、粤、義同〕。
❸寬緩也。《史記趙世家》:烈侯~然。
❹寬舒顏色之貌。《文選班固答賓戲》:主人~爾而笑。
❺所也。《漢書敍傳》:㮚取弔于~吉兮。
❻~然。自得貌。《列子力命》:終身~然。
5、偿釋文:甹俗字。見《正字通》。
6、逌釋文:遊俗字。見《龍龕手鑑》。

由-中華大字典

1、由讀音:夷周切,音尤,猷韻。〔說文無~字。然㽕下稱古文言~枿。或謂~卽古㽕字。偶有脫文耳。朱駿聲以爲~从果省。木萌芽於果實中人也。上出者、芽櫱初抽之象。存參〕。釋文:
❶自也。見《爾雅釋詁》。
❷從也。《論語泰伯》:民可使~之。
❸經也。《論語爲政》:觀其所~。
 〔按皇疏。~者、經歷也〕。
❹用也。見《廣雅釋詁》。
 〔按小爾雅廣詁。詩小弁無易~言箋。禮記禮器民共~之注。均同〕。
❺輔也。燕之北鄙曰~。見《方言》。
❻式也。見《廣雅釋詁》。《疏證》:王風君子陽陽傳云。~、用也。爾雅。式、用也。方言。~、式也。義竝相通。
❼行也。見《廣雅釋詁》。
❽於也。《詩抑》:無易~言。
❾因緣也。《儀禮士相見禮》:願見無~達。
 〔注〕:言久無因緣以自達也。
❿南北耕曰~。見《韓詩橫由其畝傳》。
 〔按毛詩~作從〕。
⓫國名。《國策西周策注》:厹~。狄國。或作仇首也。
⓬~~。悅也。《管子小問》:~~乎茲免。何其君子也。
 〔又〕:猶豫也。《楚辭惜賢》:尙~~而進之。
 〔又〕:自得之貌。《孟子公孫丑》:故~~然與之偕。
 〔又〕:浩浩之貌。見《公孫丑趙注》。
⓭~迪。正也。東齊靑徐之間。相正謂之~迪。見《方言》。
 〔按本書。胥、~、輔也。注。胥、相也。~正皆謂輔持。輔持卽相正之意。漢書揚雄傳云。蠢迪檢押。注。師古曰。迪、道也。~也。迪~同義。合言之則曰~迪〕。
⓮~衍。行貌。《文選馬融賦》:~衍識道。
⓯自~。凡法律所不禁。皆有得爲之權利也。英文Liberty。
⓰~庚。~儀。竝笙詩。見〔束晳補亡詩〕。
⓱~旬。梵度名。譯言四十里也。
⓲所~。州郡官也。《唐書崔咸傳》:舉觴罰裴度曰。丞相乃許所~呫囁耳語。願上罰爵。
⓳~拳。地名。《後漢郡國志》:吳郡~拳。
 〔按漢書地通志。會冠郡有~拳。注。應劭曰。古之檇李也。當今浙江嘉禾縣治〕。
⓴夷~。鳥名。《爾雅釋鳥》:鼯鼠夷~。
 〔疏〕:鼯鼠、一名夷~。郭云。狀如小狐。似蝙蝠。肉翅。飛且乳。亦謂之飛生。
㉑雔~。蟲名。《爾雅釋蟲》:雔~。樗繭、棘繭、欒繭。
 〔疏〕:此皆蠶類作繭者。食樗葉棘葉欒葉者名雔~。《義疏》:雔~者。樗繭棘繭欒繭之總名也。
㉒~胡。草名。《爾雅釋草》:繁、~胡。
 〔按注云。未詳。郝懿行義疏云。夏小正二月。采蘩。蘩。~胡。~胡者。蘩母也。陸璣詩疏。皤蒿一名游胡。游胡卽~胡。繁卽蘩省〕。
㉓人名。《莊子逍遙遊》:堯讓天下於許~。
 〔注〕:許~。隱人也。
㉔同油。《大戴記文王官人》:喜色~然以生。
 〔注〕:~、當爲油。
 〔按孟子公孫丑。~~然與之偕。列女傳作油油然與之處〕。
㉕同繇。《詩抑》:無易~言。
 〔疏〕:~與繇、音義同。
㉖同猶。《荀子富國》:~將不足以免也。
 〔注〕:~、與猶同。
㉗通贖。《爾雅釋鳥》:鼯鼠夷~。《釋文》:~。或作贖。
㉘通游。《左成十六年傳》:養~基。〔後漢班彪傳作游基〕。
㉙通愉。《孟子萬章》:~~然不忍去也。〔韓詩外傳作愉愉〕。
㉚通融。《左昭五年傳》:吳蹶~。〔韓非說林作蹶融〕。
㉛通農。《字彙》:呂氏春秋、管子、及三五歷紀、皆云。堯使后稷爲大~。大~。大農也。載考錢譜。神農幣文。農作~。乃知~與農通。
㉜姓也。史有~余。
 〔又〕:~吾。複姓。見《字彙》。
2、由讀音:音妖,蕭韻。釋文:冶~。女子笑貌。見《正字通》。

由-漢語大字典


(一)yóu 《廣韻》以周切,平尤以。幽部。
(1)原因;缘由。《集韻·尤韻》:“由,因也。”《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於魯國,抑有由也。”《三國志·魏志·司馬芝傳》:“富足之由,在於不失天時而盡地力。”唐雍陶《非酒》:“人人慢説酒消憂,我道翻為引恨由。”
(2)因缘;机缘。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無由會晤,不任區區向往之至。”《紅樓夢》第一百十五回:“久仰芳名,無由親炙。”又途径;办法。《論語·子罕》:“雖欲從之,末由也已。”南朝梁何遜《贈諸游舊》:“無由下征帆,獨與暮潮歸。”《徐霞客遊記·粤西遊日記二》:“而兩崖上覆下嵌,無由蹠虚上躋。”
(3)法式。《方言》卷十三:“由,式也。”《詩·小雅·賓之初筵》:“匪言勿言,匪由勿語。”馬瑞辰通釋:“《方言》、《廣雅》竝曰:‘由,式也。’式猶法也。‘匪由勿語’,猶《孝經》‘非法不道’也。”
(4)凭据。《金史·選舉志四》:“承安三年,勅監察給由必經部而後呈省。”
(5)经由;经历。《廣韻·尤韻》:“由,經也。”《論語·為政》:“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何晏注:“由,經也。”《宋史·范仲淹傳》:“鄜,延密邇靈、夏,西羌必由之地也。”毛泽东《五四运动》:“若问一个共产主义者为什么要首先为了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而斗争,然后再去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那答复是:走历史必由之路。”
(6)蹈行;践履。《廣雅·釋詁一》:“由,行也。”《孟子·公孫丑上》:“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禮記·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不隆禮不由禮謂之無方之民。”孔穎達疏:“由,行也。”孫希旦集解:“由,謂踐履之。”三國魏曹植《雜詩六首》之五:“將騁萬里塗,東路安足由。”
(7)遵从;遵照。《詩·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高亨注:“由,從也。”《論語·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鄭玄注:“由,從也。”宋王安石《洪範傳》:“道者,萬物莫不由之者也。”又听凭;听任。《論語·顔淵》:“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唐孟郊《南浦篇》:“南浦桃花亞水紅,水邊柳絮由春風。”《紅樓夢》第一百十二回:“由着他掇弄去了。”周恩来《生别死离》:“飞向光明,尽由着你。”
(8)用。《小爾雅·廣詁》:“由,用也。”胡承珙義證:“由者,《王風》‘君子陽陽,右招我由房’傳云:‘由,用也。’”《書·君陳》:“既見聖,亦不克由聖。”孔傳:“已見聖道,亦不克用之。”《吕氏春秋·務本》:“詐誣之道,君子不由。”高誘注:“由,用也。”《天工開物·燔石·石灰》:“(石灰)億萬舟楫,億萬垣牆,窒隙防淫,是必由之。”
(9)辅助。《方言》卷六:“由,輔也。”《廣雅·釋詁二》:“由,助也。”《易·頤》:“由頤,厲,吉。利涉大川。”高亨注:“由頤,輔助而養之也。”
(10)为,从事。《墨子·非命中》:“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談,由文學之為道也,則不可而不先立義法。”孫詒讓閒詁:“由、為義相近。下篇云:‘今天下之君子之為文學出言談也。’”
⑪欲;想要。《墨子·明鬼下》:“齊君由謙殺之,恐不辜;猶謙釋之,恐失有罪。”王念孫雜志:“由、猶,皆欲也。謙與兼同,言欲兼殺之兼釋之也。”
⑫归属。在用于划分职责范围时,可以与“归”换用。如:此事应由你处办理。
⑬介词。1.相当于“自”、“从”。《爾雅·釋詁上》:“由,自也。”郭璞注:“自,猶從也。”《孟子·盡心下》:“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世説新語·容止》:“且蘇峻作亂,釁由諸庾。”毛泽东《矛盾论》:“这是两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2.相当于“因为”、“由于”。清吴昌瑩《經詞衍釋》卷一:“由,因也。”《書·秦誓》:“邦之杌☀,曰由一人。”南朝梁江淹《雜體詩三十首》之二十九:“鎩翮由時至,感物聊自傷。”陈毅《感事书怀·手莫伸》:“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3.相当于“於”。杨树达《詞詮》卷七:“由,介詞。於也。”《書·康誥》:“别求聞由古先哲王。”杨树达《詞詮》卷七:“上文云:‘往敷求于殷先哲王’,句例正同。”《詩·大雅·抑》:“無易由言,無曰苟矣。”鄭玄箋:“由,於。女(汝)無輕易於教令。”
⑭同“㽕”。树木生新枝。《説文·ࢎةè》:“㽕,木生條也。《商書》曰:‘若顛木之有㽕枿。’古文言‘由枿’。”徐鍇繫傳:“《説文》無由字,今《尚書》只作由枿,蓋古文省ࢎد܌而後人因省之,通用為因由等字。”《書·盤庚上》:“若顛木之有由蘖。”蔡沈注:“由,古文作㽕。木生條也。”《左傳·昭公八年》:“今在析木之津,猶將復由。”杨伯峻注:“由,即《説文》之㽕,木生條也。《書·盤庚》‘若顛木之有㽕枿’可證。此謂尚將復生也。”
⑮通“猶”。清吴昌瑩《經詞衍釋》卷一:“由,同猶,若也。”清劉淇《助字辨略》卷二:“由,與猶通。”1.如同;好像。《玉篇·用部》:“由,若也。”《周禮·考工記·梓人》:“是故擊其所縣而由其虡鳴。”鄭玄注引鄭司農云:“由,若也。”《孟子·梁惠王上》:“民歸之,由水之就下。”《史記·李斯列傳》:“夫以秦之彊,大王之賢,由竈上騷除,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王念孫雜志:“由,與猶同。”宋王安石《材論》:“人之有異能於其身,由錐之在囊,其末立見。”2.尚且。《孟子·公孫丑下》:“王由足用為善。”杨伯峻注:“由,同猶。”唐李白《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雄圖霸跡,隱軫由存。”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宫調》卷四:“所重者,奈俺哥哥由未表,適來恁地把人奚落。”凌景埏校注:“由未表,猶有不明。”
⑯通“猷”。图谋;谋划。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一:“由、猷古字通。”《書·康誥》:“乃由裕民,惟文王之敬忌乃裕民。”孫星衍疏:“由,同猷。”曾运乾注:“由,讀為猷。圖也。”
⑰通“繇(zhòu)”。占辞。《墨子·耕柱》:“乙,又言兆之由。”孫詒讓閒詁:“乙當作已。由、繇通。記卜又言其兆占也。《左傳·閔二年》杜注云:‘繇,卦兆之占辭。’”
⑱通“迪(dí)”。道,道路。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孚部》:“由,叚借為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易初本由兮,君子所鄙。”裴駰集解引王逸曰:“由,道也。”按:《楚辭·九章·懷沙》“由”作“迪”。王逸注:“言人遭世遇,變易初行,遠離常道,賢人君子之所恥,不忍為也。’”
⑲姓。《廣韻·尤韻》:“由,姓。”《姓觿·尤韻》:“由,《姓源》云:楚養由基之後。《千家姓》云:長沙族。《史記》秦有由余。”
(二)yāo 《正字通》音妖。
〔冶由〕女子笑貌。《正字通·田部》:“由,冶由,女子笑貌。”《淮南子·脩務》:“冶由笑,目流眺。”高誘注:“冶由笑,巧笑。”

由 -古漢語常用詞典

yóu
①經過。《論語•雍也》:“誰能出不~戶?”②捱到。《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徹。”③自;從。《獄中雜記》:“餘在刑部獄,見死而~竇出者,日三四人。”④由於。《論衡•實知》:“知物~學,學乃知之。”⑤原因。《訂鬼》:“致之何~?”⑥機會。《答司馬諫議書》:“無~會晤,不任區區向往之至。”⑦通“猶”。猶如;如同。《蘭亭集序》:“後之視今,亦~今之視昔。”
【由來】⒈出處。⒉從發生到現在。
【由曆】⒈來曆。⒉履曆。

由-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由yóu
①缘由:因~|事~|理~。
②介由于➊:咎~自取|~感冒引起了肺炎。
③经过:必~之路。
④介表示经由:~南门入场。
⑤动顺随;听从:事不~己|~着性子。
⑥介归(某人去做):准备工作~我负责|队长~你担任。
⑦介表示凭借:~此可知|人体是~各种细胞组成的。
⑧介表示起点:~表及里|~北京出发。
⑨(Yóu)名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óu

1、[由于]yóu yú

1.表示原因或理由:~老师傅的耐心教导,他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技术。 2.表示原因,多与“所以”、“因此”等配合:~他工作成绩显著,因此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2、[理由]lǐ yóu

事情为什么这样做或那样做的道理:~充足。毫无~。

3、[由来]yóu lái

1.从发生到现在的一段时间:~已久。 2.事物发生的原因;来源:查清这次火警的~。

4、[身不由己]shēn bù yóu jǐ

由:听从。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5、[自由]zì yóu

1.不受拘束;不受限制:~发言。 2.政治上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权利。 3.哲学范畴。指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支配自己和改造世界,不再处于盲目地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地位。

6、[由此]yóu cǐ

【词目】由此【读音】yóu cǐ【释义】由于如此;因而;从这里;从此。【示例】“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7、[经由]jīng yóu

路程经过(某些地方或某条路线):从北京出发~南京到上海。

8、[缘由]yuán yóu

原因:他这样做不是没有~的。

9、[由衷]yóu zhōng

出于本心:~之言。言不~。表示~的感激。

10、[不由]bù yóu

1.不能自主。 2.扬州城下,进退不由。--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事由]shì yóu

1.事情的原委:把~交代明白。 2.公文用语,指本件公文的主要内容。 3.(~儿)指借口;理由:找个~离开会场。 4.职业;工作:找个正经~干。

12、[原由]yuán yóu

见〖缘由〗。

13、[来由]lái yóu

缘故;原因:这些话不是没有~的。

14、[案由]àn yóu

案件的内容提要。

15、[由头]yóu tou

1.公文用语。指公文的主要内容。也指事由。 2.头(tou)。可作为借口的事:找~儿。

16、[由是]yóu shì

从这里,从此,因此。

17、[因由]yīn yóu

原因:问明~。

18、[无由]wú yóu

无从;没有门径或机会:相见~。乡书~达。

19、[根由]gēn yóu

来历;缘故:细问~。

20、[情由]qíng yóu

事情的内容和原因:问清~,再作处理。

21、[解由]jiě yóu

宋 元 时官吏调任时的证明文书。宋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陈谔捣油》:“﹝ 陈諤 ﹞尝为 越 学正,满替,往 婺 之廉司取解由……别注他缺。”《金史·百官志一》:“凡内外官之政绩,所歷之资考,更代之期,去就之故,秩满皆备陈於解由,吏部据以定能否。”《元典章·吏部三·圣政一》:“所在亲民长官……任满之日,於解由内明注此年农桑勤惰,赴部照勘。”

22、[由帖]yóu tiē

登记赋税数额的票券。

23、[等由]děng yóu

旧时公文用语。各种事由之义。凡叙述平行官署的来文到末了,常用“等由”二字以终结。

24、[由房]yóu fáng

谓用房中的音乐娱乐。

25、[由状]yóu zhuàng

原由与情况。

26、[末由]mò yóu

无由。

27、[由田]yóu tián

申田,古代掌管农事的官吏。

28、[由聃]yóu dān

许由 和 老聃 的并称。

29、[由昉]yóu fǎng

发端;起始。昉,曙光初现。

30、[奸由]jiān yóu

邪恶的萌兆。

31、[由径]yóu jìng

从小路走。

32、[由缘]yóu yuán

1.缘故。 2.机缘。 3.从循。

33、[养由]yǎng yóu

春秋 善射者 楚 臣 养由基 的省称。

34、[所由]suǒ yóu

1.所经历的道路。 2.所自,所从来。 3.见“所由官”。

35、[率由]lǜ yóu

1.遵循,沿用。《书·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三国 魏 曹植《责躬》诗:“万邦既化,率由旧则。”南朝 梁 沉约《上建阙表》:“欣咨故实,率由令典。”唐 元稹《献事表》:“绍復前累圣传序,於今垂二百年矣。莫不率由斯道,致俗和平。”马浮《泰和会语·论六艺该摄一切学术》:“不知《礼》《乐》本自粲然,不可须臾离,由於不肯率由,遂至无序不和。” 2.谓遵循成规。《后汉书·梁统传》:“文帝 宽惠柔克,遭世康平,唯除省肉刑、相坐之法,它皆率由,无革旧章。”南朝 宋 傅亮《奉迎大驾道路赋诗》:“重明照蓬艾,万品同率由。” 3.谓相率归顺。《文选·左思<魏都赋>》:“云撤叛换,席卷虔刘,祲威八紘,荒阻率由。”张载 注:“祲威八紘,荒阻率由者,谓北覊 单于 於 白屋,东怀 孙权 於 吴会,西摄 刘备 於 巴蜀 也。”李周翰 注:“渐以威德布於八方,则荒阻之俗皆有相率来宾,莫不由大 魏 之德。” 4.由来。《梁书·处士传·何点》:“徵士 何点,居贞物表,纵心尘外,夷坦之风,率由自远。” 5.犹皆由。唐 张九龄《开元纪功德颂》序:“旷日持久,兵连祸挐,率由事边,是无寧岁。”《宋史·吴越钱氏世家》:“古者宗工大臣特被隆眷,或剑履上殿,或书詔不名,率由丰功,待以殊礼。”《清史稿·世祖纪二》:“自古变不虚生,率由人事。”

36、[源由]yuán yóu

根由,原因。

37、[由旬]yóu xún

古 印度 计程单位。一由旬的长度,我国古有八十里、六十里、四十里等诸说。见《翻译名义集·数量》。

38、[由文]yóu wén

遵循礼仪。

39、[由自]yóu zì

犹自,尚自。由,通“犹”。

40、[未由]wèi yóu

无由。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