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
拼音
zhú笔顺
丶 丿 丿 丶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火”撇画上段正直,点画位置恰当。“虫”框形扁方,竖画正直居中。
同音字
读音为zhú的字 读音为zhu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烛烛-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燭燭
烛烛-汉语大词典烛烛形容月光明亮。
●《文选·苏武<杂诗>之四》:“烛烛晨明月,馥馥我兰芳。”
吕向注:“烛烛,月光也。”
●前蜀韦庄《捣练篇》:“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捣衣曲。”
●明何景明《中秋十七夜留康德涵饮》诗之二:“嗟尔晨明月,烛烛安所求。”
[同]蜡
炬
蜡烛
蜡炬
同:燭
烛-中華大字典1、烛讀音:持中切,音蟲,東韻。釋文:同爞。通作蟲。旱灼也。見《集韻》。〔俗借作燭字。非〕。
2、烛釋文:爞或字。見《集韻》。
〔按今俗以~作燭。非〕。
3、燭讀音:朱欲切,音囑,沃韻。釋文:
❶庭燎大~也。見《說文》。〔朱豐毴曰。按燋也。未祓曰燋。執之曰~。大~樹地曰庭燎。葦薪爲之。小者麻蒸爲之〕。
❷蠟炬也。〔杜甫詩〕:更深愛~紅。
❸照也。《呂覽士容》:故火~一隅。
❹陰華也。《淮南精神》:~營指天。
〔注〕:~營讀若括撮。
❺星名。《史記天官書》:~星狀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見則滅。
❻~~。光貌。〔蘇武詩〕:~~晨明月。
❼四時和謂之玉~。見《爾雅釋天》。
❽~龍。神名。《山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之外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是~九陰。是謂~龍。
〔按字又作逴。楚辭大招。北有寒山。逴龍赩些〕。
❾南~。草名。《正字通》:南天~。藥名。赤者名文~。葉似山樊。光滑味酸濇。結實如朴樹子。生靑熟紫。卽今烏飯草。道家謂之靑精飯。木而似草。故又名南~草。
❿石~。亦藥名。一名水肥。亦名石脂。又名石液。
⓫宵~。螢火名。《古今注》:螢火、一名宵~。
⓬作~。州名。唐置。羈縻劒南道。當在今四川康定縣附近。
⓭人名。《吳越春秋》:越王元常使歐冶子造劒五枚。以示薛~。
⓮亦作爥。《穆天子傳》:天子之珤玉果璿珠~銀。
〔注〕:銀有精光如~。〔文選郭璞江賦注引作爥〕。
⓯姓也。《左僖二十八年傳》:若使~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4、燭讀音:之戍切,音炷,遇韻。釋文:照也。《漢書武帝紀》:見光集于靈臺。一夜三~。
5、爞讀音:徒冬切,音彤,冬韻。持中切,音蟲,東韻。釋文:
❶旱氣也。見《說文新附》。
❷熏也。熱也。見《玉篇》。
❸~~。熏也。見《爾雅釋訓》。
❹通蟲。《詩雲漢》:蘊隆蟲蟲。《傳》:蟲蟲而熱。《釋文》:爾雅作~。韓詩作烔。
❺或作烛。見《集韻》。
6、爞讀音:徒冬切,音同,東韻。釋文:烔或字。《集韻》:烔、爇也。或作~、燑。
烛(燭)zhú
①蜡烛:火~|花~。
②书照亮;照见:火光~天丨比喻用法洞~其奸。
③量俗称灯泡的瓦数为烛数,如50烛的灯泡就是50瓦特的灯泡。
同:燭
烛-漢語大字典烛
(一)chóng 《廣韻》持中切,平東澄。
同“爞”。旱热之气。《集韻·東韻》:“爞,旱灼也。或省。”按:《説文新附·火部》:“爞,旱气也。”《廣韻·冬韻》:“爞,旱熱。”
(二)zhú
“燭”的简化字。
烛火610異「燭」的異體字。
烛-中草药辞典【读音】zhú
【繁体】燭
烛<名>
(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同本义[torch]
烛,庭燎大烛也。――《说文》。按,燋也。未爇曰燋,执之曰日烛,树地曰庭燎。苇薪为之,小者麻蒸为之。
执烛于西阶上。――《仪礼·燕礼》
共坟烛庭燎。――《周礼·司烜氏》。注:“树于门外,曰大庭燎。”
独不见跋。――《礼记·曲礼》
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仪礼·士丧礼》注
举烛者,尚明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陆游《雪夜感旧》
又如:烛火(火炬,火把);烛
烛(燭)zhú
⒈以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用蜡和油脂包裹,点燃取光的东西:蜡~成灰泪始干。
⒉照见,照耀:火光~天。〈引〉明察:洞~其奸。
⒊[烛光]的简称,物理学上发光强度单位。常说的电灯泡的烛数,实指瓦特数,如15烛的灯泡就是15瓦特的灯泡。