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
拼音
jué笔顺
丿 丶 丶 丿 丨 𠃍 丨 丨 一 𠃍 一 一 𠄌 丶 一 亅 丶同音字
读音为jué的字 读音为jue的字基础解释
1.古代饮酒的器皿。 2.爵位,君主国家对贵族所封的等级:封~。公~。详细解释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古代饮酒器。本义:古代酒器。青铜制)
盛酒的礼器,形似雀,青铜制,有流、两柱、三足,用以温酒或盛酒,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
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说文》
实二爵。——《仪礼·特牲礼》
殷以斝, 周以爵。——《仪礼·明堂位》
洗爵奠斝。——《诗·大雅·行苇》
虢公请器,王与之爵。——《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爵位,爵号,官位
王者之制禄爵。——《礼记·王制》
受爵不让。——《诗·小雅·角弓》
请卖爵子。——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爵通侯。——《汉书·李广苏建传》
高爵显位。——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爵人(有爵位吃俸禄的人);爵敕(分封爵位的敕书);爵谥(爵位和谥号);爵号(爵位的名号);爵等(爵位的等级)
通“雀”。一种鸟,赤黑色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易·中孚》
又如:爵跃(如雀之跳跃。表示欣喜之极);爵踊(足不离地而跳);爵钗(雀形的发钗);爵韦(赤黑色的韦);爵室(古代船上的远望室)
授予官爵 。
如:爵命(封爵受职)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爵-中華語文大辭典爵ㄐㄩㄝˊjué1.古代飲酒用的青銅器皿,旁有把手,下有三條高尖足。2.爵位,君主制國家貴族的封號和等級。[例]侯~|封~|賣官鬻~。3.姓。
爵 -古漢語常用詞典jué
①古代的一種酒器。《左傳•莊公二十一年》:“虢公請器,王與之~。”②爵位。《論積貯疏》:“歲惡不入,請賣~子。”《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又】授予爵位。《韓非子•五蠹》:“以其有功也,~之。”
304.【爵】
一古代酒器之一種。左傳莊公二十三年:“虢公請器,王與之爵。”又成公二年:“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
二爵位,古代貴族的等級。舊說指公,侯,伯,子,男,
又指卿,大夫,士。韓非子五蠹:“官爵可買,則商工不卑也矣。”
三通“雀”。孟子離婁上:“爲叢驅爵者鸇也。”(叢:叢林。驅qū:趕。鸇:猛禽,鷂鷹之類。)
1、爵讀音:卽約切,音雀,藥韻。釋文:
❶本作爵。《說文鬯部》:爵禮器也。象~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飮器象~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
〔按古文~象雀形。節節足足。雀音也。取之者。謂飮酒當自節知足。字彙云。取其能飛而不溺於酒。以示儆焉〕。
❷飮酒器也。《左桓二年傳》:舍~策勳焉。《通訓定聲》:凡酒器亦總名曰~。
❸一升曰~。見《廣雅釋器》。
❹位也。《書武成》:列~惟五。
〔案~制。殷三等。周五等。而周禮鄭注謂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皆~〕。
❺盡也。《白虎通爵》:~者盡也。各量其職。盡其才也。
〔按廣韻釋作量〕。
❻醮也。《左隱元年傳》:未王命故不書~。《服注》:~者醮也。謂醮盡其材也。
❼~者尊號也。見《白虎通攷黜》。
〔按說文通訓定聲云。~則有貴有賤。不得專爲貴義也〕。
❽鳥名。《孟子離婁》:爲叢敺~者鸇也。
❾宰~。掌犧牲之事者也。《荀子王制》:宰~知賓客祭祀饗食犧牲牢之數。
❿~弁。冠也。以~韋爲之。謂之~弁。見《釋名釋首飾》。
〔按白虎通云。~弁者何謂也。其色如~頭。周人宗廟士之冠也〕。
⓫~釵。釵頭施~也。見《釋名釋首飾》。
⓬~室。船上候望室。《釋名釋船》:其上曰~室。於中候望之。如鳥~之警視。
⓭梠上入曰~頭。見《釋名釋宮室》。
⓮主~。官名。《漢書汲黯傳》:召爲主~都尉。
2、谟釋文:古爵字。見《集韻》。
3、箮釋文:漢隷釋與爵同。亦作爵、鸚。見《字彙補》。
4、愾釋文:同貿。出漢隸熊君碑。見《字彙補》。
5、鰽釋文:爵古字。見《集韻》。
6、洱釋文:古爵字。見《說文長箋》。
7、鰌釋文:古爵字。見《字彙補》。
8、嚉釋文:古爵字。見《字彙補引說文長箋》。〔康熙字典云。長箋作眣字。字彙補誤〕。
9、眣讀音:卽約切,音雀,藥韻。釋文:
❶爵本字。《說文》:禮器也。阚、象雀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㠯飮器象雀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段注》:古說今說皆云、爵一升。各本作象爵之形四字。今正。又、手也。節節足足。雀音如是。韓詩說曰。爵、盡也。足也。白虎通說爵祿曰。爵者盡也。所以盡人材。古爵音同。焦、釂、潐、字。皆取盡意。
〔按叚借爲雀字。引伸爲爵秩字。今通作爵。爵行而~廢。故字書謂~爲爵本字〕。
❷竹器。所以酌酒。見《玉篇》。
10、驨釋文:古爵字。見《廣韻》。
11、鹰釋文:同爵。見《字彙補》。
爵
《説文》:“爵,禮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飲。器象爵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ܯ܌古文爵,象形。”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按语:“契文爵字即象傳世酒器爵斝之爵,兩柱。側視之,但見一柱,故字祗象一柱、有流、腹空、三尺、有耳之形。”
jué 《廣韻》即略切,入藥精。藥部。
(1)古代酒器,青铜制,有流、鋬、两柱、三足,用以盛酒和温酒,盛行于商代和周初。《説文·鬯部》:“爵,禮器也。”段玉裁注:“古説今説皆云爵一升。《韓詩》説爵、觚、觶、角、散,總名曰爵。”《詩·小雅·賓之初筵》:“酌彼康爵,以奏爾時。”《左傳·桓公二年》:“舍爵策勳馬,禮也。”杜預注:“爵,飲酒器也。”《禮記·禮器》:“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鄭玄注:“凡觴,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
(3)量词。用于酒的计量单位。三國魏曹植《箜篌引》:“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遼史·禮志一》:“皇帝、皇后各舉酒二爵,肉二器,再奠。”
(4)舀酒器,竹筒制,有长柄。《玉篇·鬯部》:“爵,竹器,所以酌酒也。”
(5)爵位。《集韻·藥韻》:“爵,爵位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羣臣,一曰爵,以馭其貴;二曰禄,以馭其富。”鄭玄注:“爵謂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也。”《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唐李百藥《封建論》:“爵非世及,用賢之路斯廣。”《紅樓夢》第五十八回:“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制。”
(6)授予爵位。《廣韻·藥韻》:“爵,封也。”《韓非子·五蠹》:“以其有功也爵之。”《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秦惠王八年,爵樗里子右更,使將而伐曲沃。”司馬貞索隱:“按:右更,秦之第十四爵名也。”唐辛替否《諫造金仙玉真二觀疏》:“臣嘗以為古之用度不時,爵賞不當,破家亡國者,口説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眼見。”
(7)通“雀(què)”。鸟雀。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小部》:“爵,叚借為雀。”《孟子·離婁上》:“為叢敺爵者,鸇也。”《新序·雜事二》:“夫爵,俛啄白粒。”《續漢書·五行志二》:“中平三年八月中,懷陵上有萬餘爵,先極悲鳴,已因亂鬭相殺,皆斷頭,懸著樹枝枳棘。”宋陸游《村居》:“不恨閑門可羅爵,本知窮巷自多泥。”
(8)姓。《萬姓統譜·藥韻》:“爵,見《姓苑》。”
【读音】jué
【繁体】爵
爵<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古代饮酒器。本义:古代酒器。青铜制)
盛酒的礼器,形似雀,青铜制,有流、两柱、三足,用以温酒或盛酒,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anancientwinevesselwiththreelegsandaloophandle]
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说文》
实二爵。――《仪礼·特牲礼》
殷以斝,周以爵。――《仪礼·明堂位》
洗爵奠斝。――《诗·大雅·行苇》
虢公请器,王与之爵。――《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爵位,爵号,官位[therankofnobility;peerage]
王者之制禄爵。――《礼记·王制》
受爵不让。――《诗·
爵jué
⒈〈古〉一种酒器。
⒉爵位,君主国家对臣子所封的等级:封~。公~。侯~。
爵² jué
古代饮酒的器皿,有三条腿,口沿上有双小柱。
爵¹ jué
①爵位:公~|封~。
②(Jué)名姓。
爵爪1317ㄐㄩㄝˊjué名①古代一種飲酒的器具。形狀略似雀,下有三隻腳。如:「玉爵」、「金爵」。《詩經.小雅.賓之初筵》:「酌彼康爵,以奏爾時。」②古代封給貴族或功臣的名位。《韓非子.五蠹》:「官爵可買,則商工不卑也矣。」《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也稱為「爵位」。③鳥雀。同「雀」。《續漢書志.第一四.五行志二》:「中平三年八月中,懷陵上有萬餘爵,先極悲鳴,已因亂鬥相殺,皆斷頭,懸著樹枝枳棘。」宋.陸游〈村居〉詩:「不恨閑門可羅爵,本知窮巷自多泥。」動封給人爵位。《禮記.王制》:「任事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史記.卷七一.樗里子甘茂傳》:「秦惠王八年,爵樗里子右更,使將而伐曲沃。」
爵-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爵 jué
① 名古代的一种酒器。《左传·庄公二十一年》:“虢公请器,王与之~。” ② 名爵位。《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子。”《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又: 动授予爵位。《韩非子·五蠹》:“以其有功也,~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ué
1、[公爵]gōng jué
五等爵的第一等。英国贵族最高的爵位。
2、[加官晋爵]jiā guān jìn jué
加封官阶,晋升爵位。晋:晋升。
3、[爵位]jué wèi
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的等级。
4、[官爵]guān jué
官职爵位。
5、[爵士]jué shì
欧洲某些君主国最低的封号,不世袭,不在贵族之内。
6、[名爵]míng jué
名号与爵位。晋 葛洪《抱朴子·汉过》:“输货势门,以市名爵者,谓之轻财贵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南朝 梁 江淹《萧骠骑让封第二表》:“名爵无假,前世之雄规;车旗勿滥,中叶之英轨。”
7、[伯爵]bó jué
1.大不列颠的第三等贵族,位于侯爵之下和子爵之上。 2.欧洲的一种贵族称号,在近代是位于侯爵之下,在没有侯爵的国家则位于公爵之下。
8、[男爵]nán jué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五等。
9、[豪爵]háo jué
气魄大;直爽痛快。
10、[金爵]jīn jué
1.谓佩金印紫绶之爵位。《汉书·酷吏传·严延年》:“时 黄霸 在 潁川,以宽恕为治……下詔称扬其行,加金爵之赏。”《文选·韦昭<博弈论>》:“设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刘良 注:“金爵,谓金印紫綬封人爵也。” 2.金制酒器。唐 罗邺《冬日寄献庾员外》诗:“争欢酒蚁浮金爵,从听歌尘扑翠蝉。” 3.借指酒。《新唐书·后妃传上·上官昭容》:“又差第羣臣所赋,赐金爵,故朝廷靡然成风。” 4.屋上所饰铜凤。《文选·班固<西都赋>》:“上觚棱而栖金爵。”李善 注引《三辅故事》:“建章 宫闕上有铜凤皇,然金爵则铜凤也。”唐 张鼎《古铜雀台赋》:“金爵踶甍而欲翥,玉螭盘柱而将迴。”清 赵翼《芷塘南回喜赠》诗:“呼嵩礼毕乞身归,金爵觚棱莽回首。” 5.花名。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频年春色归金爵,镇日香风守玉瓶。”原注:“金爵、玉瓶,皆名花之异种者。”
11、[勋爵]xūn jué
1.封建时代朝廷赐予功臣的爵位。 2.英国贵族的一种名誉头衔,由国王授予,可以世袭。
12、[世爵]shì jué
世袭的爵位。
13、[封爵]fēng jué
1.封土授爵。《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 黄河 如带,泰山 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功臣宗室,咸蒙封爵,多受广地,或连属县。”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每议及封爵,輒深自抑絶。所以勋高当年,而茅土弗及。”赵大年《公主的女儿》:“清朝 的封爵制度有一条规定,就是封为亲王的,下一代沿袭爵位时,只能降一等被封为郡王。” 2.指所封的爵位。《东观汉记·郭丹传》:“更始 败,诸将军悉归,上普赐封爵。”清 昭槤《啸亭续录·性情之偏》:“乃使先王封爵自余而失,深有所愧耻也。”
14、[子爵]zǐ jué
中国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英国第四等级贵族的成员,位于伯爵之下,男爵之上。
15、[袭爵]xí jué
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后汉书·桓帝纪》:“翼 卒,帝袭爵为侯。”明 沉德符《野获编·历法·居第吉凶》:“成梁 老病死牖下,长子 如松 战殁,松 胄子名 世忠 当袭爵,而顽嚚无赖,貲产荡尽,遂无人肯保任之。”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怡亲王 载垣,郑亲王 端华,皆於 咸丰 初年袭爵。”
16、[爵禄]jué lù
指爵位和俸禄。
17、[爵穴]jué xué
城堞上的孔穴。其大仅可容雀,故名。爵,通“雀”。
18、[迁爵]qiān jué
贬低爵位。
19、[懱爵]miè jué
鸟名。即鹪鹩。
20、[列爵]liè jué
1.分颁爵位。 2.指爵位。
21、[爵里]jué lǐ
官爵和乡里。南朝 梁元帝《<怀旧志>序》:“故备书爵里,陈怀旧焉。”唐 刘知几《史通·六家》:“若乃帝王无纪,公卿缺传,则年月失序,爵里难详,斯并昔之所忽,而今之所要。”《剪灯新话·金凤钗记》:“生言其父姓名爵里及己乳名,方始记认。”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明武宗遗事》:“林 感悦揖谢,问帝爵里,以便往拜。”
22、[黄爵]huáng jué
见“黄雀”。
23、[好爵]hǎo jué
1.精美的酒器。借指美酒。 2.高官厚禄。
24、[浮爵]fú jué
虚荣的爵位。
25、[铜爵]tóng jué
见“铜雀”。
26、[爵跃]jué yuè
如雀之跳跃。表示欣喜之极。爵,通“雀”。
27、[食爵]shí jué
谓按爵位高低供给。
28、[军爵]jūn jué
军中的爵位。
29、[劳爵]láo jué
指因战功而得的爵位。
30、[荣爵]róng jué
显贵的爵位。
31、[匏爵]páo jué
匏制的爵。古人于祭天时用之。后世相承,用为郊祀的礼器。
32、[出爵]chū jué
获得官爵。
33、[宠爵]chǒng jué
尊荣的爵位。
34、[逃爵]táo jué
辞爵不受。
35、[爵台]jué tái
即 铜雀台。爵,通“雀”。
36、[罚爵]fá jué
1.古代罚酒的酒器。 2.指行酒令中的罚酒。
37、[繶爵]yì jué
古时口足之间饰有篆文的饮酒器。
38、[瑶爵]yáo jué
饰以美石的酒器,次于玉爵。
39、[朱爵]zhū jué
即朱雀。爵,通“雀”。
40、[逸爵]yì jué
华美的酒器。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广筵散汎爱,逸爵紆胜引。” 清 吴伟业 《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逸爵斟佳酿,綈袍製异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